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一百个虾两个竹篓里,又将十包饵料放进竹篓,随后他一手提着一个竹篓,步履如飞的朝田野走去,打开一个虾上几颗饵料,将其放进田里。
弄好一百个虾着两个空竹篓回到石屋,吃饱喝足之后,他躺在床上睡了起来,凌晨五点的时候,他提起两个大塑料箱前往田野。
来到下边,拿起绳子一拖,虾拽了过来,定眼一看,了不少黄鳝、泥鳅、鲫鱼和龙虾,粗约一算,几种东西加起来足有十几斤。
“这也太夸张了吧?”一个虾有十几斤东西,这让王泽天吃惊不已。
把虾的黄鳝、泥鳅、龙虾、鲫鱼倒进塑料筐里,又将死掉的黄鳝、泥鳅、龙虾,以及所有的鲫鱼都扔掉,重新换上饵料,再把虾田里。
才弄二十来个虾得到的黄鳝、泥鳅、龙虾便达到了两百多斤,扛着塑料箱回到石屋,又用混沌锄挖了两个池子,然后把黄鳝、泥鳅、龙虾分别放进一个池子里。
“龙虾容易死,当天弄的当天卖,一天几百斤龙虾,很难全部卖出去,等会抓到的龙虾,暂时都不要了,放回田里先养着。”
第十九章 走一路卖一路
一百个虾的黄鳝和泥鳅,加起来足有一千四百多斤,其中黄鳝有九百多斤,泥鳅有五百多斤,如此巨大的收获,让王泽天有些难以置信。
“这些田里的黄鳝泥鳅从未有人抓过,才导致它们泛滥成灾,用不了多久,田里的黄鳝和泥鳅,就会越来越少,到那时,一个虾也就几条!”
回到石屋睡了一觉,黄昏之时,他又拿着塑料箱,带上足够的饵料,再次前往下了虾边,拉起绳子收个个虾装了不少泥鳅、黄鳝、鲫鱼和龙虾。
把虾的泥鳅黄鳝,倒进放在田坎上的塑料箱里,又将田螺、龙虾、鲫鱼等,全部倒回田里,换上一些饵料,向前走了几步,再把虾田里。
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他才全部搞定,一百个虾弄到八百多斤黄鳝和泥鳅,吃了一顿营养丰富的黄鳝大餐,练了一阵蛮荒诀,之后洗澡睡觉。
石屋卧室里面的东西,已被换成全新的床垫、被子、床单、被套、枕头等,再也没有昔日那种发霉的气味,唯一的缺点就是,通风采光口还没有装上玻璃。
凌晨五点的时候,王泽天翻身而起,用冷水洗了个脸,然后在黄鳝池、泥鳅池子里,分别抓了一百多斤黄鳝和泥鳅放进两个塑料箱子里。
抱起一个塑料箱,使用位面光门回到越野车上,将其放在后备箱里,然后又把另一个塑料箱,从石屋抱到越野车的后备箱里。
坐在驾驶室,开着越野车朝选定的小镇驶去,心中一动,电子秤和塑料袋出现在副驾驶上,十几分钟后,他来到小镇的菜市场门口。
这年代,城市规划越来越规范,城管的素质也越来越高,街道两边摆摊的现象越来越少,忙着赚钱回家的王泽天,怎么可能去租个摊位卖黄鳝泥鳅?
城管早上八点钟上班,不到上班时间,街上很难见到城管。
因此,王泽天计划六点前到达市场,城管上班前收摊闪人,每个小镇只去一次,他十分肯定的认为,这样贩卖黄鳝泥鳅,几乎不会招来什么麻烦。
把车停在路边,打开后备箱,抱出两个塑料筐,摆好电子秤,拿出一叠塑料袋,随后他大声吆喝道:“正宗的野生大黄鳝,一斤只卖五十,正宗的野生泥鳅。。。。。。!”
本想一斤卖一百的,可眼前小镇的经济条件,远比不上之前那些小镇,要是一斤卖一百,卖上几个小时,怕也卖不出去多少,无奈之下,他决定降价出售。
“好大的黄鳝啊,这条黄鳝有两斤多吧?”
“这些黄鳝和泥鳅好有精神!”
“老板,是不是五十块一斤?”
“嗯,五十块一斤。”王泽天点了点头。
“我要这条,给我称一下。”一个中年男子伸手指向最大的那一条黄鳝。
“两斤七两,收你一百五。”王泽天抓起黄鳝称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
中年男子付了钱,笑容满面的提着黄鳝离去。
“小兄弟,这些黄鳝和泥鳅我全要了。”一个膘肥体厚的中年,豪气十足的说道。
“刘老板,做人要厚道,这样的好东西,你们福临酒楼还想独占不成?”
半个小时后,王泽天驾车离去,离开小镇后不久,他把几张名片丢进垃圾桶,用手机看了看地图,设置好导航路线后,他开车朝另一个小镇驶去。
到达目的地,他把车停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使用位面光门回到石屋,拿着两个塑料箱,带上足够的饵料,快步朝下了虾边走去。
取出虾泥鳅和黄鳝,倒掉鲫鱼、田螺、龙虾等,重新装上一些饵料,换一个位置放好虾百个虾收获一千多斤泥鳅黄鳝。
黄鳝和泥鳅喜欢在夜里出来捕食,当然,白天也能用饵料把泥鳅黄鳝引出来。
第二天早晨,卖掉一百多斤黄鳝和一百多斤泥鳅,他赚了一万三千五。
第三天早晨,他赚了一万八千六。
第四天早晨,他赚了一万两千三。
。。。。。。
这一天,他以五十块一斤的价格,把两千多斤黄鳝,全部卖给一个鱼贩,次日,他又以三十五块一斤的价格,把两千多斤泥鳅,卖给另外一个鱼贩。
“还是批发来钱快,每天下两次鳝泥鳅加起来,能够弄到两千斤左右,也只有批发给鱼贩,才能消化每天抓到的那些黄鳝和泥鳅。”
“卡里有三百六十多万了,王家村的那些水田,都被我光顾了一遍,第二次下天的收获可能只有之前的几分之一,要不要换个地方?”
丢掉手里的烟头,王泽天把虾捆上,然后装进竹篓里,之后一手提着一个竹篓,来到第一次下方,开始新一轮装饵下br 》
短短的十几天时间,整个王家村的水田,又被他扫荡了一遍,银行卡上的钱,从三百六十几万,一路飙升到四百三十几万。
“离渝都还有三百多公里,卡上的那四百多万看似颇多,但离让父母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还差了很多,这年头买房买车最少也要几十万。”
“二弟三弟都还没有结婚,父母的压力还很大,我又不能把卡里的几百万,直接送给父母他们,我得先弄个产业,再想办法资助父母他们!”
拿着虾河边,王泽天开始在河里下昏之时,他拿着塑料筐来到河边,拉着绳子一拖,一个虾他拖上岸来。
“好多,这东西加起来,起码有三十几斤。”
打开虾的绳子,提起虾,一条条又长又大的黄鳝,一条条筷子那样长的泥鳅。。。。。。都被他倒进塑料箱之中。
丢掉死掉的、不要的东西,重新装上饵料,换个位置下起另一个虾出里面的黄鳝泥鳅,倒掉那些鱼虾。。。。。。
“河里的黄鳝泥鳅比田里多了很多,黄鳝泥鳅加起来,至少也有两千多斤。”
次日早晨,他心怀期待的赶往河边,一百个虾的黄鳝和泥鳅,比白天还要多上不少,足有三千多斤,两次下二十四个小时,他就弄到了五千多斤黄鳝泥鳅。
一觉睡醒,他去找了一个鱼贩,卖了两千多斤黄鳝给对方,下午的时候,他又把两千多斤泥鳅卖给另外一个鱼贩,短短的一天时间,他卡里的钱又多了十几万。
之后的几天,王泽天早晚下,一边开车前往渝都老家,一边联系附近的鱼贩,出售弄到的泥鳅黄鳝,进入渝都境内之时,他卡里的钱已有八百九十几万。
第二十章 回家看看
越野车沿着公路行驶,两个小时后,王泽天驾车进入裕丰县,又用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抵达双山镇,熟悉的小镇近在眼前,把车停在路边,他心情复杂朝步行街走去。
“不知道爸妈他们回来没有?在不在家?”
抬头看向二楼的房子,他右手颤抖的掏出手机,拨通王铮的手机号码。
“谁啊?”有些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
心如刀绞的王泽天,无奈的闭口不言,直至电话响起忙音,他才把手机收进裤兜。
“手机那头没有美味鸭脖的广告声,父母他们多半还在外面打工,再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留给我的时间所剩无几,八百多万暂时够用,月底之前把买地的事搞定。”
依依不舍的回头看了看二楼,也就是父母几年前买的那套房子,王泽天咬了咬嘴唇,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越野车,打开车门用力一拉,车门发出“哐”的一声。
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驾车直奔乡下的老家而去,这几年天华国大力资助各地修路,只要不是贫困山区,乡村公路已通到农村各家各户的门口。
如今新历已是2020年12月,天华国已全面脱贫,山旮旯的同胞已被全部迁移出来,每户贫困同胞都免费分到了一套房子,就连工作也给安排了。
从几年前开始,天华国的百姓,就已是其他国家百姓羡慕的对象,天华国境内安定和谐,只要不作死,几乎就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当然,凡是都有例外,但那只是少数。
以前车站经常发生的偷摸拐骗抢,如今基本消失匿迹。
曾经宰客、欺负外地人的事,现在少之又少。
以往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的事,而今已然绝迹,全国百姓都脱贫了,顿顿吃牛肉可能不行,但每天吃一斤猪肉,天华国上下任何人都吃得起!
至于上学吗,除了幼儿园要学费之外,公立的小学、初中,不但不要学费,每天还有免费牛奶、鸡蛋、午餐,姑且不谈质量如何,至少这些都是国家补贴的。
至于校服、旅游之类的学杂费,一年下来也就那么一点,任何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若想上什么贵族私立学校,那就别怨学费太贵了、负担太重了。。。。。。
这些年天华国的变化,王泽天深有感触,相对而言最穷的人,日子变好了。富有的人,变得更富了。不上不下的人,过得更累了。
人比人,气死人,若不与比自己强的人攀比,如今的日子已经非常幸福了。
买不起房咋办?现在有公租房、廉住房。
买不起车咋办?现在有零首付,有顺路车。
讨不到老婆怎么办?这能怨得了谁,要怪就怪自己,要怪就怪女人不识货,不对,应该是怪那些女人,没有发现你值得托付的地方,反之亦是如此。
越野车从镇上驶入曲折蜿蜒的乡间公路,片刻后,一个熟人出现在他面前,本能的踩了一下刹车,打开车窗,大声的亲切的叫道:“胖子!”
王泽阳停下脚步,循声转头一看,见车上的人并不认识,他疑惑的问道:“你是?”
“抱歉,我认错人了!”王泽天心中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毕竟如今的他,已不是曾经的他,好在胖子这个绰号比较普遍,并不会让人怀疑什么。
“哦。”王泽阳遗憾的应了一声,要是对方和他认识,他也能搭个便车。
“我要去王家坝,你去哪里,要不要搭个顺风车?”王泽天笑着问道。
“你去王家坝干什么?我就是王家坝的人。”王泽阳不解的问道,在他的记忆中,开车的人,他可从未见过,整个王家坝的人都姓王,算下来,大家都是亲戚。
“上车,路上聊。”王泽天笑着说道。
王泽阳走了几步,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驶上,大白天的,也不怕对方对他图谋不轨。
待胖子关好车门,王泽天一踩油门,越野车再次动了起来,他双眼目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