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合纵连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佳姐弟回到了老地方,略表地主之谊,就给大家介绍起曲沃的特产和风物,大家都专注地听着他们的讲解。

    苏秦观察着魏佳姐弟的神情,发现他俩开口说话,心绪会好很多,心想就该让他们分神,这样才能引导他们从巨大的悲恸中渐渐缓解过来。因此,他一路上故意装出对各种物产十分好奇的模样,逗魏佳姐弟多多说话。

    高妍和苏代手拉着手,一路上肩并肩走着,高妍小鸟依人,幸福写在脸上,她内心对于秦国和父母的思念,被曲沃的见闻和情郎的爱意冲淡了很多。

    张仪在苏代小情侣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大媒人的姿态,不住地打趣着他俩,搞得小情侣脸红了好几回。

    一行人说说笑笑,一直逛到店铺纷纷打烊才折返客栈。到了客栈,店家刚刚准备关门,他看到苏秦等年轻人活力四射的状态,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还是你们年轻人精力充沛,都这个点儿了才回来。”

    店家的嘟囔声音很小,苏秦注意到他在说话,但并没听清他说什么。苏秦看着店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问店家道:“我向你打听一件事情吧,请问守卫这曲沃城的仍然是陈需将军吗?”

    店家回看了苏秦一眼,一脸错愕,答说:“唉,你说的都是哪年的事情了!陈需现在是我们魏国的国相,他当年在曲沃大胜秦军后,不久就高升了。”

    苏秦“哦”了一声,口中应道:“谢谢你啦,看来我的消息真是过时太久喽!”

    他心中想到:“陈需当年在曲沃的战功竟然能让他荣升国相,可见魏国打赢一场与秦国的战争是多么地不容易。”

    他为陈需感到高兴,也暗自思忖:“如果将来要合纵击秦,仅仅依靠两、三个诸侯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东方诸侯全部联合起来才可办到的啊!”

第135章 且惊且喜() 
苏秦等人在魏国的曲沃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众人都很晚才起床,尤其是年龄小一些的魏祥,起得最晚,还得魏佳去叫他,才揉着惺忪睡眼,起床穿衣。

    众人一起用过早饭后,苏秦和张仪就与大家分别。他们从秦国带出来的钱财在战场上遗落很多,归置清点一下,发现只剩五十多金,苏秦只取了一些零头带在身上,剩余的全部由苏代拿着,让他在洛阳买一处小院子,安排魏佳姐弟和宁钧住下。

    到了离别时分,难免仍有些不舍,苏秦和张仪沿着官道,朝着东方去,一路都不回头看,直到走得很远了,转头时,已望不见送别的苏代等人。

    二人一路上起早贪黑,或步行,或雇用便宜的短途马车,经过三天多的奔波,终于来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进城的那天正好是个下午,苏秦进入临淄,往街道两旁一瞧,却见临淄比之于曲沃,不知更要繁华多少倍。大街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在人群中走两、三里路,身上都微微地发汗,而此时竟然已是初冬的季节,寒潮已经笼罩了北方大地。

    苏秦和张仪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几次都差点失去了对方的踪迹,两人走了五、六里路,在大街旁的一家店铺旁边歇脚。相互看看对方头上的汗水,差点笑了出来。

    张仪先前随鬼谷师父先入临淄,对临淄城中的喧闹见惯不怪,他看见苏秦面对人群吃惊的样子,就给他解释道:“这条大街是临淄城的集市所在,我们从这里穿过去,近便一些,但是今天正逢冬月十五的大集,所以人格外多了一些吧。”

    苏秦点了点头,说道:“怪不得呢,这把人给挤得,差点变成了饵饼。不过,我看着临淄城的繁盛就能想象到齐国的富庶,当今天下能与秦国抗衡的诸侯,齐国算是头一个。”

    张仪也颔颐称是。两人歇息了片刻,又钻到人海中,向孙膑的府邸走去。

    大约在下午落日西斜的时候,二人终于来到了孙膑府,这个府邸位于临淄城的东南角,隐藏在密密麻麻的一片民居里。府邸门前的街道也并不宽敞。

    苏秦观察了一下孙膑府周围的形势,心中暗想:“看来孙膑师兄当年在云梦山孤化阁所言非虚,他果然是隐居在临淄城中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

    像孙膑那样的尊贵身份,却甘愿隐居起来,不与世俗有太多的交道,他可真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奇人物。从苏秦此刻的内心来讲,他对孙膑的这种清静生活更多的是仰慕。

    苏秦游历秦国一番,增长了见识,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但是也消磨掉了不少人生志气。

    他先前见到史昌在终南山中的隐居之所,已是称羡不已,今日在看到孙膑掩藏很深的府邸,明白:隐居不必是在深山,就是在人潮汹涌的城市中,照样有清修之所,看来关键还是人的心态,而不在于地点。

    张仪上前去叫门,府门从里面吱呀一声打开,苏秦看到一个六十岁上下的瘦小的老者,从穿着上看,像是孙膑府上的管家。老者探出了身子,询问二人的来意。

    张仪认得老者正是孙府的老管家孙福,就叫道:“孙管家,请您向孙膑先生通禀一声,就说是他的师弟苏秦和张仪求见。”

    孙管家定定地看着二人,不一会儿,眼睛里竟然流出了一行眼泪。苏秦和张仪这才注意到老者的袖子上挂着一块孝布。

    孙管家抹了抹泪水,说道:“我家先生已于三个月前撒手人寰,你们再也见不到他喽。”说着,长叹了一声。

    张仪发现孙管家已经不大认识自己,眼睛定定地瞅着人,仔细地辨认。于是就改问孙管家道:“老管家,您知道有一位清瘦的老人家,看起来有八十多岁,孙膑先生称呼他为师父的人,他还住在这里吗?”

    张仪暗示出鬼谷子,孙管家就想起了张仪的身份,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所说之人,是孙先生的师父鬼谷子吧,他仍然在府上居住,说是要等什么人来。”

    苏秦和张仪一听,又惊又喜,所惊者是孙膑师兄的死讯,所喜者是师父鬼谷先生仍在孙府。

    张仪刚才还藏着掖着,不敢明向孙管家直问鬼谷子的大号,没想到孙管家说出了鬼谷子的名号,心内释然。

    他见孙管家不是外人,所以就挑明了说道:“我叫张仪,以前在府上见过您的;另外这位是我的师兄苏秦。我俩一起来找鬼谷师父,他等的人正是我们呀!”

    孙管家听后,“噢”了一声,请苏秦和张仪进了孙府,之后,他将府门再次吱呀一声紧紧关上。孙管家在前面带路,二人紧随在后,一路朝孙府里面走去。

    来到了孙府东南方向,苏秦看见一个清雅的小院子,不大,只有三间房,但是屋宇簇新,干净整洁。苏秦想:“孙膑师兄果然花了很多心思在鬼谷师父身上的,看这个院子,分明是专门为鬼谷师父新建的一处院落。”

    院子门掩着,但并未落锁,孙管家推门进去,苏秦和张仪随他跨入院子里。苏秦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童子正在拿着笤帚清扫院子。小童子看到孙管家,亲切地和他打了一个招呼,又看到苏秦和张仪,这二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他显然有些纳闷,一双大眼睛骨碌骨碌转着,一看就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孙管家问道:“小青儿,你家先生在不在屋子里呀?”

    那个名叫小青儿的童子回答说:“他老人家正在内室读书,要不要我去叫他一声?”

    苏秦和张仪忙阻止小青儿道:“不用啦,不用啦,我们等他读完书后再去见他。”

    小青儿也不以为然,就继续扫他的地,孙管家向苏秦和张仪告辞,出了院门。

    就在此时,正屋的门却从里面打开了,苏秦看到一位老人鹤发童颜,胸前几缕白须飘飘洒洒,那人不是师父还能是谁!

第136章 高人远遁() 
苏秦和张仪连忙紧走几步,到了屋门前,也不顾院子里的土尘,跪倒在地,行叩见之礼。口称着:“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鬼谷先生一边下了台阶,一边说道:“我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还以为只是孙管家来访,不料却是你们二人归来啦。快快起来吧。”

    鬼谷先生说着就分别去扶起二人。张仪倒还镇静,可能也是因为他与师父分别不是很久。至于苏秦,则是与师父离别太久,他激动得泪流满面。鬼谷先生心疼地替苏秦擦了擦眼泪,说道:“好不容易见面,要高高兴兴才好,何必哭哭啼啼的。”

    鬼谷先生发现苏代没有出现,于是就问道:“怎么不见代儿一起前来,难不成他已遭遇不测。”

    苏秦从师父的话里听出他对苏代的关切,连忙说道:“苏代他很好,人正在洛阳城中,本来他也要一起前来,临时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不能前来,他让我们给你带好啦。详情容我稍后向师父禀报。”

    鬼谷先生这时才放下心来,他念叨了一句:“人平安就好,人平安就好,千万别出什么事。”

    苏秦明白师父特别惦念苏代,是因为当年苏代冒险装扮成师父的模样诱敌,师父牵挂至今。他暗中想到:“后面向师父禀报时,多讲讲苏代的好话,让师父更放心一些。”

    鬼谷先生左右手各携着一个徒弟,和他们进到了屋中。他临进屋时,还特意嘱咐小青儿去找孙管家,准备三个人的酒菜。

    苏秦见屋里并不十分宽敞,但布置很是净雅,厅堂之上草席铺地,三张几案围成了一个“几”字,正中间的几案上整齐地码放着五、六册竹简。

    鬼谷先生坐在了正面的几案后,苏秦和张仪分别侍坐在北、南两侧。

    鬼谷先生待徒弟们坐定后,就开口说道:“总算等到你们归来,师父我也就放心了。你们的孙膑师兄三个月前病逝,临终前特意安排师父我到南山中一个更清雅的地方去静修。我还是要等到你们的准信儿后,才能安心前去呀。”

    苏秦深深拜伏在地,流着泪回道:“徒儿不孝,不能及时来见师父,让您老人家为我担心,万死难恕。”

    鬼谷先生摆了摆手,说道:“秦儿何必这么客气,师父也知道你的为难之处。你能平安归来比什么都好,就不必再愧疚于心了。”

    苏秦从内心深处感谢鬼谷师父的宽容大度,也感激他的栽培之恩,仍是躬身叩拜,良久方罢。

    鬼谷先生又问起了苏秦和张仪各自的经历,苏秦于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点滴体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师父。

    鬼谷先生认真地听着,偶尔也插几句话,点评一下,却句句都中肯綮。苏秦觉得师父就像一个武功异常深厚的武学大师,对低好几个层级的习武者稍加点拨,就能令他的武艺突飞猛进。

    苏秦这两年多来遇到了太多的困惑,今日经鬼谷师父的点化,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张仪在一旁听着师父与苏师兄的对话,尽管他还没有那么复杂的经历,但是那些事情仿佛他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般,这对于张仪来说,也算是人生十分生动的一次教诲。

    师徒三人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连孙府的佣人送来了饭菜,在几案上摆好,他们都没有多加留意。最终还是鬼谷先生更超脱一些,他突然停住了话头,说道:“你看,我们别只顾着说话,连饭都忘记吃。来来来,咱们边吃饭边叙话。”

    苏秦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