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之全球在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完这件事后,鹿城也没闲着,如今手里还有一个特殊建筑图纸没有领取。
  在书房里,鹿城将所有人都支开,口中默念一声“领取”,就见一张图纸凭空出现在了自己的手中。
  选择鉴定之后,一段信息便传了过来。
  “你获得了盐井修建图纸,使用后可获得一座盐井。”
  特殊建筑—盐井:每日可产食盐一百公斤。
  “这可真是……”鹿城此时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鹿城之前想到过很多种可能,甚至想过会不会出现类似于土地庙的这种建筑。
  而这已经是鹿城最大的期待了,也正是因为期待值很小,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得到盐井这类的建筑。
  盐井之于领地的作用要远大于其他的“民生类”特殊建筑,除了货币铸造工坊能够和它相提并论之外,其他的不论是土地庙还是酒坊都无法与它相比,甚至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这可一点都没有夸大,物以稀为贵,益州不靠海,无法生产海盐,至于盐矿也不是这么好找到的。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世界的其他矿产都很丰富,只要是用心去找的话,总能找到,但情报司寻遍了整个领地,却没有发现哪怕是一座盐矿。
  此时看着这个图纸,鹿城不禁想起了当初被沈家商队狠宰的场景。
  一市斤十点气运值的价格,现在想起来还是会感到一阵气恼。
  “以后的食盐终于是可以自给自足了,这对于领地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一声感慨,鹿城也将心中的激动之情压下,打算立刻将盐井给建造出来。
  不过既然有了盐井,这盐政司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
  而就在鹿城前往行政区建造盐井之时,管亥那边也有了结果。
  管亥这次得到了鹿城的死命令,只要是敢明目张胆地违反招收令,直接是处死。
  这一招的确是十分奏效,在杀了几个家族之后,其余的家族终于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之前对于鹿城的“佛系”印象也开始改变,不过这些家族此时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如今鹿城兵威正盛,想要抵抗,只能是找死。
  在这种情况之下,招收人口变得异常的顺利,短短十余天的时间,一直到了十一月底,武阳城便成功招收了五万的人。
  而其他两城,也在疯狂地吸收着,其中,乾城已经招满了三万人,就连基础设施极差的东城也有了六万人。
  这么多的人口集中在城池里,还是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最为突出的便是住所。
  武阳城还好一点,由于有了足够的民居数量(九千五百座),再加上建设司断断续续建造出来的,容纳十万人虽然还有些费劲,但至少是安顿了七七八八。
  根据张鹏翮的说法,最快到十二月初的时候,就可全部安顿好。
  关键还是其他两城,这两城若是想要全部吸收完人口,可能需要数个月的时间。
  到时候可就是来年开春了,此时正是入冬时节,天寒地冻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地冻死现象。
  对此,鹿城也替代品,那就是建棚屋,棚屋为临时住所,而且建造工艺简单,耗时较短,正适合这种大规模地安置人口。
  说实话,只要这些居民能够熬过这个冬天,这次的目的便达到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统一两县(八)—律法执行
  而鹿城之所以要这么快的去招收人口,也是有原因的。
  这次的做法相当于是掘了很多家族的根基,肯定要趁着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去做。
  若是慢吞吞的,等这些家族联合起来的时候,那才叫麻烦。
  至于随之而来的隐患,鹿城也不在乎,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自己不倒,主强支弱,就不怕他们能翻了天。
  ……
  接下来几天,鹿城看到人手招收的差不多了,便下令大规模地选拔军卒。
  这次有了如此多的人口基础,可供选择的范围也相应地变大。
  在几位武将的大力配合之下,军卒选拔还算顺利,短短几天,三座城池累积征招的军卒就达到了一万人。
  这些人被统一的送到武阳城进行基础的训练,再从中选拔表现优异者进入初级士兵训练营地。
  整个十二月,鹿城一直在忙着军卒的选拔,在这期间,原先召唤出来的两名武将终于是赶到了武阳城。
  这里面,就包括了神将张辽!
  而张辽的到来也令鹿城喜不自禁,在鹿城的打算之中,到明年一月份就要开启统一武阳县的征程,而这也是为张辽量身打造的机会,一个刷“经验值”的机会。
  随着领地里的武将越来越多,再想要像之前那样随意地安插人手已经不现实,更何况还是主将之尊。
  这种事情鹿城也不可能一言决,总要顾及其他武将的感受,就算张辽身为神将也是如此。
  ……
  而就在鹿城在议事厅里宴请张辽和赵普胜两人之时,吕家这边也得到了鹿城的“回复”。
  对于这次的回复,吕家上下还是十分满意的,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现在屠刀是握在别人的手上,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得到这种结果,也足见对方的重视。
  面子是互相给的,鹿城这次给足了吕家面子,吕义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虽然在内心里,吕义并不看好鹿城,也不觉得鹿城能成就大事,但若是一直端着不出仕,难免会令鹿城不快,而且如今整个家族性命都掌握在对方手中,这种不快到最后可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了。
  此时,吕府。
  吕义看着一旁的两个儿子,心中就是一阵叹息。
  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在各自的领域都算是一时之精英,但毕竟年少,阅历还是不够。
  尤其是次子吕雅,这几日整天和城里几位将领厮混,大有直接投奔的意思。
  就算是一直沉稳有度的长子吕辰也向自己表达过这个意思。
  年轻气盛,心中自有一番建功立业之心,吕义当然能够理解,他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如今吕义已过了不惑之年,心思早就通透,这建功立业是一方面,不过如何选择却更为重要!
  当初避开蜀郡前往相对安全的犍为郡来建立族堡,便是抱着这种心思。
  只是谁能想到,当初看似势均力敌的局势,竟然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武阳城一枝独秀,在众多的势力当中脱颖而出,如今更是要一统这两县之地。
  吕义看的清楚,只要这武阳县一下,南边的南安县就绝对没有可能抵挡的了。
  到时候挟着三县之地,数百万人口,就算是这犍为郡也是可以去争一争的。
  不过即便如此,在吕义的心目中,对方仍旧不是一个明主。
  此乃大争之世,多少豪杰起起伏伏,骤起骤落的例子不胜枚举,若是没有真正可一统蜀地的根基,想要逆天改命可谓极难。
  “若是自己再年轻一些,怕不会如此郁结吧。”
  吕义知道,如今已经到了要抉择的时候,接下来他所做的决定,将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命运,同时也关乎到自己和两个儿子的前途。
  数十年的潜心苦读,为的不过是争这一份身后名,怎能不谨慎待之。
  想到这,吕义却是看向了自己的长子,这时说着:“前些日子你一直在武阳城观察,可有什么所得?”
  吕辰一听到这话,连忙起身拱手,恭谨地说着:“父亲,这武阳城虽比之蜀郡的那些大城要差一些,但这仅是规模,论根基却不见得弱。”
  “哦?何出此言?你可是发现了什么。”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子,吕义还是颇为欣赏的,这时一听这话,也是颇为好奇。
  吕辰说完之后,略一沉思,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光彩,接着说道:“此为儿之拙见,不见得准,还望父亲见谅。”
  “但说无妨。”吕义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笑着回道。
  “是!”再次拱手,吕辰此时也不打算有什么隐瞒,直接是将自己的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武阳城立有法度,此原本无甚好奇的,古往今来,立有法度的势力不知凡几,但真正能够做到以法为先的却极少,而武阳城却做到了。”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却令我触动颇深,此为抚恤战死军卒的家属。
  这次攻打马相,武阳城损失惨重,单单是战死的军卒就高达两千人,若是根据军户政策,如此多人的抚恤所耗极大,真要全部抚恤下去,单单是粮草就要四万旦,原本以为如此重要的事情总要往上汇报一番。
  但武阳城却没有啊,儿亲眼看到,仅仅是一名小吏,拿着一张文书便直接命令农业司开仓放粮,整个过程竟无一人提出异议,所以人俱以文书为准。
  这可是整整四万旦稻米啊,这武阳城如今可是在大肆招收人口,难道他们就不怕粮草不够吗,只要去解释一番,将抚恤的粮草晚一些发放,恐怕就算是战死军卒的家属都可以理解,但就是这件小事,武阳城都没有去做。”
  说道这里,吕辰明显有些激动,语气不自觉地便提高了些:“以小见大,武阳城律法执行如此,当真是可惧、可敬,儿见之,亦心向往之。”
  等吕辰说完,吕义不禁陷入了沉思,不说其他的,若是此话当真的话,就连吕义都有些心动,律法能够执行到这种地步,单单是安全感就不是一般的势力可比拟的。
  任何安全感的根基便是律法,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文臣来说,只要你不作死,按照律法,你就不会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这可是极大的激励。
  这时看着站立在一旁神情激动的长子,吕义却是下定了决心,这时说着:“晴儿身旁的那名丫鬟可是调查清楚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统一两县(九)—初为人妇
  “晴儿身旁的那名丫鬟可是调查清楚了?”
  听到吕义的询问,吕辰略一沉吟,对于这名丫鬟,吕辰也不甚清楚,只知其姓邢,单名一个浣字。
  当初能够遇到她也是颇为蹊跷,观其所走的路线,应该是从南面的犍为属国而来,若不是家族正巧从蜀郡退出,同样往南去,还不一定能够碰到她。
  不过吕辰此时也大抵猜到了父亲的意思,这女子虽来历不明,却也称得上国色天香,若是能够以晴儿的丫鬟身份陪嫁过去,也算是一种照应。
  而且吕家于她有恩,吕辰倒是不担心她会压过晴儿。
  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就算是绝色,也不见得能有多少优势。
  另一边,吕义看到长子在那里低头不语,心中也是明了,不过既然决心已下,此时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这时说着:“此决定既下,就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为父已过不惑之年,功名利禄之心早已淡泊,如今所做之事,不过是为你们二人谋划,雅儿自幼好武,为父虽曾劝阻过,但雅儿心志坚定,倒也真做出了名堂来。
  不过将在外,生死之事不由己,这吕家就只能交给辰儿你了,你既心向往之,为父却也要陪你走一走了。”
  吕辰听完,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从话语中就知道,父亲并不是特别看好武阳城,这也能理解,当初从蜀郡搬离,明面上是为了避祸,实际上也有静待明主之心。
  想到这,吕辰再次拱手说道:“多谢父亲。”
  父与子之间,本就不虚客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