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伊萨凡洛这个1740年在东边建国的国家,由于莫索罗纳(相当于腹里地域的教皇国)替萨贝说话,谴责伊萨凡洛公国,伊萨凡洛公国一气之下干脆以湿地之神作为官方崇拜,来和萨贝打擂台。
而湿地之神信奉也是拉文克公国加入伊萨凡洛的原因,拉文克大公长久以来一直因为异端问题屡屡被莫索罗纳批判心怀恐惧,几番思索干脆直接加入伊萨凡洛,和莫索罗纳保持距离得了。
除了伊萨凡洛开始信奉湿地信奉以外,这个湿地信奉以让哈巴罗的沼泽祭司难以理解的速度,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山间自由地,那些山民们都纷纷抛弃自己的古老信奉,转而去崇拜湿地之神。
所以对于山间自由地的这个现象,山间自由地的沼泽祭司们忧心忡忡,趁着山间自由地还是萨贝的领土,莫索罗纳不断派出助祭深入群山,与莫名其妙而来的湿地之神信奉争夺信徒,这些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是最近突然又出了这么个幺蛾子,让沼泽祭司顿时心生警惕。
哈巴罗总教思索了一阵,想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个信奉湿地之神的术士搞得可鄙把戏!这个术士侥幸得到了巨人变异血脉,然后进入山间自由地来拉羊,对,一定是这样。想通关节以后,哈巴罗总教迅速向莫索罗纳发出报告。
莫索罗纳,是所有信奉沼泽之神信徒的圣城,于1159年被圣徒始祖梅依拜托当时古老公国的大公建立。
按照如今的官方说法,在遥远的六百多年前时,圣徒始祖梅依降临到这片保守战争摧残的土地,仁慈的她对腹里地域的不幸感到悲伤,战争不断,人命如草芥,信奉被无视与抛弃,于是圣徒始祖梅依想要团结各大势力终结战乱。
而圣徒始祖梅依不愿意用神灵赐予她的威能,将结束战乱寄希望于当地贵族自己醒悟,但是那时候的贵族粗俗不堪,结果梅依的愿望遭到悲惨的失败,于是她只能退而求次,为腹里地域建立一座享受和平的城市,给当地人民一个喘息的机会。
于是在1159年,莫索罗纳建立了,莫索罗纳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贵族,由祭司集团和市民共同统治,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191年时,莫索罗纳成为“诸神见证的永恒中立之地”,简称“神证恒立地”。
成为神证恒立地的莫索罗纳成为城国,拥有绝对中立权,可以和任何一个势力进行贸易,但是不能被和不能对任何一个势力宣战,即绝对中立,违反了莫索罗纳中立权的势力,将会被所有公国共同讨伐。
由于这个原因,莫索罗纳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和平与繁华,莫索罗纳对于腹里地域的居民来说,意味着和平、繁华和虔诚,最好的学者一定出自莫索罗纳,最好的牧师也一定出自莫索罗纳,所有的有学之士都以去莫索罗纳为荣。
慢慢的,各个公国发现了一点,如果自己打算安排的总教有去莫索罗纳学习过,那么通过这个提议的几率就会增大不少,于是一时间各地总教纷纷以在莫索罗纳学习过为荣,作为自己有适任总教的资格。
一开始这还只是潜规则,到了后来居然变成各个主城的总教必须有在莫索罗纳学习过,或者可以被莫索罗纳批准,而由于伊文克努多属于混战不堪的乱世,各地宗教没有一个名义上的领袖,于是莫索罗纳总教成了沼泽之神信奉名义上的领袖,而这种地位越来越高。
等到1272年时,莫索罗纳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莫索罗纳经过赎买,将自己周边的土地全部买下来,然后被所有公国一致同意,莫索罗纳将不再是一个特殊的城市,而是一个特殊的地域。
而在萨贝与伊文克努多的拉锯战中,莫索罗纳也没有受到什么损伤,他在1515年宣布从伊文克努多独立,以避免遭到萨贝的进攻,这种做法甚至没有被伊文克努多报复。而在1600年时莫索罗纳宣布加入萨贝,萨贝不但没有拒绝反而还大喜过望,认为这是莫索罗纳对自己的认同,象征着自己合法取得了对腹里地域的统一权。
等到萨贝陷入东西之争时,莫索罗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神证恒立地在找到无可争议的证据以后突然发难,宣称南西来德公国(伊文克努多人的公国)的大公邪恶而放纵,不配为沼泽之神的信徒,因此授权依文公国消灭这个渎神者。
莫索罗纳尽管没有参与战争,但是他对南西来德公国的绝罚给南西来德公国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结果南西来德公国被较为弱小的依文公国消灭。
战后的1703年,尽管莫索罗纳没有出任何的士兵,但是依文公国仍然作为酬劳,将原属南西来德公国的图皮安和乌克米那赠送给莫索罗纳,神证恒立地的领土在这一年瞬间增加了2倍。
这一次扩土对神证恒立地的影响是重大的,从此以后神证恒立地不再仅有莫索罗纳一座城,以至于连粮食都没法自给,需要从外界进口了,并且拥有三座主城以后,凭借着信奉上的大义和盟友,神证恒立地真正的成为一名割据诸侯,而不再是看他人脸色的特殊存在。
(莫索罗纳领土内建立了大量的祭坛、学院,还有为外地来客准备的寺庙,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的特殊,每年要给领土内的居民提供大量福利,所以收支一直是入不敷出,需要靠外界的大量捐赠,更惨的是乃至于粮食都没法自给自足,得从外界进口。)
(占领图皮安和乌克米那对神证恒立地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神证恒立地可以通过搜刮这两地来补偿自己,减小对外界的依赖。)
而改信湿地之神的伊萨凡洛崛起以后,腹里地域的战争就不再是诸国之间的混战,而开始带上宗教性质。
所以,哈巴罗虽然是山间自由地,直隶于萨贝王室的牧师,但是他还要向莫索罗纳汇报,尤其是这关乎着沼泽信奉,没准又是对面的一个阴招。
就当有关于“山间巨人”的报告被送到莫索罗纳的时候,礥·须伟里刚刚退出了自己的变身:“我今天又做了一件好事呢,将作恶之人打败了。”
回到星辰之中的迪迦骄傲的看着下界的礥,这个酷似大古的男人,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期待,当他从男孩变成男人以后,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没有和自己初见他时比起来变成另外一个人,仍善良之人。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奥特曼在人间(四)群山之地与山之巨人传说
? 山间自由地并不太平,以往还只是各地山村为了争夺水源和良地互相厮杀,可是礥3岁以后,也就是大历1803年开始,随着“山间自由地战争”的爆发,让这里的冲突从山村械斗瞬间上升为萨贝与伊萨凡洛国家之间的战争。
“山间自由地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伊萨凡洛试图解决山间自由地这把萨贝抵在自己胸口的刀。前面说过,山间自由地只有3座主城,图瓦克和哈巴罗属于萨贝控制,而北边的拉迪沃属于伊萨凡洛控制。
就伊萨凡洛此时的国土而言,拉迪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地势险要就不需多言了,最关键的是一但萨贝攻下拉迪沃,可以很轻易的将伊萨凡洛的伊萨凡洛公国和拉文克公国隔绝开来,这样伊萨凡洛就会有被逐个击破的危险。
所以伊萨凡洛开始大规模的修建拉迪沃并准备入侵,将山间自由地这把刀从胸口移开,是伊萨凡洛接下来最重要的国策。
伊萨凡洛这么重视拉迪沃,萨贝自然也是如此,萨贝将拉迪沃视作解决战争最快捷的手段,当发现伊萨凡洛开始修建拉迪沃的防御体系时,萨贝就开始调动军队,准备在伊萨凡洛建好体系之前先解决掉他,而“山间自由地战争”因此而爆发。
以往的山村械斗,除非是结了血仇的两个山村,否则械斗的村民下手都有分寸,只能打晕打残,如果打死了人需要物质补偿,没有物质的话肇事者就得去给死者家庭做只管三餐住宿的苦力,这是山间自由地的习俗。
但是这个含情脉脉的习俗,在萨贝与伊萨凡洛的军团驻扎顿时灰飞烟灭。被更为残酷的行为所取代。
山间自由地仅有从哈巴罗到拉迪沃的一条官道,而且质量还很不好,两国——不管是萨贝还是伊萨凡洛驻扎进来以后,都大量征用经过山村开发的田地来补充军粮,甚至将山民们大量抓去当壮丁,修官道、运军粮、当苦力。
最过分的是,不管是萨贝还是伊萨凡洛都认为,山民一窝窝散居在山间自由地中,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应该要搬迁出来,作为贵族们急需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因此两国都发动了对山民的捕奴。
在两国的逼迫之下,许多不愿意成为农奴的山民们,被迫放弃了自己祖祖辈辈开发的领地,逃亡到大山更深处。虽然大山深处意味着更蛮荒,有着更多的魔兽,但是那又如何?苛政猛于虎!
也正是在这种苛刻的环境下,山民们大多放弃了祖辈的仇怨,团结在一起努力的在新迁移到的地区拓荒,礥3岁就离开了家乡,侥幸没有在迁移的路途中因为各种原因死去,所以他实际上是山民中拓荒一代的孩子。
而礥与迪迦的相遇,就是在拾荒中意外的捡到了迪迦的召唤器,从而可以与迪迦对话,让他有了远比山民更高更远的见识和智慧,所以还没长大,礥就以智慧在群山之间远近闻名,被誉为受到神灵祝福的孩子。
那么迪迦为什么会降下召唤器呢?因为处于星辰之中的迪迦很快就感到了无聊,除了与诸神交谈以外,就只能在太阳褪去之后俯视地面了,所以迪迦想要下界去看看。
但是神界认为迪迦的身躯过于庞大,而且经过神界的测试,迪迦的实力处于史诗巅峰,肉体实力半步神话,如此威能不应该去凡界。
那不去凡界去冥界行不行?这一点神界也拒绝了,因为迪迦是唯一一个奥特曼,神界拿不准迪迦会不会被地狱腐化,而迪迦也想起奥特曼中确实有被腐化的,又听神界都这么惧怕冥界,害怕自己又变成黑暗迪迦的迪迦只能放弃这个打算。
最后迪迦终于与神界达成妥协,迪迦可以效仿神使的例子,允许通过某个媒介暂时降临到下界,神界这么一说,迪迦就想起自己以前和大古的经历,于是拜托神灵(斩界之神自告奋勇)制造出一个变身器(神界称之为召唤器),投放下去。
变身器/召唤器被迪迦赋予了自己的光,会自己寻找到合适的主人,可是就这么一放,迪迦居然等了百五十年,一直到1810年时,才遇见了须伟里家的礥。
迪迦与礥亦师亦友,迪迦从神界中寻找典籍,教导着礥这个世界的修炼方法,在人格上,迪迦尽量将礥培育成一个好人。
之所以说尽量,是因为这个世界与大古的世界截然不同,大古的世界虽然也有犯罪,但是除去少部分有人格缺陷的变态,即使是那些罪犯也知道,自己是在犯罪,而这个世界,许多在大古世界的罪恶却在这里被习以为常,即使是小孩子都觉得很正常。
比如抢劫,在地球这种罪行是要进号子的,可是在山间自由地,从老人到小孩都将抢劫看作是一种和吃饭喝水没有区别的行为,“抢劫山下人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这是山民们共同的认识(这也是参战两国打击山民的原因之一)。
而在礥生活的年代,打劫除了因为传统以外,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