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桂率军抵达秋明堡外,很快修建起自己的大营。尽管此时刚刚过了中午,满桂却丝毫也没有进攻的意思,而是命令全军在修筑营地之后,全体休息储备体力,准备明天的攻城战。

    唐军不主动进攻,城内区区之数的俄军更是不敢主动出击,双方就这样僵持着。俄军紧张得渡过了一个下午,却发现对方没有任何发起进攻的意思。这位俄军连长头脑还算灵活,在观察了大半天之后,他认为对方没有携带火炮,根本无法攻城。或许对方正在等候行驶速度慢的炮兵,再发起攻城战,因此近两天并不需要太过关注。

    为了保存体力,俄军连长一声令下,除了城头的瞭望哨和守门官兵之外,其他人全体休息,等待迎接随之而来的攻城大战,当然城内守军被部署在最靠近东门的地方,因为此地临近唐军兵营。然而俄军连长并不知道,他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

    等到入夜之后,唐军开始调拨兵力,慢慢包围了整个秋明堡。不过他们并非是要夜袭,而是等待着什么。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秋明堡早已陷入了完全的黑暗,大街上人影皆无,只有城门洞附近,才隐约能够看到火把的光亮,以及不断来回游荡的哨兵。

    就在这个时候,十几道黑影突然出现在简陋得房屋间。他们身穿黑色的夜行衣,全身裹扎得干净利落,行走间不会发出一丝声响。这支小队伍的人分成几路,从各个路口向着南门的方向集结。

    城门洞的守军非常懈怠,对于这些未经训练的士兵来说,战争的形式还非常陌生。更何况这个年代的欧洲,还将战争视为一种很高尚很绅士的事情,大家都是堂堂正正的对决,搞夜袭偷袭这类是作战方式,他们是完全杜绝的。

    火把仅能照亮附近十几米内的狭窄空间,士兵们也都和衣睡在门洞里,他们这样做并非是为了防止偷袭,更多的是治安需要,然而这些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临近。

    那些黑影迂回着靠近了城门洞外,靠在城墙下对方的视觉死角内。为首的一个人做了几个手势,这些黑影顿时分头行动。其中两个人从背后拿出手弩,将连着绳子的钩锚射上城墙,随后大部分人都跟着爬了上去。

    城门两侧只剩下了四个人,只见他们全都掏出黑黝黝的大铁球,将引线用火柴点燃了。这些铁球赫然都是唐军少量装备的黑火药手雷,他们似乎很有使用经验,眼看着引线即将燃尽,这才一起向城门洞内丢了过去。

    剧烈的爆炸声从城门洞里响起,冲击波直接向着外侧辐射,吹起漫天的烟雾,那些睡梦中的士兵早已化作了残破的死尸,薄弱的木质堡门也已经被冲击波吹倒了。

    城头传来纷乱的脚步声,各种音调的俄语在呜哩哇啦的嚷嚷着,显然城上的守军已经发觉了,然而随后呯呯的枪声如连珠炮般响起,惨叫声夹杂着咒骂声充斥着整个城头。

    城下的四个人在炸了城门洞之后,其中两个人迅速在附近的民房找到掩护,监视着周围的动静,另外两人则进入城门洞查看战果。两人仔细翻找了一番,确信大门完全打开,守城门的俄军也没有生还这才退了出来。

    “连长,那些家伙死透了。”两个人从城门洞钻出来,就跑到了外面的一个黑衣人面前,听他们的对话可以知道这些人应该是隶属于军方的。

    此时整个秋明堡都因为刚才的爆炸声混乱了起来,只是那些在兵营里的士兵,还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一时间兵找不着将,将找不到兵,正处于混乱之中。

    那名被叫连长的男子转过头来说道:“让城头的人利索点,赶快消灭敌兵坚守阵地,准备迎接大部队进城。”火把的亮光一闪而过,如果有认识的人就会赫然发现,这个被称作连长的人,赫然是当年率队投降唐军的农民军头领王瑞,如今的他已经是血狼团的一名连长了。

    这次对俄军作战,要点就是以快打快,而最突前的部队就是两个骠骑兵师。可是骠骑兵师都没有火炮的装备,面对俄军一个个坚固的堡垒,很难直接攻破,为此陈王廷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利用血狼团的特种作战方式,偷袭各个堡垒,从内部破开城门以减轻作战伤亡。

第六百九十三章海底电报() 
秋明堡的这一次作战,算是第一次的尝试,没想到如此轻松就成功了。特种作战在全世界连理论都还没有,这绝对是大胆的创新,而没有防备的各国也必然会因此而吃了大亏。不过这次特种作战严格上说只是成功了一半,如何能够在大部队进城之前,挡住俄军的反扑这才是关键。

    尽管此地的俄军并不算精锐,却也不是一无是处,守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俄军连长立刻调集起部分士兵反攻。他们已经意识到城门肯定是失守了,对方人马众多,而他们唯一能够凭借的就是城墙,如果不能夺回城门,失败就在眼前了。

    俄军面对乌拉尔山以东的少数民族,向来都是烧杀抢掠的,如今面对着可能被俘虏的命运,他们是不会奢望对方能善待他们。集中在东门的俄军好不容易被抽调过来,他们与那些青壮一起,在连长的驱赶下拼命往上冲,从几个方向冲击城门。此时的铁血团战士已经完全解决了城头敌人,腾出手来应对俄军的冲锋了。

    一队队青壮掺杂着士兵,高喊着乌拉向城门冲来,铁血团战士们立刻开始反击。他们所有人都配备着改进版暴雨枪,这些形似琵琶的步枪采用燧石发射,每支枪都能一次性装弹二十八发。尽管装填的时候耗时很长,但至少在火力密度上非常不错。

    铁血团的战士们作战经验丰富,他们甚至在辽东平原上,利用暴雨枪对付过冲锋的满清骑兵,对付这样的冲锋显得游刃有余。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铁血团战士们分成两组,交替使用暴雨枪压制对方的进攻,而不需要射击的另一组人则迅速装弹,这样保持了火力的持续性,同时又达到了火力密度,俄军连长一度认为有超过三百名敌人占据了城门,将他吓了个半死。

    双方的交火都在百米左右的距离,实际上没有太多伤亡,但是王瑞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密集的弹雨让俄军冲不上来,而在这段时间内,满桂的骑兵已经冲到了城外。

    人喊马嘶之声阵阵传来,昭示着此战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骑兵队以极高的速度冲入城门洞,沿着街道狂奔。当雪亮的马刀砍到头顶上,那些俄国青壮首先失去了抵抗意志,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火绳枪抱头鼠窜,战场上的抵抗力量顿时少了大半。

    越来越多的骑兵冲入城中,俄军已经没有了坚守下去的可能,俄军连长只好带着城中的残兵,打开西门撤退。然而在西门外,早有严阵以待的两个骑兵营守候,当俄军残兵冲出城的时候,他们立刻发起了冲锋。

    一拥而上的蒙古骑兵,让俄军士兵彻底绝望了。在平原上使用火绳枪对付骑兵,根本就是异想天开。更何况此时的俄军早已经失去了战斗勇气,许多人为了逃命连武器也放弃了,面对着迎面而来的马刀,他们只能选择举手投降。

    满桂为了不走露消息,将整个城封锁得滴水不漏,想从城中逃走的俄国人,无论是士兵还是居民都被全部缉拿。这次作战的最大依仗就是突然性,他们要凭借着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缓慢,打沙俄一个时间差,尽可能多的吞并对方领土,将对方打回欧洲去。

    信息传递缓慢,的确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即使以朱聿键麾下速度最快的消息传递方式,也仅仅是依靠速度能够达到十七节的飞剪式帆船,而此时的华夏科学院,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在宋应星的全力推动下,有线电报在浙南和福建已经全面铺开,同时在北方各省、高丽省、夷州岛、几内亚岛和澳洲都在大力建设有线电报网和铁路线,以加快信息传递和运输速度,然而这些还不够,因为海洋的阻隔,朱聿键手下的封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难以即使进行交互通讯,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应星率领的电讯研究所经过大量技术验证,决定开发一种通讯方式,让各个被大海隔绝的地区,能够很快的进行通讯交互,而这个被财政司拍板先期投入两百万银元的项目,已经在厦门港首先开始了。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宋应星带着许多研究员亲赴厦门港,参加这个巨大工程的开幕。如何联通各地的有线电报网,这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宋应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在发现从南美洲运回的橡胶,具有绝缘、隔水等多种优势之后,他才决定设计一条能够越过大海的电报线路,海底电报线。

    通过物理学的大量计算,宋应星对海水压力、盐度和温度的腐蚀性都有了很深的了解。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的第一条海底电报线决定采取六股钢缆绞线作为支撑,这些钢缆绞线每一条都是有多股钢丝铰缠而成,强度和韧度都非常高,足以承载巨大的水压和腐蚀。

    当然这六股钢缆只是起到通讯的辅助作用,毕竟钢铁对电信号的损耗比较大,如果长途进行通讯,就必须要更大的电信号发射机,这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作为主线路使用的,那是一根同样绞接而成的红铜缆线。这个最粗的红铜缆线在最中间,周围包裹着六根钢缆组成了海底电报线的核心,而在外层则是厚达两厘米的橡胶外皮进行绝缘。

    这些橡胶是根据化学书上的做法,在其中加入了炭黑,以增强橡胶的韧性和机械性能,达到更高的强度。不过这样的包扎依然不能让研究员们放心,他们在外面又增加了一层黄铜外甲。被称作海洋黄铜的铜锌合金在机械强度上并不算高,至少要差于青铜,但其对海水的抗腐蚀作用却是其他材料难以企及的,因此它被选做了海底电报线最外层的保护材料。

    可以想象使用这样的材料制作海底电报线,其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即使是第一条试运行的电报线,仅仅从厦门到夷州岛,跨越一百三十公里的海底,就需要耗费近两万银元,平均一公里就要一百多银元才能完成。

第六百九十四章融资电报线路() 
宋应星此时就站在一条作为电缆铺设船的千吨级民船上,船只以很慢的速度缓缓前进,众多工人利用船尾的绞盘机,一点点的将线路放入水下。每放下一公里的线缆,就要加装一个用黄铜和陶瓷制作的转接器,同时用橡胶防水垫压实,并在外部铆接黄铜外甲加裹油布。

    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得已,因为没有任何船只能够装下如此长的线缆,而且因为线缆很粗难以卷弯,只能勉强的以数十米的半径弯折,所以船上放不下太长的单根线缆。迫于这样的实际问题,每经过一公里的距离,才必须安装转接器,以将两根线缆连接起来。

    除此之外,转接器外侧还装有一根镀铜钢缆,这根钢缆的尽头是一个浮在水中的圆球。圆球内部是木头外面是黄铜,为得就是让其悬浮在海中十几米以下的地方。一旦有某一段线缆出现问题,潜水员可以方便的将船上钢缆系在圆球末段的拉环上,利用钢缆将海底电报线拉上水面维修,或者是整根更换。

    考虑到了如此之全面,宋应星却依然不放心。实验室的计算毕竟是理论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