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寒让崔松坐下,然后让潘雄去给崔松倒茶,因为现在谈论的事情很严重,就没有让侍从进入文武殿中。
在等待人来齐时,周寒左手手指敲打在案几上,思考着。
向国是知道中山国是周国的属国的,但还是来挑衅了,甚至这挑衅的理由,也让周寒感到可笑。
向国去年才打下廉国,即便向国在攻打廉国中,损失较小,周寒也不相信他们一个冬季的时间,就可以将廉国的土地治理好。
但向国开春就急着向中山国找麻烦,这非常不正常。
周寒想到了虢国,在知道向国攻打廉国后,周寒派遣的细作好不容易的传回来一些消息,说明了虢国在向国攻打廉国的事情上,是有动作的。
这让周寒不得不思考,向国是不是与虢国联手,打算向周国发动战争了。
自虢国攻下胡国后,也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周寒同样不相信这段时间里,虢国就能将胡国的土地治理妥当。
在周寒思考之时,程道仲几人,也陆续的来到了文武殿中。
在听到了事情的始末后,程道仲沉思了片刻,向崔松说道:“崔使者,不是我不愿意相信你们,但我们需要派遣人去中山国中了解一下情况后,再回复你。”虽然他已经知道事情始末了,且对山国用计开战,他也是参与其中,知道内情的,但作为周国的丞相,他并没有完全相信崔松的话,也没有询问周寒是否要帮助中山国。
在程道仲看来,中山国是否派兵劫掠向国商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向国的想法,如果向国不想开战,那周国派人去调解一番,并让中山国赔偿向国的商人,那事情就算结了,而如果向国不依不饶的,还是要中山国交出凶手来,那说明了向国的意图非常明显了。
说到底,程道仲还是不想周国与向国开战,虽然他知道周寒的野心,但他毕竟年纪已大,有些力不从心了,再加上以前当宰相这么多年,他也是见证了周国从一城之地,发展到如今的大国的,在这段时间里,周国牺牲了多少将士才换得如今周国的富强。
去年周寒举办的大比试和厨艺大会虽然很乱来,但程道仲还是同意了,因为他由此看到了上京城的热闹,与周国的安定。
一旦再次开战,周国势必将再次陷入战乱之中,特别是现在很有可能向国和虢国联手的情况,到时周国是赢是输,都还未可知。
崔松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他苦笑着向程道仲拱手,然后对周寒深鞠一躬,久久不起身。
“崔使者快请起。”周寒让崔松起身,然后说道:“崔使者,寡人决定派人去中山国,去调解中山国与向国的冲突,请放心,如果向国还是不愿意和解,那周国必定站在中山国身后,必要之时,会派兵支援中山国的,不会眼看着中山国被向国攻打的。”他也并没有立即开战的想法,虽然猜测向国有意挑衅中山国,是在试探周国的态度,但周国也并没有做好立即开战的准备。
先不说向国与虢国的军队都是百战精兵,不过周国的士兵也不是白给的,虽然去年大肆征兵,但周国的精兵也不少,必要之时,他可以再向丰穗城调回岩山军和罪赎军。
周寒对涂悦吩咐道:“涂悦,送崔使者回住处休息,让人照顾好崔使者,不得怠慢。”随后,他面容和蔼的对崔松说道:“崔使者,你先去休息,寡人要与众臣商议,如何让中山国避免向国的威胁。”
崔松向周寒再次深鞠一躬,在涂悦的带领下走出了文武殿,他作为使者的作用,已经完成了,对于周国会不会支援中山国,他根本无法做出判断,只能无奈的等待,他毕竟只是一个使者,且中山国也只是周国的属国,他没有办法要求周国出兵,也不敢要求,以免周寒恼怒。
在崔松离开后,周寒的脸顿时沉了下来,他抬起手,制止了程道仲试图的劝说,冷声说道:“诸位,虽然我们可以劝说向国放弃对中山国的要求,但那都是小事。”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继续说道:“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备战,如果向国不打算放弃进攻中山国,那也就表面向国将与虢国联手,攻打我国了。”
他看着程道仲想要说话,抢先说道:“程公,这不是我们想阻止,就能阻止的,现在主动在向国与虢国的手上,如果我们不能准备好,一旦他们开战,那我们势必会落下风。”
“那是否还有必要派人去劝说向国?”程道仲问道,他神色凝重,如果向国铁了心要攻打中山国,那他们根本没有必要派人再去向国了,虽然他不赞成与向国与虢国开战,但国君说得很有道理,必要的准备是不可少的。
“要,当然要。”周寒笑了起来:“齐晓媛,这次由你和方有德前往中山国做使者,态度必须强硬一些,让向国知道,中山国的背后是谁。”
齐晓媛与方有德同时应声。
他们再次搭档,这一次,是前往中山国。
第三百二十五章 周国的应对(第一更)
向国的行动,打乱了周寒的计划。
原本他以为向国与虢国,在占领了廉国和胡国之后,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巩固领土,再行动的。
周寒早前曾预测,是虢国最先对周国挑衅,甚至开战,但此时却是向国这个周国的盟友先出手,这出乎他的预料。
虽然说这次只是向国在向中山国挑衅,并非向国真的要向中山国开战,不然向国早就陈兵中山国边境了,崔松这次来,也就不是向周国求援,以向国的战力,崔松一来一回的时间,足以让向国打下中山国。
“王上,我们是否需要调回岩山军与罪赎军?”欧阳丰问道。
虽然在去年,白虎军、青龙军几军都已经扩军了,但新招的毕竟都是新军,而向国一直都与燕国交战,然后有攻打下廉国,光靠现有几军,只能勉强抵挡向国的进攻,欧阳丰觉得,应该将岩山军和罪赎军调回,这样才能抵御,甚至反攻向国与虢国。
周寒沉思了一会,也有些犹豫,就看向诸葛司等人,他想听听诸葛司等人的想法。
齐晓媛与方有德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不敢开口,只能低头喝茶。
程道仲思索了一会道:“王上,也许我们应该先确定向国的意向再谈,毕竟向国刚打下廉国,这时就迫不及待的向中山国发难,怎么看都不对劲,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在何处,应对起来,自然也很被动。”他还是不太主张立刻就对向国表露敌意,现在向国与周国的盟约还在,他不相信向国会背弃盟约而攻打中山国,但向国的动向也非常让他费解,毕竟谁都知道中山国是周国的属国,向中山国挑衅发难,就是在挑衅周国,向国应该不会这么蠢才对。
诸葛司在一旁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上,太尉大人,卑职以为,暂时不该调回岩山军和罪赎军。”他指出:“向国逼迫中山国,也只是派人让中山国交出屠戮商人的凶手,而非陈兵中山国边境,这就代表着向国不过是试探我国,并没有立即与我国为敌的表现,如果我们召回岩山军和罪赎军,动静绝对不小,会让向国以为我国有攻打向国的想法,到时,很可能会引起向国的警戒之心,甚至诱发他们向中山国发兵。”
诸葛司知道国君一直有继续扩大周国领土的野心,也知道国君在戒备着向国和虢国,但他认为,现在还不是与向国刀剑相斗的时候:“王上,太尉大人。”他说出了这段时日里得到的一些消息:“虢国在今年再次戒严了与我国的边境,但意图尚不清楚,如果我们的行为诱使向国对中山国用兵,那虢国可能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诸葛司的消息,让周寒等人皱眉,向国行动了,虢国也十分诡异,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不能调集大军防守,这十分被动。
“王上,还有。。。。。”诸葛司的话并没有说完:“向国作为我们的盟国,却与我们站在了对立面,那我们的另一个盟友,巴国,又是否与向国有联系,这都还不可知,臣认为,岩山军和罪赎军在丰穗城的作用,还是防备着巴国。”
向国和虢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诸葛司却又提到了巴国,这让周寒非常头疼。
虽然周寒想说巴国离向国这么远,从向国到巴国,就算是骑马,都得小半年的时间,一来一回,就是一年了,而且路途上也不是非常安全,稍有不慎,使者就会无影无踪,两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联系的,但他深知巴国的国君也是个穿越者,而穿越者的想法是周寒无法推测出来的,如果让巴国的国君知道周国被向国和虢国联手攻击了,说不定巴国也会想参上一脚。
周国突然从一个稳定平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四面皆敌的国家,这转变太大,让周寒一时无法适应。
原本他以为去年扩军后,周国的军队已经够多了,即便向国与虢国同时进攻,也能抵得住,但现在经诸葛司一番分析,他又觉得周国的军队太少了。
“王上,不可再扩军了,否则会引起动荡的。”似乎看出了周国有再扩军的想法,程道仲开口阻止,周国的军队已经很多了,只是周国如今领土太大,军队过于分散,才看起来很少一样,但他身为周国的丞相,非常清楚这几年里,周国扩军的兵源从何而来。
虽然因为国君的政策,导致无数外国之人,来周国定居,但那些人目前还对周国没有完全的认同感,而且其中又有不少,是其他国家的探子细作。
而周国直国君继位以来开始鼓励生育,也不过九年的时间,即便是国君第一年继位生下的孩童,现在也不过是九岁,远远不到可以作为壮年劳力使用和战斗的年龄。
周国的壮年劳力已经有些紧缺了,如果再征兵,把那些壮年劳力都征召入伍,那就没有人种地养殖,周国的发展,将停泄不前,甚至会倒退的,而一旦周国的发展倒退,就会一退不可停止,甚至衰败分解,在如今四面皆敌的情况下,绝对会有灭国之危。
还没说出口的话,被堵了回来,让周寒心中有些烦躁,好在他当国君也有多年了,大事小事都经历过,心中也知道程道仲的话是对的,只是对于无法应对可能到来的向国与虢国的联手威胁,让他苦恼。
文武殿中,在程道仲的话后,一片安静,就连方有德都不得不放下手中的茶杯,因为喝茶的声音,在这安静的文武殿中,太突兀了。
文武殿中,足足安静了半个多时辰,周寒才开口打破这气氛。
“程公,船场造得如何了?现在是否有船能够下河?”周寒询问。
因为工作效率的低下,建造房屋是一件非常缓慢的事情,更别说建造制作船只的船场这样的大型设施了,哪怕它并不像周寒上辈子那样的船场一样,有大面积,全封闭似的建造场,也必须要建造许多建筑,占地面积更为广阔。
“回王上,船场已经建造了一半,但已经可以建造船只了,按您的要求的船只,已经有三艘走舸下河了。”程道仲不知道国君为何突然问道船场的事,还是如实回答。
船场虽然没有建设完毕,但已经分出一些人手,跟随那些从风国要来的造船匠人,建造出了三艘周寒要求的,单艘船能搭乘三百人的走舸,因为游灵河虽然很宽广,但并非大海,不能行走海船,所以只能制作走舸,而走舸的搭乘人数并不如海船那么大,单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