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之全球在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盛庸在得到命令之后,便转身是走出了营帐。
  将手下的死士军整顿好之后,随后更是一挥手,就见一万名死士军直接是嘶吼着往前冲去。
  整整一万人名军卒所能产生的动静极大,正在城墙上督战的杨溢之看到这种情况也是心中发紧。
  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了,从围困大周城再到直接攻城,当中仅仅只隔了不到一个时辰!
  “准备迎战!”杨溢之一声大吼,一边吩咐手下军卒准备擂木、滚石,另一边则是吩咐弓箭手拉上弓弦!
  看到对方的军卒已经跨过了据马,杨溢之再次大吼道:“放箭!放箭!”
  “蹦!蹦!蹦!”满天的箭雨伴随着弓弦回落的声响激射而来。
  顿时便有数百名军卒被弓箭射中,一声声惨叫声从大周城下传来。
  这种疼到骨子里的惨叫声不仅没有让大周城上的守军兴奋,随之而来的反而是一阵阵心寒。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自己也有可能会面临这等惨状!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吴三桂(六)取胜之机


第245章 
  这一轮箭雨共带走了三百余名军卒,而城下的攻势也明显停顿了一下,但仅仅过了不到一分钟,迎接大周城的却是更大的嘶吼声以及更为猛烈地冲锋。
  实际上,这也是死士军第一次参与战事,从其表现来看,倒也没有辱没了这个名字。
  不过这一幕落在杨溢之眼中,却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眼睛盯着城墙下的死士军,看着其不要命地往前冲锋,杨溢之只感觉一股凉气直冲脑门。
  什么样的军队能够称得上精锐之师?高超的武力值?亦或是精良的兵器?
  在杨溢之眼中,这些都不是最为重要的,最为重要的还是军卒的信念。
  城下的这支军队虽说武力值不高,但却悍不畏死,绝对可以撑得上精兵。
  “一开始就派上精兵吗?”身为大周城的主将,杨溢之心里清楚,如今双方都在争取时间,第一波的攻势一定极猛。
  不过只要能够挺过去,接下来可就简单多了。
  一边招呼着身旁的关宁军做好准备,杨溢之也在大声鼓舞着士气。
  而另一边,城下的死士军已经架上了云梯,一个个举着盾牌,快速地向上攀爬着。
  “拦下他们,快!”
  “不能让他们登上城墙,擂木、落石准备!”
  “关宁军何在?将这些敌军斩杀!”
  大周城毕竟还是吴三桂的主城,城墙上能战敢战之士极多,纵然死士军悍不畏死,在短时间之内也有数百近千人登上了城墙,但想要破城,还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在连续猛攻了一个时辰之后,死士军的攻势开始逐渐减缓,毕竟死士军也是人,也会有疲惫的时候。
  原本攻城的一万人,到了此时却只剩下了六千五百余人!
  城墙下的尸首堆积如山,一股股热气顺着尸首往上翻腾,这是热血遇冷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而死士军的暂缓,也让杨溢之长舒了一口气,刚刚的大战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时辰,但守起来却极为艰苦。
  杨溢之为了此战可是调集了整整五千名关宁军,这才堪堪守住。
  要知道,这次参与守城的关宁军只有不到一万人,夷丁突骑也只有三千人。
  这些人不可能只守一面城池,能够调集五千人已经算是极限了。
  就在杨溢之以为此战将要暂缓之时,张辽直接是将四千五百名丁等兵种(伪黄巾力士,武力值二十点)以及两万名后备军再次派上了战场。
  连同之前的六千五百名死士军,整整是三万一千名军卒,不仅如此,对于这一战的武将人选,张辽也派出了史进、鲍旭、周通三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张辽虽然不指望这些人能够破城,但只要可以将吴三桂的专属兵种集中起来,此次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另一边的杨溢之在看到这一幕之后,也是忍不住暗骂了一声,转身对着一旁的亲卫说道:“速去通知主公!”
  “诺!”
  还没等这名亲卫离开,杨溢之再次开口道:“将夷丁突骑从北城墙调来!”
  另外一名亲卫听闻也没废话,转身便向北城墙奔去。
  等安排妥当,杨溢之还是觉得不保险,毕竟上一次的惨败才刚刚过了一个多月,要说没有点心理阴影也不现实。
  不过很快,吴三桂那边便传来了消息,原本负责守卫领主府的五千名关宁军以及两千名夷丁突骑,再次被派出去了五千人。
  这也使得领主府的守卫力量被削弱了一大半,人数只有两千人,其中关宁军(伪)一千人,夷丁突骑一千人。
  不过吴三桂也不得不如此,张辽这次可是派出去了整整三万大军攻城,几乎是将一半的人马派了上去,这已经等同于是决战了。
  就算吴三桂的心再大,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有所保留。
  此战演变成这样,是很多人预想不到的,不论是吴三桂亦或是杨溢之,都没有想到张辽会如此猛烈。
  张辽虽然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其性格倒底如何,没有人清楚。
  如果仅从这次的攻城来看,这人根本就是一个疯子。
  攻城可不是这么攻的,作为劣势一方,不去考虑城防上的漏洞,反而和占据地利的守城方硬拼,这不是疯子是什么?
  原本的吴三桂已经做好了夜袭的准备,这留下来的七千名专属兵种也是为了让其更好的休息。
  谁能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情?
  就在吴三桂将专属兵种派出去之时,城墙上的杨溢之已经和史进对上了。
  两人都是勇将,实力相差无几,一时间也谁奈何不了谁。
  这种现象可不仅出现在史进和杨溢之身上,在军卒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张辽这边,有四千五百名丙级兵种,六千五百名死士军,以及两万名后备军。
  而参与守城的,累计共有一万名关宁军,两千名夷丁突骑,另外还有一万五千名普通军卒。
  如果战况持续下去,张辽一方是必败无疑的,两方军卒的实力看似相差不多,但攻城一方的前期损耗太大了。
  在攻城的过程中,至少有一半是死在了攀爬途中,如果以命抵命,那就是守城一方死一人,而自己一方要死两人。
  这还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下,越到后面,这种伤亡比就会越惊人,甚至五比一,十比一这种悬殊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在这波惨烈的攻防战中,一个小小的变化却是发生了,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关宁军以及夷丁突骑开始集中在南城墙。
  从一开始的不到五千人,到后来一万人,甚至在看到取胜的希望之后,杨溢之直接是将所有的专属兵种全部调到了这里。
  也就是说,除了守卫领主府的那两千人之外,剩余的一万八千名专属兵种全部集中在了南城墙。
  放眼望去,整个南城墙已经找不到任何普通军卒了。
  面对杨溢之的放手一搏,这次参与攻城的三万一千名军卒伤亡惨重。
  在丢下了六千具尸首之后,便匆忙结束了这次的攻城。
  这是绝对意义上的惨败,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军卒死在了这次的攻城战中,在加上第一次攻城所损失的三千五百人,合计就是九千五百人。
  不过就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一直隐忍不发的俞大猷终于在此时露出了獠牙!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战吴三桂(七)火油之威
  猛火油作为此战的秘密武器,必须要在最为关键的情况下使用才可以发挥出功效。
  因为机会难得,可能就只有一次,而对于吴三桂来说,歼灭对方的专属兵种绝对算是最为致命的。
  专属兵种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是大周城的核心,同时也是吴三桂军团的基础、中流砥柱。
  试想一下,如果吴三桂失去了这两万名专属兵种,其结局会如何?恐怕顷刻间就是覆灭的命运。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比拼的就是专属兵种。
  也正是因为比如,所以鹿城才会渴望得到那些顶级的统帅、神将,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带专属兵种的,而且武力值绝不会低,最少也都是乙等兵种,甚至甲等兵种、神级兵种都有可能会出现。
  不过这类的人物都是整个中华史上最为顶尖的大才,可遇而不可求,就算退而求其次,得到一些特殊武将也行,比如高顺的陷阵营,祖大寿的关宁铁骑,甚至是关羽的威武长刀兵,张飞的突将兵、甘宁的锦帆军都可以。
  但不知什么原因,鹿城得到的三名神将都没有专属兵种,赵云还好理解,毕竟没有多少领兵经验,就算是白马义从,主将也不是他,监军的反而是沮授。
  就算抛开掉其他人,至少张辽是有资格获得专属兵种的。
  张辽可是主导了逍遥津战役!
  此役不光是造就了张辽的绝世名将之誉,其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使东吴君臣重新考虑战略思想,转而集中精力去夺回荆州,导致吴蜀联盟破裂,东吴和蜀汉交恶。
  一次大战直接影响了三个国家的发展策略,影响力极大。
  更何况在史书上,对于此战的记载也提到了“八百死士”。
  在《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中曾记载:“太祖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屯合肥。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辽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连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种话都写出来了,要说张辽没有资格,纯属扯淡。
  论影响力,张辽有,论正史记载,张辽同样有,两项都具备,张辽理应获得专属兵种!
  如今唯一的解释就是时候未到,鹿城在得到张辽的时候,张辽年仅二十有二,一开始跟随的是并州丁原,领兵经验还不足,换句话说,此时的张辽还没有达到顶峰。
  而且不仅是张辽,鹿城麾下还有一员武将没有发展起来,那就是俞大猷!
  按照正儿八经的战绩,俞大猷是不弱于戚继光的,但就是因为影响力不足,这才导致俞大猷被削弱的厉害,不仅没有天赋技能,就连武力值也只有78点。
  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在鹿城的心目中,俞大猷至少是可以和杨秀清比肩的,武力值在85点以上才合理,而且必须要有天赋技能!
  这种削弱极不正常,事出反常必有妖,系统不可能去随意地评定一名武将,这当中一定有什么“猫腻”,或者说有一个可以提高武将等级的方法没有被发现。
  对于鹿城的猜测,俞大猷还不得而知,此时的俞大猷正准备憋大召呢。
  在张辽的刻意引导下,南城墙上已经集中了一万八千名专属兵种。
  在看到强攻无果之后,张辽“不得不”下令退兵。
  而这一幕也从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杨溢之,张辽攻城的决心是真实的,这一点从攻城士兵的质量上就能看出一二。
  所以当这一波士兵退却,俞大猷推着投石机部队上前的时候,杨溢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投石机作为常用的攻城器械,防御起来也不难,只要找到垛口、掩体,杀伤力不大,更不用说投石机的准头很差,作用就更小了。
  说到底,这东西只是辅助,若是靠投石机破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时看着满天飞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