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定了哪里的差事?”文氏急切地转身,不小心扯痛了头发,一把将梳子从楚渐手里夺过来,“笨手笨脚的,不用你了。”
楚渐好脾气地笑笑,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
“几品?”
“五城兵马司是个正六品的衙门,皇上为了安抚大哥,给了他个正一品的官职。”
文氏道:“这不挺好的?不是说京官比外头的还要矜贵些。”
楚渐耐心地解释,“五城兵马司在东城、南城、北城等各有衙门,也有掌权的指挥使,大哥这个总指挥使说起来在其他指挥使之上,可他连个去处都没有,底下也没兵,只能闲在家里白拿俸禄就是。”
先前在宁夏掌二十万士兵,现在就是混日子的,这种落差是个男人就无法接受。
文氏终于明白了。
楚渐又道:“我估摸着除非有重大战事,否则大哥很难起复,父亲身体康健,再活一二十年没有问题,而景哥儿已经二十马上就成亲了,他为人处事老成周到犹在大哥之上。我揣测着,父亲很可能会把家业略过大哥直接交到景哥儿手上……帮了大嫂也是卖个好给景哥儿,以后晚丫头、旻哥儿他们少不得仰仗景哥儿。”
文氏闻言思量一番,可不就是这样。
楚晟她是坚决容不下的,最多给他点银钱让他分府另过,二房的财物都要交给旻哥儿,可旻哥儿才六岁,离长成至少还得十年。
楚晓跟楚晚以后可不得依靠两个堂哥。
长叹一声,“为了旻哥儿,能忍我就忍,再不得罪明氏就是。”
楚渐笑道:“你只别瞎掺和家事就行,还有那个胡氏瞧着不是善茬儿,以后莫搭理她。”
文氏“切”一声,“我去搭理个姨娘干什么?”
楚渐侧眼瞧见文氏妆盒里一枝金钗,拿出来比了比,道:“明儿你把这钗赏了张姨娘,回头我给你另买支好的。”
“平白无故地赏她干什么?”文氏心里泛酸,可仍取出来单独放在旁边,斜睨着楚渐,“你可记着,我要支镶红宝的,到时候壮哥儿媳妇认亲时当添头。”
楚渐无语,文壮还没定亲,这要成亲还不得两三年之后。
文氏虽然一颗心想着娘家侄子,但她有个好处,就是往娘家送东西从不瞒着楚渐,哪怕只是十两八两银子也会敞开了说。
“张姨娘当着全家失了面子,这钗算是补偿她的,”楚渐解释一番,又道:“以前没发现,五丫头倒是个机灵的。”
想起她一脸懵懂地问,“胡姨娘是客,那三姐姐跟七妹妹呢?”楚渐就忍不住想笑,这话他不能说,别人也不好说,就楚晴开口最合适。
头一次见人胡氏就闹了个没脸,回了大房院,她指不定怎么闹腾呢?
与楚渐猜测的恰恰相反,此时的大房院出奇的安静,西跨院老早吹了灯,正房倒是还影影绰绰地透出亮光来。
楚溥回家头一夜,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在正房里过。
从宁安院回来,楚溥就进了正房,头一句话就是,“明儿一早让胡氏过来敬茶。”
明氏并不意外,低声答道:“好。”
神情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倒是眉眼在烛光的映衬下格外温柔明媚,好像笼了层淡淡的金光。
可细瞧起来,她的眼角已有了细细的鱼尾纹。
楚溥有些愣神,记忆里,上次回来,她的脸还是光洁如玉紧致细腻。
不由得,心头涌上几分歉疚,“是我行事不当,让你为难了……本来没以为胡氏会过去,可看到她跟母亲相谈甚欢,觉得留在那里让大家都认识一下也未尝不可。”
这十年,他跟胡氏及两个女儿都是同桌用饭,早就习惯饭桌上有胡氏了,所以一时竟没反应过来卫国公为何动怒。
待卫国公离开,他才恍然醒悟,亲自劝着让胡氏离开。
可晚宴的气氛却早已变了味儿。
而明氏,一直在老夫人身后伺候,一口饭菜都没动。
想起这些,楚溥问道:“你饿不饿,要不让厨房送饭过来?”
“不很饿,”明氏摇头谢绝,“有现成的点心,吃两口垫补垫补就成,马上就夜了,倒不好吃太多。”起身到外间寻了点心,又打发石榴往倚水阁去,“看看五丫头睡了没?”
刚进门时,明氏已经吩咐去看过一回,那会儿楚晴还没回来。
石榴知道明氏是惦记着楚晴,也不吩咐小丫鬟,自个儿拎着风灯出去了。
明氏就着茶水吃了两块点心,洗漱换了衣裳,得知楚晴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便放心地吹灯上了床。
这些年独自睡习惯了,身边凭空多了个男人,明氏既有些拘谨又有些紧张,闭着眼直挺挺地躺着,大气也不敢喘。
过了许久,感觉身边那人发出轻微的鼾声,明氏才松口气,舒展了下紧绷的双腿,心里莫名地有点小小的失落。
只这失落转瞬既散,明氏侧过身,正要入睡,却有条胳膊横着伸过来搭在她的腰间。
明氏大惊,蓦地又绷紧了身子。
楚溥贴着她耳边笑,“你是怕我?”
明氏对牢他的双眼瞧,黑夜里,他的眸子黑黝黝的闪动着光芒,明氏一下子放松下来,低声道:“我怕你一路奔波累了。”
“是有些累,不过还好。”楚溥俯身亲吻她的脸颊,又移到她的唇上,喃喃道:“我们很久没在一起了,很怀念以前的日子。”
明氏眼眶有些湿,启唇承接他的吻。
久违了的吻点燃了久违了的热情,那些久违了的往事,久违了的感觉如同走马灯般在脑中闪现,楚溥喘息着褪去明氏衣衫,双手扶住她的腰际。
正在这时,院子里却传来急促有力的敲门声,“将军,将军……”
第46章 夜晚()
楚晴愣一下,本能地抬眼看了看卫国公的脸色,仍是铁青着,没有半点笑意。
也不知单单叫了自己去干什么,是觉得自己太多事扰了合家团圆饭?
楚晴本能地觉得不会是什么好事,可又觉得不会有太大干系。卫国公秉承君子不涉内宅的原则,对几个姑娘说不上亲近,但也从没训斥过。
就算上次寿筵前,楚晚不讲理地绞了楚暖的裙子,卫国公也只是淡淡说了句,“二丫头太过骄纵”,再无其他,最后还是老夫人发话惩戒了楚晚。
这样想着,心里宽慰了许多,低着头,迈着小碎步紧紧地跟在卫国公后面。
出了二门,经过五开间的厚德堂,再穿过一片小竹林,就是卫国公的外书房。
书房廊前挂一盏风灯,小厮双喜正百无聊赖地仰头看星星,听到脚步声急忙站直身子,将紧掩着的门推开,顺手打着火折子,点了灯。
长这么大,楚晴还是头一次到国公爷的外书房来,不禁好奇地四处打量。
三间打通的屋子,开阔敞亮。中堂挂一副《清溪渔隐图》,雨后的山村,绿树浓覆溪水湍流,一老翁垂钓江苇间,悠闲惬意。下面摆张八仙桌,两面各两把太师椅。
画幅两侧各开了扇不大的北窗,糊着轻薄的绡纱,对着窗分别是两张书案,各自摆了笔墨纸砚,一张上面铺着画了一半的牧童耕牛图,另一张案上则铺着三尺长的宣纸。
屋子东边摆着博古架,零碎地放着各种瓷器或者玉石摆设,透过博古架,隐约看到里屋安着贵妃榻,另外还有张书案,上面摞了一大叠书册。
想必隔间里头才是卫国公真正处理公事的地方。
卫国公在八仙桌东首坐下,手指轻轻敲了下黑檀木的桌面,指一下对面的椅子示意楚晴坐下。
楚晴小步挪过去,微微欠身,拘谨地坐了半张椅子。
双喜沏了茶过来,卫国公瞟一眼汝窑的雨过天晴茶盅,皱了眉头,“给姑娘换云雾茶,清淡点儿。”
双喜飞快退下,换了定窑象牙白的茶盅。
楚晴道谢接过,掂起杯盖一看,清澈的茶汤里只漂着三五根茶叶,果然是清淡,便放心地啜了口。
她喝不得浓茶,怕夜里走了困。
卫国公着意地打量着她,忽地用力怕了下桌面,“五丫头是故意的吧?”
楚晴手一抖,茶盅里的水险些漾出来,忙稳住了放到桌面上,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墨玉似的瞧向卫国公,神情懵懂之极。
这时,门外传来双喜的声音,“国公爷,厨房送了饭过来。”
“嗯,”卫国公应一声。
双喜两手各拎一只三层的大食盒,小心地把里面的饭菜摆出来。
看着不像从大厨房送过来的,还氤氲冒着热气,热气夹着浓郁的肉香,直往楚晴鼻子里钻。
八道菜四素四荤,另外还有一小盆鸡丝燕窝汤,一小盆黑米薏仁粥,一碟核仁卷酥和两小碗粳米饭。
正中那盘红烧蹄髈油汪汪地泛着亮光,楚晴馋得几乎移不开视线,不过终是记着规矩,等卫国公夹了头一口菜,她才拿起筷子,朝着自己早就相中的那块肉伸了过去。
蹄髈入口,肥而不腻软糯香甜,楚晴满足地微眯了眼睛。
卫国公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把烧蹄髈的碟子往楚晴面前移了移。
楚晴真是有些饿了,往常这个时候她早就吃得肚子饱饱的在院子里遛弯了。
现下碍于国公爷在跟前不至于吃得狼吞虎咽,可也绝对算不上斯文优雅。
卫国公便暗叹口气,“看着心眼子不少,毕竟还是个孩子,见到吃的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吃罢,两人各自漱了口,重新续过茶。卫国公温和地问:“听周伯说你最近常去汲古阁,都看了哪些书,有什么心得?”
吃饱了肚子,楚晴放松多了,把看得最认真的孙膑与庞涓说了说,“……孙膑识人不清,庞涓是识己不清,自认为自己才华比别人高,可事实却是不如孙膑,羞恼嫉妒之余,数次加害孙膑。所以,我觉得人贵在识己与识人,首先得看清自己的身份地位,自己的能力本事,不能妄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说法倒新鲜,”卫国公颔首,“也有几分道理……你觉得胡氏就是识己不清?”
一下子怎么又从孙膑说到胡氏了?
楚晴眨眨眼,没有正面回答,“以前听府里人说大伯父要带着姨娘跟两个姐妹回来,可她进门时没给大伯母行礼,也没有敬茶,而且还理直气壮地坐在祖母身边……祖父,胡氏到底是不是姨娘?”略仰了头,一副真诚求教的样子。
卫国公眸间略略带了笑,也没有回答,“你是替明氏不平?”
“我真不懂,”楚晴辩道,可对上卫国公睿智了然的眼神,忍不住泄了气,“论情分,大伯母照看我这些年,我是为她觉得不平;论礼数,要是真让胡氏坐在那里,岂不成了大伯母侍奉胡姨娘了?二伯父能呵斥张姨娘回去,为什么大伯父不开口?想必大伯父觉得胡姨娘就该坐大伯母的位子,祖父,你也是这般认为吗?”
“胡说八道!”卫国公斥道,“妻妾纷争乃乱家之源,嫡庶不分乃败家之因。”斥责儿子的话却不方便当着楚晴的面儿讲。
楚晴却是安下心来,祖母有时候糊涂,起码祖父不糊涂,眼珠子又骨碌碌地打量着四周。
是个重情分的,又聪明知事,倒是个能堪大用的。
卫国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