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她也是通大义的人,却不甘成为别人的小妾,和那一代陶家家主红颜相守,创建了满庭芳。
本笑脸相迎的烟花之地,有谁知那是没落之后寄情之所。
那女子过世之后,把满庭芳交给了陶家,于是成了陶家一股十分隐秘的力量,也只有陶家家主和继承人才知道这些事情。
“好。”陶正泽想了一会儿简单的说。
“那有劳少爷了。”绮绣行礼退下了。
陶正泽想了一会儿,突然想问周桐讨要一个人好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妮子究竟喜欢什么呢?
季非回到自己的房间之后,有些睡不着,现在他确定了,周桐想和大皇子退婚,那么所有的事情就能说的通了。
只是朝廷的事情不是他能揣度的,就以他的认知来说,要想退了这门亲事,真的比登天还难。
不过他也明白了周桐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真正意图,那就是文采菲,周桐相信他能摆平文采菲的事情。
张知府忙到后半夜,才抱着一些东西进宫了,不管怎么说,让刺客混进京城刺杀大皇子,不管结果如何他都难辞其咎。
“结果怎么样?”皇上好像有点儿困了。
“回皇上的话,那四人之中,有两个人身体严重烧伤,辨别不出来容貌,仵作检查了尸体,四个人应该是扮作乞丐进的京城,其他并没有特殊的地方,而且也没有同党嫌疑。”张文中小心的说。
“一派胡言,几分乞丐就敢在京城明目张胆的行刺吗?”严恪立马就生气了。
“敢行刺大皇子,定有什么天大背景,这件事必须彻查。”温保也十分严肃的说。
“两位大人息怒,属下已经让人搜查全城了,一旦有可疑的人,立马就抓起来。”张文中慌忙说。
严恪眼珠子一转,他已经知道了周青云被跟踪的事情,那个人可能是一个乞丐,不如趁机把乞丐都赶出京城,那个小乞丐若在其中,可能就会被冻饿而死。
“皇上,那刺客竟然是混在乞丐中进的京城,看来别的有不轨之心的人也会想到,再者乞丐在京城生出事端,影响我辰国威仪,不如全部赶出京城。”严恪十分担心的说。
张文中表情立马就变了:“皇上,此事万万不可,若是把那些乞丐赶出了京城,估计十有八九都会冻饿而死啊。”
“张大人为何如此紧张?”严恪突然冷眼看着张文中。
“微臣身为一城父母官,自然要为百姓着想。”张文中心里有些愤怒。
“哼,那些乞丐好吃懒做又生事端,凭空是食我辰国米粮,也算是百姓?”严恪十分珍重的说。
……
皇上坐在那里打了一个哈欠,开始的时候他们吵大皇子遇刺的事情,接着他们吵这是谁的责任,然后他们吵国之大体,现在他们又为了乞丐吵了起来……
看来他们不是为了什么而吵,而是本身就想吵啊。
下面坐着几个妃子也都不说话了,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也都歪着脑袋,虽然他们两个在官职上和严恪一样,但是若是结党势力,自然不如严恪。
再说现在是皇后和妍妃的事情,自然有他们两个去吵了。
从开始到现在,他们都觉得,今天的问题的重点是去睡觉。
“孔大人,你怎么看?”皇上看着一边的头都想歪在一边礼部尚书孔尚仁。
孔尚仁一愣,那边坐着芸妃也反射性抬了一下眼皮,但是马上又垂目坐在的那里,好像一点波澜都没有。
“以老臣之见,哪位大人的提议,就哪位大人负责。”孔尚仁简单的说。
皇上想了一下,他现在的想一下也就是做个样子而已,他已经困的脑子里一团浆糊了。
“既然严大人提议把乞丐赶出京城,那么赶出京城的乞丐就有严大人负责。张大人明日开城门之后,统计所有被赶出京城的乞丐,单独登记造册。乞丐也是我辰国的子民。”皇上打了一个哈欠说。
严恪愣在那里了,这不是把乞丐赶出京城啊,这是让养活整个京城的乞丐啊,他愣是站在那里反应不过来。
“温大人说严查,那就三日为限,要是查不出来,就要给妍妃一个说法,时候不早了,都散了吧。”皇上说着就走。
“皇上。”皇后和妍妃同时站起来了。
皇后和妍妃相互看了一眼,皇后先说话了。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三日为限,恐怕有些不妥。”皇后十分担心的说。
皇上一脸不明白的看着皇后:“温大人信誓旦旦,难道是红口白牙胡说的,三日可是太长了?”
温保吓的立马就跪下了:“微臣但无此意。”
妍妃本来还想说什么,但是看到皇上这样,于是把想说的话咽到肚子里了,他有点拿捏不住皇上今天是什么意思。
“好了,都不早了,张大人,你把今天的事情好好整理一番,明日召见你时,全部给拿过来。”皇上说完就走了。
一群人只能行礼恭送,只是每个人都没有想到今天的事情最后成了处理乞丐的事情了。
第135章 真的()
皇子被刺杀本是天大的事情,可是被一群人闹的分不清楚主次了,再加上时候真的不早了。
皇上一离开御书房,所有人都看着孔尚仁,孔尚仁很少说话,做事中规中矩,又不擅交际,若不是有祖上积威,还真坐不稳这个位置。
而孔尚仁好像没有一点被一群人盯着的自觉,转身揉了揉自己的腰,好像等着丞相先离开,自己就跟着出去,别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孔大人,今天说的话好像正和皇上心意啊?”不等温丞相开口,严大人已经开始质问了。
“严大人过奖了,我们身为臣子,本就要为皇上分忧解难。”孔尚仁简单的说。
温保倒不是很生气,毕竟孔尚仁一句话,让严恪最为难堪,要是他处理不好京城的乞丐,面上终究不好看。
“哼。”严恪找不到反驳孔尚仁的话,只能冷哼了一声。
这个时候皇后先离开了,接着妍妃和芸妃也离开了。
“温丞相可别忘了三日之期啊。”严恪不想只有自己难受。
“三天足够了。”温丞相说完就走。
孔尚仁晃悠着慢慢出去,步子好像有些不稳,人也有些迷糊。
京城的这个夜非常不安宁,犬吠声不断,一家一户的门被敲开,在杂乱之中所有人都很紧张。
而这个时候陶正泽手里拿着一个被拼凑好的玉铲,拼凑并不是十分完整,太小的碎片无法拼凑上来。
“这是真的吗?”陶正泽看着面前一位老者。
那老者四五岁的年纪,有很重的抬头纹,头上裹着深褐色的布巾,正在仔细的看着那个被拼凑起来的玉铲。
“成色、做工和落款都是真的。”老者有些疑惑的说。
“那有什么不对。”陶正泽看老者疑惑的样子,就知道这个玉铲还是有问题。
“太薄了,丰厚玉铲不可能会这么薄。”老者有些看不不透的说。
封侯玉铲是侯王的身份标志,关键就是下面的落款,而这个落款不是假的,再说也没有人仿制前朝的玉铲,完全是自己找死吗。
“那是真的假的?”陶正泽也迷惑了。
“真的。”老者十分确定的说:“前朝最后一个君王昏庸无度,曾做出封女官女侯的事情,要是真的有那么一两个不一样的玉铲,也是正常的事情。”
陶正泽不管前朝最后一个君王的事情,他只想知道这个玉铲是不是真的。
这个玉铲要是是真的,那么今天的事情,是不是都在周桐的控制之中,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她就太可怕了。
陶正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不管怎么说她都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她有什么能耐控制这些事情。
难道是周家?
他也不相信。
让老者退下之后,陶正泽一个人在那里发愣,他回想了自己认识周桐之后所有的事情,好像之中有太多巧合了。
他最初关注周桐,就是因为她把那个面具做的太好了,可以想到带着面具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
“少爷,马上就五更了。”林朗有些担心的说。
陶正泽还是有几分茫然:“全力阻止周家小姐嫁给大皇子。”
林朗有些发愣,不要说做这件事了,就是这句话被别人听到,也会给陶家带来诸多麻烦。
“这件事要和老爷商量一下。”林朗并没有直接阻拦。
今天的少爷太奇怪了,为了看一个玉铲,直接等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让他不得不慎重。
“好,我给爹写信。”陶正泽说着让林朗准备笔墨了。
大皇子被刺杀,京城的乞丐被赶出了京城,但是有严大人负责管理。
刺杀大皇子的四个人被吊在菜市口,不过没有几个人敢看那尸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苍天也受不了这种气氛了,一夜之间乌云漫天,很快就又开始下雪了。
三天过去之后温丞相没有什么证据,至于要给严大人什么交代,那是温丞相的事情,连皇上都没有过问。
这件事死了四个刺客,又死了几个嫌疑人,牢房又被查了几遍,反正没有发生一件好事就对了。
那些大人们的事情,小老百姓不明白,也明白不了,不管是什么,都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只要他们脑袋还在脖子上,缸里有米,身上有衣,好像很难有别的心思。
而在这种心态之中,大皇子被刺杀的事情,和大皇子不喜欢周家小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袒护自己的表妹,是一样一样的。
甚至相对来说,后者好像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趣,毕竟大皇子没有死,接着就开始猜测大皇子和周家小姐的婚事了。
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状态,好像一个人在说战争的要爆发了,然后下面听的人在计较哪家白菜便宜那么一两厘。
周桐看着漫天的雪花,博古街今年只开了一天,她刚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的人,可是自从她把扳指给了四皇子之后,她就开始没有缘由的担心了。
“陶公子来了。”香芝看着自家小姐看着雪发呆,小心的禀报。
不用周桐说见不见,外面就传来了踱步的声音。
“京城怎么这么多雪呢,我说你怎么不把雪好好扫一下,弄的本少爷靴子上全部都是雪。”陶正泽说着踱着脚,一边的林朗用刷子给他扫着衣服。
周桐这才回神:“又没有人请你来。”
陶正泽也不生气,褪掉身上的狐裘:“所以我自己来了。”
“有什么事情?”周桐懒懒的说。
她今天没有戴面具,而是像七夕的时候一样,做的那种薄纱一般的花瓣,垂在在眼角,刚好把伤疤盖的严实。
这样是比戴面具要舒服很多,但是稳定性不好,所以只有在家里的时候才戴这个。
陶正泽看着她脸上的花瓣:“文采菲呢?”他直接说。
周桐有些意外:“绮绣姑姑让你来讨要文采菲?”
“不要说的那么直接吗。”陶正泽不在意的坐在一边椅子上,拿了一个盘子里的点心,却又放下了。
第136章 我就喜欢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