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行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先生,收下吧,”一旁地刘天水闻言,也说道:“这是匡哥的意思,别人也不好更改,”笑了笑,说道:“您的身家,咱自然了解一些,正因为这一点,我们才真正放心呢。一般人见了这笔巨款,可能要动贪心的,张先生这么小的年纪,却已是有过亿的记录,更散尽了兴办义学,岂会在乎这些?”

    此言一出,律师也跟着笑了。

    事实情况如此,勿用细想。叶匡所谓的巨款,与张斯的身家相比,差的远了。而张斯才华横溢,一本书的出版,利润也是非常丰厚的,更何况他不仅是位作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将钱财放在眼里,近亿的身家,全都挥尽,自己留的极少。

    大概是钱赚的容易,也就没什么好留恋的了。

    刘天水笑道:“张先生若是还要捐钱,不妨将这笔也捐了,反正今后蕾蕾要跟着您的,她的财产,您可以做主。匡哥若是有知,也会欣然同意,毕竟是积德呢。”

    话有些戏谑,张斯也不禁好笑。

    他非扭扭捏捏的人,听到此处,也就没再犹豫,直接收了下来。叶肖蕾也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却没什么兴趣,她在张家吃穿不愁,对钱没什么概念。并且在桃源的时候,她得到的待遇,完全不是钱可以买到的。

    时间流逝,叶肖蕾在康复,叶老先生却陷入了弥留。

    在一个温和的午后,张斯携着叶肖蕾去看望他。老人带着氧气管,躺在病床上,面色极差,呼吸微弱。只在见到叶肖蕾的时候,眼睛忽然亮了,人也精神许多。见她乖乖被张斯抱在怀中,老人似乎放下了心,去了一大桩心愿。

    “张先生,终于见面了。”

    亲人探视之后,房中只剩下了两人。

    “谢谢你,倒真不曾想过,世上有你这样的人……”老人精神不错,拿开氧气,说话很清晰,竟没有咳嗽。

    张斯摇摇头,说道:“自救出她的那一夜,蕾蕾就成了我的亲身女儿,照顾她是我的责任,叶老不必感谢我。”

    “男子汉大丈夫,恩怨分明,我年纪虽然大了,却还做得到。”老人笑了笑,说道。

    张斯对他的观感,好了不少。老年人的脾气,大都不好,常常偏于怪癖,像眼前这样乐观豁达的,倒是少见。尽管为黑帮份子,还是一方大佬,手上可能有许多血迹。但单以个人观之,确实不错。

    “我这辈子,打打杀杀,尔虞我诈的事经历了不少。”老人兴致不错,温和地说道:“但待人做事,都是凭着良心,并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讲到此处,喟叹了一声,“但阿匡,天明和蕾蕾,我确实辜负了他们。”

    张斯听着,没有安慰。

    老人续道:“阿匡死于非命,多少有些天意在内,江湖上的人,得到这样的结局,也不算很差;倒是蕾蕾,终究是无辜的,任何苦痛难过,都不该承担……我本来很焦急,自己快要离世了,这儿又不适合她成长,真不知如何是好。”

    张斯心中叹息,理解他的心情。

    “能见着张先生亲自跑这一趟,又如此在心,我真的好高兴。”

    两人拉拉杂杂聊了许多,并没有涉及许多具体的事情,更像在交流生命的心得。一个将死的老人,与一位生意盎然的少年,确实有可谈的话题。由沉重而轻松,又轻松而不在乎,由不在乎而豁然开朗……这是一个难以言喻的过程。

    第二日,老人便去世了。

    死的很安然,面带笑意,没有什么痛处。或许是放下了心中的负担,终于松了最后一口气,可以舒适地离开。刘天水等人,面色黯然,张斯倒还好,他本有些预感,并不十分惊奇。至于叶肖蕾,到底骨肉血亲,默默地一言不发,似乎也难过的很。

    倒是律师宣布遗嘱时,令张斯吃了一惊。

    老人名下的众多产业,通通交了与张斯!

    价值大概在十亿左右,就这样交给一个陌生人,而他与张斯见面,不过一日,如何令人想得通?张斯百思不得其解,简直是莫名其妙。

    “这是昨晚刚定下的,”刘天水为他解释,说道:“不过,这次不单是留给大小姐的,也是想请张先生忙大家一把。”

    张斯不解,问道:“怎么回事?”

    “我们是黑帮,但正在洗白,”刘天水摇摇头,说道:“谁都想有个安稳日子过,但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根本做不到。所以老板的意思,希望张先生主持此事,利用自己的名望与能力,将我们带到安全的境地。”

    “哦……”张斯有些了然,点点头,未知可否。

    刘天水续道:“许多兄弟靠着老板吃饭,他这样一走,刚成立的公司产业,可能要倒塌。有张先生的名声在,再加上您背后的报刊出版业,我们尚不至于到那样的地步。再者,兄弟们一散,可能到处生事,会有危险……”

    “你说他们会危害社会?”张斯问道。

    这倒是不可不虑的事,这么一批人走上正道,不单对自己好,对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如此一来,他不得不细细思量了。

    “他们自己也危险……”刘天水停顿,忽然问了一句:“先生听过刘天明这个人么?”

    “嗯?”张斯迟疑地点点头。

    “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么?”

    “除了这个名字,其它均不知。”

    “他是我弟弟,”刘天水叹了口气,说道:“我们随着老板起家,本是打着义气的名声,要干许多替天行道的事……后来,被社会上的污浊腐蚀,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帮。其他人都堕落了,只有他义无反顾地离开……”

    “前些日子,社会上那几起血案,都是他干的。”

    这一句虽然说的轻,却在张斯胸中掀起了波澜,他豁然抬头,盯着对方。刘天水面色从容,不似说谎。如此说来,倒让自己知道了凶手,而此人又非一般的凶手……

    “说来,先生与他还是有些关系的,”刘天水不理他的疑惑,说道:“我们接大小姐,为何一定要坐车呢?其实就是为了他……”

    一番解释,张斯才明白。

    叶老先生属下甚多,但唯一值得托付的,只有刘天明一人。叶匡死后,公司产业,包括蕾蕾,都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但刘天明是嫉恶如仇的性子,责怪大家违背了起初的原则,不但反出帮派,而且还出言威胁,若是让他听见帮里有人行恶,定杀之!

    时候证明,确实有几人死在他的手里。

    为了这个原因,叶老先生在加速洗白进程,盼望早日完成。毕竟人在江湖,许多事情不可避免,不能让手下白白丢了性命。

    叶匡与刘天明是至交好友,那次北上,正是为了带蕾蕾去见他。

    至于刘天水出现在张斯家门前,只是顺便,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捕他。在得到的情报中,刘天明对张斯兴趣很大,时常关注他。不知是因为蕾蕾的缘故,还是崇敬张斯的为人,总之对他很有好感。

    这次载张斯南下,既是接叶肖蕾,也在布一个局。

    叶老先生可以趁机观察张斯,看他对叶肖蕾的在乎程度,以下最后的决定。帮里人心惶惶,也正好组织人手,准备猎杀刘天明。而张斯正是一个饵,刘天明为了保护他,定然会在暗中追随,这就给了大家机会。

    张斯想起了那个莫名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了。

    “结果如何?”他问道,心中为刘天明担心。

    刘天水耸耸肩,说道:“折损了一批好手,一无所获。”

    “怪不得……”张斯叹息一声,说道:“叶老让我掌管产业,也有这层原因吧?你们猎杀不成,怕是已经激怒了他,所以找我来当家作主,希望他看在我的面上,不再追究。可是,他既是嫉恶如仇的人,怎么相信这些?”

    刘天水摇摇头,说道:“我们寻求正途是真的,并不单因为受到他的威胁。先生说的原因只是其中一小点,这些产业本就是大小姐的,不交给您,交给谁?兄弟们也确实指望先生能给大家指明方向……”

    不管信否,都是一层责任,张斯推拒的理由已经很少。

    他最终应了下来,接下了这些产业。

    skbshge

第九章国史大纲() 
《明报月刊》在《人间词话》精才绝艳的开篇后,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学人闻风响应,以为幸事。大家摩拳擦掌,铺纸挥毫,准备与同行们切磋一番。与此同时,张斯工作也正式开始,彻底为月刊立稳脚步。

    一部著作,悄然登载。最先是引论,文字简短,语义明晰,并不十分费解,却掀起不小的风潮。专家与学生,诵之再三,击节赞赏。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前世曾流传过一句话,许多读者知晓: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这两人能否并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处不作分析。高阳是台湾一位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存有几千万的文字,在华人界名声极大。单看他与金庸并提,便知小说的流传广度,确实有过人处。

    高阳先生被问及何以写历史小说时,曾言是要“唤起民众对历史的温情”,这样“民族才有办法”,可以一直走下去。

    “温情”的说法,大概就源于上面引论。

    《明朝那些事儿》原作者当年明月,提及自己的“史学偶像”,作过比较,说自己“差距很大,他是着重于历史本质的东西,虽然我的书里也有这样的内容,但跟他还是相差很远……我希望我的书能流传很久,但是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我的书卖得很好,但是我一直认为钱穆的书虽然可能一年卖不到一百本,但是一百年以后,他的书还是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还是会被翻出来重新出版。”

    引论的作者,正是史学大家钱穆!而这部著作,则是那部大名鼎鼎的《史学大纲》。甫一出现,果然震惊天下,学界哗然。激动之余,也引起了绝大议论,众说纷纭,一时之间,难辨清是什么声音。

    而那对历史“温情与敬意”的说法,已在各大高校流传开,更成为历史系师生谈论的重点。仿佛为大家推开一扇新门,走进一看,豁然开朗,难以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