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妇见过曾大人。”季颜抱着东西,行的礼更加不伦不类。
“季大嫂给秋儿买用具?”
“正是。”季颜不知对方要做什么,却又不能盯着男人看,便只能看那位郭佳小姐了。她很庆幸自己已经迈入中年,这种年纪的女人,不会太过惹人遐想。“不知曾大人可是有事吩咐?”
“季大嫂跟徐烟姑娘乃是近邻,不知对这位姑娘,季大嫂有什么看法?”
季颜怔了一下,犹豫半晌,才反问道:“不知曾大人问这个问题,是为了断案,还是只是闲谈?”
曾大人到是好奇了,“断案如何,闲谈又如何?”
“若是断案,我与徐烟虽是近邻,可了解着实不多。所知的一些,不过是村间闲谈。其中到底如何,大家不过以讹传讹。,实在当不得真。到是我儿考中县试时她曾来拜访过,不论她在外面如何,身为女子,走到今时今日,实属难得。再多,民妇却是再没可说的。”
“若是闲谈呢?”
“若是闲谈,想来曾大人也听了不少。村子里传来传去,不过是那些罢了。”这曾大人在村子里住了一个多月,不可能还需要她再为他复述一遍。
“听说这位徐姑娘与幼时十分不同,更做了许多出乎常人的事情。”
季颜笑道:“人被逼到绝路时,总是要想办法求得一条生路的。”至于换了一个人,这种事不是亲身体验,谁又能想得到?“当时她妹妹病的快要死了,她父母不作为,爷奶心狠让她等死。身为长姐,为了救妹妹,自然也就顾不得其他了。”
曾大人道:“听起来,季大嫂对徐姑娘似乎很是欣赏。”
季颜点头:“若我有个女儿,到是希望她能有此勇气和心性,不论何种境遇,都能为自己搏出一条生路。”
曾大人点头:“大嫂说的极是。”说完,便让了开去。
季颜冲他又行了一行,抱着东西继续前行。离得尚不算远,正好听到郭佳问曾大人:“曾大哥,你说的徐烟可是原来那天然居的老板?说起来,我还曾见过她呢”
后面的话,季颜就没再听了。回到家里,将纸放到徐秋平时收放的地方,便开始考虑搬家的事情。
搬家并不是今天刚有的想法,而是在了解了科举制度之后就有的。
考个秀才,就要从县里到府里,运气好,花个一年的时间,也就考完了。后面再到省里考举人。举人之后要再考,还得去京里。今年若是考不过,那还得再拖一年这一年里,来来回回的跑,实在麻烦。
再者,徐秋考上童生,其实就不怎么适合再继续留在村子里读书了。徐源的水平摆在那里,他自己也在替徐秋另择名声。这附近的学子,大多都会到镇上的青山书院。院长曾是进士,他自己的儿子如今也是进士。这样成绩,在这附近,便是金字招牌。徐源以前便在青山书院读书,所以,他最初给的建议,便是让徐秋进青山书院。
但这一次去了府里,他却又认识了另一个书院的人。
晨光书院,乃是他们这一个省,乃至全国都出了名的书院。据说这个书院的院长,曾是帝师。
帝师跟进士的差别,哪怕季颜真是个无知村妇,也明白其中的差距。只是,能不能进入这个书院,却要看本事。
徐源说,徐秋乃是他见过的人中最聪明的人。以前他们乃井底之蛙,并不知道有这样一所了不起的书院存在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那还是让徐秋去搏上一搏。
当然,前提是,徐秋考上秀才。
晨光学院的要求极为严苛,只是报名,就需得有秀才的功名。能不能进,还得考试。考不过的,哪怕是皇子,学院也是不收的。也因此,能进这学院乃是学子之荣。
也因此,进这学院的学子,不讲贫富,不讲身份,只讲学识。
但是,它也是看品德的。所以,据说,每一年虽然总会收进不少学生,可每年被陆陆续续退学的也不在少数。或是品德有问题,或是进了学院之后,便不思学习其中细节,却只有学院内部的人知道。外面的人听得再多,也不过是八卦。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前面好几届春闺,前三甲都是晨光书学的。
有这样的地方,季颜自然想将徐秋送进去。
但以徐秋现在的学识,只跟着徐源在村子里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幸好这一次徐源碰到了他以前的朋友,那人到已是举人,见到徐秋,很是喜爱。便对他指导一二,虽然只一两天时间,徐秋亦觉受益匪浅。
他们现在搬过去,一来可以让徐秋就近讨教,二来,参加院试也方便,三来,晨光学院离得也近,万一有什么消息,可以更快得到。一举多得,又全是益处。
“可是母亲,我们的钱够么?”徐秋听了季颜的打算,皱着眉头开始算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季颜也从来没想过要把他养成不知俗务的书呆子。所以,面对这样的事,徐秋很自然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费问题。他一直都记得,他们不是什么富人。
“够的。”季颜道:“我准备买个小一些的院子,又不准备做什么营生,所以偏僻些也不甚要紧。到时再买些田地,等地里有了出息,花销也就不会太多。再一个,你有了秀才功名,也有粟米可领”
徐秋瞬时觉得肩上压力重重的:“母亲放心,孩儿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尽力就可。之前的前还剩下许多,我平日绣花也能贴补家用。并没你想的那么艰难。”
徐秋自是不信的。
村子里因为只是私塾,所以花费有限。而且其他人跟他不同,他买的书是其他人的许多倍,练习用的笔墨纸砚,更是旁人的不知多少倍他一个人的花销,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所以,他相比时并不拿那些同学比。他只拿隔壁徐汇叔作比,徐汇叔一个人读书,拖累的一大家子日子都不好过而他家,就只有母亲一个人辛苦。
母亲在他面前表现的寻常,不过是为了让他安心罢了。
季颜还真不知道徐秋会这样想,却也没太深究,小孩子懂事些,总是好的。
“这件事你跟源先生说一下,看看他的意见如何。”到底是徐秋的夫子,而且对于府城,徐源比他们更加了解。
徐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只问他们钱可够。他到是知道季颜上次发了笔财,具体多少他不知道,但她眉头不皱的不买了两个下人,买了牛车,他却是看到的。
得了徐源的意见,季颜便直接让童城去了府城。房子不必太大,院子可有可没有。因为她本没准备住太久。最要紧的是,要能立刻入住,价钱公道就行。
季颜直接给了他银票,让他带着去办事。童雨依旧留在村子里,每天跟着徐秋来来回回的跑。徐秋在屋里跟着徐源念书,他则跟那些蒙童班的学生一起摇头晃脑的读书。而家里,季颜以前给徐秋做的砂盘,此时则成了他练字之物。
童城这一去就是十天,地方找到,房子也买了下来,据说三进的宅子。三进说的好听,但屋舍都不大,而且房间也少。可再如何,总也是比村子里的大的。难得的是,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据说里面种了些寻常花木,虽不明贵,却也难得的雅致。
这宅子花了不到二百两,宅子户主挂在徐秋头上。
事情妥了,便准备搬家。
季颜带着徐秋去了村长家,他们要走,总要跟族里说一声。村长其实也就等于是徐家的族长,他们这一去,三五年肯定是不回来的,徐河的墓每年都要打扫祭奠,这事还得请族长照应。再一个,他们家的屋子和良田,也只能交由族中照料。
之后又去了趟徐江家。可惜,自从出过闹鬼一事,两家就这么客气的处着,两家并不亲近。
前后折腾了三天,季颜将能带走的东西全都装上牛车,母子两带着童家叔侄,从村子出发,往府城而去。
牛车缓缓而行,因为载的东西太多,牛车的不快。季颜几人大多数时间都跟在车后面走,他们不急着赶路,到了中午热的时候,还要找个阴凉的地方歇歇。
童城曾笑言:“夫人这作派,像是游山玩水的。”之前他连办事连来回路上,不过花了十天。如今按这速度,十天能到府城就算不错了。
“等将来,我们换上马车。母亲想去哪,就去哪。”徐秋很是心疼,一路下来,母亲跟他一样都是用走的。
“牛车就极好,虽慢却稳。”
马车快是快,可这路啊,实在是让人头疼。
正说着马车,就听着后面一阵马蹄声响。一行人飞快行来季颜望了一眼,待认出来人是谁,不够感慨,这缘份,也是没谁了。
一行人慢慢的近了,最前头的是出来探路的,那人一眼就认出了徐秋。那人也是在村子里待过的,徐秋这个被村里人一次次吹着的小神童,他怎么可能不认识。
“哟,这不是秋小子么?你怎么在这?”那人好奇的将所有人打量了一翻。
“孙大哥好,这是我母亲,我们正准备去府城。”
那人对着季颜抱了下拳,根本没下马,只是让马速度慢了下来:“你们这会儿去府城做什么?”又道:“你们准备就这么走过去?那可不近。”
徐秋笑咧着嘴:“我们准备搬到那边,母亲说方便我读书。”至于走过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因为母亲就在身边,带的东西也充足,虽然慢一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晚一些,但一点也不觉得苦累。
曾大人骑着马也到了。看到他们,也有些惊讶:“怎么回事?”
“回大人,是徐家村的徐秋和他母亲,他们这是搬家呢。”
曾大人看了一眼那牛,又望了眼车上。再看几个正跟着走的人,视线最终才落到季颜身上:“季大嫂,可要带你们一程?”
季颜摇头:“多谢大人。我们都是闲人,不赶时间。就不耽误诸位大人的时间了。”
“不耽误。”曾大人直接道:“让后面空出辆马车出来。”
季颜默叹了一声,也没再拒绝。
将牛车上的东西匀了大半到马车上。季颜和徐秋就坐在牛车上。这不是她矫情,实在是因为牛车稳。
“母亲,您似乎并不高兴!”到了夜间露营休息时,徐秋守着季颜,小声的说着他担心的话题。
“没有不高兴。”季颜拍拍他的肩:“母亲只是不喜欢麻烦别人。”尤其是这个别人还一身的麻烦。
“确实是麻烦了曾大人。不过,曾大人真是好人,特别亲和,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在村子里的时候,就很和善,其他人都喜欢他们。”
季颜靠着树根,不是没有,而是不需要。面对的都是一群升斗小民罢了,他摆出官威来,纯属大材小用。就是把这些百姓吓到了,让他们都怕他,又有什么用?他们相识一个月,转头之后,可能一辈子都不得再见。还不如省点事,轻轻松松的过去。
当然,他本性也不是爱逞威的人。
说他和善到是错了,他可是武将。只是纪律性更强,且收了一身的煞气罢了。
“睡吧。”武将都是耳聪目明的,他们说的再小声,他们都能听得到。这种议论,实在没有必要。而且,今晚也要早些休息,不然,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