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合纵连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屈辛和周绍的行动毕竟还是慢了半拍,等到他们率领三万大军穿越过太行山之时,太子赵雍已经陷入了绝境之中。

    太子赵雍原来也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在赵国的腹地——祖庙所在的霍太山会遇到林胡人的袭击。林胡人远在晋阳之北,距离霍太山足有五百里之遥,他们怎敢孤军深入到这么远的地方。

    然而,他哪里知道林胡部落已经与张仪和公孙延所率领的秦、魏联军配合着动,他们从一北、一南两路合击自己于霍太山之中。林胡人有了这个底气,当然是有恃无恐。

    太子赵雍在霍太山的宗祠之畔斋戒了七日,每日只能吃一些素食,不能亲近女子,过着艰苦的日子。眼看这个日子就要结束,他祭祀过了宗祠之后,就可以恢复了日常的生活,放松一下。

    谁曾想就在他行献享、叩拜等祭祀之礼还没结束的时候,布置在周边的斥候就向宗庙赶了过来。

    赵希首先得到了林胡人大举进逼霍太山的报告,他问斥候道:“你看清楚了没有,究竟有多少林胡人前来。”

    斥候回道:“小的数不过来,从他们队伍行军时激起的尘土来看,最少也有三、四万人。这些人骑着战马,行进速度特别地快。如果我们再不抓紧时间撤离,恐怕都要落入到他们的手中。”

    赵希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他质疑道:“你看清楚了没有,真的有那么多的林胡军马吗?好端端的怎么会出现规模如此庞大的林胡部队呢?”

    斥候再次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带着哭音,说道:“小的看到的情况千真万确,愿以性命担保,如若不是真的,请赵大夫立刻取我项上的人头。”

    赵希见斥候不像是谎报军情的样子,他这才重视了起来。然而,他看了看祭祀的场面,发觉此时太子还在双手合拢,脑袋低垂,向祖先的牌位鞠躬致敬呢。

    “要不要打断太子的祭拜仪式,赶快带着随从撤离出去呢?如果冒然打断祭祀,显得于赵国的祖先不尊敬;可是如果等到仪式结束,恐怕得再过一个多时辰,那时再行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谁人不知林胡人骑兵的行进神速!”

    这些北方的林胡人、还有匈奴人等等胡族之人,都是惯于骑着马行军作战的。穿着长裤,而不是华夏人的长袍,更方便紧紧地夹住了马的身体,纵横驰骋,腾跃自如。而穿着长袍则在马背上受到了袍子的下摆的限制,行动屡有不便。

    这些人他们上身的衣襟是向左侧开的,可以用大多数人习惯使用的右手来解开或系上袍扣,此所谓“左衽”,不同于华夏人的向右侧开衣襟,总以不方便的左手来解、系袍扣。

    华夏人的骑兵本来就不擅长于骑术,更何况此时赵国的兵制在列国之中是最保守的,就在魏国、秦国等国家率先采用了骑兵战术,而逐步放弃掉战车作战的时候,赵国仍然守着晋国时代的兵制不改。赵国人以战车为单位来作战,可以不用改变穿着长袍的习惯,但是战车却在战场上被灵活机动的骑兵当作了攻击的活靶子。

    赵氏一族原本在晋国时代并不弱,在消灭晋国六卿之中势力最大的智伯瑶一战中,以赵襄子居功至伟。但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崛起,赵国却一落千丈,这与赵国死守着旧体制有着很深的关系。

    赵希深知这些情况,这也是他为什么不顾生命危险,总是力谏赵侯要进行国家制度、军事体制和服饰装束等各个方面的大变革,以适应新的竞争时代。

    可惜的是赵希的主张尽管影响到了赵侯,可是因赵侯赵语担心国内反对浪潮的汹涌澎湃,迟迟下不了决心。

    赵希得知了林胡人快马加鞭地向霍太山的赵氏祖庙赶来,他心知对方很快就会到达这里,根本不会给太子赵雍以喘息之机。

    他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必须尽快打断赵雍的祭祀活动,但这也可能给别人落下了话柄。情急之下,赵希顾不了那么多,他疾步走到了赵雍的身边,向他耳语道:“启禀太子,林胡人的几万骑兵正向霍太山赶来,目标直指太子,我们应该尽快撤退。”

    太子瞪着一双大眼睛,吃惊地望着赵希,他也顾不得再行叩拜之礼,急切地问道:“情况属实吗?林胡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真是活见了鬼!”

    赵希回道:“现在不是深究内情的时候,太子应该停止祭祀活动,尽快撤离此地。否则如果让林胡骑兵合围,那我们就插翅难逃了。”

    太子为难地说道:“可是我这祭祀的活动刚进行了一半,于祖先不敬,回到邯郸,如何向父亲交差呢?”

    赵希着急之下,干脆拉着太子的衣襟往外走,边走边说:“大行不顾细谨,你如果再不走,恐怕连邯郸都回不去了,哪里还能向父亲覆命。”

    太子被连拉带劝地紧急离开了祭坛,祭坛上还放着作为牺牲的牛、羊、猪。按说祭祀诸侯的祖先不可以使用牛、羊、猪三物俱全的“太牢”之礼,可是此时已经礼崩乐坏,诸侯哪里还管什么周王室规定的礼节,普遍都使用起“太牢”之礼,以示自己的身份,以及对于祖先的孝敬。

    一般处理方式,这牛、羊、猪三件物品在祭祀之后,应该由太子带回去,分给赵国的宗室亲戚和大臣们享用,不能扔在那里不管。但是,赵希坚决主张轻装上阵,弃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

    太子还准备着登上自己的座驾,大摇大摆地离开宗祠,但是赵希却坚决反对,他说道:“林胡人的骑兵一定是沿着大路而来的,如果我们还是坐着车走,那么我们也必然只能走大路,正面相遇,敌众我寡,我们哪里是林胡人的对手?”

    赵雍却不肯放下自己的架子,他说道:“我是当今赵国的太子,如今丢掉了祭祀的牺牲品不管,看着林胡人冲击祖先的庙堂不顾,已经够丢人败兴的了。现在又丢弃座驾,狼狈而逃,我还有何面目见我的臣民?”

    他说着,干脆不搭理赵希,自己固执地上了座驾。赵希摇了摇头,表示十分地无奈。他觉得:“都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太子竟然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份。殊不知此刻是逃命要紧,谁管你有没有乘车呢!”

    但是太子已经上了车,他也不能前去将太子拉下来吧。赵希无奈之下,他命令其他的跟随着祭祖的三百多名亲随、侍卫等人,全部丢弃掉沉重的物品,轻装前进。

    那些拉兵车的马匹也被解了套,作为坐骑来使用。兵车干脆就丢弃在了宗祠前的空地上,很多人感到惋惜,然而赵希是护送太子祭祖的指挥官,大家见他态度坚决,没有人敢当面提出质疑。

    此时他们已不敢再沿着来时的大路返回去,而是从大路的右侧的一条十分崎岖的小路上,艰难地向北走。

    一路上太子的座驾就成了一个最大的累赘,小路狭窄,马车根本就不能正常通过,起初军士们还赶着马车走,后来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干脆就肩扛背抬地拱着它艰难地行进。

    赵希在马车之后很是着急,他几次想要劝劝马车中的太子,让他放弃掉车辆,但是太子就是在车中不露面。赵希不愿与太子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再起争执,所以就忍住了话头。

第548章 前后阻截() 
赵希担心的是:尽管他们一行人比林胡人早走一步,但是如果行动迟缓,林胡人发觉了宗祠空无一人,从后面赶来,仍然难以逃脱他们的包围。所以,赵希一路之上,急得前后乱窜,但是由于太子座驾的累赘,竟然迟迟不能加快行军的速度。

    赵希所料的局面果然出现了,林胡人此次行动的总指挥左贤王曼陀最早发现赵国宗祠已经人去楼空,他急忙派人去找来张仪和公孙延商议。

    张仪仔细察看了一下宗祠附近的地形,觉察到了太子赵雍是从另外一条山谷里的小路上逃跑的。

    张仪于是就派公孙延带领魏军从小路上追赶,自己则和曼陀率领着林胡人近三万多部队和秦军一万多人,共计近四万多人,仍然沿着大路回撤向北,准备在霍太山的北麓截住太子赵雍。

    公孙延率领的魏军身穿林胡人的长裤和短褂,尽管很多人的衣服不合身,有的显得宽大了一些,吊儿郎当的,有的显得窄小了一些,紧紧地裹在身上,但是行动起来却很快捷。尤其是他们可以相对自如地骑在马上,更能快马加鞭向前赶路。

    太子赵雍的队伍提前出发了近一个时辰,但只比公孙延领先了不到四十多里。太子赵雍当然并不知道其中的险情,他并没有将局势估计得那么严重。他还以为只有林胡人参与了这次偷袭行动,以他对于林胡人的了解:这些人勇猛有余,但是心眼儿不足。加之他们又与中原人言语不通,怎么会追赶上自己了呢?

    太子赵雍尽管是个好武之人,平时也舞刀弄棒的,然而毕竟没有参加过实际战争的历练。真正的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刀光剑影的拼杀,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哪个不是要把对方置于死地的?

    由于对敌情估计上的乐观,赵雍才不愿弃掉了自己的座驾。这是他第一次带着武装起来的护卫队,替代父亲执行任务,他殊不愿搞得狼狈不堪。他想到:“君子死而冠不免,临乱而仪仗不散。我可不能让别人看我的笑话!”

    赵雍好面子,想法坚定,所以也就装作不知外面的情况,其实他从马车剧烈的颠簸中已经感受到了道路的崎岖难行,但就是不理不睬。赵希只能是徒唤奈何,心中暗暗祈祷苍天保佑,别让林胡人追击上来。

    可是公孙延所带领的魏军却没有那么客气,公孙延不断地向军士们传令,催促部队加快行军的速度。他喊话道:“儿郎们加油,大王期待着我们捉拿住赵国的储君,让赵国臣服于我们。为了大王,为了国家,向前冲啊。”

    魏军拼尽吃奶的力气,在小路上向前推进,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看到了赵雍部队殿后人员的身影。

    而就在此时,赵军的斥候也把发现追兵的消息带到了赵希那里。赵希特别地着急,他再次号令全体的赵军将士:“放下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减轻份量,全速前进。”

    赵希看了一眼山势,发觉道路越来越平坦,他判断队伍已经接近了山路的末端,再往前走二、三里,大概就是平地了。他有心再次劝说太子赵雍弃车,但是话到嘴边又忍住了。心想:“这不过是一刻钟的事儿,再往前走一段,马车就无碍了。还是别和太子相犟吧。”

    就这样,魏军与赵太子部队首尾相望的万分危急情况下,赵希还是忍住了心中的不满,寄希望于尽快到达平坦之地,然后就能加快逃亡的速度。

    可是,赵希没有料到的是魏军不仅是行军快,而且人数众多,太子随从不过是几百人,魏军追兵却有万人,魏军如砍瓜切菜一般轻易地将太子殿后的警卫除掉,在后面紧紧相追了上来。

    太子的马车最后终于走出了山谷,赵希赶忙下达了全速前进的命令。可怜赵军此时仅剩不到百人,他们一路上又是抬着马车,又是踏着凹凸不平的山石,早累得气喘吁吁的。

    赵希干脆让剩下的军士把能找到的马匹全部集中起来,大家或者是两人一骑,或者是单人独骑,随着太子的座驾狂奔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