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我不喜欢看,你们去吧。!”林文南不感兴趣的摇摇头!
林文山点点头就带着一家人走出院子,往电影院方向去了。
今天的月亮很大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巷子虽然有点黑,好像不必要打手电筒了。
这是刚刚新建才一年多的电影院,就在县衙署后面,从谢付巷的南出口左拐50米下去就到了。
电影院面积非常大。占地10亩。四周用1米5的围墙围起来,里面除了一棟3层楼的剧院办公大楼,跟能容纳800个位置的长方形建筑“放映厅”。
还有食堂,宿舍,公厕。一条水泥路。水泥路两边的地方是两个大荷塘,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非常美。
?
第八章 商机()
林梓晴牵着林文山的大手,刚从电影院大铁门进去,被里面热闹的场景给震惊了一下。
只见这个前院里,到处是摆小摊位的商贩,有卖烤地瓜、煮玉米,煮花生、棉花糖、炒瓜子‘水果,干果,还有卖馄饨,煮面的。连院子里李家的大儿媳妇都拿出来自己家做的糖渍杨梅干,提着个篮子,一小包一小包的叫卖。
售票处那已经排起几条“长龙”,这人数赶得上她后世在大城市去看放映的大片了。
林梓晴来之前,想过。要怎么让今年家里的经济稍微改善一点,想先看看电影院这里摆摊有没有商机。
想着自己毕竟有后世20多年的阅历,能售卖一些古镇人还没有尝过的好吃的,自己前世的厨艺也是不错的,记得不少吃食的做法,偷偷的记录下来,找个机会让林文山发现,想以林文山的手艺学会那些应该很容易。
谭丽云很喜欢吃葵花籽,她买了一包2毛钱的,顺便买了李家媳妇的杨梅干,林梓晴很喜欢那个味道,甜滋滋的又带点点酸。抿在嘴里,口齿生津。林梓田吵着要了一根棉花糖,“啊呜”咬了一大口,糖丝都粘在嘴巴周围。
崇安地区这一带的人非常喜欢吃炒西瓜子跟葵花籽,很多人家山上都种了。
现在这个时候这里的口味很单一,就是用粗盐炒的。再过几年,就会从别的地方引进各种口味的。
林梓晴低头吃了几个葵花籽,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做这种生意呢,还有糖炒板栗,看了看这里都没有卖。
“晴晴,在想什么呢,想那么认真!”林文山买好票过来,看到林梓晴低头在那想什么好半天了
“嗯?爸爸我在想这个葵花籽的味道,怎么就是咸的呀!没其他什么味道的吗?”林梓晴用小孩子带着的懵懂目光疑惑的问。
“我们从小到大吃的都是咸味的。挺香的啊!”林文山摸摸林梓晴的小脑袋笑着回答。
“这个咸的味道也很好啊,我老家那边好像有五香味道的,不过我还是觉得我老家那里的麻辣豆好吃点。!”妈妈接了一句话。
林梓晴说,“前几天对面院子里的付美圆她哥哥从白鹭城回来,拿了一些给我吃的,一种奶油味的炒瓜子,可香了,还有用糖炒的板栗哦,味道真好!爸爸你能做出来吗?”
“这个,我炒肯定是炒的出来的啦!不过我们这里没那么多调味料啊,晴晴想吃了啊!等以后爸爸去市里看看嘛,有就买一点回来。”林文山很有自信的说着。
炒瓜子有很多口味,等到几年后,古镇上会流行起来吃那些从城市里批发回来的炒好的瓜子,花生。家家户户过节过年买上10几,20几斤,用来招待客人,平时自己也会买上一点吃的。糖炒板栗的话,她记得,板栗曾经卖到15块一斤,那是很多年后时的价位,现在最多两块顶天,猪肉才一块八一斤呢。
村里很多人有种瓜子,花生那些,种板栗的少,种一种叫”榛子“的多,”比板栗小很多。味道差不多的。榛子在“WYS”地区是很受欢迎的,等大WY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大开发后,包装好的“榛子”成了畅销货。甚至做到了出口。
说到这个东西,她会做。以前看到有糖炒板栗,糖炒榛子,她时不时也会买一些。
很喜欢吃,但是印象中,哪怕是榛子。现在古镇上的人家里却还没有能力经常吃。
估计古镇上的村民都一样,哪怕卖的再便宜,那些种了的人家,好的都是要装出去市里卖。顶多是剥的时候,那些破了的,就生着吃掉。
如果她现在要想做这个生意。可能需要把市场放到市里。想想真的是只恨自己年纪小啊,好多想法跟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唉!
“别讲吃的了,走吧,电影要开场了。进去吧,现在排队的人都没了,再不进去,找位置很挤。”谭丽云急急喊道,抱着林梓田就往检票口走了。
林梓晴以前空闲的时候看了很多电影,到后来她连新上映的大片啊什么的都没兴趣去看了。
倒是窝在家里上网看了不少的小说,她的兴致不是很高,再说今天放的是“红楼梦”她对这部名著没有太多的兴趣。
除了演员里一个亮点,是男主角,以后非常有名的“东方教主!”林青霞大美女反串的,她几乎就盯着她的颜看了到了影片结束。
到底,林梓晴还是因为年纪太小,没有马上就去做改变的事。怕说出什么话,做出什么事,太不符合她现在的年龄跟阅历。
就算她心里面想过,写几个后世流行的小吃做法,或者美食配方,或者说出什么能在这个年代就出现的商机。
不说自己的爸妈相信不相信,会不会去做。要是不小心外传,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不好了。看来“重生”给她带来的金手指,现在还用不上。
虽然林梓晴在这些小一点堂兄弟之间是比较突出一个,人比较早慧,但是不如对面黄家的“天才儿童黄丰”一样,8岁就智商达到150多。
那是在前世她读书时,从小学一直提到高中,学校当成“学习模范”塑立的典型要她们向他学习的榜样,老师跟家长的“洗脑大法!”
谁叫他们市就这么点大,古镇离市区又不是多远。这个从小就是家长口中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隔壁家的儿子”像大山一样压在她们这些学生的头顶那么多年。
他的传说直到林梓晴他们这一代都有了“下一代”了还在继续…………
想到这些,她觉得,她要是能够稍微表现得“天才”一点也行的通,只要不太“惊世骇俗”,“预言未来”应该没问题哦!
过了一天,林文山把家里的农事都打理了一遍,他就去镇上竹制品厂做工去了。
家里养的猪,他打算每天在上班前就去林梓晴奶奶家鱼塘里捞些水浮莲剁碎了,添加粗的米糠、细饲料跟泔水搅拌的猪食料,先做好放在专用熬煮猪食的大锅里。
这样可以用上一天,谭丽云去喂猪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累。
林梓晴也要在国庆节假期后,去镇上幼儿园上学,就放在林玉梅教的大班里。
?
第九章 旧友()
假期转眼就过完了,星期三的早上,林梓晴被妈妈叫起来才知道要去读书,穿戴好,接过妈妈递过来的书包,书包是谭丽云用一块红色的花格子布亲自缝的,中间还有个大蝴蝶结。
吃过早饭,妈妈嘱咐了句:“路上小心。”就让林梓晴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小萝卜头们都是自己去学校读书的,很少有家长接送。
走出大院子的时候,窘了,她的幼儿园是该朝哪个巷子走啊,是前面还是后面?好像这段时间一直都没往学校方向去过,有点忘记了……
“林梓晴,你背着书包是要去幼儿园嘛?”院子里的小胖子王小应刚好走到大门口的天井这。
她扭头看了他一眼
“是的."
要是没记错的话,她和小胖子好像是一个幼儿园的吧,林梓晴打量一眼王小应,决定跟着他出发。
“呵呵!小弥勒一起走啊!”(因为他胖胖的爱笑,叔婆给起的外号)
“等一下啊,我吃个肉饼”小胖子从他那有点脏的书包拿出一个油纸包的“韭菜肉馅”的大饼出来,大口塞进嘴巴里,边咬边走……
怪不得长的胖啊,林梓晴看看自己瘦瘦的胳膊,对比一下他肉乎乎的手,好像等于她的大腿。
不一会儿,小胖子就吃完了,“走吧。”
小胖子带着林梓晴从院子大门出去往后走,走到了“长升巷”林梓晴看了一眼“李氏大夫第”。
从院墙外能看到木雕花的窗棂,大门外的雕花墙面跟石狮子还是那么精美,以前小的时候羡慕过住在里面的人,觉得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经常跑去找她的同学李探春玩,这是个到后世要买50元门票才能参观的地方。
走出了巷子的尽头,拐个弯到了“东门街”前面的出口通着“古街”再往前走20米就是她们镇幼儿园了。
镇幼儿园坐落在古镇有名的“禾源书院”隔壁,书院为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孝公弃官归隐时创建。
这个书院在过十年就会有一位,上任了的“中华第一元首”是大家最喜爱的“X大大”来访,这在后世古镇居民中因为有跟大大合影留念的人很是炫耀了一把。
走进斑驳的有点破旧的木制大门,里面有“大中小”3个班级。一个班级2个老师,负责整个镇上小孩们。
上半年林梓晴上的中班,她的同班同学现在都升入了大班,同学之间都很熟悉。
但是林梓晴毕竟是重生过来的,很多人都不大认识了,她看着小胖子问:
“嗯,弥勒,我是不是和你一个班啊?”
“不知道啊,大概是吧,我是大班。”小胖子挠挠头,有点疑惑的看一眼林梓晴。
“我也是大班”。说完探头看一眼,想看看是哪边,看到小胖子往右边了,她跟着走进教室,老师还没来班上。
看着教室前排有两条8米长的凳子,桌子摆在在教室后面,她想了想,如今这个年代幼儿园大班学的东西,无非是认认拼音,看看数字,上课大多是做游戏、做操,因为在小学还有一年“学前班”。
林梓晴转过身“我坐哪里啊!”
“我不知道哦,那你坐我旁边吧,我旁边没人。”小胖子在学校也是个小霸王,偶尔还打架,班级里基本没人跟他当同桌。
“行,在哪啊”对小胖子笑了笑
“后面一排那。”小胖子用手指了指。
“晴晴……”对面院子里的表妹黄晓卉喊了喊她。
“林梓晴,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上学啊!你去干嘛了,去哪里了吗?”
“林梓晴,你为什么戴帽子啊,现在又没到冬天!”
刚坐下,就有几个人和自己打招呼,林梓晴微笑说,“你们好啊,这么长的假家里都玩什么了?我啊去外公家才回来的。”
“我去姑姑家了。”
“我去玩了……”
“我吃了好吃的……”
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回答,一会班上就闹哄哄的,当发现还有自己感兴趣的,立刻又围在一起聊上了。
林梓晴跟这一堆小朋友聊不怎么起来,关键是这些人她很多都不认得,这么久有点忘光了。谁叫什么名字,一点映像没有。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脆脆的声音响起,“晴晴,你回来上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