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熊脸颊微微一抽,心说在人类社会里混久了,老瓦这样的智慧机械,居然也知道拐弯抹角地把话说得委婉。
叶飞深深地将胸腔吸满了空气说:“寄地虫已经越过战线,起不起冲突不是我们说得算的,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我绝不打没准备的仗。”
“那好吧。”老瓦很识时务的选择了妥协,“我的建议。是把寄地虫的尸体交给光明的其它种族处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寄地虫的细胞扩散。”
叶飞心头微微一跳,暗忖:难道老瓦看出我想搞到寄地虫成体细胞的想法?可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儿不大可能。
叶大部长将心中的想法深深地掩饰在毫无变化的表情之下:“那好,今后凡是遇到寄地虫的尸体,一律通知光盟处置。老瓦,关于寄地虫。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吗?如果有的话,请你尽量详细的介绍一下。”
“这个……确实有一点,你确定让我实话实说?”老瓦欠揍地问。
“说吧,我的心理承受力没你想的那么差。”叶飞淡淡地说。
“很好。”老瓦说,“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寄地虫是一种群居生物,单个的寄地虫并不难对付,可寄地虫总是成群结队地出没,你们看到的这个只能算是小群落。”
叶飞听罢登时眼前一黑:“老熊。帮我记一下,舰队遇到寄地虫,一律先避开再说。”
黑熊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悄悄地琢磨,老瓦是不是为了打消人类直接对抗寄地虫的想法,才故意这样说。
老瓦似乎对叶飞虚心接受意见十分满意,又说道:“除此之外,我还知道寄地虫的一点习性。不过你们能不能用得上我就不知道了。”
“先说说看。”叶飞说。
“好。”老瓦一口答应,“你们发现没有。战斗开始之后,在身上附着晶壳的寄地虫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寄地虫一直躲在一边不动弹。”
叶飞马上点头:“是有这么回事,怎么?”
“很简单。”老瓦说,“虫晶的强度太高了,哪怕寄地虫本身。也只有使用的能力,没有对抗的办法。”
叶飞眉头一皱,隐约间好像明白了什么,却又怎么都抓不到头绪:“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看屏幕!”老瓦说,“那些套着晶壳的寄地虫。一直呆在虫群的外围,绝不会再回到虫群之内,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寄地虫本身并没有溶解虫晶的能力和办法,套上了这层壳子,就等于宣判了寄地虫的死刑,即使不死在战场上,也要困在壳子里慢慢饿死……”
“明白了!”叶飞和黑熊不约而同地恍然大悟。
怪不得硕族出现之后,大群的寄地虫没有急着往身上涂抹虫晶,而是全部聚集到一起,只给外围的部分寄地虫“着甲”,原来是这么个说不出口的尴尬原因。
“幸亏寄地虫没什么智慧。”黑熊嘴里嘟嘟囔囔地说。
“怎么?”叶飞没闹明白黑熊的意思。
“进化得这么失败,还不当场羞愧死?”黑熊嘿嘿一笑,“别的种族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好家伙,他们倒好,甭管干掉多少敌人,凡是敢站出来打仗的,回头统统要死,这简直就是不管杀敌多少,都是自损全军,也太奇葩了一点。”
叶飞无奈地摇摇头,一点也没有笑的意思:“受三维空间束缚的四维生物,有点特别的地方不奇怪,我现在关心的是怎么利用寄地虫这个毛病。”
老瓦登时不淡定了:“什么?这个也能利用?”
“为什么不能?”叶飞反问。
“怎么利用?”老瓦压根儿不接叶飞绕圈子,直指问题的核心。
“简单!”叶飞说,“寄地虫即然是遇到危险才穿晶壳,那么究竟有多少只寄地虫站出来,应该是根据敌方的情况确定吧?”
“这个……我没了解过,但是从我数据库中现有的资料来分析,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二。”老瓦迅速做了一个情报分析。
“这不就结了?”叶飞两手一摊,“我多派几艘战舰过去,不开打,只在寄地虫群附近来来回回地飞个没完,你们说,会有多少寄地虫一冲动就把自己关才晶壳里等死?”
老瓦忽然觉得自己的处理器出现异常发热:“你是说,尺可能地引诱寄地虫穿着晶壳,然后避而不战,等寄地虫自己慢慢饿死?”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叶飞说。
老瓦一阵苦笑:“怪我没说清楚,寄地虫再怎么说也是种宇宙生物,挨饿是他们的老本行,一直进行高强度战斗,也要个把星期才能耗死一只寄地虫,如果只是这么呆着不动,活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
叶飞差点没让这句话噎死:“你怎么不早说?”
“我这不是没来得及吗?”老瓦万分无辜地说。
“穿了晶壳的寄地虫,还能和寄地虫群一起行动吗?”黑熊突然问道。
“好像是……不能。”老瓦回答。
“这不就结了?”黑熊咧开大嘴,笑得像一只打哈欠的河马,“多引诱几只寄地虫穿上晶壳,等于变相削弱寄地虫的整体实力,什么时候真和寄地虫对上了,可以按这个思路试上一试,再决定以后是不是还用这个战术。”
叶飞不禁点头:“说得好!按咱们俩刚才商量的计划,制造一批搭载大型浮游炮的战舰,用浮游炮引诱寄地虫穿着虫晶。浮游炮的体积再大,一艘战舰也能带上他三五十艘吧?上当的寄地虫越多,咱们的战果就越大。”
黑熊不禁暗暗地好笑,新战舰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开始琢磨将来怎么对付寄地虫?这效率也太高了点吧?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商量出了合用的章程,黑熊按照叶飞的意思,第一时间把命令转达技术部门。
两个人商量的方案简单,可是到了技术部门,与重新设计一艘战舰没多少区别,好在远征军的战舰与叶飞的要求有些近似,技术部门的几个头头凑到一起合计了一会儿,都觉得拿远征军战舰为蓝本进行相应的改造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
无非就是把挂载突击舰的地方改小一些,改挂浮游炮而已,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当然了,战舰本身的结构必须进行必要的优化,缩小战舰的体积,以便携带更多的浮游炮。
战舰的事情大致上解决了,可技术部门在浮游炮方面却没多少经验,不得不集中部分人员日以继夜地进行设计攻关。
1573重星成军
自动机械出现在人类世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浮游炮也不是个新概念,然而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几百年来,军队在自动武器平台方面的应用却始终慎之又慎,即使装备无人机,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机内无人驾驶,却有人在地面操纵。
因此设计部门在浮游炮的设计方面实在没多少经验,最近的例子,就是当年偷袭商族时的昙花一现。
不过浮游炮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所有的困难,都是设计理念和战术要求方面的问题。
为了尽可能符合军方的要求,设计部门甚至找到了黑熊,当面询问设计要求。
黑熊虽说心里有数,但新战舰的设计指标不是他一句话就能确定的,转头就找到了叶飞。
两个人关上门商量了一个下午,之后又把驻守基地星的几个舰队头头和设计部门的头头全都叫了回来,十几个人围坐在叶飞的办公室里,满满的将星晃得人眼花。
大伙在叶飞的办公室里开了一个碰头会,一方是长年在前方与敌人战斗的将军,对舰队的需要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另一方是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员,两边凑到一起,就像瞌睡遇到枕头,讨论激烈得让人插不进嘴,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军方的司令们你来我往地吵个不停。
设计部门的人军衔低不敢乱说话,主要的工作是记录将军们吵完架,争吵出来的设计要求,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之后,确定计划是否可行,有问题的话,还需要说明究竟存在哪方面的困难。
一群高级军官你来我往撸胳膊挽袖子。差点没上演一出全武行,前前后后吵了三天半,才终于拿出了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不过只是接受而已,距离满意还差得远。
对此无论叶飞本人还是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士都颇为无奈,毕竟军方的技术水平在那儿摆着,除非请光盟中的科技种族代工。否则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么多人的不同要求。
问题是,就算叶飞和军方一众大佬肯这样做,也能通过恐人联系上合适的种族,人家愿不愿意代工还不一定呢。
更重要的是,战舰不仅是军队的武器平台,更是国家的生命线,就算共和国的技术水平差一点,也是自产自销掌握自家的命脉,交到陌生的异族手里。万一异族在战舰上做点手脚,岂不是要了老命?
国之重器,绝不能假手他人。
设计部门拿到设计要求之后,立即开始相应的设计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想让浮游炮完全达到设计标准,最终的成品长度将超过四百米!
这个长度与当前的主力舰比起来虽然不起眼儿,实际上却比旧时代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还要长一些。已经脱离了浮游炮的级别,干脆就是小型战舰。
设计部门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将浮游炮的体积缩减下来,最终只能将这个令人愕然的结果上报,请求降低设计要求。
由于新战舰的设计由叶飞亲自挂帅,设计方案很快就摆到了叶飞的办公桌上。
叶大部长二话不说,立马拍板下了决定:就按这个方案走!
叶飞还安慰设计部门,说不用太谨慎。如果性能可以提升,浮游炮的舰体还可以继续放大一些。
这样的回答简直让人崩溃,再放大都成中型战舰了,还叫什么浮游炮?
他们哪里知道,叶飞有着自己的考虑。
如果浮游炮的体积太小。恐怕杵到寄地虫的眼前,他们也不会多看一眼,四百多米的体积他还觉得不够呢。
新式浮游炮虽然顶着个浮游炮的名字,可实际上就是小型遥控战舰!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技术部门的设计工作一日千里,仅用了半个月,就设计出三款侧重点不同的遥控战舰,最终由叶飞钦点,选取了综合性能最好的设计方案。
于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现了,新式战舰最终变成了一艘长八点七公里,由一艘母舰和四百四十四艘大型浮游炮组成的大块头。
这一款行星级战舰最终被命名为重星级,但知情的人,都清楚称之为众星级更加贴切。
严格地讲,重星级战舰是组合式战舰的最新发展型,走的是重火力高输出的路子。充当作战平台的战舰本体倒是中规中矩,可浮游炮的用途特殊,重机动力、进攻火力而轻防御,可以说是人类走出太阳系之后防御水平最差的战舰,薄皮大馅,标准的一炮死。
重星级战舰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舰上的人员终于又多了起来,不再是小猫两三只。
增加的人员主要是浮游炮的操作人员,毕竟是四百多米长的小型战舰,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将浮游炮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军方为每一门浮游炮配备了三位操作员,两个操作组还额外增加一位备用人员,仅此一项,重星级战舰上的人员就超过了一千五百人。
这样的变化除了让战舰的火力变得非常强大之外,更也让战舰的自给能力大大下降,惹来了后勤部门的好一通抱怨不说,短时间内,也培训不出足够的浮游炮操作人员。
不过这两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一是优化设计方案,增加浮游炮的自动控制设备,将每一门浮游炮的操纵人数降低到一个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