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因为厨人的大量引入,上京城内,时常飘散着各种各样的美味气味,就连那些青楼,在招揽客人时,除了一般的宣传外,还会主动申明她们青楼来了什么样的厨子,擅长做什么美味。
还别说,这样还真的吸引了一些只喜欢吃美食的人去青楼吃饭。
常言道保暖思**,一些吃饱喝足的人,则顺势在青楼里睡下了。
因为周国的游人来得很多,自然的,因此闹事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也因为许多有钱的人来周国享受美食,又吸引了很多匪贼前来。
匪贼多了,青龙军、辅军,以及骑兵队被调回来,也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了。
而且,借此原因,周国在各地发布通告,为各军征兵,理由就是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匪贼们,对周国的治安造成的巨大威胁,让周国不得不扩军。
周国的扩军理由,当然被潜藏在周国境内的各国探子所探查到,他们都将得到的消息,传回了自己的国家,至于那些国家会不会在意周国扩军,以及扩军的理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是周国无法控制的。
周国上京城西南面十二里外的地方,一个较偏僻的小村子里,一个简陋的屋子里,一名文雅书生教导完村里的十数名孩童学字后,离开了屋子,他温文尔雅,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即便是面对贫穷的村人,脸上也从没有出现什么嫌弃的神色,因此村人对他的感官都非常好。
“大哥,大哥。”一个大喊声,老远就传了来,让这并不大的村子,从头到尾都能听到。
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个光着上身,满身肌肉的大汉,那大汉比起书生还要高一个头,书生已经很高了,但那大汉更高,加上他身上那些鼓囊囊的肌肉,让他看起来气势非凡,也非常吓人。
即便知道他并不是坏人,但村人看到他时,还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害怕的感觉,经过他时,也会不由自主的远离避开。
看到大汉,书生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大汉来到他面前时,开口劝道:“连山,不要这么大声,也别老远就喊叫,你这样,难怪大家伙会害怕你。”
大汉索连山听到书生的话,无辜的挠了挠头有些羞愧,他身材大,性子也直,不喜欢畏畏缩缩的,平日里还注意,但一激动,就控制不住了:“大哥,那周国国君发布征兵令了,因为匪贼增加许多,为了保证周国子民,以及游人的安全,对新阳城的白虎军,宛城的青龙军、长箭军,以及上京城的辅军,都进行征兵。”
“扩军了吗?”书生听到索连山的话,愣了一下,然后轻笑了一下:“看来那位国君也按奈不住了吗?还是说有什么情况逼迫他不得不扩军的?”只是消息过少,他也无法判断。
“大哥,我们要不要去啊?”索连山激动的问道,他们兄弟两是结拜兄弟,都想找个地方展示自己,而周国作为现在声名远播的大国强国,自然机会更多,他们就想来周国寻找机会。
这次周国的扩军,自然就是一次机会了,索连山自信,凭他的这身实力,可以很轻松的在军中展露头角的,而他的大哥孔肖,在他看来智慧非凡,就更容易在周国,特别是军队中展示自己的智慧了。
孔肖对索连山的询问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即便是如今周国扩军,但也并不是个展现我们的好机会。”
“那何时是机会?”索连山茫然了,他们来周国几个月了,孔肖在帮村子教书,他则每日除了习武外,就是为村子干活,他感觉自己都快成村民了,前日,老村长还想把他那孙女嫁给自己呢。
孔肖笑道:“别急,既然周国已经扩军了,那机会很快就到了,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如果不能在关键时刻展示自己,即便我们再有能力,也会泯然于众人之中的。”他眼中露出了思索的神情道:“不过,我们的确应该开始准备了。”他仿佛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了有趣的笑。
索连山再次茫然的问道:“那我们为何不去上京城去等待呢?那里不是更近吗?”他觉得在上京城,更容易发现机会,之前来通告的那传令骑士告诉村长,那扩军的消息,是十天以前的了,如果他们能在上京城附近等待,就能立刻得到消息。
孔肖再次露出无奈的笑容摇了摇头道:“因为你啊。”
“我?”索连山指着自己的鼻子,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成了他们不能住在上京城附近的原因。
看着一脸迷惑的索连山,孔肖摇摇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给索连山:“你吃得太多了,如果我们居住在上京城附近,恐怕不过数日,我们就不得不去要饭了。”他也想住在上京城附近,最快得到消息,但索连山那身肌肉,不是白给的,他一顿要吃十人的饭量,他们兄弟两又不是什么很有钱的主,这次来周国大部分的钱都拿来买粮食了,不如说,主要是孔肖的钱,在遇到孔肖之前,索连山已经穷得吃草了。
现在他们住在这村子里,索连山每日靠种地,他则靠教导村子的孩童习字学文来换取住食,也好在这村子偏远,除了基本的赋税外,没有过多的生活开支,再加上周国大肆鼓励种地,让他们积累了很多存粮,才满足了索连山的胃口,而如果在靠近上京城的地方居住,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粮食供索连山吃,越是靠近上京城,那里的村人也越是精明,是绝对不会白白让索连山这样吃的。
虽然村子里的粮食,能满足索连山的饭量,但还是逐日明显的下降了许多,如果不是村长和村人们算着能坚持到秋收,恐怕他们早就给赶出村子去了,孔肖都不知道那个老村长,是怎么看上索连山这样的饭桶的,居然想要招他为孙女婿。
听到孔肖的话,索连山羞愧的捂着脸,他知道自己的饭量,如果不是他和孔肖结拜,一直吃着孔肖的钱,他早就给饿死了,所以对于孔肖,他十分感激。
“不过,我们也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孔肖说道:“既然已经扩军了,那等着我们的机会,也快要到了,我们应该早做准备。”
索连山急忙放下手,看向孔肖焦急的问:“大哥,那我们该如何做?”
孔肖一脸尽在掌握的神情笑道:“你还记得南面那片森林吗?”
索连山露出思索的神情问道:“大哥说的,可是那里的那些匪贼?”
因为周国之前各军调往丰穗城,周国内已经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匪贼,只是因为危害还不明显,所以周国没有太大反应,只是让各乡县加强防护,让各城各县派出城卫军围剿,但在许多比较偏远的地方,还是残留着许多的匪贼。
孔肖所说的那伙匪贼,就住在这个小村子的南面一个林子中,在孔肖两人住在村子时,就曾帮助村子打退过几次那些匪贼了,在知道了索连山居住在村子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派人来这个村子掠夺了。
“大哥是想要让我去剿灭那些匪贼吗?”索连山猜测孔肖的想法,然后一脸狰狞的右手握拳,击打在左手掌心处,击打处很大的声响来,十分震撼。
“不,不止是剿灭。”孔肖笑着解释:“我们要将他们收编,不止是他们,还需要收编更多的匪贼。”
“大哥,你不会是想组成大匪贼团,和周国对抗吧?”索连山皱眉,他们是想在周国出人头地的,而不是与周国对抗的。
孔肖解释:“当然不是,不过收编那些匪贼,一来可以为周国减少危害,二来,也可以组成一支军队,在周国需要之时,为周国雪中送炭。”
匪贼中,大部分虽然都是渣滓,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相当有实力的人,他想的,就是把那些有实力的人组织起来,组成临时的军队,将他们兄弟两,送上周国的国君面前,让周国国君看到他们兄弟两的价值。
第三百一十六章 土豆成熟(第二更)
在周国上下都进入忙碌阶段之时,周寒这个国君也自然不会闲着。
他带着护卫来到了司农署内。
现在是五月份十八,周寒估算着第一期的土豆已经长成了,就来看看收获的情况,他不知道土豆有没有品种的分类,以及土豆是否适应周国的土地。
国君到来,即便十分忙碌,但司农叶玉良也带着司农署的田记等一层官员出门迎接。
在向国君见礼后,因为此前在城门遇袭,背后主使之人还没有发现踪迹,为了国君的安全,见礼后,叶玉良就让众人散去,由他亲自带着国君去巡视司农署。
当听到国君的来意后,叶玉良立刻带着国君前往种植了土豆的那块实验田去。
实验田并不在城内,而在西一环的城门外,因为国君的要求,为了实验各种种植方法,所以在西一环外,有一片极大的土地,是属于司农署的。
当周寒跟随叶玉良来到试验田查看时,他发现,这里被分为许多小块,虽说是小块土地,每块也有近两百平了,数十块小块地合起来,也非常广阔。
在那些实验田旁,有一块大约一亩地的大地块,这片地上,已经有许多绿色的叶子,在随风摇动了。
由于是国君要求种植的土豆,有着国君在背后撑腰,叶玉良压下了所有的反对意见,大胆的划分出了一大块土地来种植土豆,因为种植面积大了,雇佣的人手,也自然要比那些小块试验田的人手要多许多。
“王上,这块地,就是种植着土豆的土地。”叶玉良指着那块最大的土地告诉周寒,然后他询问了一下管理这片地的雇民,笑着对周寒说道:“王上,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雇民说,这些土豆似乎在数日前,就有长得差不多了,只是他们不敢拔出来查看。”这块土地上的土豆,是国君吩咐种的,那些雇民不敢查看土豆是否成熟了,正准备向叶玉良报告,叶玉良就带着国君来看了。
“弄些出来看看吧。”周寒发话,反正有一亩的地方,就算浪费一点,也不会有什么,只是这些下属因为过于估计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敢去做。
听到国君发话,叶玉良立即让雇民挑选几个地方,挖出了几株土豆出来,他选择开发这么大块地方也是有他的道理的,这块地方,并不是全都是土地肥沃的地方,在一些边角处的土地,有些干涩贫瘠,对于普通的粮食来说,种出来的产量不算太好,而有些地方,他干脆就让雇民对土豆少浇水,少施肥,以此观察土豆的生长环境。
因为他一直记着,国君说过,土豆是一种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出来的作物,所以他特别要求对一些地方的土豆,进行严苛的管理,就是要查看它们对苛刻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现在,叶玉良就是让雇民将那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土豆,都挖出一些来,呈现在国君面前。
半个时辰的时间,周寒面前,就摆放着一排土豆了。
这些土豆都是被全根的从土里挖出来的,上面还有许多的土。
因为叶玉良的特种种植,所以在周寒面前的这些土豆,都长势不同,有些土豆的块茎较小,形状也崎岖难以入眼,有点土豆的块茎大而圆润,非常饱满,让人看了就喜欢。
“王上,这一株是在土地肥沃的地方上生长出来的。”叶玉良指着那块茎大而圆润饱满的那株土豆,向周寒解释:“有正常的浇水、施肥,所有粮食需要的,都给它用上了。”
“这一株,是在土地较为贫瘠的地方种出来的。”他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