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形容这玩意儿呢?二胡大家知道吧,那场面就像拉二胡。
王扬挺想试试拉二胡的,可惜少了副黑色眼镜。
他决定还是利用易洛魁族式取火法。
这种取火方法的效率之高,堪称石器时代的经典。
制作起来也是相当的简单。
将取火的那根木棍的顶端钻一个洞,拿两根绳子穿过去打个结,缠绕住木棍蜿蜒下来。
然后取一个小小的木条,凿左、中、右三个洞,木棍穿过中间的一个洞,缠绕好的两根绳子分别穿过另一个洞,再打结固定。
制作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半成品,这个半成品其实已经可以用了。
手放在有三个洞的木条上,往下按,绳子被拉扯之后往下延伸,棍子由于被缠绕,此时会连带着快速转动。
并且由于惯性的驱使,原本往右缠绕的绳子,变成了往左缠绕,木条会自动升起来,生火人只需要轻松的不停往下按,就能搞定。
王扬记得他小时候有一个玩具,将绳子一头一拉,绳子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用的便是这个原理。
当然了,之所以说它是半成品,还缺少一个加速器,没有加速器,惯性的力量会弱很多,难以达到理想中的轻松按。
加速器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厚一厘米的圆形小木块。
他花了差不多一天的功夫,终于做了个像样的工具。
天色已暗,大人们带回来了今天的猎物,又是一只精壮的野猪。
小伙伴们欢天喜地的围在大人们的身边,看着野猪双目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香喷喷的烤肉,瞪大眼睛流着口水。
小伙伴们十分新奇的去拿网,被驱赶者严肃的推开,小心翼翼的把网抱在怀里,生怕小孩子将网弄坏了。
王扬被驱赶者这番守财奴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很是开心。
有了猎物,自然需要屠宰生火。
他拿好石刀,艰难的割开野猪皮,众人为他让开一点空间。
他尽量取下完整的皮,然后抽筋,最后才生火。
生火的工作需要两人配合,经常都是他的父母去做。
这一次也不例外,他的父母拿出取火工具,准备生火。
他拿着刚制作好的工具,蹲在一边,然后叫了几声,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众人走过来,看着他,然后看着新的取火工具,明白王扬又弄出了新鲜玩意儿,很是仔细的看着。
王扬和他的父母同时开始生火,他要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到新工具可以一个人使用,并且效率更高。
他开始往下按,木棍被绳子带动,旋转,然后带动绳子,拉起木条,王扬再往下按,再旋转,再拉起木条。
“呼呼”的摩擦声迅速的响起,木棍旋转得越来越快,时刻都不停歇。
而他的父母那边,每搓几分钟,都要换个人继续,以保证持续不断的摩擦。
十分钟后,王扬的取火工具冒起了青烟,大家瞪大了眼睛望着,不可思议的观看。
只见青烟越来越多,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王扬的父母直接停下了取火的动作,愣愣的盯着那个工具。
“滋滋”一点火星从槽口溅到了枯叶上,然后更多的火星溅射出来。
王扬的母亲赶紧把一堆干草盖上去,没过多久,一团火焰快速蹿起,映在众人呆滞的脸上。
“呼~好快,应该缩短了至少一半的时间。”王扬站起身子,十分满意。
“呜呜~”众人狂喜的叫了起来,纷纷挤上来要尝试一下,几个小伙伴都被挤倒了,仍然执着的从大人的胯下挤去。
要说最快的还是驱赶者,他一把挤开其他人,一个鱼跃就将工具抱在怀里,不管多少人拉他都不放。
王扬哑然失笑,这家伙还真是守财奴。
第七十八章动物不会逆天
大家对火已经不陌生了,所以对新型的取火工具十分好奇,都想拿来亲自尝试。
王扬也不理会,任他们一个接一个的使用。
每当他们独自一人完成生火的过程后,都会忍不住发出狂喜的叫声。
等他们全试过了,已到了半夜,纷纷围住王扬,郑重的拿好取火工具给他。
场面很安静,一双双眼睛全看着他,气氛被搞得有些隆重。
王扬已经习惯了这种画面,每当他制作出什么新的东西,他们都显得很兴奋,事后会愣愣的看着自己。
而每当这时,他总会很认真的辩解:“我不是火星人,不是……”
有了新工具,自然要他们明白如何制作,于是王扬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再次采集植物。
制作易洛魁族式取火工具所需的绳子不用很粗,远远赶不上一张网的消耗,所以也谈不上冒险。
他采了一些后,便将制作流程交给了张三,张三有一点是王扬非常喜欢的,他不会发出任何疑问。
不像现代的小孩子,看见你这样做,还得问你为什么。
求知欲在这个年代算是奢侈品吧,对未知的东西他们很少想过探索,更多是的躲避。
而对于已经掌握的东西,比如易洛魁族式取火工具,他们只知道照做能提高效率,谁管你牵扯到什么常识物理。
制作多个取火工具,在王扬看来是大势所趋,最好能每人配备一个,毕竟火焰可以震慑其他动物。
于是张三的日常生活中,又多了一个新内容。
他是从开垦果园中的人手扣出来的,果园那边肯定的进展肯定再度变慢。
王扬去巡视了一下果园,发现小伙伴们也只开拓了五十平方米的空地,加上之前的,一共也就不到一百平方米的果园面积,非常狭小,相当于一套房子。
这也没有办法,最强大的劳动力全去捕猎了,他们能做到这样,王扬已经挺欣慰的了。
现在这片空地的右边,早些时候种下去的种子已经发芽,长成了几十厘米高的小树苗,娇嫩的分支上点满了青翠,再有了两三年,就能长成大树了。
时间不等人,发展还是不能停滞的。
王扬随身带了一个取火工具,上了山。
目的有两个,一是采集植物。
二是看看火焰的威慑力到底有多大。
他一上到山腰处,就立刻点起了火,将两根干柴放到燃烧的枯叶之中,引燃了火把。
然后谨慎的注意着四周。
火把“啪啪”作响,他站在一棵大树的四五米远,这个距离能让他最快速度的爬上去,躲避大部分危险。
四周静悄悄的,相当安静。
他在等待,恐猫应该会尽快出现。
很快,伴随着沙沙声的响起,王扬全身贯注。
他与恐猫已纠缠多次,对恐猫的习性非常了解。
它落脚非常轻,基本上不会发出声音,有声响则是它的身子摩擦过草叶,不仔细听几乎会以为是风声。
同时几次的纠缠,也让王扬想起了之前的一件事。
那还是他与刃齿虎打持久战的某个夜晚,有个动物悄无声息的靠近到了十米的位置,那双眼睛便是它的。
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综合附近的大型动物,只有它符合条件。
声音慢慢的靠近,王扬也听出了是右边的方向,于是他转过头,看向那处。
只见恐猫的一双竖眼正紧紧的盯着这边,不断的找大树当掩体,曲线靠近。
当它发现王扬的目光正直勾勾的盯着它时,它明白自己暴露了,怒吼着冲了出来。
王扬紧了紧手中旺盛的火把,一动不动。
恐猫速度不快,但那是相对而言,呼吸间,它已经跑到了距离王扬十几米处,势头不减,看样子无视火把。
王扬吃了一惊,书上不是说动物都挺怕火的吗,拿着一根火把就能让野狼小心翼翼的徘徊,他特意拿了两根,怎么恐猫不怕?
他不敢大意,挥臂收腹,做了个投掷火把的假动作,如果恐猫仍然目空一切的冲过来,自己就立刻丢下火把上树。
恐猫一见王扬的动作,顿时一个横向翻滚避让,起身一看,发现王扬并没有把火把丢过来,不禁恼羞成怒的大吼。
可它也仅仅是大吼,不敢再疯狂的冲过来,一步三停顿的靠近。
王扬见它惧怕,心道还好,只要会怕,就说明还有周旋的余地。
他再次做了一个投掷的假动作,恐猫吓得往后一跳,张开大嘴低吼。
他又做了一个,恐猫又是一躲。
尝到甜头的王扬,索性连续又做了几次,恐猫只能玩命躲避,不敢沾上半点火焰。
连躲了几次,恐猫被弄得越来越怒,终于一下扑了过来。
王扬眼皮一跳,一抖手,一根火把精准的甩出,一下子打在恐猫的身上。
“滋滋~”它的毛发遇火便着,烧出一股黑烟。
它被火焰烫得在地上打滚,王扬见它破绽大开,顿时恶向胆边升,一手持火把,一手拿出木矛,对着恐猫冲去。
他左手拿着火焰在身前乱舞,右手将木矛提至头顶,准备给恐猫沉重的打击。
恐猫此时被烫得心生惧意,望着那呼啸而来的火焰,赶紧起身就逃到几十米外,远远的望着王扬。
王扬没有往死里追,他捡起地上的火把,重新点燃,对着恐猫凶狠的怒吼。
恐猫也以怒吼回应,却是没有上来,看了看自己背上被烫得黑黑的痕迹,慢慢向后退。
没过多久,它离开了王扬的视线。
王扬擦了擦头上的汗,心有余悸的呼了口气。
刚才挺凶险的,要是恐猫真的能够忍着毛皮被烧的风险扑过来,自己就不好玩了,好在动物就是动物,再逆天也还是动物。
见恐猫走远,王扬仍然不敢松弛心神,又观察了一阵,确定恐猫不在四周,才开始采集植物。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扬都会带着两根干柴上山,恐猫在早期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会出来与他僵持。
到了以后,发现王扬并不在它的地盘狩猎,便渐渐的无视了他。
王扬自己也明白,只要不和它产生绝对的利益冲突,就可以安心的采集自己所需的植物。
若是发生冲突,说不得要把它干掉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秋天的来临,王扬把山腰以下的植物全采光了,山腰以上的位置还有一些,他没有冒险上去。
而是转向了原始森林。
之前王扬就推测过,原始森林最靠近自己地盘的区域,是野猪的活动区域,姑且说是它们的地盘。
王扬便在这一带开采植物。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冬天,才停下。
第八十章年度总结
冬天到了,王扬穿着猪皮大衣,虎皮大衣,狼皮大衣,羊皮大衣等等的大衣,走在漫天飘雪的银色世界中,看着远方,扮演着孤独的狼。
“嗷呜~”
他喊出这句后,顿时觉得心情不爽,自己学狼叫学得这么像,偏偏不能说人话。
他郁闷的踢起雪花,白雪轻轻飞溅起来,又轻轻落地。
踏着“吱呀吱呀”的节奏,来到了峡谷口。
谷口处一片雪白,厚厚的积雪铺在地上,仿佛大地长高了,世界变矮了。
一棵棵瘦弱的小果树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想要抖下身上那扰人的飞雪,可它动了又动,飞雪却是不曾间断的落在它身上,笑嘻嘻的拿它寻开心。
这片终于达到一百平米的小果园,此时已经种满了果树,它们因为播种的时间,生得或高或矮。
高的快有王扬高了,矮的才到王扬的腰,被积雪一覆盖,就像刚刚钻出土壤的小树苗。
王扬走上前,帮它们拍掉压着的积雪,憧憬着未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忽然间想到了什么,乐了。
他想到自己刚出生的时候,心中最向往的目标就是不被野兽残忍的吃掉。
后来逐渐变成拥有一亩三分地,能够和老伴互相依偎着坐在山头上,快乐的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