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目前只有这么四个和卫子夫所生的子女,后宫里波澜不兴,所以张贺也不用和别的穿越男一样,拿着宫斗剧本就开始忙活,因为他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宫斗的客观条件和需求。

    卫长公主一看就活泼机灵,她款步走到阳信公主面前,将一大捧紫红色的野豌豆花放在案几上,撒娇道:“姑母,我们刚才在岛上采薇,这些都是献给您的。”

    诗经里唱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张贺今天才知道,原来这采的是野豌豆花,一种可以拿来吃的作物。不过这一大捧看起来也挺好看的,远看和蝴蝶兰也差不多。

    阳信公主对卫子夫笑道:“婉仪就是嘴甜,可会哄我开心。”她又招呼另外两位公主一起过来:“这两位是据儿新来的小伙伴,你们可认识啊?”

    卫长公主摇了摇头说:“听阿母说过这件事,但弟弟刚开始学书,我们没有去打扰他,因此还没见过。”

    “我也是第一次见。”阳信公主回头问道,“你说送他们点什么见面礼好呢?”

    “姑母刚才赏赐给我们的玉环不错,也可以赏赐给几位弟弟们。”卫长公主大方应答。

    阳信公主对左右吩咐道:“将我之前要你们采买的玉环再拿几个出来。”

    四个小孩子各自分到了一块玉环。刘据和卫伉得的是碧玉,张贺苏武得的是白玉,玉环设计非常小巧,仅有两枚一圆硬币那么大,上面绑着编织精巧的五彩丝线,显然是阳信公主特地让人采办用来赠送给宗室里的小孩子的。

    “君子如玉,如琢如磨。”阳信公主说道,“今后你们可要好好陪伴据儿,用心读书。”

    张贺思索这意思,阳信公主对他们可是寄予厚望。不知道她如果知道遥远的将来自己的弟弟一不小心把宝贝太子作没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到湖面上传来黄头郎划船的歌唱声,卫长公主欣喜地抬起头,开口说道:“去病哥哥来了。”

    霍去病!张贺本着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的反射弧,马上朝湖上望去,只见苍绿色的湖水上,一叶扁舟缓缓而至,穿着红色战袍,外面披着黑色盔甲的少年正按着腰间的汉剑手柄,笔直站立在船头。少年的眉眼里满是意气飞扬,黑发在头顶高高束起马尾,金色的阳光倾泻在他的身上,更显得他整个人烨烨发光。

    “臣见过皇后、公主。”霍去病跳下船之后就直接来到水阁,先向卫子夫和阳信公主行礼。

    “去病啊,你是从哪过来,怎么一身战甲?”阳信公主问道。

    霍去病在靠近卫子夫一侧的席位上坐下,回答道:“我刚从建章营过来,舅舅在挑选骑兵,我也去看看。”

    “又要打仗了吗?”卫子夫感叹道,“自青弟二年征战回来,才修整了两年。”

    “自从舅舅夺取河南地,陛下在那里建筑朔方城之后,匈奴右贤王怨恨在心,多次侵扰朔方,杀略吏民无数。照着陛下的意思,得让舅舅把对方打趴下才行。”

    卫子夫就不再多说了,她问:“那你怎么一个人来了?”

    “哦,舅舅还要和这次出征的将军协调大军的分配,涉及军机,我就先回来了。”

    “这个卫青,才闲了没多久又忙了起来。”阳信公主说。

    “是啊,我都好久没见过舅舅了。”刘据走到霍去病旁边,扯了扯他的衣袖,“去病哥哥,什么时候带我去玩。”

    “你还太小,陛下不让。”霍去病拉起刘据的小手,“我带你去玩划船吧。”

    这话一说完,卫长公主也站起来说:“我也要去。”另外两个公主也吵着要一起玩。

    霍去病摇了摇头说:“我一个人带不了那么多,据儿和婉仪和我一船,其他自己解决。”

    刘据注意到张贺在一旁眼巴巴地盯着霍去病看,以为他也非常想一起玩,就将小伙伴拉了过来:“让贺和我们一起吧。”

    其实只是在研究霍去病真人和历史记载里的霍去病有什么区别的张贺:真是太谢谢你的体贴关怀了。

    史记记载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不过他目前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对着几个孩子倒没有流露出一脸冰山模样,而且大家都很喜欢这位霍表哥,叽叽喳喳地缠着他说话,霍去病虽然很有些孩子王的派头,但也只是偶尔回答几个字或者点头摇头。

    终于坐上了小船,这次霍去病亲自划桨,小船便在水面上旋转起来。张贺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这位天生富贵的少年显然从来没干过类似的活,并不懂得如何让船前进。

    “去病哥哥,你是故意让船打转的吗?”刘据天真无邪地问。

    霍去病严肃地点了点头,仍然面不改色地滑动双桨,那船转动得更迅速了起来。

    张贺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轻咳一声,开口说:“贺曾听阿翁说过,要让船转弯,用一支桨划就可以了,另外一支要横在水上。”

    “是吗?”霍去病照着张贺说的做了,果然小船慢慢转弯,船头朝向了浩渺的湖水一边。

    “把桨放入水里,用力往回拉,应该就可以前行了。”张贺继续指导。

    霍去病虽然从没亲自划过船,但他一点就通,很快就将船划得又快又平稳,分开水波往湖中央划去,在不远处,高耸的未央宫前殿以其巍峨的气势矗立在龙首山上。

    刘据拍起手来赞道:“去病哥哥真厉害,贺也懂得真多。”

    张贺在心里默默吐槽,不是你哥哥我懂得多,是你去病哥哥不懂划船而已。

    张贺在绢帛上画出了马镫的基本造型,对张汤介绍道:“就做这种拱形的,下面是圆形的可以放脚,上面要留一个孔洞用来让皮革穿过将它固定在马鞍上。”

    “你确定这么打造出来的铜器可以让你上马更利索?”张汤将信将疑。

    “做出来看看就知道了嘛。”张贺撒娇道,顺便又求了张汤一件事,“阿翁能不能将马鞍解下来,孩儿要拜托大婢做一些手工在上面。”

    这倒是一件小事了,张汤点头道:“那个铜器我且让人按照图样做出来看看,至于马鞍你喜欢怎么处理都可以。”

    张贺欢呼一声:“阿翁真是太好了。”

    张汤刮了刮他的小鼻子:“别卖乖了,就你主意最多。”

    张贺笑着扳着小手指说道:“哪次出的不是好主意,阿翁可不许嫌弃我。”

    张汤拿着绢帛出去找工匠了,大婢封姑双手捧着马鞍回到房间里,和张贺大眼瞪小眼。

    “公子,你要怎么处理这块马鞍。”

    我想要弄个像高桥马鞍一样的东西出来啊,张贺在心里想,后世高桥马鞍两边有用木头雕刻出凸起的,这样可以固定住身体在马背上的位置,但马镫的图纸正被张汤拿去制作了,再要求做个木头的高桥马鞍未免太不循序渐进了。

第104章 年表()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宣室位于未央宫前殿之北,是皇帝和大臣们商议正事的地方,刘彻曾经想要在宣室招待“主人翁”董偃;恰逢东方朔正持戟在殿阶下守卫;他放下戟就劝阻刘彻说:“董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乎?”董偃自此宠衰,三十岁就去世了,可见宣室是非常严肃的办公场所。

    刘据来到宣室的台阶下面的时候,这位传说中的东方朔正好在值班,他身材异常高大将近两米,手里拿着戟;表情肃穆;看起来好似一尊门神。一般的小孩子看到东方朔这样的可能就吓跑了,但刘据却很是胆大,他大大方方地走过去;对着东方朔行了一礼说:“东方先生,我想见父皇一面;烦请你通报一声。”

    东方朔对他也很是和颜悦色:“原来是小皇子啊,你见陛下有什么事呢?陛下在商议正事;如果不是什么大事,臣去通报可是要被打出来的。”

    刘据想了想说:“我是来和父皇讨论一下使用马镫的心得的。”

    东方朔进去通报;刘彻对自己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听到刘据有事来找他;马上就同意让他进宣室。

    宣室里此时灯火通明,在宣室北侧挂着一幅巨大的汉匈边界舆地图,上面用黑笔和朱笔描画着行军路线,卫青率领的大军出发已经有些日子了,算算也该到了边关,那地图上的高阙、朔方、右北平三处都画上了圈,并且做了朝匈奴境内出发的箭头。

    而此时刘彻正坐在榻上,旁边的几案上摆着张贺让张汤进献的马镫,除了张汤之外,大司农、少府都在。刘彻看到刘据,招手道:“据儿,来这边坐。”

    刘据乖巧地坐到刘彻身边,从身后举出一个食盒,对刘彻说:“父皇,这是母后做的点心,儿臣听说您今日忙于国事,都没有来得及吃饭,特地带来给您的。”

    说完刘据打开食盒,露出里面做成各色水果、色泽诱人的糕点,卫子夫心灵手巧,在里面还加了张贺前些日子发明的砂糖,混着剁碎了的花瓣酱,密密地涂在上面,空气中也泛起了一丝甜味。宣室里的大臣们也是一整个白天没吃过了,这时都被勾起了馋虫,心里对着眼前天子和皇子父慈子孝好一阵羡慕。

    刘彻捡起一块吃了,口齿余香,他赞叹道:“味道果真不错,朕看各位大臣们也饿了,不如据儿将剩下的分给他们吧?”

    “不用了,这盒是专程献给父皇的,我还特地多带了一盒,让张贺分给大家吧。”

    刘据说完,张贺也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一个食盒,打开盖子,按照顺序一个个大臣分发过去。

    大家略微填饱了一些肚子,刘彻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今天各位辛苦了,朕吩咐你们的事情记得一定要用心办好,你们可以退出去了。”

    众人纷纷告退,张贺还抽空挥挥手和张汤再见。

    等大家都退下之后,刘彻才转头问刘据:“刚才东方朔说你要和我讨论一下使用马镫的心得,怎么,朕这个天子都没试过,你这个小兔崽子倒抢在前头了?”

    刘据半点也不怕他,此时没有外人,他就伸出双手缠着要刘彻抱,刘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刘据这才回答道:“那是张贺先送我们的小礼物,卫伉和苏武也骑过了,阿翁你想抢在前头也来不及啦。”

    刘彻看向张贺:“今天早上张汤来进献马镫给我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朕的廷尉什么时候突然开窍会捣鼓新玩意了,看到你我这才回过味来,这马镫恐怕是你的手笔吧?”

    不愧是梦日入怀的天子,张贺心想,刘彻这看问题的眼光甚是本质啊。不过他还是觉得小小年纪就发明马镫这个人设有些太超前了,于是故作懵懂得回答道:“臣只是提供了一些点子,大部分主意都是臣父听臣随口说起后想到,由臣父去找工匠铸造出来的。”

    “小小年纪不居功自傲,朕很欣赏你。张汤我已经赏赐了他千金,至于你嘛”刘彻反复扫视张贺的头顶,叹道,“你还太小了,都没有这未央宫的柱础高,朕也不好封你官职,暂且先跟着我儿好好混吧。”

    莫名其妙被鄙视了身高的张贺:“臣当为皇子殿下效死。”

    “免了,这些漂亮话留到长大再说吧,小小年纪老气横秋的,倒像仲卿少时”刘彻话说到一半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对两个小孩子回忆往事,马上停住,换了个话题道,“正好今天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