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蒿不知道,墨姑心里是巴不得冯昭能使唤上她。
只有她有用了,主子才能乐于为她奔波。
原本,冯昭还真没想到墨姑,可听她这么一问,诚意满满之余,仿佛还带了自信,便不由的试探道:“氓山大营的情况,你可知道?”
第232章 蛀虫()
“知道。”
墨姑半点不含糊,明明白白的点了头。
可她这一点头不要紧,冯昭却吓了一跳,声音都不自觉的高了个音调,“知道?”
墨姑听出她的不相信,不以为意的笑了下,“郡主是奇怪,奴婢怎么会对军营的事儿有所了解,对吧?”
冯昭并不否认的点了头。
她觉得自己前世当了几年的皇后,都不知道军营的事儿,墨姑不过是太皇太后信得过的内宫女官,虽说也替太皇太后办了不少的事儿,可这些事儿,她原以为都是宫里女人的手段,宫外传递消息给平顺王而已。
怎么会跟军营扯上关系?
墨姑到是不藏不掖,极有诚意的说道:“奴婢曾跟郡主提过,娘娘一直想帮平顺王登上大位。”
这一点,冯昭清楚。
更清楚为了这个目的,太皇太后的手段,太皇太后的无情。
不由的,她脸色就冷了许多。
墨姑理解为,她是因为对太皇太后过于信任了而引发的失望,伤心。
也可以理解,毕竟康宁郡主才十几岁,还是个孩子。
身边本以为是亲人的长辈,竟然在她几岁的时候,就满腹算计,任谁知道了,也会受不了的。
而康宁郡主能把这份伤心压抑在心,伪装自己浑然不觉,还未被太皇太事察觉,这份隐忍,也非常了不起了。
更了不起的事,在隐忍之余,还能策反了太皇太后身边最为倚重的两个人,更让墨姑对康宁郡主的手段,刮目相看。
虽然康宁郡主并非皇室贵女,可这份心计,手段,到底是长在皇宫里的女孩子,耳濡目染,自学成才。
有了这样的认知,墨姑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前途,愿望,都押在康宁郡主身上。
因此,对她已经到了知无不言的地步。
她道:“奴婢虽说是白菊出宫后,才接了她的位置,做起了太皇太后和平顺王之间传递消息的桥梁,可在这之前,奴婢就留心过,白菊除了给平顺王府传递消息外,还跟氓山大营的统领颇有交集。”
“氓山大营的统领?”
冯昭又是一骇,怎么说也是当过皇后的人,对氓山大营的重要性,她听刘宪提过,对氓山大营统领的任用,自然也不可小觑。
那是守卫皇城的一道屏障,也是当朝皇室手里的一把利箭,是皇帝防备着哪个臣子作乱的护驾人马。
这会儿,冯昭忽然就想通了萧深为何让周康来给她送信。
必然是氓山大营里有与太皇太后首尾相应的人。
一想到此,冯昭顿时背脊生凉。
她不该忽略的。
瞳仁一缩,垂在身侧的手指蜷缩成拳,修整圆润的指甲这会儿微微刺痛着掌心,让她后怕的问起了墨姑,“你可知道,太皇太后在氓山大营都收买了哪些人?”
“奴婢只知道氓山大营的统领夏侯堂受过太皇太后的恩惠,其余还有没有旁人,并不能说清。”
墨姑实话实说,“这还是奴婢以前细心留意太皇太后往返的信件里,偶然看到的一个名字,等到奴婢接手了白菊的事务以来,氓山大营的事儿,太皇太后虽然也让奴婢送了两回消息,可收消息的人只是宫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奴婢根本就见不到消息最后落到谁的手里。”
虽然太皇太后信任了她,但在这方面,还是很谨慎的。
这到也符合太皇太后的性格。
不过,墨姑到觉得,“郡主若是想知道的更多,不妨问问秦光。”
“你的意思,秦光比你知道的多?”
冯昭忖着眉,暗暗思量着。
秦光那个相好的还在萧深的手上,听萧深说,那肚子可又见大了,人到是挺老实的,安安份份的吃和睡。
有了这个人在手,秦光不敢不听话,若是知道,想来也不会瞒着她。
只是,让谁去问呢?
要不,就跟姨母说一声?
心里定了主意,她就开始盘算着,萧深说办完了差事会来见她,那她今天进宫,怕是来不及了。
就明日吧。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冯昭这边心里想的挺好,疏不知,陶太后那边早就有所防范,不然,也不会一击即中了。
说起来,还真得感谢秦光呢。
萧深只负责押送,夏侯堂几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一路上见萧深压根就不给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便知道从萧深这儿打不开突破口,索性就养精蓄锐,留着到朝堂上跟陶太后一辩究竟。
因此,萧深这趟差事办得出奇的顺利,虽然一来一回赶到朝上的时候,已经午晌过半了,原本的早朝,现在都变成了午朝了。
可陶太后稳坐幕帘后,又赐了众臣午膳,谁还没眼色的跟太后娘娘抱怨站得腿酸,衙门里还有一堆的事儿等着办呢。
不过,比起他们只站着受累来说,像急行军一般被押解上朝的夏侯堂几人可好不到哪儿去。
四个人被带到朝堂上时,个个灰头土脸,面色发白,双腿发颤,差一点就蓬头垢面了。
以往与夏侯堂相熟的人差一点就没认出来他。
太皇太后却浑然不以意,对四人的狼狈恍若未见,抬手直指柱国公,道:“柱国公,把你刚刚陈情的条条状状,都读给他们四个听听。”
“是。”
柱国公非常乐意的出了列,声音清晰的将之前诉诸的几大罪状又朗声念了一遍。
“臣不服。”
夏侯堂虽然狼狈,可攒了一路的微弱力气,这会儿全迸发出来了。
目光像孤狼般狠狠的盯着幕帘之后的身影,咬牙切齿的说道。
同样被押解进来的蒲单东、吕清流、任七自然也不甘认罪,谁都知道,这罪认下了,不死也得剥层皮,更别提重回官场了。
咬着牙,他们三人也都齐声喊冤,“臣不服。”
“定是有奸佞小人背着臣穿小鞋,牙请太后娘娘明察。”
“臣也请太后娘娘明察,臣对朝廷,一片赤胆忠心,绝无二心,不求娘娘嘉奖,但求娘娘不要被小人所用,伤了臣等一干守家卫国将士的心。”
说这话的人是吕清流。
虽说是武职,可这人平时还喜欢看文章,瞧不起文人的酸腐,却爱卖弄花前月下的酸诗。
柱国公是知道此人的,这会儿一听他大言不惭的言论,重重的“哼”道:“吕清流,就凭你也配谈保家卫国,你不做国之蛀虫就已是本朝大幸了。”
第233章 半喜()
寿康宫。
夏侯堂几人被当场定罪,并立即行刑的消息很快送到了秦光这里,并由他报到了太皇太后这里。
“听说,朝上争执的厉害。”
但结果,还是以陶太后的强势完胜了。
太皇太后脸色阴沉的厉害,却也因为有了先前的准备,这会儿除了失望之外,并没如先前那边大发雷霆。
不过,她问秦光,“氓山大营现在的人员调度怎么安排?”
“武国公接手了氓山大营统领之职,副统领由昔日武国公麾下的陈七郎接手,原蒲善东的位置由岳东来接手,任七的位置,直接提了他原来的副将,叫做付文庸的一个人。”
这个付文庸,岳东来之流,太皇太后根本就没听过,副统领陈七郎
“这个陈七郎,是不是武国公一手带出来的那个少年将军。”
秦光点了头,“不过,现在人已经三十开外了。”
少年将军还是十七、八那年的事儿呢。
略过了这一句,秦光又道:“不过,这人会打仗却是真的,排兵布阵也颇有章法,在军营里,颇受武国公看重,其夫人跟武国公夫人走得也很近,在洛城的交际圈子里,很能打得开局面,有点八面玲珑的意思。”
“噢。”
太皇太后抚了抚下颌,“这么看来,这对夫妻,还有点夫唱妇随的意思。”
秦光对此不置可否。
仿佛他这样的身分,谈论所谓夫妻之事,并没有发言权一般。
太皇太后最喜欢的就是秦光这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不多嘴,亦不妄下定论。
因此,她对秦光非常信任。
这会儿,当着他的面,不由说起了心里话,“虽然夏侯堂他们被陶氏挖了出来,可陶氏既然把武国公安排到那个位置上,我们,到也算不得有损失。”
更甚至,比用起夏侯堂来,更能顺手。
这一刻,太皇太后极其庆幸自己把墨姑派到了冯昭身边。
必要时,墨姑一定会配合着再把冯昭引回宫里。
一想到此,愁眉不展的太皇太后,总算在阴沉的脸色下,透出了一点点的晴。
不过,她这个人谨慎惯了,即使心里放松了一大半,也不忘盘算着哪日派人接了姚氏入宫陪她说说话。
但,以眼下来看,到不能操之过急。
有一件事儿,比接姚氏入宫,还要着紧。
“平顺王在朝上,表现得怎么样?”
她微微放松的心情,这会儿又提起一些,之前只关注氓山大营的得失利弊了,一时间,到是忘了派人叮嘱平顺王在朝堂上一定要沉得住气。
虽说这会儿她过问,已经是上桌的凉菜,没半点热乎气了,好在,秦光比她细心,恭敬的回道:“娘娘不必担心,王爷还是沉得住气的,夏侯堂几个也不敢公然咬上王爷,这件事儿,除了发落了夏侯堂几个,王爷并未受牵连。”
但平顺王往日辛苦维系的形象,怕是要崩塌了。
朝上的消息,一时一报的送进了武国公府。
萧深早在押解了夏侯堂几人到朝上后,便功成身退,跑来了武国公府寻冯昭说话。
原本,像他们这样定了亲的男女同处一室有些不恰当,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姚氏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萧深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进了冯昭的院子。
琼琚引了他到宴息室,奉了茶水,送了墨姑出去,又吩咐了采蒿、采颦看好院子里的下人,这才重又掀了帘子回屋伺候。
彼时,萧深正起身,亲自给冯昭倒着茶水。
冯昭哪里就渴了。
推了杯子不要,“我不渴。”
“那我喝了。”
萧深见冯昭不喝,自己也不麻烦再多倒一杯,直接捧起刚才给冯昭倒的那杯,仰脖就灌了进去。
冯昭一个“唉”字都没来得及出口,就见那杯子已经被萧深掀了个底朝上。
她心里一梗,说不上是想气,可是想笑。
不过,萧深可能是真的渴了,喝了这一杯不说,手落下来时,又握着茶壶,再续一满杯,又是仰脖一口饮尽。
冯昭瞧着就问道:“你这是多长时间没喝水了?”
琼琚守着帘子站着,也瞄见了萧深的动作,心里想着,要是他再喝一杯,那也就得续壶水了。
好在,萧深连喝了两杯,便缓过了那阵渴意,笑着用手背揩了揩嘴,道:“差事领的急,一路去而返,又送上朝堂,都没来得及沾一口水。”
“交完了差,你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