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的来说,媒体们对这个专业的前景非常看好,而他们的报道态度自然也会影响社会的判断。
至于学生们的态度,那就更不用说了,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简直觉得是天官赐福来着,不可思议又无比期待,几乎在媒体报道之后就已经下定了要报考就读这个专业的决定。
然而他们不知道,首个试点是985院校……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梦碎了。王树成他们讨论的结果是不希望这个专业变成学习差,经常逃课去网吧的那群学生们的避难所,也需要筛选“优质”的,具备很强学习能力的学生进入,真正成为游戏研发人才,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他们很清楚肯定有些学生是对这个专业有误解的,可能会以为考进来就是天天玩游戏,或者是很休闲的教学内容……但所有领域看上去很美好的一面背后,实际上同样都要付出很多艰辛汗水和努力,尤其是你以后要靠它吃饭的话,和兴趣的区别那可是太大了。
要是门槛太低,他们报以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这个专业,然后在课堂上听老师们讲离散数学,概率论,需要用这些去构建游戏的经济和数值模型,去演算系统和玩法的平衡。
还需要学习C语言基础,不是让你去写代码,而是让你了解很多计算机实现的逻辑,方便和程序沟通,撕逼的时候能有理有据,不落下风。
学习故事结构的搭建,学习心理学,学习关卡设计,这些去调动玩家情绪,讲好一个故事,设计出符合人类情绪曲线的关卡……啊,还要去学习界面设计,要懂得不同色彩和形状可能带给玩家的不同感受。
这么多东西,当他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这些内容的时候,情何以堪?
……
国内的媒体还在这场狂欢之中的时候,通过外媒的报道他们才发现了一件事情,这次教育部的考察团队……居然叶沉溪也在其中,并且担任的是顾问这个角色!
这是什么情况?教育部的东西,这老哥插上一脚啥意思?
媒体知道的东西不会比圈儿内的大佬多,没有公布他们就不知道,而之前叶沉溪在京城逗留的三日是没有公布的,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叶沉溪在这次开设新专业的运动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不过转念一想,很快也就可以理解了,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游戏策划,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游戏公司的老板,他自然会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或许本身也就是他牵的头呢。
媒体们还是猜得挺准的……不过这说明叶沉溪,Pasca为这个行业带来的改变已经可以影响到上边儿的一些决定了吗?
这个问题继续往下猜可有意思了,不过那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而且……慎言,还是慎言吧。自己心里琢磨琢磨就可以了。
洛杉矶当地媒体《洛杉矶时报》率先报道了叶沉溪在南加州大学的演讲,并且保持礼貌地在获得叶沉溪和校方的同意后刊登了演讲内容,然后发表了评论。
他们的编辑在报道中写道:“我们认为这就是为什么Pasca是当今最优秀的游戏制作人之一,不是他能够玩儿转网页游戏,竞技游戏,生存及建造类的沙盒游戏这么多游戏类型,也不是他能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叫好又叫座,成为一个销量和财富的神话。也不仅是他做的每一款游戏都有开创性,带给我们一些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包括还在研发中的《逍遥游》。”
“而是,他总是那么有前瞻性,他的眼光不是放在过去,也没有专注在现在,而是看到了很远的地方。就好像他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那些他说的东西一定会发生,然后也是为了未来在做游戏,用他那超前的游戏理念……有时候我甚至有种感觉,因为他的出现,整个游戏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因此而提升。”
第326章 陈小凡的新闻联播
直到10月中旬叶沉溪才回到国内,陈兴寒与另一名“那家游戏公司”的创始人凯莉·圣地亚哥与他一起回来的。
本来叶沉溪是想让投资部总监杨舒也动身去一趟美国,但陈兴寒和凯莉两人觉得简直惶恐,应该自己上门才是,所以两个创始人抛下其余的八名成员,直接来了中国。
叶沉溪和他俩也有过几次深谈,对于“那家游戏公司”的未来,他很清楚地告诉了陈兴寒他的规划,不在主机平台,而是在移动端。
叶沉溪告诉他俩:“通过《花》的收益回报你们自己也应该看得出来,索妮拿大头,你们拿小,一款PSN上成功的游戏并不足以支持公司生存,扩张,乃至同时开启多个项目。”
“全球有三亿台游戏主机,而移动用户数量现在已经超过40亿,到今年年底,两个月后,估计能达到46亿。你不要告诉我你们不想成为一个全世界都喜爱并且尊敬的游戏公司,只愿意耕耘主机平台,那当我没说。”
“你说手机用户并不一定都是游戏玩家?这个东西是可以转换的,门槛太低了,今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出货10亿台手机了,其中智能手机比例是17%,你们都不关注这些东西的吗?智能手机下载,安装一个游戏是门槛很高的事情吗?人们面对着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除了打电话收发短信,还能用来干嘛呢,这完全就是一个娱乐终端。”
“你让他们用手机连接Wifi去下载一个游戏,这个难度比起让他们去买一台PS3如何?”
“现在手机都是大厂把持?那看来你们还是研究过的,对,现在移动端还是EA,Gameloft他们的天下,这是因为他们有推广渠道。但手机这种纯数字销售的东西,推广渠道就越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手机端的数字发行和分发平台也开始成熟之后,更多小成本,没钱推广的开发商也会有更大的成功可能,个人开发者也会有一席之地。你认为为什么Steem和我们的FG为什么能迅速聚拢那么多中小型开发商呢。”
不知道叶沉溪最近是不是讲座开多了,也跟讲座似的滔滔不绝,陈兴寒和凯莉两人听得一愣一愣地,心想传言果然靠不住,这人真的是搞研发的吗,不是个HR?
叶沉溪对于“那家游戏公司”未来的定位在这些天的时间里越来越清晰,很明确,这是未来青鱼网络的移动游戏领域一个重要的研发中心,这一点和夏青鱼倒是不谋而同。夏青鱼在玩了他们的游戏后表示不看好他们能赚到什么钱,但是有意思,做口碑也行。
但凡是有自我追求的游戏公司,一定不会所有的业务都围绕着盈利展开,他们会有探索,会有求知欲,会去触摸一些别人没有触摸过的领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艺术上的高度。
那些东西不一定在能预见到的范围内有实现盈利的可能,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公司自我财富的积累,那些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技术,对于其他项目依然有用,并且也会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企业的形象。
当一家公司到了青鱼网络这个程度之后,他们可能就不是全部都想着为用户服务这些东西了,当然这也很重要,只是还会有更多的欲望,在各个领域内都比较普遍的就是改变人类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赔些钱她也可以接受。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
两人现在府南造访了青鱼网络的研发总部,参观了大名鼎鼎的横公、姜公和何罗三个工作室,亲眼目睹了青鱼网络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然后还看到了正在研发中已经具备一定完成度的《逍遥游》。
凯莉没有见过行云流水的仙家功法和法术,一个类似“九天御雷真决”那样的法术看得她发出一阵惊呼。
凯莉惊讶地问单杰:“你们打算上线的时候最低配置是什么配置的?”
单杰笑道:“我们当然会考虑这个问题,对显卡会有一定要求,但绝不会到一种苛刻的程度,至少没有你们看起来那么恐怖。我们有专门四个人的优化团队专门负责在保证画面的同时降低显卡负担,他们的全部工作内容就是这些,完全不会参与其他……”
凯莉睁着棕色的眼睛道:“真是奢侈……”
单杰又道:“比如很多不是那么重要的物件,建筑和角色,我们都尽量通过手绘贴图风格化配色来降低模型面数,还有我们非常注重美术资源管理,很多地方其实纹理重复利用度很高,去降低显卡负担。我们非常注意这款游戏的门槛,想让更多玩家能够稳定流畅地进入到这个游戏世界中来。”
陈兴寒和凯莉恍然,这就是游戏大厂的风范。
其实陈兴寒当年也在EA工作过,但在他看来,好像青鱼网络比EA的Maxis,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解决更细节的东西。
游戏不是做一步看一步的,很多东西在前期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不少团队做到一半的时候才想起啊,我们美术资源太散了需要重新整理一下,很多用在不同地方的资源其实都是同样需求的呀,完全可以缩减容量……啊,我们服务器消耗太高了可能需要改一下底层,稍微人多一点就开始卡顿了……然后又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改过……
除了制作人思路的变化,这些模块也是会耗费大量时间的杀手。
如果一款游戏从始至终就是制作人制定的那个样子,和团队技术核心讨论之后搭建起来的框架,合理并且非常完善的话,其实用不了那么长的开发周期。
凯莉和陈兴寒创办公司也有两年时间,推出过三款产品了,自然是知道这个行业的成功其实都有偶然性。但如果有这种注重细节的态度,至少说能将成功的可能提升很多很多。
……
叶沉溪一回到公司,陈小凡就跑了上来:“叶总,叶总。”
“怎么了?”这次回来没有饺子到门口迎接,叶沉溪还感觉怪落寞地……
只见陈小凡领着汤圆、混沌、抄手和面条站在前台,排成整齐的一排,这种场景该怎么描述呢,就像你走进某个娱乐场所,魔球旋转彩灯下然后面前站着一排环肥燕瘦的姑娘,齐身弯腰说老板好~的感觉。
“你是不是最近打算跳槽来着?”叶沉溪问。
“没有啊!叶总?我怎么了吗……”陈小凡不明所以。
要是其他人叶沉溪问上这么一句立马心里就慌了,但陈小凡是谁,老油条了,工号号码比叶沉溪数字还小的人,首席丫鬟。
“感觉你想去动物园发展,还是你天赋全部就在养猫养狗身上了?”
陈小凡的感觉是,叶总在夸她。嘻嘻笑道:“它们听话嘛。”
养狗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三只猫也能听陈小凡指挥,服服帖帖,纪律严明地,叶沉溪也只能说一句“服气。”
他手从一犬三猫脑袋上挨个撸了一把:“大伙儿该干嘛干嘛吧,回去上班吧,啊,散了散了。”
陈小凡还站在面前,抱着个笔记本,一副有事起奏的模样。
“说吧,我不在的时候都有些啥新闻。”
叶沉溪一边往自己办公室走,陈小凡就跟在身旁,然后汇报最近公司发生的事情。
当然不是研发或者运营方面的东西,那些叶沉溪也一直远程把控着,也轮不到陈小凡来汇报。她汇报的内容无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闲杂事等,隐秘八卦,道听途说的。
“第一条,叶总,您的微博粉丝数量突破60万了。”
“这算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