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岛农场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拎着编织袋出了苗圃,江逸晨一路北行,来到了鼎香园麻辣烫店。

    此时已是傍晚五点多钟,店里店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吴大娘正在外面的餐桌旁招呼客人,腰间挂了个拉链大钱包。

    江逸晨定睛一瞧,今天在人行道上居然摆放了五张桌子,最东面那个甚至已经入侵到了邻居建材五金店的地盘。

    “大娘,这桌子怎么都摆到人家那里去了,这容易招惹麻烦啊。”他对吴大娘提出疑问。毕竟无论开店还是住家,这邻里关系都是相当重要的。

    “哦,小江来了。咳,你说那桌子啊,没事儿,隔壁赵老板同意的,他们一家三口儿现在可喜欢吃咱们的麻辣烫了,我都给优惠的。”吴大娘一边给客人结账一边解释道。

    原来如此,美食的威力确实够强大啊。江逸晨暗暗感叹。

    “那注意每天关门的时候给人家收拾好,尤其是地面的垃圾,可别让人家说三道四的。”他继续提醒道。

    “这个我当然懂,对了,小江,你来拿钱的吧,稍等一会儿啊。先生,这是找您的钱,慢走啊。哎,来了来了。”吴大娘给客人结完帐,又马不停蹄地走向另一桌招手的顾客。

    “没事儿,我不着急。你先忙吧。关门以后再说。”江逸晨应了一声。他今天已经提前给吴大娘打了电话,要从店里预支三千块钱。

    他拎着编织袋走进店里,一身白se工作服的苏晓佳正守在两口大汤锅后面,不时地将各种串串取出放入,然后将白se的点菜单插到旁边的铁签上,动作利索,有条不紊。

    穿在铁签上的单子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摞,看来生意兴旺如常。

    见到江逸晨来了,苏晓佳无暇分神,只是冲他微微一笑,然后低头继续忙活。

    江逸晨也不打扰她,点点头,继续往里走。

    “江总,你好。”同样身穿白se工作服的张凤兰端着盘子,匆忙间向他问了声好。

    江总?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他,听上去怪怪的,但感觉倒还蛮不错。

    看来这种虚衔也挺有诱惑力,让人受用。不过如今的什么老总、董事长满大街都是,早就泛滥不值钱了。江逸晨不禁自嘲地笑了笑。

    他上到二楼,掏出钥匙,打开楼梯边上小库房的门走进去。

    在店铺里,这间小库房属于重地,里面存放特种调料和其他一些相对贵重的物品,只有他和吴大娘有钥匙。

    江逸晨把编织袋放到台子上,从里面取出各种调料,分门别类称了重量,登记在账本上,然后各归各类,收入货柜中。

    前些ri子,他已经与吴大娘交代清楚,让她妥善保管好这些物品,调料是专供麻辣烫店限量使用,不得外流,否则后果严重。

    当前是开业初期,人员配置尚不完善,核心工作都是由吴大娘一人把持。但这只是个过渡时期,店铺虽小,好歹也是一个经营单位,晚些时候必须完善配套,财务、库管、后勤采购,都得分工负责。

    晚上七点半钟,店铺打烊。苏晓佳和张凤兰接着收拾桌椅、准备晚餐。

    趁这功夫,江逸晨与吴大娘交接清点了一下新进调料,这次由于要出门,所以各种调料准备的量都大了一些,以保证不会断货。

第六一章 节 观看《海豚湾》第六28() 
吴大娘整理收好新进调料之后,接下来,两人又一起查看了账本。这一瞧,江逸晨的心头不由一阵惊喜。

    开店二十余天,平均每ri销售各类荤素串四千多串,再加上啤酒,毛利总额已经达到了五万余元。

    即便扣掉房租水电人工工资外加各项营业税费等等,净利润也有三万多元了,当然,其中相关残疾人创业的税收优惠为店里节省了不少开支,也算沾沾政策的光吧。

    没想到如此一个小店,盈利能力还挺足的,这还仅仅是开始阶段。

    吴大娘自然也是非常高兴,这段时间以来,她感觉自己的jing神头儿比以前好了许多,每天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地来回转悠,也不觉得多累人。

    不像以前在小吃街摆摊时那样,艰难度ri,过一天算一天的,完全没有什么奔头儿。其实她一个老太婆自己倒也没有什么,就是连带着孙女儿一起受苦,怎么也不是滋味儿。

    而且孙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就以这样的条件,到了夫家ri子长了总难免会受欺负。每每想起这些,她心里总是不好受。

    吴大娘随后将准备好的三千块钱交给江逸晨,后者在收条上签字后,告诉她自己要出门几天,有什么事情打手机联系。

    为了表示庆祝,江逸晨交代吴大娘让厨房多准备几个菜,大家一起聚餐。

    晚餐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餐桌上除了丰盛的饭菜,还上了两瓶啤酒。

    四个人一边谈笑一边用餐,江逸晨说店里的生意不错,大伙儿都很辛苦,平时的相关开支可以放松一点儿,尤其是伙食方面更应该提高标准,吃得好才能保证足够的体力。

    说罢举起啤酒杯,大家一起碰了一下。

    张凤兰开始还有点儿拘谨,不过两口啤酒酒下肚,也很快放开,与这位年轻又随和的小江老板有说有笑地打趣起来。

    她来鼎香园之前,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只是认为和她以前待的工厂一样,混碗饭吃而已。

    谁知上班之后才现,这个小小的店铺,生意竟然如此火爆,每天一开张几乎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远过街上的同行们。虽然很累,但她并不感到烦躁,反而起了小小的心思。

    照这样下去,麻辣烫店以后一定会大有展啊。现在就这么几个人的时候,她及时加入进来,那么就算是元老级别的,将来前景可观。

    文化程度不高的她,也敏锐地觉到了自己的潜在机会。相对而言,那一个月试用期满转正后的工资反而算不了什么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要好好干,给吴大娘和小江老板留下好印象。毕竟谁也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打工者,为了家为了孩子,现在辛苦一点儿绝对值得。

    苏晓佳破天荒的也喝了一杯,不过在酒jing的刺激下,倩巧的脸蛋很快变得像红苹果一般,在暖se灯光下显得格外娇艳。

    看得江某人不由愣了楞神儿,没想到几乎从不打扮化妆的晓佳妹子原来也是如此清丽动人。

    可惜这么好的一个小姑娘,竟然如此命苦,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让她去京城的大医院瞧瞧,甚至国外的也行,决不能轻言放弃。

    江逸晨心中暗暗想道。

    晚上回到宿舍后,江逸晨照例打开电脑上网,先上门户网站浏览了一会儿新闻,没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他又转到了一个视频网站,瞧瞧有什么片子。

    这时,网站主页上一个名为《海豚湾》的片名吸引了他的注意,点进去一瞧,原来是一部高清记录片。

    江逸晨以为这是部描写海豚生活内容的电影,想起乐球,正好了解一下,于是便点击了播放图标。

    谁知刚看了一会儿,他的眉头便深深蹙起。

    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在ri本南部某渔村,这里三面环海,风景秀丽。但谁能想到,平静的表面背后竟然隐匿着一个海豚屠宰场。

    每年九月至次年二月的捕鲸季,也是海豚遭受捕杀的季节。每天傍晚,渔民们驾着十几艘小船开往海豚聚集的海口,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随后,渔民们会开船将海豚驱赶到用渔网封锁的海湾之中。

    次ri天清晨,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会前来挑选适合在水族馆进行表演的海豚。一头特别聪明的海豚可能会卖出几万甚至十万欧元的高价。一旦这些商人挑选完毕,剩下的海豚就只能等待被屠杀的命运。渔民们用长钩刀砍海豚,用尖锐的长枪将其刺杀,然后拉上小船,准备送往集市分割出售。

    几十、上百头受到惊吓的海豚在拦网范围内四处游窜,试图逃命,却无济于事。

    俯拍镜头下,原本蔚蓝se纯净的海水,漫出大片大片鲜红的血se,最后整个海湾都被刺眼的红se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的跳跃、挣扎,出惨烈的哀叫声。

    据统计,每年遭到ri本渔民捕杀的海豚数量过两万三千万头,令人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这种惨剧至今仍在继续。

    电影播放完毕,江逸晨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良久,他在桌子上砸了一拳,饮水的杯子都差点儿翻倒。

    “这些畜生养的!”他咬牙切齿地骂道。

    在我国,海豚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杀属于违法行为。

    但在ri本,这种行为却是合法的。

    可惜的是,每年大量的海豚却偏偏傻傻地往那边跑,完全不知晓迎接它们的悲惨命运。

    而我国沿海海豚的数量却相对较少,也许是因为环境、水质的关系。

    江逸晨长叹了一口气,却无可奈何。要知道就连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都无法阻止这些野蛮渔民的行为,更何况个人呢。

    对了,乐球,不会也犯傻往那边跑吧。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提了起来。

    海豚是海中的游泳冠军,最高时可达四十公里。从澄海游到ri本海域是很轻松的事情。

    一念至此,他想见到乐球的心思更为迫切了。当然现在只能暗暗祈祷老天保佑。

第六十二章 出发前往海岛() 
两天之后的上午,在位于粼江港区附近的龙湾村海鲜码头,一艘陈旧的木制舢板离岸出,向东南方向驶去。

    龙湾村是个古老的渔村,距离粼江市区很近,地理位置优越,村边的海鲜码头更是久负盛名,每天大大小小的各式渔船出海归来,引得来自市里的各路水产贩子和酒楼采购人员纷涌而至,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在如此热闹的背景下,一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舢板出海,自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身穿一件灰se夹克衫、头戴一顶遮阳帽的江逸晨,此时正坐在船尾,两手奋力地划动着双桨。

    他的动作有些生硬,两支桨的用力不太一致,导致船头时偏时正。

    也难免如此,他很长时间都没有摸过这东西了,只是以前在公园里的湖上玩过。

    今天的天气很好,从早上开始一直阳光普照。根据天气预报,近海海面只有偏南风三四级,而且未来几天均是如此。

    刚才他在龙湾村码头找到了一户渔民,租下这艘已经歇业许久的旧舢板,舢板很小,长度只有六米左右。

    即便如此,租金也并不便宜,每天两百大元,还收了一千八百块的押金。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现在的渔船都是能跑远航的大家伙,这种小船已经丧失了原先的作用。

    不过听船主说,还是有不少城里来的钓客租用小舢板出海垂钓,这些人的心态大多很好,收获多少无所谓,主要也就是图个乐子。

    船上还装了那六株花椒树苗和六株大料树苗,根部带土,用塑料布包裹。苗身上洒了些水,还盖了一张旧布防晒。

    至于其它随身物品,大部分都搁到了寒冰空间中,所以船上显得空荡荡的。要不是因为树苗怕冻,也会跟着一起放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