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柱子离开周千户府两个时辰后,进厨房好生表现一番,给今日的功臣卫嫤做了葱香排骨,端上桌正准备享受二人烛光晚餐的晏衡,听到陈伯来报:周家人来访。
周家是婆媳二人前来,自我介绍完后,晏衡也没请周老夫人落座,周老夫人也没坐下。
站直了,她开门见山道:“以前我们周家对镇抚大人多有得罪,可镇抚大人也明白,咱们下面这些人,都是听上面那些人吩咐在办事。有些事,我们也没办法。今日老身亲自前来,这是周家的一点意思,就当周家对大人的歉意。”
周老夫人郑重地递过来一封拜帖,那拜帖有些过分大且厚。晏衡拿过来,看都没看一眼,随手交给卫嫤。
在周家婆媳期待的目光中,卫嫤顶着压力拆开那拜帖。出乎意料之外,里面没有帖子,只有一张包着布帛的硬纸。而纸上钱庄大红印章旁边,用楷体公正书写的“白银伍万两整”惊到了她。
五万两!
卫妈妈在侯府赏赐颇丰,且颇有经济头脑,一有闲钱就买地升值,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财产,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不到三万。而这个数字在京城拿出去,已经算很富裕的人家。
没想到周家这么大手笔,只不过是赎罪的银子,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五万两。
再添点都够捐给黄庙,为韦氏祈福重塑金身用了。
“阿衡,你看……”
卫嫤皱着眉,什么都没说,将银票直接往晏衡跟前一晾。
而后晏衡也皱起眉,五万两,周家贪墨程度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拿起银票,他二话不说还回去:“周老夫人,不过是一点琐事,晏某不会有过多挂怀。无功不受禄,这银子还请您收回。”
周老夫人愣住了,还有人嫌银子多。
当然她知道五万两很多,这么大面额的银票,整个周家多年积累也只有一张。她特意拿出来,就是为了能一下震住晏镇抚。毕竟这笔钱,顶他当几辈子官的俸禄。
摸着塞回手中的银票,顿了顿,她从袖中掏出另外一张添上:“晏大人,再过两日便是我那不孝子受审之日。我知道他这些年做事有不妥之处,不过如今酒泉出了镇抚大人,日后我们自然要听大人的。这点银子,就当大人的辛苦费。”
望着她递过来的一万两大额银票,还有袖子中隐约仍存的几张,晏衡眉头越皱越深。
卫嫤坐在一边,同样看得清楚,看清周老夫人袖子里藏什么后,她心生一计。
第67章 千金陪聊()
两个人的餐桌上饭菜很简单,葱烧排骨、手撕白菜、凉拌胡萝卜丝外加一大碗小米粥,一荤一素一咸菜一汤全是晏衡亲自下厨,色泽也没广源楼的好看,但胜在味道不错。量不多不少,刚好够两人吃个八分饱。
晚膳中最好吃的一道菜当属葱烧排骨,这道菜一上桌,便被晏衡摆在了离卫嫤最近的位置。
卫嫤爱吃排骨,但因为不速之客的到访,如今她只能眼睁睁地看这么好一道菜凉下去。
好亏啊!
这菜可是阿衡亲手做得呢!
卫嫤向来护短,她不许自己吃亏,也不许自己护着的人吃亏。如今两个人都吃亏了,她就想在其它地方找补回来。
心中馋的流口水,她脸上笑容越发温和。
“周老夫人一片好意,我们若不接受,未免显得太拿大。谷雨,还不给周老夫人看座。”
一直在隔壁用膳的谷雨,听到吩咐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两个月来她已养成习惯:凡是夫人说得一定对,即便不对那也是别人的错。
笑盈盈地搬过凳子,她顺道还上了两盏热茶。茶当然不是什么好茶,而是他们下人吃完饭后冲一冲的茉莉花茶。凉州互市有售,五十文可以买一大包。
周家婆媳也不是什么懂茶的文雅人,轻抿一口觉得茶温正好,周老夫人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她就说,哪会有人不喜欢银子。
“镇抚夫人刚到凉州没多久,可能还没去过些好地方。”
卫嫤抿一口茶,面露疑惑:“什么好地方,老夫人不妨说一说。”
她那张标致的鹅蛋脸实在太有利,一双杏眼虽不如狭长的狐狸眼妖媚,也不比上斜的丹凤眼贵气,但眉目中正平和特别讨人喜欢。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贵妇,最喜欢这种面相。
即便周老夫人知道晏镇抚把她亲儿子收拾得不轻,甚至今天她要憋屈地上门陪笑,拿着银子求对方收下,也不妨碍她看着卫嫤那张脸慢慢放松下来。
“夫人是从京城来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西北这边能拿得出手的,不过就那几样,不知夫人可曾听说过月牙湖。”
“月牙湖?”
卫嫤当然听说过,她第一次去广源楼,用的便是三楼“月牙阁”。陈伯安当时解释过,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曾在西域的月牙湖畔遇到过瓦剌人袭击,命悬一线时是晏衡出手救了他。
不过看周老夫人谈性那么浓,她便假装不知道。
“月牙湖在城外,夫人来的时日尚浅,应该还没去过。老身年轻时在塞外跑马,迷路时曾经去过。那会正是初冬,太阳下山早,月亮升起来也早,日月同辉一块照在月牙形的湖面上,站在沙丘上往下看,真的是美极了。”
这描述挺详细,卫嫤不由跟着她的话心生向往。
周老夫人本就爱说话,但自从自家儿子当千户后,她自觉要树立老太君的威严,当着媳妇面轻易不开口。下人倒是能听她唠叨,但她又不愿对那些出身低下的下人说什么。
这样下来她实在憋坏了,如今镇抚夫人听这么认真,她也打开了话匣子。
卫嫤一开始只为应付,说说话放松周老夫人戒心。但没想到,她说得挺有意思的。虽然是大白话,但凉州一些风土人情被她活灵活现地说出来。迥异的文化和习俗,让卫嫤听得津津有味。
渐渐地她集中精神,或疑惑、或感叹、或兴趣盎然、或捂嘴惊讶,百变的情绪挂在那张好看的脸上,尽显赏心悦目。
说到口干舌燥,将凉掉的茉莉花茶一口闷下去,周老夫人只觉神清气爽。镇抚夫人真好,她儿子怎么就没娶这么个媳妇。能听她唠叨这么久丝毫不厌烦,反倒是诚心诚意全都听进去。把银票交到这样的人手里,她一万个放心!
周千户夫人瞥一眼饭桌,小心地戳戳婆婆:“娘,时辰不早了,咱们别打扰镇抚大人和夫人用膳。”
周老夫人满面遗憾,一口气又从袖口抽出四张一万两的大额银票,连带先前的六万两一道推过去。
“镇抚夫人是个明白人,我那不孝子的事,就拜托您和大人了。”
卫嫤惊呆了,她单知道周老夫人袖子里有银票,却不知藏着这么一大堆银票。
四万两!连带前面那些,整整十万两。
而这肯定不是周千户的全部身家,以周老夫人和周千户夫人平静的表情来看,拿出这笔钱甚至不会影响周家日子。
这么算下去,周家是有多豪富。
脸上惊讶未曾褪去,卫嫤有些结巴:“这……我们真的受之有愧。”
她虽然早有计划,陪周老夫人聊天让她放松警惕,但她真没想到陪聊一会能多出四万两。想想整个过程中自己点头,然后哼哼哈哈几个字。掰着手指头算算,她这还真是字字千金。
这钱来得真容易,卫嫤心里乐开了花,乐得她都控制不住嘴巴发秃,说话有些结巴。心里越高兴,她脸上表情却越发惶恐。
“周千户之事我们会看着办,这钱老夫人还是拿回去吧。”
卫嫤不舍地将银票推回去,心中十分表里不一的祈祷:千万别当真,千万别当真,我要银子。
她的怨念太过强烈,眼中终于露出不舍的情绪。
见此周家婆媳相视一笑,周老夫人更是把银票揣回她手里:“好孩子,你就收下吧。”
好、孩、子!
不好意思地手下银票,卫嫤低头掩盖住眼中情绪。周老夫人是真不拿她当外人,但愿两日后,她嘴里还能叫出这三个字。
===………
卫嫤亲自将周家婆媳送到第二进门口,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垂花门门口,陈伯带着小厮,正赶着两个修门的乞丐往后面走。
挨饿加关在暗室里磨石头,两大棒挥下去,不出十天晏百户和周氏就已经认命,主动要求修缮被他们弄坏了的铁桦木垂花门。晏衡也不着急,又多关了他们两天,一直等到两人哭爹喊娘求着要出来修门,才将他们放出来。不过放出来也有条件,每天必须得完成多少活,不然继续关阴暗逼仄的小黑屋里磨石头。
卫嫤本来有些同情他们,但前几日她一直跟晏家族人相处,好从中选出几个牛皮纸袋的质检员。处的久了,面对她晏家族人放松下来,也常与她说些晏衡小时候的趣事。当然那些趣事只是族人们自以为,比如数九寒天凿开冰面洗被子,被前来检查洗得是否干净的周氏不小心推到冰窟窿里;再比如三伏天顶着大太阳一直在田里拔草,水壶被人不小心打破,满脸通红地中暑晕过去。
……
诸如此类可以威胁生命的“恶作剧”数不胜数,不用全听完,卫嫤已经心疼的不行。至于那点对晏百户和周氏的同情怜悯,呵呵,她现在恶心都来不及。
在她的恶心下,十几天没洗澡刷牙,已经浑身开始发臭的晏百户与周氏终于换上了“新衣裳”。衣裳是晏族长帮忙处理晏百户财产后,特意送来的韦氏遗物。准确的说,是韦氏前遗物。在韦氏病故后,她那些粗布衣,全都由周氏赏给了家中婆子穿。如今风水轮流转,满是婆子身上锅灰味的衣裳,被晏衡赏给了周氏。至于周百户,他身量小,穿那两件肥大版的正好。
选在中秋节前的良辰吉日,换上新衣裳的两人终于得以放风,出来修垂花门。
卫嫤送周家婆媳进来时,恰好两人放风时间结束。陈伯避无可避,两队人在垂花门旁边的引路上相遇。乞丐扮相的周氏面色激动,一个饿虎扑狼,上前抱住嫡母大腿。
“母亲,救我。”
在谷雨的努力下,立夏煮坏的那锅面掺水再掺水,足足供应了两人一周伙食。周氏一开始还有力气骂,但随着一天天吃挂面,基本上就是喝清汤了事,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这两天好不容易伙食好点,她吃得太猛,胃有点受不了。加上膝盖上的伤,整个人十分虚弱,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变。
周老夫人本就不太关注庶出子女,更别说周氏这么个庶支的女儿说话是什么声。
看到个陌生人扑上来,她下意识地避开。避不过被抱住大腿,居高临下认出这人明显的瓦剌人容貌,她一下想起儿子被捕之事。
她急切地问向卫嫤:“这就是那两个瓦剌乞丐?”
“正是他们。”
见卫嫤答应,常年养尊处优的周老夫人展现出她老当益壮的一面。不顾这里是晏宅,她抓住周氏头发拳打脚踢一顿胖揍。似乎觉得一个人揍不爽,她厉声呵斥儿媳妇。
“还不来搭把手,就是她害得我儿入狱。还杵在那干嘛,你心里还有没有自己男人。”
周千户夫人不好意思地看向卫嫤,见镇抚夫人并无不悦,她瞬间也有了胆子。想起夫婿被抓这些时日她所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