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壳狂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听说了。”池巍说,“要是当初的虫子就这么难对付,甭说太空舰队,就是北月洲基地怕是都建不起来。”
  “国内不是没毛病吗?”叶涵疑惑不已。
  “但是国外有啊!”池巍叹了口气,“现在国际上公认的三大虫巢是非洲、西伯利亚和南美洲,美国挨着南美,欧洲挨着非洲,咱们挨着西伯利亚,全球最有实力的国家全都让虫子拖住了手脚。”
  “可不是么,西伯利亚还是规模最小的虫巢呢!”肖源说,“年年秋天都得冻死一大群虫子,要不咱们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
  “欧洲那边怎么个情况?”叶涵忍不住问。
  “欧洲啊……以前是苏伊士运河挡住了巨虫,现在那条河已经挡不住虫子了,欧洲联军在运河后边放了几十万人挡着虫子,要不然虫子早就把整个欧洲吞下去了。”池巍说。
  “也不能这么说,要不是非洲那边没有飞虫,欧洲早就完蛋了。”肖源说。
  “西伯利亚也没有。”池巍说。
  叶涵好奇地问:“南美有?”
  “可不么,西伯利亚和非洲就那么几种虫子,南美那边的虫子就不一样了,又多又杂,光飞虫就有七八种。”
  “美国怎么办的?”
  “还能怎么办?想办法挡着呗!”肖源说,“好像是在巴什么马搞了一条防线。”
  “巴拿马!”池巍恨铁不成钢地提醒,“听说美国人为了对付虫子,光中子弹就扔了几十颗,比咱们当初对付巨蝗还狠。”
  叶涵点了点头,脑海中总算对目前的形势有了全面的了解。
  全球三大虫巢也好,世界三大虫巢也罢,都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非洲是最早沦陷于虫口的地域,那里的巨虫种类单一数量巨大,但为了获取食物不得不互相征伐,内耗同样严重。
  而且非洲与欧洲之间的陆地连接被苏伊士运河隔断,巨虫又不会飞,只要守住运河北岸,就能隔断非洲蚁群北上的通道,保障欧洲的安全。
  南美洲的情况也差不多,虫子的种类多数量大根本没用,南美北美之间的陆地连接只有巴拿马那个小地方,那个细窄的地形比欧洲更容易防守,就算巨飞虫也休想飞越防线,美国佬的处境比欧洲好得多。
  相比之下,看似没什么危险的西伯利亚才是最大的麻烦。
  那地方地处亚洲北部,向南是亚洲,向西越过乌拉尔山脉就是欧洲,虽说目前生活在西伯利亚的虫群并不强大,可巨虫的进化速度一向出人意料,生活在西伯利亚的虫子,很可能进化出超速成长能力,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长大,成为虫群的中流砥柱。
  到那时,不光直接对抗虫群的北方防线有麻烦,毛子的乌拉尔防线同样危险。
  叶涵觉得,连他都能看出来的问题,北都不可能看不到,八成早就有了应对的方案,他完全没必要替北都操这份心。
  除三大虫巢之外,全球各地还有诸多小规模虫巢,这些虫巢大多集中在热带海岛上,每一座海岛都是一群虫子的乐园。
  研究发现,根本没必要耗费人力物力歼灭海岛上的巨虫。
  海岛生态系统出了名的脆弱,哪怕没有巨虫之前,维持生态平衡就是件很麻烦的事,巨虫的出现更是一举摧毁了脆弱的海岛生态系统,吃光仅有的食物之后,虫群悲催地发现再也找不到食物,若不自相残杀就只有饿肚子。
  于是虫群在越来越严重的内耗中渐渐凋零,直到再也无法维持,人类兵不血刃就能从巨虫手中夺回巨虫侵占的岛屿。
  总而言之,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一个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0649章 重返地球
  长期的太空生活对叶涵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在月宫基地附属医院住了半个月,身体不过是稍稍恢复,距离恢复健康还远得很。
  远征军中类似的情况大有人在,为了更好的医疗和恢复,叶涵等恢复较好的人员第一批返回北月洲基地,他们将在北月洲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恢复。
  从加加林进入太空至今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人类早已总结出一整套航天恢复方案,不过远征军处于失重的时间太长,即使注射冬眠素,身体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生理变化。
  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必须单独建档区别对待,以最科学的手段,获得最佳的恢复效果。
  长期失重对人体的伤害太严重了,军方已经开始考虑,在新型战舰上采用旋转结构,以离心力产生一定的重力,避免舰员长期处于失重状态。
  这种飞船在科幻电影里经常出现,用于民用飞船也不难,可是用在军舰上却是个不小的挑战。
  无论中方美方,都希望尽快研究出真正的人工重力,不过人类虽然发现了引力波,但在基础理论出现相对论式的突破之前,人工重力仍然是个遥不可及且不切实际的虚无目标。
  如果有任何一点希望,哪怕再虚无缥缈,各国也敢往死里砸钱研究,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研究方向都没有,砸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只能保持现状慢慢积累。
  这真是个令人尴尬的现状,许多人都曾发出同样的感慨:要是爱因斯坦完成了大统一理论该有多好!
  北月洲也有个研究人造引力的研究室,可惜除了玩玩磁悬浮之外,压根儿找不到其他可研究的方向。
  又过了半个月,叶涵等人已经适应了月球的引力,不再影响日常生活,恢复最好的一批人又接到了基地的通知: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明天九点准时出发!
  这个消息实在令人惊讶,叶涵只当在月球恢复一阵子就算完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居然还要把大家都送回地球休养。
  想想也是,以前火箭升空成本高昂,任何人回一次地球,都意味着浪费大量资源,如今电磁轨道投入使用,航天成本大幅度降低,国家完全担得起人员往来的成本。
  而且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军方内部不久前刚刚发布了一套针对外空间的一系列规定,其中人事方面规定,在北月洲、月宫基地等低重力环境下工作满一年,太空舰队等失重环境工作满半年,可返回地面疗养一至两个月,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疗养期,或者以人员恢复健康为止。
  叶涵一走就是两年半,按规定可以享受长达四个月的疗养假期,享受同等待遇的,只有和他同艇逃离月球那几个人。
  叶涵希望白晓婷能陪他一起回地球,但白晓婷若是离开,就把秦教授一个人扔在了月球,白晓婷虽然不舍得与久违的丈夫分开,可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月球。
  用她自己的话来讲,等要孩子的时候再回地球也不晚。
  必须回地球生育也是空间保障的一方面,动物实验发现,动物在无重力环境下压根儿不能正常怀孕,低重力环境下虽然可以,但低重力同样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低重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胎儿,存在体弱多病,生长速度过快等各方面的问题。
  由于体质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一旦返回地球,身体无法适应标准重力环境,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月球上生育的孩子,将成为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月球人,无法再返回地球的月球人。
  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却出现地球人和月球人两个种群,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有可能种下分裂的根由,导致未来的某一天,月球与地球彻底割裂。
  基于人道和传统,更为了预防月球人的出现,国家完全有必要防患于未然。
  长期的军事生涯,令叶涵至今也没有个固定的家,更没多少私人财产,接到通知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和一百多个同伴一起登上离开北月洲的飞船。
  飞船升空后,与月宫基地对接,然后乘坐军方提供的客运航班飞向地球——鉴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就算核动力飞船也需要两到三天才能飞抵月球,因此航行于月宫和天宫之间的客运飞船在设计之初就以远洋客轮为参考,而不是随随便便派一艘运输飞船应付了事。
  两天后,飞船飞至天宫号附近。
  天宫号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普普通通的空间站,但依然停留在四百多公里的高度。
  天宫号比月宫号还要大一些,旋转的速度稍快,产生的重力相当于标准重力的四分之一,飞船的停泊区位于天宫号中心区,那里的旋转速度慢,离心力比较低,飞船容易起降。
  在天宫号降落很有意思,飞船必须用船艏对正基地的旋转轴,然后用引擎驱动飞船,文具飞船也转起来,直到飞船的旋转速度与基地轴线的速度保持一至。
  这个时候,在飞船里看基地,基地就不再转个不停,而是保持相对静止,达成这一步之后,飞船才能靠近基地,飞入空港由机械设备抓牢之后,再将飞船拖到停泊位置固定,完成飞船的降落程序。
  反之,飞船离港的时候也必须从轴线位置出发,否则有可能因为操作失误碰撞天宫基地。
  天宫基地听起来高大上,可建造天宫号的技术和材料并未脱离这个时代,被排水量几百上千吨的飞船狠狠撞一下,不死也残废。
  由于天宫号的高度不在地球同步轨道,抵达天宫号的“旅客”必须耐心等待天宫号返回祖国上空,然后才能坐上返回飞船踏上回归地面的旅程。
  叶涵等人抵达天宫基地的时候,基地还需要四十分钟才能返回南海上空,但众人没能在基地里多停留片刻,马上就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进入地空飞船,绑好安全带之后慢慢等待脱离的时机。


第0650章 隔离恢复
  返回飞船是专门来往地面和天宫号的专用设备,外形就像一架厚重许多的中型飞机,与美国佬的航天飞机有八分相似。
  大概是为了安全起见,飞船上见不到任何舷窗,但舱壁上挂着大号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船外的影像。
  左右两侧可以看到天宫号的外壁,头顶的“天窗”还能看到旋转不休的地球。
  此时的天宫号恰好在印度洋上空,透过大片的云层,叶涵看到了几块轮廓眼熟的陆地。
  这时飞船广播,要求所有人全部返回座位系好安全带,并戴上氧气面罩。
  飞船中的工作人员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定所有人都牢牢固定在椅子上之后,向驾驶舱发出安全信号。
  飞船请求起飞,获得空港的同意之后,细得不像话的机械臂很轻松地将飞船送到位于基地旋转轴线上的发射平台上,飞船启动引擎的同时机械臂轻轻一推,将飞船推了同基地之外。
  飞船缓缓飞离基地,拉开安全距离之后启动姿态引擎,降低飞船的自转,直到自转完全停止。
  此时飞船的顶部朝向地球,船底朝向天宫号,姿态稳定之后,飞船启动引擎向低轨道变轨,当高度降到海拔一百二十公里左右的时候,飞船再次调整姿态,尾向前头向后启动主引擎。
  喷涌的尾焰迅速降低飞船速度,飞船的高度直线下降,最终坠入大气层。
  飞船再次调整姿态,头下尾上,以及厚实的船腹迎着前进方向,利用大气阻力进一步为飞船减速。
  这个过程看上去非常凶险,飞船外是上千度的高温,飞船内是剧烈的震动和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噪音,好像飞船随时都能解体的样子。
  不过飞船的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