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三章 有感()
洪武十八年的冬天,大雪姗姗然终于降下来了。
举国震惊的郭桓案终于以主审吴庸被诛戮而画上了句,但是这件案子的影响却并没有消退,不光是六部零散的官员看着空荡荡的衙门心底暗暗兔死狐悲,甚至连乡间小村里张昭华都能感受到隐隐的余震。
这个案子实在太大了,也牵连地太广了,张昭华从知道了全部始末就开始叹息,也许一开始看到牵连人数数万人,似乎也不能和后世建国之后随随便便一场运动特别是那一场大革命相比,但是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官员人数有多少。
后世的史料中显示,明朝万历年间,全国两京十三省,近两亿人口,几百万士绅乡宦,却只有两万名官员。其中还有十分之一的京官。剩下一万八千人,要两京十三省,一千一百多个县,幸亏有编的吏员填充其间,才能勉强维持大明这台机器的运转,而这些吏员是没有编制、俸禄和上升空间的。
也就是说,张居正是率领着两万名官员,跟全国的既得利益者在斗。然而后世随便一个市级城市,也有不止两万公务员的存在。
且不说张居正,就说眼前这洪武年间——几年前一场胡惟庸案,皇帝屠猪戮羊一般杀了三万官吏和百姓,杀得官员两股战战,但是皇帝是不愁没人使唤的,空缺的职位自然有人钻营地向上爬。
而皇帝如今兴起的郭桓案就说明一个道理——这帮官员的头好比韭菜一般,这一茬根上烂掉了,皇帝就割了这一茬,反正皇帝的地大,会有数不清的韭菜会冒头。
但是光是杀,就能阻止这一层一层的腐败吗?洪武年间的这一次大案是让人震惊的,它甚至比明朝中后期的官员贪污还要剧烈、还要可怕。可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这种严刑酷法之下,还有人冒死作案,而且还不止零星几个,而是上行下效,从一品官腐败到七品官呢?
如果说朱皇帝对贪官的整治不严厉的话,那从古至今恐怕没有严厉的了。
因为此时的规定是,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就处斩,而且死后还要剥皮充草,即便是亲女婿或者亲信犯了罪,也法不施恩一样问罪。而此时的刑罚笞、杖、流、徒、死,除了谋反外,几乎全部施用于贪官身上——但是怎么样,贪官是杀不完的,就如他自己感叹的那样,早上杀了一批,晚上就会新出来一批。
杀之不尽,朱皇帝终于难得地感叹了一声:“朕才疏德薄,控御之道竭矣!”
当然他是不能明白什么叫体制的问题的,而这个时代里出现的一些难能可贵能看清事实真相的人却早已被他杀了。
比如说有个叫叶伯巨的,早在洪武九年就上疏皇帝,提出了自己对国家建设的看法。
在他的这篇《奉诏陈言疏》里,他一针见血地说道:“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他同样还说了自己的判断,其二事易见而患迟,其一事难见而患速,意思就是两件事容易看清但爆发迟,一件事难以看清却爆发早。
分封、用刑、求治操切!
用刑太繁是显而易见的,朱皇帝用重典治理天下,发现官吏不合格就用重刑,余下的官吏扛着枷锁去衙门上班。
能在洪武九年就看到分封藩王的弊处的人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人,然而他恳切的建议却被朱元璋认为是“离间骨肉”,将他整死在了狱中。
最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断,就是“求治太速”,这是个非常令人惊讶的总结。
因为奏疏中说“今之守令以户口、钱粮、狱论为急务;至于农桑、学校,王政之本,乃视为虚文而置之,将何以教养斯民哉……然而升于太学者,或未数月,遽选入官,间或委以民社。臣恐其人未谙时务,未熟朝廷礼法,不能宣导德化,上乖国政,而下困黎民也……”
治国为什么会有一个速度太快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在洪武年间出现了,甚至在张昭华所知的建国之后也同样出现了。
那一段时期,追求工农业产量和建设的高速度,各种口都出现了,全民轰轰烈烈干了一场,结果就是经济严重失调、不进反退。
如果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两个时代是如何地相似——如今这个洪武年间,是追求人口上升、钱粮多缴的时候,至于农桑、学校教育什么的,那都是虚的,文化要为政治服务才是真的。
叶伯巨提到的这个太学生任官的问题,说这帮入了国子监的学生,进去或是一年半载,或者几个月而已,就被委以重任——这样的人,有什么当官的资格?
这和后面进士选官真的没法比啊,进士最起码也要读个十年的书,就算没有通达实务,也算高学历的知识分子。
国家草创,一切伤口都在愈合,一切制度仍在完善,其实根本没必要这么急切,想一个人干完几辈人的事儿。
朱皇帝如果真的知道如何去做一个开国的皇帝,他就该明白自己的使命不是去包揽丞相和官员的活计,而是像西方的华盛顿一样,确立好正确的制度。
唯有制度可以维持国家运转,唯有良好的制度可以让这个国家永葆青春。
“臣愚谓天下之趋于治,犹坚冰之泮也。冰之泮,非太阳所能骤致。阳气发生,土脉微动,然后得以融释。圣人之治天下,亦犹是也。刑以威之,礼以导之,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而后其化熙熙。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此非空言也。”
天下慢慢大治是有如一个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不是冬日的太阳暴晒一天就能达成的,需要阳气慢慢地融释——什么是一个国家的阳气,不是皇权政令,而是礼仪教育,教育百姓开启民智,才是让国家走向强盛的根本办法。
张昭华读到叶伯巨的这一片文字的时候,心中几乎如同升腾起惊涛骇浪一般。
这每字每句,全都是后世奉为圭臬、经历过无数实践证明之后的得出来的真理,如果按他说的去治理国家,那盛世一定指日可待。
原来每个时代,都有走在这个时代前面的人。
但是很可惜,这个时代的先行者,却死在了一片漆黑狭小的方寸之间,即使燕王靖难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个人的先知,但也只是叹息两声,把他对这个时代的建言重新封锢起来。
而张昭华也在穿来六年之后,第一次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她盯着漆黑的房顶,也是第一次想了一个问题。
难道老天让我回到明朝这个时代,就是旁观一场,消费七吨米面之后掰着指头说,我可是经历过洪武、建文、永乐和……接下来是什么年什么帝王来着,她记不清了,但是她发觉到,这样的自己,已经和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没什么区别了。
她的心告诉她,她不愿。
第三十四章 草市()
早在九月份开始,王氏就将蔬菜腌制成品,以度隆冬,她不仅腌制了雪里蕻、黄矮菜和王瓜,还窖藏了许多茭白和胡萝卜,但是冬天最该吃的菘菜也就是大白菜,她却没来得及准备。
不过王氏做什么事都是有计划的,比如说今日就逢李家村的草市,那里自然有许多卖菘菜的,王氏不仅带上了张昭华,还把张昶也拉上了,因为光要这娘俩也是扛不动大白菜的。
李家村离得近,她们走到地方的时候,就看到草市已经开张,百货的小摊儿一个挨一个。从东到西长长地横跨了李家村的一条马路,一进去里面是人头攒动,人声喧哗。这草市也不分什么分蔬菜区、鱼肉禽蛋区和小商品区,只是胡乱挤凑在一起,见缝插针一样没有几处空地,各个张罗开自己的摊子,说是摊子,其实小得可怜,仅仅是铺一块布垫在地上,或者就是把一块木板架平了,然后在上面抖落自家要卖的东西。
最便宜的就是挑着竹筐来的,不用费心抢位置也不用忙活摆摊,只随处找个地方一蹲,揭开筐子来就有人凑上去看。还有推着小竹车来的,像这样的一般都是卖山货的,张昭华鼻子一动就闻到了板栗香,果然那头架起了锅来炒了一锅热腾腾的出来。
张昭华来之前就被王氏塞了二十文前让自己买零嘴儿,于是掏钱买了一袋子,吃了几个发现这栗子皮薄肉甜,本来想再讲一讲价的,也就算了。“六文,你数数。”张昭华把大子儿递过去,这翻炒栗子的大婶就又给她抄了一勺儿,还道:“俺这里还有板栗糕,妮儿想不想尝一尝?”
张昭华摇头道:“我娘也会做。”
她便又道:“还有桂花哩!”
张昭华已经看到了她手边切成一块块的糕点,笑道:“您家的不是桂花糕,是粟米糕,而且放多了酵母,都蓬大发了!”
“俺这是桂花糕没错,”这女的嘴上不肯服输,掀开棉布掏出个瓷碟来,里面黑汪汪一滩水,道:“要蘸着这个吃。”
张昭华凑过去一闻,哈哈哈笑道:“原来是桂花糖精,粟米糕蘸着桂花糖精就成了桂花糕啦——县城里刘记的桂花糕一斤卖二钱银子,婶子这里的桂花糕卖多少钱?”
“咱们是自家做的,哪能和糕点铺子的相比!不值钱不值钱,”她笑道:“一斤卖十八文。”
张昭华便道:“那就来六文的,我不要蘸着吃,糖精要在这糕上浇透了。”
这女的麻利地切了一块出来,因这糕点是四方形的,一块刚好是一斤,她一下刀去破开了一个,秤砣一称恰恰好,就按照张昭华要求的在上面浇上了桂花糖精。
张昭华一手端着栗子袋,一手往嘴里塞糕点,看得其他跟着父母来草市赶集的小孩眼睛都直了,纷纷吵嚷起来,也要吃桂花糕。
张昭华抬着腿小心翼翼好不容易从一个卖柿饼的摊子前面跨过,心里颇有些惴惴,她刚才看到有个人不小心踢倒了箍桶,那卖箍桶的老汉咂着嘴不依不饶不承认自家箍桶不耐摔而是揪住这个人让他全部赔偿——她再看这些招呼吆喝的人,就害怕自己也摊上这样的事。
她寻了一圈没见到王氏,倒是看到不远处张昶好像在左顾右盼地,便道:“大哥——”
张昶看到她就招呼她过去,指着他们面前的摊子道:“囡囡想喝什么,大哥给你买。”
张昭华低头一看,居然是卖饮料的,更令她惊讶的是,人家卖的饮料她居然一个都不认识。“这是什么?”张昭华干脆挨个问了。
“这是茴香熟水,”卖这东西的是个老头,笑眯眯道:“是茴香、川楝子、陈皮熬成的,喝到肚里暖肝散寒,热乎乎地可好了。”
“这个是荸荠汤,”他道:“是甜汤,里头放了银耳、大枣和冰糖,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老人小孩喝了最适宜。”
“这个啊,”见张昭华挨个问一遍,他也不恼道:“是香椽汤,这个是紫苏熟水——”
一连七八个小桶全问完了,张昭华不解道:“汤和熟水,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分开来叫?”
“汤是冷的,熟水是热乎的,”这老头哈哈道:“不过这熟水,也可以放凉了喝。”
“这都是您熬出来的?”张昭华惊讶道:“您有这手艺,去城里赚地多啊!”这李家村虽然有十里八乡的村民集市,但是也不见得有几个人愿意花十几文买上一碗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