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生存日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眼身后的李益,笑:“你为恭皇后画过三幅像,你对她的了解,应该比朕对她的了解多。所以画起画来,才能这样栩栩如生,神态鲜活如在眼前。可以先前的两幅,一幅随了葬,一幅宫中失火被火烧了。”

    李益笑说:“这次总算没有让皇上失望。”

    拓拔叡说:“你没有让朕失望,你画出了朕心目中的恭皇后。啊,朕应该学学画画,这样心里想什么,便可以画出来。可惜啊,朕是功夫不行,拿了笔也是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来。”

    李益笑说:“其实绘画没有什么定式,只要随着自己的心意,皇上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画出心中所想。”

    拓拔叡道:“行了吧。朕只会画梅花,画牡丹,画白菜,你让我写个肖像我可写不出来,不画成个夜叉就谢天谢地了。”

    冯凭听说恭皇后绘像成了,绘像和真人一模一样,这日移步到奉贤殿去瞻仰,她惊讶地发现,这绘像其实,跟真实的恭皇后完全不像。

    她是见过恭皇后本人的,还记得她模样。

    画本身的确美,端庄大气,母仪天下,唯独不像恭皇后。至于像谁呢?大概像的是拓拔叡心中的模样吧!

    这李益也是个七窍玲珑心的人。他虽然见过恭皇后的模样,但他知道皇帝想要的并不是恭皇后,而是心目中的母亲。所以他费时三月,成了这样一幅像。

    李夫人之死,拓拔叡只用了一天就恢复过来了。

    倒不是不难过,只是因为类似的事经历的多了,难免会麻木。冬至,拓拔泓被立为皇太子的诏书正式下达,而李夫人,则以皇后的名分入葬。这意味着拓拔泓的太子之位是名正言顺,他虽然不是在世的皇后所生,但是是已故的皇后所生,真正的嫡长子。以后谁若想挑战他的地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拓拔泓立为皇太子,李夫人获得皇后名义的同时,李氏家族也荣耀的晋升了。就如冯凭所预料的那样,李氏门下子侄,封侯的封侯,加官的加官,李氏父亲李惠登台入府,官为评尚书事。

    朝廷一共四位评尚书事的大臣,一个陆丽,是当初支持拓拔叡登基的功臣,深受信重。一个闾嵩,是出自拓拔叡的生母闾氏一族。一个常英,是常太后的兄弟,而今加上一个太子的母舅李惠。

    李氏家出陇西,原本就是大族,李效死了之后附魏,拓拔叡给了他们很好的待遇。拓拔泓被立为太子,李氏就成为当朝第一外戚,风头几乎要盖过常氏了。

    常太后毕竟不是皇帝生母,未来前途也有限。而拓拔泓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今日的储君,来日的皇帝。

    冯凭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嫉妒一个死人。

    但是确实嫉妒。

    她哥哥冯琅看了李家得意,也嫉妒,这日进宫见她,一同散步。冯琅说起李惠,就说她:“你也在宫里这么久了,怎么就一直没有怀孕。要是你生了儿子,这地位就是咱们冯家的,还轮得到她李氏吗?”

    冯凭心情不快,听这话很刺耳,当时口气有些冷冰冰地,说:“我若生了儿子,便要学李夫人的下场。用我这个女人的命,换兄弟们发达高升,换哥哥登台入府,哥哥很高兴吗?也要敲锣打鼓,大宴宾客,把我的牌位供奉在祠堂里,一天烧三炷香,然后到处对人宣称我是冯家的骄傲。哥哥是这样想的吗?”

    冯琅听到这话,顿时不吱声了。

    冯凭说:“皇上又不是傻子,谁跟他亲近就提拔谁,总要有真才干,敷衍的过去。磨把子递到手上他都推不转的人,要来干什么?扯后腿子吗?你也别打这些主意了,你兄弟有哪个是才干了得,当得起台府的人?哥哥这些年也没做什么实事,年轻的时候净享乐,纨绔冶游,年长的时候懂些事了,又沦落飘零。哥哥也别不服,常英,李惠都算是有才能的,不怪皇上会重用他们。”

    冯琅叹了口气,说:“那也没有办法啊。”

    冯凭说:“冯家势单力薄,行事还是低调一些吧,别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就使劲冒头往上蹿,招人厌恨。”

    冯琅进宫,本来是许久不见了,想跟皇后妹妹说说话,结果只招来一顿七七八八的数落,完了悻悻出宫了。冯凭回到崇政殿,支肘靠在榻上,又寻思着方才,其实那第一句话不当说的。

    说了伤感情。

    事情没有那样发生,谁知道会怎样呢?假设那些没意思,人的感情最经不起考验。

第79章 奇人() 
宫女上前来,往炭盆里添了几块脆脆的银炭。

    冯凭心事重重地抱起榻上的大黄猫,抚摸着它毛发。猫是热乎乎的,毛发柔软而稀疏,能抚摸到皮肤。

    这猫老了。

    刚带回来的时候,好像就是个老猫,这一两年老的更甚。去年春天它掉了很多毛发,冬天也没长出来。

    它还掉了一颗牙齿。

    剩下没掉的牙齿也松动了,有摇摇欲坠之态。现在不能吃肉,冯凭给它喂肉汤和羊奶。

    它原来不太亲人,喜欢一个猫呆着。这两年可能是上了年纪,不爱挪动了,加上冬天冷,便整日在冯凭身边的榻上卧着。冯凭倒能时不时抱它一抱。

    冯凭一边抚摸它被毛,一边检查它牙齿。它已经老的眼睛都睁不开了,随便冯凭怎么弄它,它也懒得动。

    又掉了一颗牙。

    冯凭感觉它骨头好像变脆了,整个猫变得特别轻。它也像人一样,骨头变轻,肌肉失去弹性,皮肤变松弛。

    这个小东西,寿命这样短,不知道还能陪伴她多久。冯凭将一条晒干的小鱼干喂到它嘴边,猫也不睁眼睛,就着她的手舔了两下,没滋没味地别过头。

    韩林儿走进来。

    “皇后,杨信过来了。”

    冯凭头也没抬,只说:“让他进来。”

    杨信进来了,一身太监打扮,在面前跪下,称:“皇后千岁。”

    磕了个头。

    冯凭目光转向他。

    不知道是不是阉了的关系,几个月不见,冯凭感觉这人清爽干净多了,没原来那么恶心吧啦油腻腻,可见阉割使男人纯洁。杨信本人相貌非常不错,是个白肤红唇桃花眼睛,比韩林儿美丽的多,乍一看是个清清爽爽的美太监。

    冯凭看他跪在地上,低着头,满脸的笑意和喜色挡不住地往外漾,只剩没开出花儿来了。冯凭心中又惊奇又好笑。

    “杨信。”

    冯凭念了一遍他的名字,问:“你在高兴什么?”

    杨信心怀荡漾地说:“臣高兴,终于能侍奉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竟然还记得臣的名字,臣心中激动万分。”

    冯凭感觉这人真有点好笑,遂笑了一声,说:“本宫虽然记性好,无奈这宫里来来去去的人太多了,能记住名字的有限。你能耐不小,不光本宫记得你的名字,太后也记得你的名字,你说是不是?”

    杨信低头看着皇后娘娘洁白的裙赏下摆,双腿修长,裹着精致绣鞋的双脚踩在红锦花纹的地衣上,芳香好像从地面浮动起来。杨信说:“臣只想一心一意地侍奉娘娘。”

    冯凭说:“不侍奉太后了?”

    杨信说:“臣只有一身,只能侍奉一个主子。臣决意要侍奉娘娘,自然不能再侍奉太后了。”

    冯凭笑:“你倒是挺忠诚?”

    杨信说:“臣对皇后的忠心天地可鉴,臣愿意为皇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冯凭问:“你多少岁数了,有妻室吗?有儿子吗?”

    杨信说:“臣二十有九了,不曾娶妻生子。”

    冯凭说:“这是为什么?”

    杨信说:“臣眼光高,等闲女子瞧不上。臣瞧的上的人又瞧不上臣。臣上无爹娘亲族,也无人催促,所以干脆就不结了。”

    冯凭笑:“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样的觉悟?”

    杨信干笑。

    这人想法真是有点不一般,冯凭还是头一次遇见这种人,婚都没结过就阉了自个当太监。冯凭先前让人查过他的履历,知道他并不是撒谎。

    杨信,汉人,出身西凉国。当年太武帝掠西凉,他随从到了魏国。早年的经历已经不为人知了,但是到了魏国以后,他可能是长袖善舞,加上自己相貌体面,得了鲜卑将领贺于乾的赏识,一直在贺于乾手下,年十八,为宿卫,值事宫中。他这起点算是不错了,只是后来一直默默无闻,再没得到进身的机会,一直只是个宿卫,仪銮卫。

    贺于乾就是贺若的父亲,杨信和他好像认识,还有点渊源?不过据冯凭所知,没什么交集,当年贺于乾只是顺手赏识了他一下。这赏识对杨信影响非常重大,但实际上贺于乾可能并不认识他。

    冯凭估摸着,他性格可能不得贺于乾的喜欢。

    他有好几次遇到贵人,但都没有得到提拔重用。比如当年有一次在太武身边,太武乍一看这小伙子不错,长的挺俊,还问他名字,好像就要提拔他,结果他不知哪句话得罪了太武帝,太武帝不高兴,就说了:“这个人,十年之内不得升迁。”

    后来遇见太子,太子一看,这小伙子模样不错,问他什么名字,得知叫杨信,顿时哈哈大笑:“你就是那个十年不得升迁的人?”

    郁郁不得志。

    杨信好像格外不得男性的喜欢,男性的大人物,总容易厌恶他。于是他另辟蹊径,决定从女人下手,向太后献媚。

    好像是成功了?

    杨信有谈过两次婚事。这人模样一表人才,职位又在宫中,自然还是有姑娘家看得起他的。不过这人家穷,又大手大脚攒不下钱,拿不出大笔的聘礼钱,搞了几次后杨君很暴躁,干脆他娘的不娶了,并讥讽女方:老母猪当貂蝉卖。气的女方家找人打他,装在麻袋里殴断两根骨头。然后再没人给他说婚事了,杨君自我安慰:女子皆小人。

    这么蹉跎到而立。

    冯凭问了一些话,杨信的回答和她了解基本无二,遂也就放过了。

    冯凭问:“韩林儿派你做什么?”

    杨信说:“韩大人还没有给臣安排差事。”

    冯凭说:“你就留在本宫身边,陪本宫说说话吧。本宫看你别的本事没有,这嘴倒是挺会说的。”

    杨信不胜欢喜。

    杨信其人有特别才能,他能保持和人绵绵不绝的聊天,而且所聊的内容绝不重复。这是个很难得的本事,不是人人都能随便跟谁搭的上话,都聊的开的,尤其是跟皇后娘娘。冯凭同他闲聊了半天,结论是这人不算讨人厌。

    虽然满嘴阿谀奉承就是了。不过怎么说呢,可能模样比较讨巧,人比较会说,因此听者还能感到舒心愉悦。

    过了几日,冯凭到永寿宫,太后问道:“杨信这小子在你那儿?”

    冯凭笑道:“是。”

    常太后问:“这人怎么样?”

    冯凭说:“人不错,模样标准,性子也好,太后想要他吗?”

    太后笑:“还是你留着吧,我要来也没用,我这宫里不缺这么个人。”

    冯凭笑着,她晓得太后的心思,对杨信还是有点意思的,只是因为丢了脸才那什么,冯凭也就没再说。婆媳俩说着闲话,那时苏叱罗一脸愁苦地抱着哇哇大哭的拓拔泓来,求太后支招。

    “太子早上起来就在哭啊,怎么哄都停不住。”

    太后看到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