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秦想到的是:“恐怕事情要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司马错一定向秦君嬴驷汇报了自己与魏卬合谋放走大部分义渠战俘的情况。如果不是要汇报此事,司马错也犯不着如此着急,星夜赶往咸阳见驾。”
苏秦开始为自己和魏卬的处境担心了起来。他发觉以嬴驷的冷血性格,恐怕很难容忍臣下违犯他的号令。他一旦发作起来,不管那人如何建大功于秦国,也绝不会手软。
苏秦想着想着,又将身体重新躺在床榻之上,眼睛盯着屋顶,一动不动,看起来忧思颇重。
苏秦此刻的心中升腾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司马错会不会添油加醋地在秦君嬴驷面前诋毁魏卬和自己,这件事究竟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这些都成了悬在他心中的问号,他该如何估量形势的发展,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第120章 身份之谜()
嬴怡还以为苏秦受到自己话语的刺激,要有所积极进取的表示,但看到苏秦重新恢复了老样子,不发一言,她心中也难免又不快。
嬴怡决定继续刺激苏秦,因此又说道:“你倒是不着急,我看如果你去晚了,连那些根本没参与这次大战的人都得到赏赐比你多一些。”
“就连那个无缝不钻的公孙延也来凑热闹,我出宫的时候见到中书令李文领着他和另外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一起紧急觐见我哥哥。难不成也要占些便宜。”
苏秦听说公孙延的名字,冷哼了一声,说道:“公孙延根本与这次大战一点瓜葛都没有,他能讨了什么赏去。我看他是白忙活一场。”
嬴怡也觉得有道理,她轻轻地抚摸着苏秦的胸膛,说道:“那就是跟随着公孙延一起的人参加了义渠之战喽,可是,我根本没见过他呀!”
苏秦想:“你又没参加战斗,只不过是跟随着大军走了一遭而已,军队里的人你哪能认得那么全乎。我与魏卬将军经常谈及秦国军事,不知是否认识此人。”
他想到这里,就问嬴怡道:“你没见过的军队之人太多了,不知此人姓甚名谁很正常,你不妨给我描述一下,我看看自己听说过没有。”
嬴怡被苏秦有意贬低的语气激将起来,她停下了抚摸的纤手,恨恨地说道:“你太小看我嬴怡了,我毕竟是秦国的公主,知道秦国的事难道竟不如你了?”
她不无得意地说道:“我当时就盘问过李文乐,听说那个人姓陈,叫什么‘斟’,还是‘整”的,我想不起来了。我不过是不会在意毫无牵挂的无名小卒而已。瞧把你给骄傲得,真不知天高地厚啦!”
苏秦本来平静地听着,看着嬴怡发急,心里窃笑。当他听到“陈斟”的名字时,起初也没有反应过来。可是细一琢磨,吓得他魂飞魄散,那个陈斟,难不成正是魏国曲沃守将陈需的弟弟陈稹?
如果让陈稹见到了秦君嬴驷,自己和魏卬在曲沃城所作所为岂不是完全泄露。这还了得,苏秦急得跳起了身来,也顾不得赤裸着胴体的嬴怡从臂弯滚落在床榻之上。
苏秦的动作让嬴怡害怕起来,心惊肉跳的,她没想到苏秦突然之间来这么一下子,将自己几乎是抛在床榻上,她的后背撞在床上时,被磕碰得生疼。
嬴怡“啊呀”一声喊了出来,着急地大骂苏秦:“你怎么这么不是东西,你要干什么,你弄疼人家了!”
苏秦被嬴怡的喊声吸引住了目光,但他看着嬴怡,脸上仍是茫然失措,他的心思根本想不在嬴怡身上了。他在那一刻,完全被这个惊天的变故给弄得惊慌失措。
苏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不停地想着:“这回是彻底完了,自己倒无所谓,紧急离开秦国,或许能躲避开嬴驷的重责,可是魏卬怎么办,他刚刚向嬴驷讨得了自由身,现在又陷入如此大的麻烦之中,嬴驷岂能轻易放过他!”
苏秦特别后悔当年在曲沃城里没有坚持让陈稹离开后,才告诉陈需魏卬的计划。也难怪,那时苏秦被当作俘虏押解到魏国中军大营,陈需实在不放心,才让自己的堂弟陈稹作陪。
可是陈稹分明是魏国的将官,怎么会跑到秦国来了。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或者“陈斟”与陈稹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人?
苏秦明白,要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还得要从嬴怡公主的嘴里套出线索。他看着满脸怒气和委屈,横斜在床榻之上的嬴怡,突然之间,表情大变,转而显露出了无限的温柔。
苏秦体贴地拿过自己的宽大的衣袍,轻柔地覆盖在嬴怡的身上,自己也躺了下来,伸手安抚着嬴怡。
苏秦说道:“哎呀,都是我不好,被公孙延那个小人的事情下了一大跳,身体不自觉地立了起来,我真的是无意之失。万望我可爱的公主原谅在下。”
嬴怡本来生着气,听到苏秦的解释,又见他特别地殷勤,百般柔情,她内心很是受用,慢慢地也就不生气了。苏秦又紧紧地搂住嬴怡的身体,温柔地在她的香唇上留下一吻。
嬴怡的心都被他表现出来的柔情蜜意给融化掉了,她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着苏秦的温存和爱意。
苏秦见嬴怡的气头消除掉了,就又尽量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公主果然神通广大,你怎么就想到从李文的嘴里探听那人的姓名了呢,你可真是个机灵人。”
嬴怡可不知道苏秦是在向自己核实情况,她正轻松愉快地陶醉在爱人的殷勤爱抚之中。嬴怡懒懒的,不想即刻说话。苏秦心里着急,但又怕过急地追问,引起了嬴怡的怀疑,所以只得揪心地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嬴怡才想起回答苏秦的问题,她看了看苏秦,发现他脸上不自觉地带出了期盼的神情,不由得得意洋洋,为自己的整人手段而自豪。
嬴怡款款说道:“那个公孙延与哥哥的宠妃楚国人芈八子勾结在一起,李文就是个中间人,吃里爬外,我一直留意着他们呢,见他们带着陌生人,当然要盘问盘问,说不定又能抓住什么把柄。”
苏秦听后,心中更增焦虑,身体不由得再次紧张地挺直了起来,但他这次汲取刚才的教训,哪敢再一惊一乍的,突然间把“宝贝线人”嬴怡一下子扔在床上。
苏秦联想起魏卬向秦君嬴驷进言,建议进兵伐楚国,又想到芈八子楚国人的身份,以及公孙延与芈八子的勾结。
渐渐地,这一切连成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苏秦猜到:“由于魏卬的建议,秦君嬴驷从伐魏与伐楚中选择了后者,而楚国派来了使臣,因着芈八子的势力,要与秦国连横。”
现在,问题的最关键就在于,楚国的那个使臣,真的就是陈需的弟弟陈稹吗?如果不是他,世上还有那么巧的事,正好是同名同姓之人,年龄仿佛,身份也接近?
只不过陈稹原来是魏国的官员,“但是他不会到楚国去寻求发展吗?这本来就是很平常的事情啊。”苏秦想着想着,心里越发不安起来。
第121章 大势不妙()
苏秦决心继续求证楚国使者的身份,他使出温柔手段,与嬴怡公主盘桓,期望得到更明确的信息。
他伸出手指刮了刮嬴怡挺秀的鼻子,笑说:“我早知道公主是一等一的聪明伶俐女子,谁知你竟然这么有心机,那公孙延和李文岂能逃出公主的手掌心?”
嬴怡噗嗤乐了出来,她非常受用苏秦的夸赞,心里头美滋滋的。
苏秦见言语讨巧了嬴怡的心思,喜觉有机会继续深入挖掘,小心翼翼问:“不知那个叫什么陈斟或陈整的人,长得什么样,想必以我们公主的慧眼,定是过目不忘了。”
嬴怡是个聪明人,她哪里不知苏秦是故意夸奖,但内心还是很舒服。
她轻蔑地哼了一声,“谁愿意记得那种猥亵之人的长相,不过就是一个面皮黑黑的、留着几缕胡子的粗人。噢,对了,他的胡子有些发黄,好像有些胡人的血统。”
嬴怡描述起楚国使者来显得轻描淡写,因为她根本不明白苏秦所要得到的是什么消息,她以为他只是闲聊而已。
但是当苏秦听到嬴怡的描述后,那可就非同小可了。苏秦已然判断出:那个人正是陈稹。外貌特征一模一样,他不是陈稹又能是谁?
苏秦陡然明白公孙延带着陈稹去见嬴驷的目的,就是要阻止秦国攻楚,而伐楚之策的始作俑者正有魏卬,如果扳倒魏卬,伐楚的计划不就得再做计议吗!
而陈稹掌握着魏卬私通魏国大将陈需的证据,当年正是由他亲自向魏王汇报计划。他与公孙延一拼合对接,那场曲沃之战的整个内情就暴露无遗了。
苏秦紧张起来:“现在已不是要不要等待事情水落石出的时候,而是要果断作出决策,必须马上撤离秦国,否则大事不妙,他和魏卬等人有可能被嬴驷一网打尽。”
苏秦此刻的心情真可谓是悔恨交加,又有些埋怨和难过。悔恨的是自己当年没有坚持原则,难过的是魏卬轻信于嬴驷,再次将命运的天平交付于他人之手。
他情急之下,泪水涌上了眼眶。
嬴怡与苏秦说着话,先是看到苏秦沉思不语,已经有些惊讶,继而见苏秦有泪在眼,她不由得狐疑满腹,又有些心疼情郎。
“苏秦你是怎么啦,好端端地,为什么又流起泪来了呢?”嬴怡关切地问道。她一边问着,一边用手去抹苏秦的眼泪。
苏秦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刚才不小心有一粒沙子掉到眼睛里啦,我可不是伤心流泪。”他轻轻地拿开了嬴怡的手。
此地已不能久留,苏秦决定马上送走嬴怡。他说道:“我今天和公主已经呆了好久,公主也累了吧,不如我们就此别过,改日我到宫里去找你,咱俩再好好相聚一回。”
嬴怡摆动着身子,说道:“我可不要立刻离开你,我还想住在这里,与你形影不离地住几天。”
苏秦劝解道:“你以一个公主之身,寄居在大臣家里,也不怕人家说闲话吗?还是赶快收拾一下,速速回宫去吧。”
嬴怡恨声道:“我现在还怕什么,不过是再多一些闲话罢了,我已经是闲话缠身的人了,秦国欠我的东西太多,我怎么做都不过分。我偏不管什么礼数呀,身份呀什么的。”
苏秦见以嬴怡身份为借口,劝说不动她,只好以自己的处境说事,他向嬴怡列举了自己的难处,什么寄人篱下不愿给人添太多麻烦啦,还有什么自己还要顾及师弟和堂弟的观感啦,等等。
苏秦苦口婆心地劝说。嬴怡终于答应暂且回宫,但是她要苏秦保证第二天会来咸阳宫看自己,并且一起去向哥哥嬴驷讨封和提亲。
苏秦违心地应允了下来,其实他心中像明镜似的,“自己今日与嬴怡一别,恐怕是天南海北,再难相见。”
嬴怡慢慢地穿着衣服,一点都不着急。苏秦利索地穿好自己的衣物,然后小心地在她的身边给她递这递那,又帮她裹紧身上的深衣,系上带扣,整理头发。
嬴怡觉得,在情郎的温柔的协助下,整个穿衣过程真是一次极度的享受。
苏秦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史为了讨好嬴怡公主,在他心里对嬴怡还是有很深的不舍之情的,嬴怡身上有一些苏秦不喜欢的性格,像是任性、蛮横等等,但到了分别的时刻,他也发觉嬴怡的太多的优点,诸如诚挚、率真、聪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