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正统派贵族的会议就没有这种氛围了,尤其是他们可以笃定,老奸巨猾的黎溪匿绝对会把头缩起来,让压力全部堆叠到自己身上,因为在这一点上,开明派、阿托纳派和商团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正统派贵族成了被集火的目标。
所以会议并没有商谈出什么好办法,最后只能以不要怂就是干作为结语,和对方火拼下去。
而绅士们得到塞利提三世的授意以后,顿时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参与国家大事,从而涌现出一股政治自豪感,这个国家的大事,现在连我们这些绅士也可以参与,而不再是看着贵族唱独角戏。
于是随后一天,以希艾烈为首的绅士们就聚集在他家开的球场内进行了宣誓,他们发誓要为建立一个能代表全体悉伯居民的议会而努力。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在真正议会建立之前,他们自行组建“准备议会”作为替代,并还发誓,真正的议会不建立,准备议会就绝不解散,这次事件在后世被称之为“球场誓言”,又称“五月誓言”
希艾烈的血统其实相当古老,他的祖先是昔日赫尔斯到达迪马时,就已经在当地繁衍生息数百年的贵族,并且在婆利古改革中坚定的站在赫尔斯这一边,因而称雄一时。
可是随着多凡一世的帕尔森王朝掌控悉伯,希艾烈的家族就与其他贵族一样,开始被排挤而衰落,等到了如今,希艾烈家族已经不再是贵族,而是属于商团的一员了,但仍然是大富大贵。
可靠的血统,再加上出色的能力,希艾烈早年就成为启蒙者中新一代的领头人物,并且与只敢在报刊上抨击的旧一代启蒙者不同,新一代敢冲上阳光下的舞台中,去为自己为商团争夺政治权力。
往常的话,这种敢否认议会尊严的刁民,统统抓起来就好了,可是现在这群刁民不但背后有人又有钱,手上还拿着塞利提三世的礼物,实在是不好抓啊!
更糟糕的是,贵族内部居然出现了分裂,沃纳尔这个大议会的成员,有名的开明贵族,居然公然加入准备议会,在他的带动下,准备议会充斥着许多所谓的“开明贵族”,这更是让正统派贵族恨得直咬牙。
到了后面,加入准备议会的贵族已经不仅局限于开明贵族,乃至于一些以前言论并不开明的贵族也加入了准备议会。
毕竟对于大贵族所垄断的议会,不少小贵族未必没有怨言,并且不论如何,准备议会中提出新的选票权设置,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小贵族,乃至一些想要另辟蹊径的大贵族都产生了兴趣。
按理来说,作为议长的黎溪匿应该这件事的负责人,可是他一句“笑话,千百年的规矩,他们说变就变了?当初‘大贤者’婆利古都没变的规矩,他们凭什么去变?”然后就撒手不管了。
议长黎溪匿都不管了,议员们还能怎么办?正统派贵族忧心忡忡的看着局势这样恶化下去,感觉是要出事。
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商谈半天以后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对准备议会置之不理,按照约定的时间,在6月召开紧急大议会,与洛林真刀真枪的干仗。
紧急大议会开幕的那一天,希艾烈又跳了出来,他在不少人的簇拥下在王宫广场大门前,又发表了一番演说:“被少数旧贵族把持的,代表少数人的,邪恶的非法的议会,正在召开!对此我号召那些向往美好世界的新贵族,以罢会的形式来抗拒这次邪恶的会议!”
因此当会议正式召开的时候,居然有三分之一的议席空了出来,那些没来的议员也不是全都去参加了准备议会,但无疑采取罢工的态度,拒绝卷入上层贵族之间的冲突。
而即便是留下来的三分之二贵族中,也有一半是心怀鬼胎的开明派贵族,包括议长黎溪匿在内,都是来看正统派贵族热闹的。
更糟糕的是,这些不来的人中甚至包括合众总统塞利提三世,这可就让人蛋疼了,塞利提三世无论如何都应该是议会的核心存在,结果连塞利提三世都不来参加议会,这个议会还怎么举行?
往常议长是议会的代表,合众总统是议会最后最坚固的底牌,现在议长黎溪匿在看戏,合众总统带头做二五仔,这还怎么玩?
()
………………………………
第七百八十八章 制霸南疆(十四)六月镇压
面对议长黎溪匿戏虐的目光,正统派贵族在尴尬对视之后,发现自己这些人对这种情况没有任何办法,尴尬的沉默之后,他们唯有同意黎溪匿这个不是建议的建议,宣布暂时休会,直到议员到齐为止。
会议暂停以后,正统派贵族立刻开始四处串联,用各种手段将缺席的贵族给拉回议会,开明派贵族有议长黎溪匿在背后撑腰,所以正统派贵族的目标是放在中立贵族身上,不求把人全部拉回议会,只要凑够三分之二的议员人数,就可以让议会正式开幕了。
正统派议员通过这种笨办法,在开明派贵族不出声的情况下,还真是起到不少效果,一些中立派贵族扛不住压力来到议会,大议会的合法人数每日都在增长,按照这种势头,离召开正式议会已经不远了,似乎一度风头无几的“准备议会”即将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一件扑朔迷离的事件,由于神灵已经远离了南疆大陆,因而后世不断对此事真面目进行争论,这就是导致“六月起义”的第三军团镇压事件。
6月5日的深夜,驻扎在首都附近的第三军团突然进入巴蒂罗斯,事后证明调令完全是非法的,而军团长布罗杜夫却无视非法的调令,擅自进军巴蒂罗斯并对准备议会的成员进行逮捕镇压。
在大革命时代,所有革命者异口同声的声称,“镇压事件”是大议会某些不甘心失败的贵族,伪造塞利提三世命令调动第三军团进入巴蒂罗斯镇压,直到大革命结束以后的新史学研究中,才提出一些更接近事实的猜想。
冷弈当然知道这件事情是谁做的,但冷弈就是不说,看着悉伯如何自己把自己个作死才更有意思嘛。
不论如何,随着第三军团突然进入巴蒂罗斯逮捕镇压准备议会的成员,导致将事态彻底给激化。
“对方可是正规军队啊,我们这个能成吗?”一个民兵握紧了手中粗制滥造的灵燧枪,略带担心的问着小队长。
此时已经过了子夜,夏夜的暖风不断吹拂着这群民兵守卫者,然而不少人的心里仍然是拔凉拔凉的,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敌人,可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悉伯正规军团啊!
虽然所谓的正规军团已经一百多年没有打过国际战争就是了,可是在镇压工人起义时,他们的手段仍然一如既往的犀利,所以这群民兵在面对第三军团的镇压时,显得非常犹豫与胆怯。
从准备议会成立以来,悉伯就多了一支叫做民兵部队的组织,表面上宣称是向往改制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的队伍,至于实际情况嘛,看看民兵手上拿着不是工人起义时的镰刀斧头,而是相对优秀的灵燧枪,就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民兵部队似乎是提前知道了什么,早早就将队伍聚集起来,因而第三军团深夜进入巴蒂罗斯逮捕准备议会议员时,片刻之后民兵部队就北动员,进入新式星堡中,以武力抗拒军队。
而民兵们现在进入的所谓新式星堡,说是星堡嘛,其制造过程连民兵都能快速制造,这说明新式星堡制作的建议性和可操作性,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意味着这种星堡的质量极其堪忧。
但说它不是星堡吧,星堡的功能作用应有尽有,加强防御抵御灵燧枪共振齐轰之类的,就是比起真正的星堡要差的远了,所以私下里有一些民兵部队已经给这东西取了一个俗名,叫做“街垒”。
据说这个“街垒”,是几年前前一个外地人带进来的,他觉得自己终于打破了星堡不能建立在城市中的缺陷。
于是他兴高采烈的进入巴蒂罗斯,准备向合众总统献宝作为自己发财的契机,结果稀里糊涂的进了商团的府邸,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取而代之的是商团对贵族越发嚣张的挑衅,而今日是街垒第一次对敌。
为了安抚手下的信心,小队长拍着手上的灵燧枪说道:“各位请想想,我们现在手上拿着的是什么?我们在哪里?睿智的希艾烈他们必然已经料到这一点,才会发动万全的准备,所以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小队长的安抚得到了颇为不错的效果,让他们不由的点头,然而正在被第三军团送往赛文提监狱的希艾烈心里正在骂娘:“淦!动用城防军就好了,怎么正规军都来了?到底怎么变成这样的?”
在万城之王冠巴蒂罗斯之中,除去那些非法的恶棍以及混饭吃的佣兵以外,合法的武装力量只有两部分,一是奉命驻守王宫的王家禁卫军,二是巡逻全城的城防军,除此之外即便是第三军团这样的正规军团,也只能驻扎在城外卫城中。
巴蒂罗斯上一次有正规军团进入,还是塞利提三世继位时的检阅部队,而上一次有正规军团在城内开火,还是“纳瓦拉之乱”的时候,由此可见第三军团入城武装镇压的严重性,也不由不让希艾烈等人三魂失了二婚。
而当希艾烈在问候悉伯大议会议长黎溪匿的时候,黎溪匿也在屋子里大肆咆哮:“明明是让城防军动手抓人,有反抗可以开火,为什么现在是第三军团在城内武装镇压?城防军开火和第三军团开火的意义能一样吗!”
可惜黎溪匿的怒火注定得不到宣泄,因为围绕在他身边的亲信只能以无助而又陌生的眼光回报黎溪匿,他们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搞到这样。
希艾烈和黎溪匿都不知道局势为什么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第三军团的主将布罗杜夫自然也不知道,他只知道给自己的军令就是如此,所以他就这样照做。
至于塞利提三世他们,得知第三军团居然入城,城防军全然在看戏的消息以后,已经吓得六神无主,还是第一夫人洛林最先反应过来,动用王家禁卫军封锁王宫以隔岸观火,不然第三军团会不会杀进多凡宫清君侧,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此时,除了待在贵族府邸和已经被抓的成员以外,许多非贵族的准备议会成员已经逃入街垒中,所以第三军团开始汇聚到街垒上,喊话失效以后准备武力进攻街垒,就如同他们之前所做的那样。
街垒并不只是一处建筑,事实上它坐落在平民区中,因为这里通道狭窄,小巷繁多,即便没有街垒的时候,外来人来这里也感觉是进了迷宫,并且环境又不像贫民窟那样低矮恶劣,因此稍微一准备就是五花八门的街垒。
第三军团指挥官刚刚看到街垒时,确实是楞了一下,要知道星堡居然出现在城市中,这实着是打破数百年来的军事常识。
但也就愣了那么一下而已,毕竟街垒虽然号称星堡,勉强也有星堡的纹路,可是其灵力实着是粗制滥造,与正品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星堡终究是星堡,即便劣化成了街垒他也是星堡的一种,所以指挥官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一方面先派人劝降,另一方面派人去通知主将布罗杜夫,
可是指挥官的劝降被认作是软弱,反而使得坚守在街垒中的民兵有了更多的信心,于是以谩骂作为回应。
片刻之后,连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