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听了这话瞬间黑了脸,“闭嘴,这话也是你一个当娘的能说出来的?”
郑氏见老太太动气,略一思索,也意识到自己太心急说错话了,传了出去外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自家闺女跟杜秀才有了什么私情呢。
“娘,你别生气,原是儿媳一时糊涂说错了话,这件事还得是娘和爹来拿主意,我听娘的。”郑氏忙认错。
嫁进这个家也有十六七年了,郑氏也清楚自己婆婆是什么样的人,虽然偶尔也有点小偏心有点小固执,但是在大事上从不糊涂,而且更难得的她比一般乡下的女人有见识,看得远,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一般都是她说了算。
张氏见郑氏主动认错,脸上倒是也和缓了些,想了想,便道:“我知道杜家是好人家,也知道小月的亲事确实该着急了,可是再着急,我们也不能表露出来,老话说的好,上赶子不是买卖,女方上赶子了就意味着不值钱了。”
郑氏听了刚要为自己辩解几句,只见院子里又有了动静,是谢沛一家三口回来过年了。
听到动静的张氏和郑氏还没来得及收拾炕上的东西,谢沛和抱着孩子的孙氏便掀了门帘进屋了。
拜见完长辈,张氏忙从孙氏的手里接过谢莹,“我们莹姐儿又长大了,来,告诉太祖母,还记得太祖母吗?”
“记得。”谢莹脆生地吐出了两个字。
张氏听了喜得忙在孩子的脸上亲了一下,刚要把孩子还给孙氏让孙氏去后面看看郑氏等人,谢沛和孙氏都看见了炕上的茶叶和何首乌,再联系起刚进屋时听到的话,他们两个都猜到了是有人来向小月提亲了。
“祖母,二婶,男方是谁?”谢沛多嘴问了一句。
论理,这种事情轮不到他一个小辈过问,可一来他是家里的长孙,从小就被祖父祖母灌输作为长孙该承担的责任,所以他对底下的弟弟妹妹一向很关照;二来,他这一次在县城开饭馆碰上了以前的一个同窗,对方和他一样,现在也不念书了,在县城开了一家衣料铺子,家底还算殷实,想求娶小月,托他问问家里长辈们的意思。
“是杜家。”张氏见大孙子问,倒是也没瞒着。
“杜家?哪个杜家?难道是杜秀才家?”孙氏急问道,声音又尖又细的,主要是这件事带给她的震动太大了。
怎么可能?
杜家可是连他们孙家都看不上的,怎么会看中谢家?
要知道如今的谢家可不是两年前的谢家,而小月更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地地道道的乡下村姑。
对了,刚进门时好像听见老太太说什么“上赶子不是买卖”,准是二婶没死心,又托人去杜家说合了。
想到这,孙氏意识到自己急躁了,也后悔方才的莽撞了,万一让长辈们看出什么端倪来就不好了。
第二百零七章、失衡()
孙氏刚意识到自己反应有点过激,便见屋子里的三个大人均一脸狐疑地看着她。
“那个,祖母,二婶,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替大妹妹高兴,杜家不错,杜公子也不错,大妹妹要真能嫁过去没准将来还能做个官太太呢。”孙氏努力扯出了一个笑容。
可孙氏的笑容实在是太勉强了些,落在张氏和郑氏的眼里都觉得像是嘲讽,两人不约而同想起了那次谢纾周年祭谢涵请亲友们吃饭时孙氏说过的话。
彼时的郑氏是想向孙氏打听些杜家的情况,却没料到孙氏很快察觉到了郑氏的意思,当即表示杜家说要娶什么读书人家的小姐,言外之意就是杜家看不上谢家看不上小月。
这次孙氏又说什么“大妹妹要真能嫁过去没准将来还能混个官太太”,什么叫“要真能嫁过去?”这不还是说小月配不上那杜秀才吗?这不还是说郑氏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吗?
作为一个母亲,这种时候郑氏自然是要竭力维护自己的女儿,因此,她拿起炕上的木盒子放到了孙氏面前。
“杜家是不错,可我们谢家也不差啊。这不,杜家都送了一对五百年的叫什么乌的贵重药材来求亲了,就这你们祖母还说这事咱们不着急,得好好核计核计。”
“二婶说的是何首乌吧?是一种跟人参、灵芝一样贵重的药材。”谢沛到底念了几年书,虽然也没见过实物,可多少从书上长了些见识,因此,他从郑氏的手里接过了盒子。
“对对对,就是何首乌,还是我们大郎明白,到底是念过几年书的。”郑氏对谢沛说话的语气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因为孙氏而迁怒到他身上。
“真是五百年的何首乌?”孙氏凑到丈夫身边嘀咕了一句。
虽然她也没见过何首乌,不清楚五百年的何首乌到底值多少银子,但她知道五百年的人参至少能值五百两银子,这个东西据说是和人参、灵芝齐名,因此就算值不了五百两银子应该也能值个三四百两银子吧?
这杜家提个亲就能送上这么贵重的礼物,那定亲的定礼和迎亲的聘礼得给多少?
这么随便一估算,杜家的家底可比谢家厚实多了,而且杜公子是一位独子,杜家的这份家业都是他一个人的,更难得的是杜公子是一名秀才,比她身边坐着的谢沛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孙氏越想越不自在。
凭什么呀?
她孙家哪里比不上谢家了?她哪里比不上小月那个村姑了?
于是,原本已经安下心来想跟谢沛好好过日子的孙氏再次失衡了。
因此与其说她不相信眼前的东西是五百年的何首乌,还不如说她不肯相信杜家来提亲的事实。
“是不是真五百年的我们不敢说,可我想杜家应该不至于敢糊弄我们吧?”张氏不紧不慢地回了孙氏一句,连眼皮都没抬。
“祖母说的是,这种事情杜家怎么敢撒谎?传了出去外人不说我们没见识,肯定会说杜家不讲信誉,他家的药铺还做不做生意了?再说了,杜家是不错,可我们谢家也不差啊,因此,这门亲事还请长辈们好好核计核计,千万别委屈了大妹妹。”谢沛陪着笑附和道。
“祖母,我方才的话也没别的什么意思,我是说杜家肯定是很中意大妹妹,要不然也会送一份三四百两银子的礼物来求亲,这是好事呀,是大好事。”孙氏见谢沛为她说话,只得再次讪笑着解释了两句。
“多少,你说三四百两银子?”郑氏不淡定了。
同样不淡定的还有张氏,她猜到了这东西不便宜,可也没想到能值四五十亩好地。
“祖母,二婶,莹姐儿她娘也就随口一说,具体值多少她也不清楚,再说了,提亲这种事情看的是对方的诚意,跟银子其实关系不大。对了,我们回来半天还没看到祖父和父亲他们,我们先去后面看看,顺便把行李收拾一下,回头再来陪祖母说话。”
谢沛怕再待下去孙氏又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忙从张氏手里把孩子接过来。
不得不说,谢沛对自己的妻子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知道孙氏是一个心气高的人,一直看不上他,尤其是三叔没了之后更是没少埋怨他没用,也就是这半年跟他去县城开饭馆了才对他温存了许多。
因此谢沛见妻子反常,多少猜出了妻子的心思,多半是拿自己和小月相比了,觉得什么都不如她的小月能嫁给一位秀才,而她却只嫁了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农夫,心里肯定不服气,呕得慌。
这种情形下,自然是把她带走为好。
“去吧,看到你祖父和你父亲二叔他们知会他们一声,说我找他们有事。”张氏点点头。
待谢沛一家出去后,张氏低头思索起孙氏的话来,她不担心小月嫁不进杜家,她担心的是谢家能拿出多少陪嫁来。
论理,男方给的聘礼越重,女方的陪嫁相应的也要多一些,免得将来进了婆家会被人看不起。
可问题是谢家的家底在这摆着,家里一共只有二百来亩地再加上这两个饭馆以及手里的五百来两银子,因此咬咬牙,谢家最多也只能拿出五百两银子的陪嫁来。
所以张氏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门亲事来,她担心的是老郎中本就看不上谢家,如果再因为谢家的陪嫁少了而轻视小月,这门亲事就得掂量掂量了。
而此时,正在后院和小月她们嬉闹的谢涵从丫鬟的嘴里得知谢沛和孙氏回来了,忙拉着小月几个出来向谢沛孙氏问好。
见孙氏神色复杂地看了小月一眼,聪明的谢涵猜到了这两人准是从上房那得知了杜家来提亲的事情。
“大哥大嫂,你们去见过祖母了?祖父在吗?”谢涵问道。
她是想打探一下谢家长辈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孙氏会是这个表情,还有谢沛的脸上似乎也有些着恼之色。
总之,这两人看起来都有些怪怪的。
第二百零八、押宝()
谢沛听了谢涵的话倒是没有多想,随口回了一句,“见过了,只有祖母和二婶在商量事情。”
倒是一旁的新月听了这话过心了,眼睛转了一圈,快言快语地问道:“大哥,咱们家的饭馆挣了多少银子?”
她也不小了,刚刚谢涵问小月喜欢什么样的双面绣屏风,她便猜到准是大姐的亲事有了眉目。
这亲事有了眉目,嫁妆自然就是一件大事了。而家里能拿出来的银子应该不多,就指着这两个饭馆的盈利了。
“哟,我们二妹也长大了,也知道关心这些了?”谢沛把谢莹放在了炕上,腾出一只手来摸了摸新月的头。
“什么呀?我是替大姐问的,大哥,大姐的嫁妆可就看你的了。”弯月说完对谢沛眨眨眼。
“要死,大哥,你看二妹又浑说,你不罚她我不依的。”小月的脸立刻红了,又羞又恼的,追了两下新月没有追上,只好求上了谢沛。
“知道了,二妹,你年龄也不小了,这种事情也是你一个女孩子可以拿出来浑说的?这些日子你学的规矩礼仪呢?”谢沛真的拉住了新月训起来。
如果可以,他自然也希望新月可以像小月一样找一户好人家,而好人家的规矩一般都比较大,新月这没心没肺的样子进去了保不齐哪天就会惹事。
“莹姐儿她爹,这规矩礼仪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正经的官家小姐从小就有专门的女先生或教养嬷嬷教导。”
孙氏见新月都知道了这件事,可见这门亲事十有**真要成了,心下更不是滋味了,所以听见谢沛说什么规矩礼仪,忍不住出言讽刺了几句。
当然,她倒也不是专门针对新月,就是觉得心里有一股气发不出来憋得难受。
谢涵听见这话不乐意了,刚要回复她几句,谁知话还没说出口,谢沁几个知道消息都跑了进来。
这哥几个有三四个月没见面了,彼此都有不少话要说,谢沁几个是想知道谢沛这段时间打理饭馆有什么成效,而谢沛一方面是关心几个弟弟在幽州念书有没有进展,另一方面也是想打听些幽州餐馆的经营情况。
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杜公子身上,得知杜廉这些日子经常会来谢涵家找谢涵借书并和他们一起探讨学问,谢沛和孙氏也就明白杜家为什么会开口求娶小月了。
可明白归明白,但两人的心境是截然不同,谢沛是高兴,是真替小月开心,孙氏则酸酸涩涩的,连带着对谢涵也有几分不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