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清河地主gl-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鹤恍然大悟,难怪他们都不知道刘氏的下落,原来她早已经离开了雷州,而且她似乎有意不让人找到她,所以选择当一个浮户。毕竟岭南道人少又多天灾,从别处逃去广州的浮户很多,官府也不会细查他们的来历,只要满足取得户贴的资格,便无人去追问她的过往。

    张鹤送走报信的衙役后,又有些恍惚:刘氏既然有意不让别人知道她的过往和下落,那是否说明她已经不愿意回到这儿来了呢?如果真是如此,那她是否还要去将她接回来?

    旋即她又想起刘氏和柳氏之间的事情,才思考起来,她对于刘氏而言,又算什么?

    夏纪娘知道她心中的纠结,她不忍让张鹤知道真相,然而只要一日没从刘氏的口中听到她的说法,那这一切便只能是柳氏的片面之言。她道:“二郎,有些事自己若是介意,不妨去弄清楚。问一下小娘的想法,她愿不愿意回来另说。”

    “嗯。”张鹤点了点头,又道,“纪娘,不如我们一起到广州去!我听闻广州那边有很多蕃人,长得浓眉大眼,头发是棕黄色的,眼睛是蓝色的”

    张鹤这么做一来是想将刘氏接回来,二来也是为她接下来种花生、玉米等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夏纪娘眨了眨眼,有些没反应过来,她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抚州,去广州那么远的地方?她想想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那——好!”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了!!撒花!

☆、天佑元年() 
新帝刚登基;而底下的礼部与太常寺已经迅速地按照典令商议出了新的年号;在新帝的间接参与下;新的年号被定为“天佑”——希望上天、神的佑助;在他在位期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礼部与宗正寺也上奏称;按礼制,新帝登基;那嘉王的封爵便该变更。在众人议定后;新帝决定将嘉王的封号收回;改封为潞王。潞王为次国的封号,实际上嘉王便是降了一等;不仅食邑减少了;连禄米等都随之减等。

    而朝廷上,嘉王的党羽已经被清理了不少,各衙署皆忙得叫苦不迭。新帝有感于人才凋零;特意开恩科和制科,准许符合条件的官吏、解举人参加科举。

    “恩科”便是皇帝为了笼络人心而开设的;只要通过了发解试的解举人连续几次省试或殿试落榜;或是到达一定的年龄;便能被皇帝赐予“特奏名”。不过这样出身的人入仕后,身份地位会大打折扣便是了。

    而“制科”并非常科与正科,它是朝廷或皇帝为了选拔某一方面才能突出者,而不限定时间所开设的科目,高祖皇帝时;只从大臣中选拔,后来便扩大到了士子、举人。如皇帝需要谏臣,便会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这一科挑选合适的人选。

    新帝开的“恩科”和“制科”给了留在洛阳的士子以及国子监、太学的学生一次大好的机会,至于离得太远的士子刚从洛阳回家,便又得前往洛阳,如此一来太过于折腾,他们也没有这等财力,便只能等两年后的省试了。

    正在太学的夏罗锦得到消息,心中也是按捺不住的汹涌澎湃,虽说制科的出身也不及常科好,可他也不清楚两年后的省试自己能否榜上有名,所以他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张光群来找他时,他便将决定与之说了,并询问张光群是否要考制科。张光群虽是国子监的学生,不过因制度的缺陷和官户的特权,他时常请假跑去玩。张廷轩已经有一个出息的长子张栋梁为太子左春坊录事,故而对他的要求并不严格。

    张光群闻言,眼珠骨碌一转,笑道:“考啊!上一次制科考试还是在八年前,怎么也不能放过此次机会,不过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他只是想去走走过场,先感受一下比省试还要大的压力,两年后他再考省试,便能好好地应付了。

    夏罗锦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这次他们不仅要跟别的士子、国子监的学生争,还得跟已经为官的官吏争,压力比起省试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公布的共有“十科”,从犯颜直谏、博通典故到才识兼茂、详明吏理再到识洞韬略、军谋宏远等,各方面的人才几乎都需要招纳。另外太府寺等也需要擅长算学的官吏负责出纳之事,而这需要从国子监的算学学生中挑选。

    夏罗锦仔细琢磨过这些科,发现他似乎只能选择“博通典故”和“才识兼茂”两科中的一科。他的脾性不敢犯颜直谏,也不清楚吏理,至于军事谋略他更是没有。

    四月,夏罗锦、张光群等两千余人分别参加了十科的制科考试,通过学士院以及殿试两轮后筛选后,众人都回去静候佳音。

    张光群依旧是吃了睡、睡醒去玩,丝毫不紧张,可夏罗锦却十分紧张,一直等了近二十天,才终于收到放榜的消息。

    制科共有五等,一二等基本上很少人会考上,而普遍的是四五等。三等虽属中间,可若是没有特别出众的人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一二等基本便悬空了下来,故而三等才是这些人中尤为出众之人。

    而夏罗锦中了“才识兼茂”科的第五等,成为该科十个入等者中的一员,而被授予正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之职。至于更为优秀的人则被授予正八品的大理评事等职事官。

    虽然只是正九品的小官,可也已经是仕途的开始,而来年夏罗锦也一样能参加省试,只要他有了进士出身,官阶便能往上再升!

    不过夏罗锦仍旧咨询了张廷轩的意见。

    这一年来,他在洛阳颇得张廷轩的关照,而他很清楚张廷轩是看在张鹤的面子上才给予他的关照。与此同时,又是看中了他的一点才能,若他将来有作为,便可成为张廷轩的助力,所以即便是张秉的次子张兴,张廷轩一样不会因为张秉与张鹤是否有嫌隙而弃之。

    夏罗锦为官的消息传回到六家桥村时,已经是五月初。

    五月已经进入了多雨的季节,且天气又是又闷热,而家家户户都准备着过端午,夏三与夏三婶则开始忧心着准备给夏素娘说亲。

    曾经夏纪娘到了十九岁也还未嫁得出去没少被夏三婶笑话,可眨眼间,她的女儿夏素娘也到了十九岁。虽然求娶夏素娘的人也不少,可最后得知夏三能给出的嫁奁后,便不满意了。也有些是被夏三、夏三婶嫌弃其出身的,以至于夏素娘也是迟迟都找不到一户好人家。

    “或许二娘也能找到一户官户呢?”夏二婶时常会这么说,可夏三婶一下便听出了她是在嘲讽他们三房的人以张鹤那样的标准来为夏素娘找夫婿。

    夏三与夏三婶的确动过这样的念头,可是夏素娘并非夏纪娘那么幸运;而官户子弟也并非张鹤那么奇葩,会在田间劳作甚至是会看上夏素娘。所以他们便降低了标准,至少也要是个解举人,将来有机会入仕的。

    不过符合条件的太少了,媒婆也看不上夏三与夏三婶给的那一点点钱,不愿为夏素娘说好亲事。

    夏罗锦为官的消息传回来后,上门求亲的人一下子便多了起来,夏家人还未消化夏罗锦为官的喜悦之情,便被这些求亲的人吵得有些头疼。

    太常寺奉礼郎是做什么的,众人并不清楚,只知道那是在京的官吏这便足了。而有了一个在朝为官的亲家后,便不会轻易地被人欺压,这也是夏素娘为何一下子便炙手可热了起来的原因。

    而夏二与夏三两房的人在夏大、夏崔氏的面前也不敢再说什么刻薄的话,可是对着外人,他们的底气都充足了起来。夏老翁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不再经常病恹恹地躺在房间歇息,而是挺直了腰杆在家里附近走动,见了他的人都要道一声喜。

    夏大与夏崔氏也没想到夏罗锦会中制科的考试,且还能为官。他并不清楚制科是什么,便打算去找张鹤了解一下。夏崔氏忙喊住他,道:“你去张家也找不到人呐!”

    夏大茫然地看了夏崔氏一眼,忽然一拍脑袋,想起张鹤与夏纪娘在两个月前便已经出现去广州了。

    从张鹤产生去广州的想法到她们动身,一共筹划了两个月。

    她要做的事情有许多,一来要确保红薯能顺利推广种植开来,即便有书,也还会有许多人不懂。且红薯苗的来源并不多,除了官府,就数她这儿最多,故而为了保证别人能从她这儿得到红薯苗,她得确保农田的管理要妥善。

    除了农事上,她还要确保到广州这一路上的安危等问题。

    当初她要去找刘氏之事并没有瞒着柳氏,柳氏虽反对她与夏纪娘还有带着小花生一起到广州去,可张鹤的态度很强硬,她便只能找了几名仆役给张鹤驱策。除此之外,还教张鹤沿途打点,以确保她们不会遇到地方上的恶霸。

    虽然当初告知夏大时,夏大与夏崔氏也想反对,毕竟找人这种事让仆役去办便可以了,而她们一旦在路上遇到危险出了事,那就得不偿失了。不过考虑到刘氏是张鹤的生母,她去找人也是孝心,夏大与夏崔氏便没能说出反对的话来。

    张鹤与夏纪娘已经离开两个月,每到一州便会让人送信回来报平安,而夏大上一次收到信是她们到了韶州的时候。若是不出意外,再过一段时间便能收到她们到广州的信了。

    夏大与夏崔氏在心中暗暗祷告不要有什么意外,而他们也无暇担心张鹤与夏纪娘,夏罗锦之事他们还需要人帮忙指点一下要怎么做才好,他们担心一个不注意会做错事情连累了夏罗锦。思来想去,夏大决定让夏罗锦的妻子徐氏去找柳氏。

    夏罗锦在京为官,若无意外,徐氏是会到洛阳照顾夏罗锦的,不过届时也免不了夏家的其他人也有想法。夏大没经历过这些事,而他又不合适去找柳氏,便只能让徐氏去向柳氏请教,虽然徐氏与柳氏关系相隔甚远,可夏大是以向张家道谢为由而登门的,想必柳氏不会不肯见她。

    夏罗锦这一路来虽说还是夏家的人出资最多,可实际上张鹤的赞助以及他在洛阳时张家给予的关照,是夏罗锦能在太学安然度过一年求学时光的重要原因——若无张光群的庇佑,夏罗锦这样的寒门子弟很难在国子监里安稳地度日。

    而若非张廷轩交代,张光群对待夏罗锦时或许如同别的官员子弟以作弄、欺压寒门子弟为乐一样,成为欺压夏罗锦的人之一。而张光群虽然不能成为国子监这么多太学生、国学生中的领头人物,可张廷轩为太子——便是新帝的眼前红人,这些人不会轻易地去开罪他。

    对于张廷轩而言,只是交代的一句话而已,可对于寒门子弟而言,便已经是极大的关照了。夏罗锦对此很有觉悟,故而在给夏家的信中,都不忘提一句张家的好。

    徐氏跟柳氏说起这事时,柳氏不着痕迹地挑了挑眉,旋即笑道:“他有心了。”

    以这样的方式来博取柳氏、或许说是张家的好感,虽然迂回了些,不过胜在好用。即便是柳氏,对夏罗锦的为人也稍微有些满意了:只有知恩图报又知分寸的人,才是张家所需要的人。

    柳氏并没有提点徐氏多少,不过有一事却与她明白地说了:“他虽为官,可却不足以让夏家成为官户,你得让夏家的人知道。”

    成为官户的最基本条件为有荫补资格,而秦朝立朝时,只有六品以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