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乱搞,因此听见贾宝玉如此反应,伤心是有点伤心,他毕竟是被上的那一个,但也算不得如何伤心欲绝,他只想立刻离开荣国府这个是非之地!
此前阻止荣国府众人进入院子、以免贾宝玉领衔主演的爱情动作片,被打断的利兹,并没有阻拦秦钟的离开,他要看的大片已经看完了,演员可以离场了,只不过……
“拦住他!”利兹放行,不代表荣国府放行。
“啊……!”秦钟一下子就被两个长得粗壮无比的嬷嬷逮住。
往日慈眉善目的贾母此刻面色无比阴沉,配合满脸皱纹显得丑陋无比,比贾宝玉口中的“鱼眼珠”还要不堪入目,“钟哥儿,此间事未了,何故如此匆忙离开?”
“我,我……!”虽说与荣宁两府算是亲戚,但姐姐秦可卿已然暴病身亡,老爹也不是何等高官厚爵,可没有谁护得住他。
倒是罪魁祸首的利兹站出来道:“喂喂喂,怎么看都是你家原本就好色成性的纨绔孙儿的问题吧?而且你家孙儿是攻,他是受,占便宜的是你家孙儿,这还欺负人呢?”
“胡说,宝玉他含玉而生,夺天地之造化,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一定是外人带坏他而已!”王夫人怒道。
“拳拳爱子之心很可贵,”利兹失笑道,“可是你别当睁眼瞎啊,家里人和家里的仆从当然是尽可能找好话说,可是所有人心底里,你家儿子就是个纯种废物啊,不信你问林如海。”
“咳咳……!”林如海突然感觉自己也患了肺结核,肯定是女儿传染过来的,嗯。
“至于外人带坏他?”利兹面露嘲讽,“按我说,真正带坏他的是自己人吧?找一大群漂亮的丫鬟天天围着他转,想不变成好色之徒也难啊~”
“你——!”
“贱妇,还不闭嘴!”在见识浅薄的王夫人即将恶言相向之时,贾母不知道何来的力气,一拐杖抽到她身上,打断她的话,失去拐杖支撑而往地上扑去的身体则是第一时间被旁边的王熙凤扶住。
贾母跟王熙凤一样,都很清楚利兹绝不是荣国府能够招惹的人,所以即便这一次利兹害得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名声尽丧,她也只能忍气吞声。
“……你们,将钟哥儿放了。”贾母说道。
“是。”胖嬷嬷立刻放人,秦钟话也不多一句,低下头就往外奔。
贾母看向利兹,“利兹舰长,这样可以了吗?”
“哈~姜还是老的辣~闪人!”利兹转身离开。
利兹的女人们自然跟上,而一分半刻都不想呆在荣国府的林如海也连忙拉起林黛玉,跟着他们一同离开。
但林如海这一动作被贾宝玉捕捉到,他不禁叫道:“林妹妹!”
即便林如海回京后想方设法挡开贾母派来接林黛玉回荣国府小住的人,贾宝玉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到这个表妹了,然而贾宝玉心中的妻子第一候选人还是“林黛玉”……当然,要是能让那一群“天仙姐姐”的任何一个和自己滚床单另说。
只有贾宝玉才认为自己长情念旧,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个颜控,谁漂亮选谁,而林黛玉尽管年岁尚小,一点女性该有的凸起都没有,但脸就是比秦钟、袭人还漂亮……至于“面若银盘”的薛宝钗,唔,贾宝玉好像还是喜欢瘦的。
遗憾的是……
“……”林黛玉头也不回地跟着林如海离开。
贾宝玉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一边说肉麻的甜言蜜语、一边赤身裸体抽插另一个男人的菊花的场景,对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一众女孩造成多巨大的精神损伤。
……
“人还真多~~看来闲得无聊的人不止我一个嘛~~”
荣国府上空出现某种巨大的影像,除了第一时间吸引荣国府上上下下跑至贾宝玉所在的小院外,也让外面见此异像的路人们聚集到荣宁街上,华国人的“从众心理”与“围观爱好”千百年不变嘛~
先一步跑出来的秦钟被眼尖的围观群众发现就是他们所看的爱情动作片的主演之一,免不得将他团团围住嘲笑侮辱。利兹他们出来的时候,反倒没惹起围观群众们的多少反应,轻而易举地走出来。
“……果然,又是你的所为。”利兹一行人没走多远,便被从旁边转出来的李华梅及其副官拦住。
“请斟酌好你的用词,‘翔绯虎’大姐,那是他们两个自己情到浓时的作为,可不是我安排他们上床的。”
无论是之前的恶意套话,还是现在的视频直播,那都是贾宝玉发自本心的言行,利兹只是将它们展示出来而已。从这个意义来说,两次闹剧的罪魁祸首都不是利兹,而是贾宝玉本人。
“……也罢,”李华梅摇摇头,老实说,贾宝玉如何如何,她一点都不关心,比起他与秦钟的关系,她更在意,“刚才那幅画面是……?”
“法术~~”利兹实话实说。
“……是与林侯于船内所见的‘电视机’相关的技术吗?”前面展示如此多的“科技产品”,李华梅已经潜意识地否定“法术”的存在。
“你说是就是吧,反正我不会浪费时间解释说明~~”利兹就知道她不会相信。
“……”利兹不说,李华梅也没有办法,只能提及另一件事,“利兹舰长,你们……难道已经打算离开了吗?”
“唔?已经被察觉了吗?”利兹意外道,但很快就想到了原因,“说起来,财迷前几天有说过,黄金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之前说好的——”
利兹摇摇头,“算了算了,反正我也打脸也打得蛮高兴,我家的小弟们又偏袒这个国家,报酬就免了吧。”
“是吗……?”李华梅颇有几分意外。
两人又不是朋友关系,交易自然要有付出也有报酬才对,鉴于利兹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华国的上层风气,李华梅甚至产生出“虽死无憾”的感慨,什么要求都会答应的哦……额,庸俗的“以身相许”就算了吧,“翔绯虎”不流行这一套。
“说起来,要是你给我们准备一些稀罕的宝贝,离开之前我还能给你一些礼物哦~”
“?”
第一百零二章 后日谈
【全世界】
乘着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遭遇意外折损之机,拉斐尔·卡斯特路乘机发展他的《卡斯特路商会》,最终在海上击垮了西班牙重建的舰队,让葡萄牙重新恢复自由。葡萄牙国王敕封其为副王,但品格高尚的拉斐尔推辞不受,继续带着他所建立的《卡斯特路商会》扬帆出海……只不过后来《卡斯特路商会》的大本营放在了美洲,因为他们的提督与一位名为“夏洛特·米列”的美丽少女在此建立了家庭。
获得华国朝廷大力支持的李华梅,大力打击倭寇,保护沿海百姓。打开了印度洋、非洲、地中海、北海地区、美洲的航线,回国后被册封为大明水师总提督,在华国日渐积极的远航贸易中起到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在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大航海时代中,取得非凡成就的不止拉斐尔和李华梅两个,丽璐·阿歌特、赫德拉姆·柏格斯统、亚伯拉罕·易文·伍丁、蒂雅·瓦曼·恰斯卡等人的名字,均也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华国】
由于皇帝、朝廷百官、京城居民的脸被《财神商会》抽得发红发肿,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华国一改海禁政策,不仅放纵民间商户投奔大海,官方也组建舰队开辟航线……尽管此时华国的贪污腐败、穷奢极侈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半分改善,国家机器谈不上如何高效运转,但华国最起码没有落后于世界,同样在大航海时代中取得极大的利益。
在《财神商会》成员展示的粗浅技术的提示下,华国大力加深对技术研发的支持。率先从石油中提炼出“煤油”,从南美洲中取得橡胶树后取得“橡胶”,对“材料成分”与“机械结构”有了开创性的见解,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力走在世界最前列……可惜,华国没能跑出“一切研究都要有用”的框架,学术理论一直上不去,没能将此优势维持下去。
这份由《财神商会》的谎言促成的强大,在一百多年后彰显效果,华国不仅打趴了从北方侵扰而来的敌人,更是开辟了更大的疆土。但一个国家到底没有可能千秋万载,永不沦陷……
【荣国府相关】
在华国的价值观中,“名声”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因为利兹的恶作剧,先后两次出丑、连身体都被人看光光的贾宝玉,别说去参加科举了,连出门在外都会被人耻笑,这辈子是没戏了,贾母、王夫人与贾政终于对其死了心。又逢林如海表示愿意收贾兰为徒,三人的培养目标渐渐转移,贾宝玉就那般养着呗,反正荣国府经济再困难也不会饿着他。
贾宝玉还很高兴呢,终于没有人逼着自己读书,却没发现就连迎春、探春、惜春、薛宝钗等人看向自己时的眼神都变了,只有丫鬟们待他更好了——丫鬟们可不管贾宝玉废不废物,能带给自己姨娘档次的富贵就可以了,况且贾宝玉的卖相还是很不错的啦,总比隔壁的贾赦要强。
……然而,荣国府的富贵没能持续多少时间。
靠山贤德妃贾元春以某种不能见光的原因暴毙、王熙凤诸多恶行东窗事发、当权者厌恶没有后继者的勋爵、忠顺王对贾宝玉染指自己的男宠一事秋后算账,诸多原因叠加下来,荣国府被抄家夺爵。
除了死于狱中或要被流放的人,由于贾母国公夫人的名头而留下一小笔家财,其他人倒是不用担心会饿死,但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穷奢极侈,贾宝玉也获得了他喜爱的清贫之家,可喜可贺~~至于他体会清贫之家的苦楚后,又如何发神经,那是之后的事情了。
【林家相关】
清闲的林如海原本只想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贾兰,但打蛇随棍上的贾母连贾环、贾琮都扔了过来,他也就只能暗叹倒霉,老婆靠谱不代表岳母靠谱。在既是探花出身、又当过大官的林如海的教导下,被贾府养歪的贾环、贾琮总算是拨乱反正,活得像个人样。
在荣国府被抄家后,贾环带着母亲赵姨娘分家出来过日子,贾琮也是拿了一笔资财。既没能守住家财、又没能入选为宫女、更看不上贾宝玉的薛宝钗,却看中了浪子回头的贾环。贾环苦学多年后,勉强算是在科举上有建树,谋了个小官当,薛宝钗则是当贤内助,生活自然没办法与昔日比,但也算是富足安康。
被林如海精心培育的贾兰,终究还是与林黛玉相互看上眼了,在贾兰考取功名后,两人结为夫妻……毕竟有老丈人的照顾,贾兰的仕途可比贾环的要顺利得多,而林黛玉治好肺结核后,身体也日渐变好,不复孱弱,林贾两家的希望均在其腹中孕育而生。
【李华梅相关】
在利兹离开京城之前,他终于将自己的“异世界人”身份道出,并将李华梅准备的奇珍异宝换作若干特殊品。
在李华梅开辟航线、成为华国水师总提督之后,她终究没办法回避开华国皇帝“探索英克雷的踪迹”的命令。早已知道这是利兹所编造的谎言的李华梅,只能每过数年就在利兹留下的“特殊品”异世界枪械、解毒药、回复药、机械铠、敏捷药水、力量药水、金苹果中挑选一件作为“调查的收获”交上去。
欺君之罪李华梅是犯定了,但通过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华国皇帝与朝廷百官坚信“英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