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此笔洗所雕神龙,丝丝入扣,纹理清晰,苍龙遒劲威猛,磅礴之气扑面而来,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艺术感染力极强,足见乾隆盛世玉作工匠精湛的雕琢技艺。 中国玉器经过几千年的兴衰,到清代终于发展到了高峰。
清代的玉器无论是玉材的选择,还是玉器的品种、数量、加工技术和装饰纹饰,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无法相比。尤其在乾隆一朝,玉作达至巅峰,此时经济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宫廷玉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乾隆二十四年以前,主要是用库藏旧玉料和古代带板制作生活用器皿和佩饰,二十四年以后,玉器的生产随着新疆南北回部和准部上层贵族勾结沙俄发动的分裂割据叛乱的彻底平定,通往西域的交通运输得以发展,新疆密勒塔山和于阗地区优质玉材得到大量开采,并不断运入内地,新疆玉料大量进入宫廷,解决了长期阻碍玉器发展的原料问题,从而宫廷制玉进入异常繁荣时期。
清乾隆及此后,以苏州、扬州、北京造办处玉作为中心的琢玉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苏州琢玉特点为精致秀媚,扬州玉器特点为豪放劲健,宫廷玉作则融苏州、扬州于一体,具有精美极致的琢玉特点。乾隆以后,由于玉材的来源充足,在玉料的选择上就更为挑剔,所以小件玉制品质地都优于前代各期。
此件白玉五龙笔洗正展现了乾隆宫廷玉器制作的绝佳水平,由于技术上的进步与提高,又正值乾隆盛世,四海安定,各种玉器作品均十分精致。乾隆皇帝深受宋以来文人“尚古”观念影响,素以风雅自许,因此玉制文房用具品种增多,且制作精细,深受帝王喜爱,此玉制笔洗即为此中典型一例。
笔洗为文房用具,是文人们在书房盛水洗笔之器。玉笔洗从唐代开始逐渐增多,到明清两代达到高峰。乾隆帝在把玩玉器的同时还对其赋予了情感与理念,把玩玉称作是有“善治量才”的理国之德,他说:“不使良材屈伏沉沦,将其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
由此看来,乾隆帝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及鉴赏眼力,也因藏玉总结出了独到的治国方略,如此把收藏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王唯有乾隆。此器材质上乘,色泽均匀,温润质白,器壁薄厚均匀,雕工精湛,抛光细腻,仿古风格浓郁,小巧精致,古香古色,是清代宫廷仿古作品中的精彩之作。
玉孕育自天地自然之灵气精魂,而又经能工之手呕心琢磨,天意人愿和谐结合,并能相互融融,殊为难得。玉质的晶莹温润与五龙笔洗之优美庄严结合,中正雍容,华丽典雅,处处流露出乾隆御制玉器之美,艺术思想稳健成熟。
置于案头,与笔墨共论春秋,则身虽居于书斋斗室,心神却为之豁然开朗,悦目怡情,珍品难得。整器造型雍容端庄,曲线婉转流畅,结构严谨有度,形制典雅,彰显出至尊无上的皇家气息,堪为清宫同类作品中之翘楚。
第三百六十三章 苏麻离青()
第三百六十三章 苏麻离青
这两件玉制品虽然价值没有其他的物件高,可是这两件却是柳亦辰最喜爱之物。也许是和那件已经和他融为一体的龙纹玉佩有关,让他现在对所有的玉制品钟爱有加,所以柳亦辰在对古玉文化上的见解要远远高于其他,自从拜到威老门下柳亦辰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老爷子一般看柳亦辰赢回来的这些东西一边点评着,小道士在一旁用心的听着老爷子对这些东西的点评。小道士在香江的时候好好的考虑了一下柳亦辰的提议,他也觉得来世并不是一个特别安全的地方,一旦这个地方暴露他们这些人极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且之前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小道士觉得反而是留在这边帮柳亦辰的忙比较好,俗话说的好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再一个就是小道士本身也不像柳亦辰他们那样拥有特殊的异能,小道士以前不止一次向柳亦辰说过,其实这拥有异能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这世上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凡事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你身上的秘密被公之于众,到时候会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麻烦。说不定还会被有些组织给盯上,比如像臭名昭著的九头蛇那样,他们一定对这种异能者非常感兴趣,所以柳亦辰现在还是一心去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的异能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曝光的好。
柳亦辰也知道神盾局内部现在正处在矛盾之中,他相信寇森绝对不会想要去伤害他们这些异能者。神盾局内部的事情他目前也帮不上什么忙,柳亦辰当初加入神盾局就是为了想要探寻方尖碑的秘密,现在秘密已经解开神盾局又忙着内乱没有功夫理他,他还是继续忙自己的事业。
在老爷子点评这些古玩的时候小道士时不时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老爷子十分耐心的帮他做了解答。柳亦辰在一旁看到小道士的表现笑着向老爷子说:“师父您看小道士的资质如何,要不要考虑一下将他也收到你的门下,这样的话我们两个以后还能有个帮衬。”
柳亦辰提的这个建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老爷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柳亦辰会提出这个建议,他当时收柳亦辰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柳亦辰是他的关门弟子,现在要是再收一个小道士那岂不是食言了嘛。还没等老爷子回应一旁的司徒枫说道:“亦辰老弟你是不是忘了你是爷爷的关门弟子,要是爷爷现在在把虚无道长收入门下,那古玩界的那些前辈还有同行怎么看爷爷。”
柳亦辰还真是把这件事情给忘掉了,他刚刚也就是顺口这么一提,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道士能跟着老爷子多学点关于古玩的知识。柳亦辰是这么想的等他创办博物馆之后就让小道士担任副馆长,他不仅要让小道士跟着老爷子学习,他还要把小道士介绍给黄老还有马老他们。
让小道士跟着他们学习一些管理和经营博物馆的经验,他相信一旦他的博物馆建成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博物馆之一。就算那些老牌的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再多,也没有一件类似九龙玉杯还有绿绮琴之类的奇珍异宝,他不仅要建博物馆还要将传统和科技相结合。
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做成一个虚拟现实的设备,让这些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博物馆的一切。只要你用手点一下看到的古玩,就会显示出和这件古玩相关的信息,而且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还会有专业的解说员,你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向她进行提问。
不过这一切都是柳亦辰的设想,这些事情需要他一点一点的筹备团队去实现。他知道想要实现这一切很不容易,这些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所以从现在开始他就要筹备自己的班底,除了小道士之外他还想邀请贝奇加入进来,他在以后要筹办一家工艺品厂。
厂子里面的艺术总监柳亦辰就想让贝奇担任,除了让他担任工艺厂的艺术总监之外,他还想让贝奇兼任博物馆技术顾问,如果一旦有文物损坏的话以贝奇的手艺把这件东西修复到完美如初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柳亦辰不能保证这些东西全部都完好无缺。
不过柳亦辰知道他的那些奇珍异宝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安全,它们一旦出现任何不可逆转的损伤到时候柳亦辰后悔都来不及。听到司徒枫的话后柳亦辰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笑道:“枫哥我这不是一时着急给忘了,就算是师父不能收徒,那让小道士跟着师父多学习一些古玩方面的知识也行吧,以后我的博物馆全仰仗小道士呢。”
“这你得看爷爷他是什么想法,如果他愿意的话就让他跟着老爷子学吧。有时候我真不知道你这脑子里面想些什么,你对所有的事情都在运筹帷幄之中,好像发生任何事情对你都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一切早就在你的意料之中,就比如这次你去香江和藤原健生参加赌局的事情。
你应该是在家里的时候就已经布好整个局,要不是你告诉我们恐怕到比赛结束我们依旧被蒙在鼓里。有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你实在是有些可怕,不过我知道你这人做事情是有底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你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司徒枫觉得现在的柳亦辰已经不是他刚刚认识的那个人,这半年多来柳亦辰的改变都被他看在眼中。
等到司徒枫说完之后老爷子转过身看向小道士,他想知道小道士自己是什么意思。如果他愿意跟着自己学习一些古玩方面的知识,他不介意在多带出一个学生来,而且小道士本身书法造诣已经达到无人能及的地步,要是他愿意的话老爷子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他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
“我倒是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教授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知道虚无道长愿不愿意跟着我学?”老爷子饶有兴致的看着小道士问了一句。小道士表示自己本来已经拜了老道士为师,虽然现在老道士已经仙逝,但是他已经不能在拜入其他人门下,不过他很愿意跟着老爷子学习古玩这方面的知识。
既然小道士也愿意跟着老爷子学习,那接下来老爷子每欣赏一件讲述的知识要比之前更加详细,小道士还让柳亦辰帮忙找了纸和笔,他一边听着一边在本子上坐着记录。柳亦辰也在一旁时不时的添加一些自己的见解,现在他们看的是那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
这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胎质细腻,八瓣花式,器形丰腴端庄,弧壁深腹,宽口内倾,下腹斜收。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盌内刻牡丹绽放,刀法利落写意,篦划筋脉,雅致入微。下缀叶片拱花招展,彷佛随风摇曳。线条流丽,寥寥数笔,灵动生趣。
内壁八瓣,均自刻划折枝莲纹,意态略异,花儿委婉,荷叶得体,简洁清雅。平底规整沉实,无意修胎巧留痕,犹如一钩新月挂苍空。通体罩釉独芒口,旧镶铜扣。器面莹亮柔润,色呈牙白悦目脱俗,聚处若泪痕而色略深,久历千年风霜,朴淳如昔。
这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也算是定窑中的精品,除了这件定窑柳亦辰这次还收获了一件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大盘广口折沿,浅弧壁,圈足,体态浑厚大气。口沿饰花叶锦地,内壁绘缠枝莲花,盘心圆形开光绘鱼藻,游鱼肥美生动,四周盘绕漂荡海藻,构图完整。
外壁装饰缠枝宝相花,圈足露胎,足内无釉,满布火石红。绘画风格承袭元代典型样式,层次分明,富丽雄浑、豪放不失典雅。青花色料为典型元代“苏麻离青”料,色妍青郁,上布黑褐色斑点。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
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