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合纵连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秦听到孟婷愿意帮自己的忙,他凝视着孟婷的秀气美丽的俏脸,想要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发出了“嗯”、“啊”的两声。

    孟婷是多么聪明的女人,她一看苏秦的眼神,就知道苏秦可能有事相求于自己。孟婷决然地说道:“季子想说什么就说罢,为何吞吞吐吐的呢。我们二人之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直言的呢?”

    苏秦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既然婷儿不弃,我苏秦也就直说了。我现在担心的是赵国的援军迟迟不到,而如若秦军主力转进到临云城下,恐怕战局发生逆转啊。”

    孟婷点了点头,摸了摸苏秦的脸,她已然明白苏秦想要相求自己什么事。她决心为苏秦分忧,说道:“我若没有猜错,季子是想让我也回一趟邯郸,探听赵国援军的动静吧。”

    苏秦听了孟婷的话,感动地紧盯着她的眼睛,目光中流露出几许深情、几许无奈。然后,苏秦长叹一声,说道:“我也知道这么做很不妥,毕竟你是赵侯派来督促我的,这根本就不是你份内的事,也会让你在赵侯面前减失信赖。”

    苏秦说着,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孟婷以手抬了抬苏秦的下颌,两人目光一对,苏秦发觉孟婷神情毅然。

    她盯着苏秦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季子多虑了,我既然跟随你左右,就心甘情愿为你分忧。当前形势如此紧急,我便回一趟邯郸又当如何。毕竟赵国的局势与安邑之战的胜负关系重大,于公于私,我走一趟也值得。”

    苏秦听闻孟婷的话语,心内感到真挚而温馨的情意,他更加紧密地揽住了孟婷,说着:“婷儿真是我的心爱,我哪里能舍得了你。”

    孟婷也一时情动,两人都被情爱的波涛淹没,陷入了长久的爱恋温存之中。

    胜利后的第二日,齐、魏联军在临云城中休整,苏秦命各路将军严加督促兵士的训练,以备更加艰苦的战役,不容他们耽搁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同时,他也派吴景护送着孟婷,向邯郸方向进发,去催促赵国的援军。苏秦在临云城的东门送别孟婷,目送她离开,长久地不愿归去。直至孟婷所乘坐的马车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才回转大营。

    苏秦刚接近自己的大帐,就看到陈需搓着双手,脸上愁眉苦脸,在中军大帐前团团乱转。他看到苏秦归来,上前拉住了苏秦的手,焦急地说道:“可算等到苏丞相了,咱们快进大帐,我有要事与你协商。”

    苏秦看到陈需的急切表情,心知他所遇到的事情一定不小,否则,刚刚获胜,怎么也得喜庆几天,怎会如此急促地转为忧愁呢。

    苏秦连忙携着陈需,一起进到了中军大帐。陈需进去后,特意将帐中的一个收拾物品的警卫给打发走了,又仔细瞧看了四下,发觉周边无人,这才坐定下来,开口说道:

    “我这里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好的消息也惊人,坏的消息也骇人,不知苏丞相要先听哪一个?”

    苏秦尽量压住了自己的情绪,不让它随着陈需的节奏波动,他定了定神,不紧不慢地说道:“有好消息啊,我当然愿意首先听一听它了。”他故意把好消息放在前面听,也是要安慰一下陈需,希望令他平静一些。

    陈需回道:“好的消息就是,我向我国大王为苏丞相请功,我国大王为了嘉奖丞相,特赐苏丞相三千金,以示褒奖。各参战的将领都依功劳大小,分别封赏财物。”

    苏秦轻笑了一声,说道:“那我多谢魏王的厚赏了,区区小胜,不足以当此厚赏啊。”其实苏秦对于这点奖赏并不是十分在意,毕竟当年赵侯赵语的赏赐不知要比这多出多少倍呢。

    陈需见魏王的封赏没有令苏秦心动,就接着说出了另外一个封赏,说道:“我国大王不仅赏三千金,还任命苏丞相为魏国的‘宾相’,与你在燕国的封赐相当。大王特意吩咐,如果苏丞相接受魏国的‘宾相’之封,就把安邑之战的军事指挥权交予苏丞相,全权负责安邑战役。”

    苏秦一听,欣喜地“啊”了一声,差点蹦了起来。他压着激动,躬身向陈需行了一礼,说道:“那我真要多谢魏王的封赐了,有了这道封令,我指挥起部队来更加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苏秦也心中暗怪陈需,心道:“这宾相之封对我来说,比那三千金的赏赐要重得多,你陈需又不是不知道,偏偏放在后面来说。”

    但苏秦再转而想到了陈需的一贯的含蓄作风,心中也就释然了。这个封赐来得太及时了,苏秦正担忧自己不能完全调动安邑城内守军和临云城中的魏国军队呢。如果那样,无疑会大大削弱了联军作战的主动性。

第306章 风波愈大() 
陈需见苏秦得到魏国宾相的赐封,表露出欣喜的神色,他也感到了一些安慰,脸上露出了少许笑容。但是他的轻松并没有持续多久,想到了他即将要告诉苏秦的坏消息,陈需脸色马上转为凝重。

    苏秦也想起了陈需刚开始提及的坏消息,陈需说,这个消息还十分骇人呢。他于是好奇地问道:“陈丞相好消息已经说完,但不知坏消息是什么?”

    陈需阴沉着脸,说道:“这个坏消息关系到十几万魏军的安全,唉,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苏秦闻听此言,心中也紧张起来,心想:“是什么消息你就快说吧,怎么还藏着掩着,怕吓着我吗?是祸就躲不过,你总得告诉我呀。”

    苏秦眼瞧着陈需,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他深知陈需的脾气,等待陈需自己来和盘托出。

    果然,没过一会儿,陈需见苏秦不再追问了,他反而开了口,不过,开口前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说道:“坏消息也有两个,都来自我们安排在秦国的密探。”

    “一个就是:秦君赢驷得知邢孟所率秦军惨败于临云城下,勃然大怒,他不但没有撤回安邑秦军,反而决定要增兵三万,加紧围攻安邑。”

    苏秦“哦”了一声,这个消息的确令他感到吃惊,看来兵败于临云,秦君赢驷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一个全局性的损失,而是当作了一个小小失误所致。

    陈需接着说出第二个坏消息,他道:“另一个消息是秦国围攻安邑的部队准备暂停对安邑的密集攻击,转而向临云城的魏军进击,务求解除外围的威胁。”

    这个消息倒是在苏秦的意料之中,他早已想到:秦军一旦失去了邢孟率领的监视魏国援军的部队,等于是门户大开,随时面临着来自外围的攻击。设想如果秦军在围攻安邑之时,突然杀到一支魏国援军,他们里外受敌,岂不是极具危险。

    因此,秦军首先要扫清外围,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兵家作战的常识。

    不过,现在增兵的第一个消息和第二个消息叠加起来,却已然是一个不能再坏的消息了。因为秦国一旦增兵,主力部队人数更多,军力更盛,临云城势必危在旦夕。

    且不论赵国的援军未到,即便将来赵国援军到了,赵、魏、齐三国的军力加起来,也未必是秦军的对手。

    听到陈需所说的坏消息,苏秦不禁眉头紧锁起来。“这可如何是好?秦国军队可能会尽早赶来,如果再耽搁了事前的布置,结局可能就变得不能再坏。”

    陈需见苏秦皱着眉头,他自己又如何能高兴得起来,他毕竟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当前临云城的形势,陈需心中自然明白。他因为了解,所以才更觉得可怕。

    苏秦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苦苦思考着可能要面对的危急。陈需陪着苏秦沉默,以关切的眼神望着他,等待着苏秦的问询和商议。

    苏秦足足沉默了有一个时辰,期间他一直无目的地看着四周,但其实目光所及之处都没有留意,心中所思却是战局的变化。

    苏秦后来看似焦急之情有所缓解,他问陈需道:“陈丞相可探听到秦军这次增兵,所派来的领兵将领是何人?”

    陈需回道:“据我们的线报说,最有可能的是秦君赢驷的同父异母弟弟樗里疾,此人受封为‘严君’,足智多谋,秦人称之为‘智囊’,可真是个不容易对付的对手。”

    苏秦点了点头,说道:“我在秦国与他打过交道,他虽然是秦国宗室,但待人彬彬有礼,有勇有谋,确实是秦国年轻一辈将领中的佼佼者。此人一来安邑战场,恐怕对魏军是祸非福。”

    陈需赞同苏秦的意见,又说道:“不过,秦国仓促之中还未确定人选,恐怕征召新的兵马,定下领兵之将,还需要些时日的。”

    苏秦摇了摇头,说道:“以我对秦君赢驷的了解,他决然善断,用不了多少时日,就能派出增援安邑的将领和兵马。”

    陈需又透露了另外一个讯息,他道:“我当然也对秦君赢驷略知一二,但据说秦军兵败临云城的消息传到秦军主将公孙延那里后,他请战之心颇为急切,已经派人连夜送书到咸阳,要一雪前耻。”

    这个讯息非常重要,苏秦心中一喜,“嗯”了一声出来。陈需见苏秦留了意,就又接着说道:“公孙延如此着急报仇,我恐怕秦国增兵未到,他本人就率军首先来临云城挑战了。”

    苏秦听罢陈需的补充,心中沉吟了一会儿,他回道:“这倒是一个可以抓住的时机。看来我们能否在秦国增兵未到之前,主动挑衅公孙延,让他首先与我们作战,是惟一的可趁之机了。”

    陈需也明白了苏秦所思,他不便替苏秦做出决定,耐心等着苏秦继续深思。苏秦稍过片刻,脸上显出了坚毅的神色。他说道:“公孙延不来,我们可以引诱他前来,这样战役的主动权就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但是,苏秦又想到了赵国的援军,此时仍未到位,奢谈这个计划,仍是空想而已。他又转而心急起来,低着头想着心事,没有心情搭理陈需。

    陈需见苏秦再度陷入了沉思,他也不便再多叨扰,所以就起身告辞。临行前,苏秦特意嘱咐陈需,让他再次向魏军传达命令,一定要抓紧操练,务必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下一场战斗正在酝酿之中,可能随时一触即发。

    陈需走后,苏秦站起了身,在中军帐中踱步,他在等着孟婷带回来的赵国援军的讯息,同时也在苦思着与公孙延所率领秦军对垒之时的每一个可能的细节。

    不打无准备之仗,越是战前想得细致,准备充分,战役就越有利于己方,这是战争的铁律。苏秦已然在临云一战中尝到了其中的甜头,所以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决战,他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役策略和细节的筹谋之中。

第307章 岂能尽如人意() 
苏秦千般心焦、万般期盼,急等着赵国援军的消息,没想到,第三天就有了消息。这天上午,他正和宁钧在军营中督促齐、魏联军演练。突然,吴景找来了。

    苏秦站在点将台上,视野开阔,他瞥见一个人急匆匆地向着演兵场跑了过来,那人敦实的身材,跑路的姿式有些笨拙,像是一个熟人。待更近一些时,发现来人竟是吴景。

    苏秦看到吴景,急欲知道他护送孟婷回邯郸搬兵的消息,也顾不上自己的主将身份,把手中的令旗交给了宁钧,快步走下了点将台。

    苏秦迎着吴景疾步走过去,在演兵场的东南角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