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转眼去看,恰好看见两人一拜骤然闪开,看似表情不变,却在那过于匆忙的动作中,看出些许端倪。

    现代时也有一见钟情之说,到了大庆十数年,江夏经历许多之后,也有所了解,古代年轻男女相见机会不多,接近认识的机会更少,故而,一见倾心的事情比现代相对多不少。

    许多人家匆匆见一面之后,就会登门提亲(议亲),然后就结成秦晋,成就百年之好。

    到了苏州后,她之所以与当地官宦商贾交接,也是应小鱼儿托付,若是看着芮娘心性还好,就替她挑一挑,拿几个备选人给芮娘母女挑。

    小鱼儿当时遥望北方天空叹息:“她总是因我才去了漠北,若能替她了解了这桩心事,也算与她一些补偿吧”

    自从嫁了顾青茗,小鱼儿这几年的日子称得上夫妻恩爱、幸福美满。但说这番话时,小鱼儿眼底仍旧隐着淡淡的怀念和悲伤。无论如何,那个豪爽粗犷的男子,她是全心爱过的,甚至为了那人,宁愿放弃中原的荣华,远嫁漠北,几乎搭上她的一生。哪怕那人早已逝去,那份感情却仍旧无法完全磨灭,只是被她收拢起来,珍藏到了心底。

    她说补偿贺佩娘,又焉知不是因为芮娘是扎昆所余不多的血脉之一?

第1169章 等来的人() 
江夏将顾元辰和芮娘的异样看在眼中,接下来,自然对两人多留意了些。然后,就得到消息,芮娘替她和孩子们再送吃食时,总少不了顾元辰的一份。

    第二日向晚时分,天下起了细雪,不多时有消息传来:元辰少爷去了园子赏腊梅,折了一枝极好的腊梅花,恰遇上芮娘同去赏梅,也不知两人说了什么,元辰就将那枝梅花送与了芮娘。

    转过一天,天色放晴,元辰进来向江夏告辞,准备启程回京。

    他辞了去之后,芮娘才过来请安。

    江夏含笑叫她起身,然后淡淡笑道:“我听说园子里的腊梅开了?”

    芮娘脸颊一红,垂了垂头,方才回道:“正是呢。昨儿芮娘就想去看看那腊梅可曾开了,没想到遇上元辰少爷,他正折了一枝梅花,准备来孝敬夫人。还是芮娘说夫人并不喜折梅插瓶,他才知道那梅花折也折了,就随手给了芮娘。”

    顾元辰尽管小时候很受了些苦,只是比同龄孩子略早熟些,更稳重谨慎,虑事也周全,还孝敬母亲,尊重长辈,爱护老幼,又是官身着实是个不错的好孩子。又有顾青茗、小鱼儿和顾家在后边托着,前程可谓是一片大好。

    同样,江夏对芮娘的印象不错,这个女孩子同样出身尴尬,母亲也不顶事,倒是她自己自强自立的,不肯颓废不说,心性也不错,没有心存怨愤什么的。

    这样两个孩子能够走到一起,是江夏喜闻乐见的,所以察觉到了些蛛丝马迹后,她也只是静静旁观。

    只是,顾元辰离开前却没有说什么话,让她有些不敢确定了,难道,只是简单地好感,并没有动男女之思?琢磨之后,她才想着试探试探芮娘,若是芮娘有意,她也好再去问顾元辰或者,他因为出身心存自卑,喜欢芮娘却没敢说出来呢。

    不过,试探的结果并不明确,江夏也不再追问,只将斟酌了多日的名单交给贺佩娘。

    这些人都是那些官宦、富贾带出来让江夏和芮娘见过的子弟,外貌不错,年龄合适,举止也知礼得宜,而且可以确定没有结亲的。至于人品家庭,品性诸般,也都列得清楚明白,这其中优劣,就要贺佩娘和芮娘母女自己去判断、选择了。

    姑苏城,小桥,流水,人家。

    连着数日天气晴朗,腊月天难得的冬日小阳春,江夏就带着孩子们乘了乌篷小船,沿河一路逛过去。这水乡人家,家家户户都是枕河而居,前门通着大街,后门则连着自家或者几家合用的小码头,甚至只有两三等石阶,也能够供小船停泊。

    那一艘艘乌篷小船也好像漂在水面上的房子,不但能够生火做饭,乌篷船舱里收拾收拾,就能住下一家人。

    载客的乌篷小船收拾的相对干净,更不用说,江夏用的船都是四喜客栈自己的,外面看着不过略齐整些,里面却擦洗的纤尘不染,矮几、蒲垫都是全新特制的,甚至船舱里也是做了特殊设计的,矮几下凹下去牵了暖桶,里边放了炭火,人坐在船舱中把脚放在里边,还有丝绵薄被盖腿,暖和不说,腿脚还能伸展开来,舒服惬意地很。

    临出门前,江夏也曾问过芮娘,芮娘只说要过年了,别苑里的事务多,庄子上也要上来报账,还要年礼往来,事情太多分不开身,江夏也就作罢。

    娘几个随走随看随玩,有那特色美味的小吃就让船娘靠岸买一些来尝尝。也有撑着船卖吃食、卖各色鱼鲜、菜蔬、水果的,买上来,就让船娘去船尾收拾几个菜肴来,就是一餐最地道的特色风味美食。

    或者,由那船娘推荐一处酒楼、食肆,听船上岸,专门去吃各家的当家菜肴、特色美食,这么一家家吃下来,就连最小的犊儿都能跟着起哄赞一声好了!

    江夏和孩子们一起,自然她诸事做主。玩得欢畅了之后,也请了那小唱上船唱曲儿,也有与现代苏州评弹类似的弹唱,也有高雅点儿弹琴的、弄箫抚笛的

    好在,船娘和随从们去请人的时候,都考量的比较周全,不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请上船。那些人已上船,看见大大小小一船箩卜头儿,也就收敛了,捡着些逗趣诙谐的曲子、词儿说一说唱一唱,哄得大人孩子一阵开心,就能得不少赏银下去,不过是逗着一起乐哈高兴,他们这些人最擅察言观色,这些眼色应变还是有的。

    悠悠散散将苏州城里里外外、水路小巷子,都逛了遍。出名的大酒楼、小食肆,甚至隐在某些小巷子里的苍蝇馆子,挑担子推车子的流动小摊儿,也被江夏和孩子们都尝遍之后,冬天本就萧瑟的景色也看够了。

    大人孩子的兴致却不散,于是,七嘴八舌游说、怂恿着江夏,离开苏州往别处去逛呢,江夏一直在等的人,这一天也终于到了。

    这一天刚吃过午饭,江夏正给孩子们商议,晚上再去吃虾子面,还是再去吃软兜长鱼,长贵匆匆追了上来。

    江夏立刻叫船娘停船靠岸,让长贵上船来。长贵喘得厉害,好一会儿才平复些,连忙低声向江夏回话:“夫人,爷让您和公子姑娘们先去,他稍候就来。”

    毫不迟疑地答应着,江夏回头就招呼孩子们回程。

    别苑那边,水香带着丫头们已经把行李大好了,江夏带着孩子们转回来,也就只向贺佩娘和芮娘见辞过,就转身出来,行李已经装了船,一溜四艘乌篷船摇动船橹,缓缓离开,渐行渐远,终于将苏州和那别苑,还有别苑里的人,都丢到了远处去。

    惠山县,苏州不到三百里,距无锡不过百里,乃是无锡城两县之一。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又有几座书院闻名遐迩,声名远播。还是苏绣、泥塑、漆器、牙雕、微雕、玉雕、木雕市面繁华、埠头忙碌,看一看街面上那林立的铺面、随风飘摇的幌子就能窥见一斑。

    江夏带着孩子们日夜赶路,隔天晌午时分,终于到了惠山县。

    船队不停,一路顺着水路到了惠山县衙后街,并在一处青石埠头上靠了岸。

第1170章 再见徐慧娘() 
惠山县,原来只是无锡府的一个小镇。因苏州建立海港,设立市舶司分所,海上贸易带动周边,商队、货物、人口大量汇集,也带动了周边的发展。惠山镇因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吸引了许多客商在这里建作坊、货栈、仓库。商人们来了,自然也要买地建宅子于是,惠山小镇改成县治,第一任县令到了任期,因政绩优异,被调任为广平知府,新一任县令据说是从四川调过来的,不日即将到任。

    惠山县衙门后有水路,两街中间原来有两座石桥相连。商贾们汇集于此之后,沿着河道建起宅院来,于是,往来两岸的石桥也随之不断增加,五道、七道如今,已经增加到十一道。

    九月时,来了一队人,也不知怎么与后街的人家交涉的,将正对县衙的两座三进宅子买了下来。之后,这些人就招募工匠,将这两座宅子合二为一,全面修葺,之后又调整更换屋内的家具、用品直忙碌到冬月里才算告一段落。

    惠山县的百姓最初还好奇这样上好的地段,是谁如此大手笔,一下子买了两栋宅子——不说地段,就是让人家那么痛快地搬离,少给了银钱也不可能。只不过,宅子易手之后,一连修了将近两个月,修好了也不见人来入住,只留了几个看宅子的,也是紧闭门户、鲜少外出,又不与人往来,渐渐地,百姓们也就丢开了手,不再关注了。

    江夏带着孩子们到达惠山县后衙街,离船上岸。

    恰好这一日又逢细雪,寒风凛冽,一行人悄然入住修缮一新的宅子,也没引起人注意。

    隔日,住在附近的人突然发现,那刚刚修缮一新的宅子里有出外采买的,很快,又有送柴的送炭的送菜送鲜鱼水货的于是,大家都意识到,这宅子的主人到了。

    左邻右舍得了消息,自然上门探问,就有带了一筐柑子的,也有拿一篓子荸荠的,还有带几斤香茶、一匣子香料的于是,又很快有了消息传开,这宅子的主家姓景,如今来的只是故友,因在左近,赶过来替主家打前站的,还不是主人家呢。

    不过,这家的故友显然很知礼,也很尽心,凡上门的邻居,都得了回礼:一律是两匹锦缎,并一斤茶叶。

    惠山地处江南,自古是桑蚕锦绣之地,那锦缎再好,也不会太在意。只那一斤茶叶,却是最近几年特别火,并被列为贡品的武夷山茶。虽然还有些人嫌弃那香气太重喝不惯,却不妨碍它的珍贵,一般人家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的。

    于是,人们越发猜测起来,将要入住的是什么人家?看着手笔,慢说一般商贾,就平常官员怕也拿不出来。

    这一次,没让人等太久,腊月二十日,又是几艘乌篷船靠上那埠头,然后从那宅子里呼啦啦涌出数十人来,仆从、婆子、丫头,将船上的人接下来,眨眼进了宅子,只剩下粗使婆子和男仆们从船上往下卸行李。

    江夏带着孩子们站在大门内接着,看见众人簇拥着走进来的一行人,禁不住红了眼。

    对面,微微发福,却面色暗黄显老的妇人盯着江夏,脸颊肌肉微微颤抖着,嗓子哽着发不出声,只有泪珠子不受控制地涌出来,顺着脸颊不断滑落。

    还是江夏相对冷静,上前几步接住,叫了一声:“大姐!”

    “夏娘”徐慧娘也终于唤出一声来,随即,就抱着江夏无声嚎啕起来。

    是,她明明张着嘴巴痛哭着,却偏偏没发出半点儿声音来!——这几年,景太后病逝,景润年流放后也死在流放之地,景谅被贬至四川偏远小县任职,虽还保留着官身,却有崇山阻碍,路途难行,几乎断绝了外界的往来。景家人夹紧尾巴,谨小慎微地偷安度日,一年又一年,他们几度绝望

    重重压迫、磋磨之下,形容渐老不说,心也早就磨得没了半点儿心力,连哭都习惯了不敢放声。

    见她这般,江夏也被勾起心里的难受,以及对妱娘的感怀、对懋儿的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