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轩只是摸了摸她的头,道
“哥哥不是答应过灵儿嘛,哥哥这辈子都不会离开灵儿的。”
这时,一道冷冰冰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回来了。”
这语气,明明是关心的话,说出来却跟仇人一样,
不用想,秦轩都知道,肯定是夏忆雪。
他抬头望去,
果然,
夏忆雪双手环胸,抱着一把长剑,倚在院门后的假山前,秋水般的美眸正凝视着自己。
秦轩也凝视着她,轻声道:
“回来了。”
夏忆雪目光躲闪,没有再说话。
咕噜。
一道肚子的咕噜声打破这温馨的气氛。
秦轩尴尬的笑了笑,道:
“给我和苏媚准备些吃的吧,有些饿了。”
夏忆雪将剑收了起来,道:
“灶房里有些面,是小翠昨天下的,还没吃完,你先凑合凑合吧,我去给苏媚妹妹找点糕点。”
凭什么苏媚就有糕点吃,我就要吃过夜的面!
还是剩下的!
不对,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熟悉?
秦轩这才想起来,
这不是当初在京都的时候,自己跟夏忆雪说的吗?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夏忆雪这丫头竟然还挺记仇的
第78章 君臣对话()
我如今好歹也掌管着一县之地,夏忆雪总不会真让自己吃他们吃剩下的面吧。
可当秦轩怀着侥幸的心理走进灶房之后,
他才发现,
夏忆雪说的竟然是真的。
灶房里就只有一只孤零零的瓷碗,碗里面是看上去都已经干了的面。
秦轩欲哭无泪的又自己添了些柴火,把这碗面重新热了一下。
这院子是南阳县令留下来的旧居,
原来的婢女管家之类的全都被夏忆雪打发走了,
诺大的院子里,除了灵儿,小翠,夏忆雪之外就只有刚刚回来的秦轩和苏媚了。
所以当燕洵和陈畅来到秦府之后的表情是错愕的。
而当他们找了半天,才在灶房里找到可怜巴巴捧着碗面的秦轩的表情是憋着笑的。
秦轩刚刚把面煮好,还没吃上一口,就看见门口出现了两张憋笑憋得通红的脸。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
凭啥家里其他人都大鱼大肉的,老子就得在这抱着碗清汤面啃,
秦轩把碗往桌上一扔,豪爽的道:
“走,上醉花楼,我请你们吃饭。”
醉花楼是老字号,是南阳最大的酒楼,事实上可以说是整个青州最大的酒楼,即便是在齐国都有不小的分量。
秦轩一行人一进酒楼,就有小厮过来带他们进了雅间。
在这种大酒楼做小厮也是要有些本事的,
最起码的察言观色和识人的本事还是要有的。
秦轩一行人均是衣着不凡,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所以小厮的态度也是格外认真,将秦轩一行人伺候的很好。
“你们做的不错。”
三人刚刚坐定,秦轩便开口夸赞他们二人道。
“我们只是按照殿下的吩咐做事。”
燕洵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开口道。
秦轩问道。
南阳卫就是秦轩准备设立的第一支军队的名字,
这支军队目前还只有个雏形,具体的装备,饷银,编制等问题还有待商榷,
比如说三个百夫长确定了,十夫长的人选呢?
比如说三支卫队,究竟是统一装备刀盾,做步兵,还是装备秦弩,做弩兵
“十夫长的人选,我,康定公和四当家的已经选出了个大概,明日就可以交给大当家的过目。”
陈畅口中的四当家的就是狗子。
陈畅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这军种的选择,还得请殿下定夺。”
一阵敲门声响起,
“进!”
酒楼的婢女们端着一个个精致的菜肴走了进来,放在了秦轩等人面前的桌子上。
秦轩夹起一块东坡肉,放入嘴中,问道:
“你们的意见呢?”
陈畅回答道:
“我认为三卫可以分开装备,分开训练,一卫训练为刀盾手,一卫训练为重骑兵,一卫训练为弓弩手,这样三卫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
秦轩又将目光转向了燕洵,
燕洵想了想,说道:
“我也赞同将三卫分开,只是我觉得重骑兵对于现在的南阳来说负担太重,培养一名重骑兵耗费的精力与钱财完全可以训练出三个合格的刀盾手。”
“所以我决定最好两卫训练为刀盾手,一卫训练为弓弩手,至于骑兵,训练几个轻骑兵作为斥候就好了。”
“这样,无论是守城和攻城,我们都能保持足够的战斗力,还能节省下来不少军饷,用于建设。”
秦轩沉思了一会,道:
“康定公想的浅了些,虽然说刀盾手加弓弩手的组合,攻城守城俱佳。”
“可我们要面对的可不是什么流窜山匪,而是整个齐国,与齐军的遭遇战必不可免,到时候,我们拿什么对抗齐国的铁骑?”
“所以说重骑兵不可或缺,即便是训练付出的代价高些,那些是值得的。”
燕洵听后,点了点头,道:
“臣明白了。”
秦轩接着说道:
“狗子的骑术还是不错的,再加上他曾经在杨柳寨训练过骑手,所以重骑兵就交由他训练吧。”
“余成当了这么多年的杨柳寨二当家的,肯定也有些治理兵士的心得,刀盾手和弓弩手的训练就交给他了。”
“杜若虽然熟读兵法,但是从未有过实战的经验,甚至可能连血都没有见过吧?所以这些天,就让他跟在狗子和余成的身边多学学,多看看,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让他独领一卫,康定公以为如何?”
燕洵恭敬的道:
“全听殿下吩咐。”
秦轩点了点头,突然发现燕洵和陈畅都是连筷子都没有动,于是诧异的说道:
“叫你们来是吃饭的,公务只是顺便谈谈,怎么都不动筷子啊。”
燕洵和陈畅听后,都是象征性的往自己碗里夹了两道菜,然后就没动作了。
秦轩摇了摇头,道:
“这样也好,先把公事谈完了,再吃饭。”
秦轩将筷子放下,继续问道:
“南阳的高速官道,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竣工?”
陈畅回答道:
“就现在这个速度来看,最多半个月,高速官道就可以正式开放了。”
秦轩叮嘱道:
“修路是个大事情,是未来南阳财政收入的大头,修建速度固然重要,质量也不能落下了。”
陈畅保证道:
“大当家的放心吧,修路一直有四当家的盯着,绝对不会出现什么质量问题。”
秦轩点了点头,
狗子做事,他一向很放心。
“修建学堂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秦轩又问道。
陈畅和燕洵闻言都是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
“还在办,南阳县城里的学堂已经修建起来了,就是原来的县丞府。各个镇上的学堂也都在建。”
“只不过”
陈畅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只不过学堂的教书先生还没有招到。”
秦轩有些诧异,问道:
“怎么会这样?我让你们写的告示发出去了没有?”
“发出去了,这都快要一个月了,愿意到官府学堂教书的读书人一共就两个人,连预计的数量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陈畅回答道。
秦轩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应该啊。
自古以来都是穷学文,富学武。
包吃住,每个月一两银子的福利条件对南阳的穷书生们来说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教书育人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怎么告示发出去一个多月,愿意到学堂教书的读书人才只有两个?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中间一定有问题。
“去查。”
最后,秦轩对陈畅说道。
第79章 请客()
陈畅脸上露出一丝犹豫,最后还是回答道:
“已经派人去查了。”
“什么原因,查出来了没有?”
秦轩问道。
“是县学教谕张正的原因。”
陈畅继续解释道:
“听说我们要办学堂后,张正虽然明面上并没有阻拦,事实上他也不敢,可背地里,他一直是反对我们办学堂的,甚至对他的学生称我们办的学堂是有辱斯文。”
“张正已经做了县学教谕十多年,在南阳学子心目中的地位崇高,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读书人都不愿意当学堂的先生。”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说教堂所教的内容非传统儒学,不合那些儒生的心意,但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毕竟叫那些读书人当先生也只是教学生识字。”
秦轩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
“以后不要再提县学之类的了,从今天起,南阳只有公办学堂,没有所谓的县学。”
陈畅点了点头,道:
“明白了,大当家的。”
秦轩问道:
“你们找过那个张正没有?”
陈畅回道:
“康定公的二公子曾经做过张正的学生,他去找过张正。”
秦轩将目光转向燕洵。
燕洵脸上露出无奈之色,道:
“张正是杜若的先生,也是臣的旧友,臣让杜若去找他,是请他做学堂的学正,可他实在是顽固。”
秦轩明白了,道:
“学堂,兹事体大,不可能因为一个教谕就拖延下去,这件事情我已经有了主意,你们只要好好的学堂建起来就好了。”
燕洵听后,犹豫良久,还是开口道:
“殿下,张正其人虽然顽固,但为人良善”
在燕洵看来,秦轩所谓的有了主意,无非就是将张正捉起来,或者杀掉。
秦轩打断了他,道:
“我都明白,张正是你的旧友,我不会把他怎么样的。”
有了秦轩的保证,燕洵放心了许多,道:
“多谢殿下。”
秦轩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这两个月你们寄给我的书信,我全都读了,并没有什么值得议论的地方,但我毕竟不在南阳,有很多问题,不亲自去看,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这两天,我会在南阳四处逛逛,你们一切照常,就当我还没有回来。”
“我们明白。”
陈畅和燕洵回道。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秦轩问道。
陈畅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
“殿下,我前些日子出城回杨柳寨,途径城门,发现南阳的城墙似乎太过陈旧,已经有多处出现破损,如果有人以攻城器械攻城,恐不堪一击。”
“我想要征人去修缮城墙,可南阳的劳力已经全部被用作修路和修学堂了,再加上”
“武备库中的银子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那就是我们没钱了!
这也是正常。
对于原来的官府来说,修路和修学堂非但不用耗费银子,反而还是捞油水的好时机。
可对于秦轩他们,就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