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合纵连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父见苏代回来,问起苏秦的下落,苏代不敢说实话,就撒谎说他到秦国游说秦君去了。苏父见儿子放着家族的生意不管,去卖弄口舌,他的妻子也跑了,儿女又管不了,当时就破口大骂,他对苏秦真是恨铁不成钢。

    正好苏代到家了,苏父说设么都不让他再随便离开,生生将他留下,为此把洛阳集市中的店铺给他打理,也让他替苏秦尽一尽责任。

    苏代因为同情两个孩子的遭遇,就暂且留了下来,一边照看着店铺买卖,一边照料两个子侄。不知不觉已过去将近一年。

    张仪听苏代讲苏秦的家事,他自己竟也落下泪来,他想起了自己家中,情形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的妻子姚玥比较老实本份,无须操太多的心。

    苏代发觉张仪泪水盈眶,赶忙安慰了他几句。当他听说张仪受师父之命前来寻找苏秦时,也勾起了他的心愿:他自己何尝不担忧兄长的下落,想要前去找寻一番呢。

    于是,他向张仪提出建议:干脆一起赴秦国寻访苏秦的下落。张仪听后,拍手叫好,欢欣鼓舞,他正求之不得呢。二人可谓一拍即合。

    当天晚上,张仪和苏代去找苏父商量。苏代刚一介绍张仪,苏父就摆出冷脸,不理睬他。苏父认为苏秦所作所为是不务正业,所以看待张仪也带有很深的成见。

    张仪为人坚韧内敛,他看出苏父的不满,但表面上仍若无其事。

    苏代特意向苏父强调他们是要去找回苏秦,苏父一听,怦然心动,他自己也很多年没有见到这个儿子,尽管嘴上骂骂咧咧,心里其实很是想念。

    再加上还有苏秦的两个孩子,也在等待着苏秦归来。苏父想到这里,不仅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且主动提出资助他俩行资。

    张仪和苏代两个人于是乔装成了贩卖皮具的商人,从苏家店铺里搬出了半车皮货,上路前往秦国。

    苏代做过生意,熟悉买卖行规,所以在过关卡时十分顺当,一路上遇到的哨兵都把他们当成了真正的生意人。

    两人走了三天,到了咸阳,先找了一间名叫“西昌客栈”的旅店住下。他们并不急于出手货物,而是先行寻访起苏秦的下落来。

    二人到咸阳的集市上闲逛,东瞧瞧,西瞅瞅,看似在踅摸货物,其实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货物上,而是偷听人们的闲谈。

    苏代早已和张仪商量好,先从接近秦君嬴驷的人入手,探听一下秦君是否接见过苏秦,有没有给他一官半职。

    之所以选择集市打探消息,是因为那里人员混杂,消息灵通,况且苏代十分熟悉集市的门道,更容易下手一些。

    果然,有一天,他们听到一个自称是咸阳宫值守宫廷的中书令,此人名叫李文,他喜欢玉器,经常出入集市淘货。苏代和张仪决定就从李文那里着手。

第70章 通宦() 
苏代和张仪购买了一件精美的玉佩,在玉器行的门口,作出兜售的样子,果然引起了李文的注意。

    他转着骨溜溜的一双小眼睛,傲气地看了看苏代和张仪,心里喜欢玉佩,却装作冷淡至极,说道:“这件小玩意儿,成色不怎么样,最多也就值一百文钱吧。”

    苏代看他的不屑一顾的神情,打心眼儿里冷笑,但表面仍然十分谦虚,说道:“先生一看就是行家,我买的时候可是花了五百文,真是亏大发了呢。”

    张仪也作出了懊悔万分的表情,与苏代两人长吁短叹起来。

    “这么不值钱的东西,也就只有我才有兴趣买下把玩一下,不如我再给你们加五十文,干脆你俩转给我得了。”李文倒是仿佛变好心人了。

    苏代和张仪见鱼儿上了钩,干脆就在李文要掏钱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将玉佩赠送给了他,苏代说道:“能结交到你这样精通玉器的行家是缘分,何必谈钱。快快请先生收起来。今后咱们做个朋友吧。”

    李文占到了便宜,当然特别高兴,直夸苏代和张仪是豪爽的生意人,这才是发大财的主儿。

    接着,苏代和张仪又如法炮制,再次送给了李文玉坠儿和玉环等物品,李文觉得从他俩身上有利可图,渐渐地把他们当成了冤大头朋友。

    彼此十分相熟了,苏代方才装作不经意地询问李文:“不知秦国官员里有没有一个叫苏秦的人。”

    李文当时就摇头,说道:“秦国重要官员的任命几乎都要经过我们中书署起草诏令,从未听说此人。”

    苏代和张仪心中一沉,有些失望,苏代仍不甘心,又问道:“那李中书是否听说过当今秦国君上召见过此人呢?”

    李文看着苏代和张仪,眼神中有些异色。苏代连忙解释说,这个名叫苏秦的人曾经借了我一百斤金,至今未还,所以有此一问。

    李文听说有人欠朋友的钱不还,当场做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说要揪出此人,给他俩出出气。

    为了表示他对朋友所托尽心尽力,李文当即表示自己要回去认真查阅秦国官员的档案,再向官场上的老人们打听一下。

    苏代和张仪不禁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然而,两天后,当他们找到李文,询问探听的消息时。李文却唉声叹气,连连摇头。说道:“我几乎看过所有官员的档案,也问遍了宫中阅历深的老中书,都未听说过苏秦此人。”

    面对这一片空白,苏代和张仪真是失望透顶,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怠慢李文,而是继续给他好处,保持亲密交往,希望从他那里得到进一步的信息。

    过了几天,两人又去找李文,让他帮忙查一查监狱里的罪犯中有无此人,最好连已经处决的犯人也不要放过。

    苏代和张仪又适时给李文奉上了晶莹剔透的玉杯一件,李文连连得到好处,笑得嘴都合不拢。

    他又尽心地找人去查阅监狱中的犯人记录,可是查了个底儿掉,也未发现名叫苏秦的人。

    李文猜测他们所找之人一定是到其他诸侯国去了,否则,如果要是在秦国,不会隐藏得那么深,没有丝毫踪迹。

    其实,李文哪里知道,苏秦曾经见过秦君,只不过是秦君对苏秦不感兴趣,随便打发了他。当时,苏秦是魏卬带着去的,宫廷里哪会有人注意到魏卬的一个随从?

    秦宫里的中书令是大多是净身入宫的男子,充当了国君在宫中的贴身文官,消息最为灵通。通过中书令李文都打听不到苏秦的下落,苏代和张仪不禁又是灰心,又是着急。

    难道一个大活人,能消失得干干净净不成?

    张仪有一股子勇劲儿,这天,他带着恨意说道:“我们干脆去找高胜,毕竟人是他带到秦国的。”

    苏代听后,也觉得有道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因为他们主动去找高胜,可能会惹上麻烦。当初高胜跋涉千里之外,深入到云梦山,就是要抓住鬼谷先生和他的徒弟,可惜没能得逞,如今,鬼谷先生的门徒竟然送上门来,他岂能放过?

    苏代向张仪讲明了自己的顾虑,张仪却坚定地认为不妨冒险一试,因为现在的情形是:如果不去找高胜,就得空手而归,他们如何向鬼谷先生交代?

    苏代见张仪都可以不顾风险,自己就更不能袖手旁观。他也决心一不做二不休,从高胜那里下手。

    两个人商量一下,觉得还是稳妥为好,先尽量隐蔽起来,暗中监视和窥探。如仍没有效果,然后再另作计议。

    高胜作为西土墨家的头领,为扩展地盘,在秦国广收门徒。西土墨家在咸阳的势力很大,因此他的府邸几乎是路人皆知。

    苏代和张仪各自乔装改扮一番,看似整日游逛的富家子弟,他们又往脸上粘贴了胡子,尽量不让高胜认出来。

    两人打扮妥当,来到了高胜的府邸外,一边在周围游荡,一边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想要发现些蛛丝马迹。

    一连三天,他们只看见高胜带着墨家弟子,进进出出,也有些官员模样的人来府上拜访,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他们忍着心中的失意,仍然在坚守。

    第四天早晨,苏代和张仪并肩往高胜的府门走去,眼睛观望着周围的动静,苏代突然发现从府里出来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辨认出来此人时,他心惊不已,连忙伸手拉住了张仪的衣袖。

    张仪被苏代的动作吓了一跳,低声问道:“你为何如此紧张?”

    苏代伸手指了指高胜府门口出来的人,说道:“你看那个人,不正是在密林中袭击我们,被我打伤的黑衣人吗?”

    张仪顺着苏代手指的方向看去,见到一位男子装束的青年,个子不高,身材窈窕,正要外出办事。

    张仪也觉得有些熟悉,但又不敢肯定,说道:“我看着也眼熟,但不是很肯定,干脆我们跟踪过去,再看个究竟吧。”

    苏代点点头,说道:“我敢打保票一定就是一个人。兄台所言极是,我们正好随着他,瞧瞧他与什么人接触。”

    两个人于是就装作闲逛的模样,一路跟踪上了那个青年。

    那个青年并没有在意身后,他急匆匆赶着路,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咸阳的西城。

第71章 捉人() 
苏代和张仪一瞧所到之地,不由得相视一笑,原来跟踪着那个青年,他们竟然来到了非常熟悉的地方,就是咸阳城的集市区。

    今天正逢大集,人山人海,上万的人挤在几条大街上,喧闹异常。

    苏代和张仪在咸阳集市里呆了十多天,熟知此地的街巷,因此,尽管人很多,挤来挤去,他们还是轻松跟上了那个青年。

    只见他在一间绸缎店的门口停了下来,站在那里等人。苏代二人就假装在附近的店铺挑选货物,眼睛紧紧盯住他。

    过了片刻,绸缎店门前来了五个人,其中一个青年男子上前拉住他的手,说了几句话,两人就一起进入店中,还有四个人个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显得十分孔武有力,他们却都在店外等着,也不随处乱逛。

    苏代观察到这种奇怪的情形,心中忖度:“看来刚来的青年男子不是一般人,那四个大汉分明就是在跟随保护着他。此人非富则贵,平常人家谁能有这等气势。”

    那两个青年公子在绸缎店中足足呆了有一个多时辰,方才兴高采烈地出来,手中各捧着一匹绸缎。

    四位彪形大汉将绸缎接了过去,那两位青年又去逛另外的店铺,但所到之处尽是些卖衣服、饰物的店铺。

    苏代和张仪在绸缎店的门外站得腿都酸麻了,十分辛苦。苏代是个细心的人,他从两个青年公子的行踪中已看到了一些端倪。

    苏代凑到张仪耳边,悄悄告诉张仪:“那两个青年是乔装改扮的,她们分明是女子,否则,要让两个男人去如此津津有味地去买衣服,岂不是太难为他们?”

    张仪原本没往这方面想,听了苏代的话,也猛然间觉悟。他回答道:“我看也是,要让男人逛这么久去买衣服,还不如受累耕三亩田的呢。”

    苏代想到了一个新主意,他对张仪说道:“我倒是有个计划,不过有些不入流,不知可行不可行?”

    张仪见苏代犹豫,心中起急,说道:“你先别管入流不入流,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奏效。快说出来听听。”

    “我们何不趁那个墨家女弟子单独行动时,将她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