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还想谢谢她愿意为他费上这么一份心,但眼下过于气闷,他又不想说话了,只郁闷的留下一句,“睡觉吧”,人便翻了身,面朝床里,闭上了眼睛。
冯昭顿觉空气舒散了,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来。
开始还不觉得困,但身体一放松下来,竟很快的睡了过去。
等到她的呼吸均匀开来,本该背对着她的萧深,已经情不自禁的转了过来,望向她的目光,充满了情意。
大概还在为之前她说的话气闷未消,这会儿见她没事儿人一般的睡得香甜,萧深一叹之余,盯着她尚显稚嫩的面庞,无奈的低喃一句,“那螺子黛,总有一天,我会亲手为你画在眉间。”
祭祖,是件大事儿。
起程的时辰是早就看好了的,又逢天公作美,赶上个大晴天,待众人用过了早膳,萧深带着冯昭就出门了。
几乎是这边的马车一动,洛城之中大小官吏、富贵人家的外院内宅,就都得了消息,虽说昨天有知府夫人那句话传了出来,大家都按着没动,但今天康宁郡主一走,众人顿时像解了禁一般,你争我抢的跟着萧家走动起来。
原本就打算送走了儿子、儿媳热闹几日的萧定坤,顿时就借机广发请帖,定了宴请的日子,又打发人去请戏班子,还特意交待小袁氏,那日一定要招待好女眷。
第356章 茅屋()
定州这边的热闹被萧深和冯昭扔到了脑后,他们带着萧言并着周行夫妻,一路不急不缓,偶尔遇到风景美丽的地方,还会停留下来,赏个半日风景才动身,如此一来,赶到萧深老家的时候,就用了半个月的行程。
也许是因为赶路不急,所以,几人都没有疲惫感,也没有风尘仆仆的感觉。
等到了萧家的老宅,冯昭才发现,所谓的老宅,其实,就是一间茅草屋。
当然,她们住的地方,肯定不是这间茅草屋。
村子里,早就有听到音讯的乡邻等候在道路两旁,一边主动热情的跟萧深打招呼,套亲疏,一边又十分好奇的盯着那辆华贵的马车看,想要一睹里面的人的真容。
琼琚和采蒿都怕这些人吓到郡主,严阵以待的守在冯昭身边,非萧深靠前,根本就不让冯昭露面。
周娘子也被冯昭让到了她这辆马车上,这会儿瞧着两个姑娘的作派,心里不由再度感慨,萧深真是走了大运道,才能娶上康宁郡主这样的媳妇,不然,这分明是两个世界的人,怎么就有了交集呢?
看来,还是她夫君说的对,萧深是个有大造化的人。
而跟了这样有大造化的人的周娘子,自然是愿意与之交好,为将来铺路。
所以,这会儿见马车停下来,而萧深还忙着招呼外面的乡邻,没顾到郡主这边,周娘子便主动当起了解说人,笑道:“郡主大概是没见过,宗祠放在茅草屋里的吧。”
“是没见过。”
冯昭收回了看向车窗外的目光,带着几分等待解惑的意思,看向周娘子。
周娘子就道:“听说,这个茅草屋,是大人当年离家时,一家人的住处。”
冯昭听着,就又看向茅草屋。
隔着马车车窗,虽然不能把外面的景物看得清晰,但大体的轮廓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间茅草屋,也就能住三、四口人吧。”
比直冯昭在宫里的住处,还有在武国公府的住处,茅草屋显得小极了,所以,她这般估算着。
周娘子听了便含了笑,道:“岂止是三、四口。”
冯昭就“啊”了一声。
大概是知道冯昭这般出身的人,普通百姓的生活压根就入不了眼,更没有机会接触,周娘子便为她解惑道:“郡主不知道,普通百姓家,像这样的茅草屋,住下一家三代的都常见,大人家这间茅草屋,除了大人常年不在家,大人的爹、娘,夫人、还有子稽,大人的兄弟,可都是住在这里的。”
“这么多人,怎么住得下啊?”
琼琚听着,也跟着算了起来。
比起冯昭,她和采蒿她们到是知道些民间的事儿,但她们进宫的年头也多了,对外面的事儿,记忆里存在的实在太少,一时间,竟也觉得惊讶。
当然,她们也不自觉的跟自己在宫里住的地方,还有出宫后,在武国公府,在铜驼街的萧宅住的地方都比较了一下,无论哪一处,都是这种地方比不了的。
周娘子虽然也没住过这种地方,但她毕竟跟随萧家的时间长,听过、见过的也多,对于琼琚的惊讶,她好脾气的解释道:“怎么住不下,成了家的就大人一个,又常年在外当差,家里,老两口就分开来,老夫人带着夫人住到西间,老太爷带着孙子、儿子,住到东间,一边一铺炕,冬天的时候挤挤还能省点炭钱呢。”
听说萧深小时候也在这座茅草屋里挤过,冯昭竟比初见时,对这茅屋多生了几分感情出来。
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心里变化,只是脱口问着周娘子,“那现在萧家的老夫人、老太爷呢?”
“死了。”
周娘子摊开两只手,无奈道:“病死的,没等享到福,就去了。”
这种事儿,还真是无可奈何。
冯昭又问道:“那萧深的叔叔呢?”
“留”
“笃笃”
前一个字,是周娘子要说,没说完的话。
而后面的声音,则是有人在敲车窗。
不用问,用这样节奏,敢直接敲车窗的,也就只有萧深了。
周娘子的声音就戛然而止了,笑睨着冯昭,转了话锋,逗趣道:“看来,有人着急了。”
语带调侃,眸中促狭若隐若现,分明在戏弄这对小夫妻。
因着是善意的,非但不让人觉得反感,还惹得马车上的琼琚和采蒿低低笑了起来。
冯昭面皮薄,就有些臊得慌,她极不自在的咳了一声,“咳咳”
原是提醒琼琚和采蒿的,哪成想,马车外的萧深,耳尖的立时问道:“怎么咳起来了,可是不舒服了?”
“扑哧。”
这下,周娘子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琼琚和采蒿到不敢笑,但瞧着两人低头耸动的肩膀,怕是也就在勉强忍着了。
冯昭瞧着都替她们累,“要笑,就笑。”
“呵呵”
“嘿嘿”
琼琚和采蒿还真是配合呢。
冯昭就没好气的白了她们一眼。
“笃笃”
马车外的敲窗声再度响起。
冯昭就知道这一定是没等到她回话的萧深,先是给了琼琚、采蒿一个警告的眼神,才敛了情绪,轻提嗓,对着马车窗外的人说道:“我没事,什么时候能下去。”
连续赶路,虽说进程不算快,但天天坐马车,冯昭还是不怎么舒服。
当然,要是换作一般的马车,只怕冯昭的抱怨,早就叠起了。
萧深隐隐听到里面的笑声,就知道自己又多虑了,其实,就是关心则乱,生怕这一路长途颠簸,害得冯昭染病,这才一听到她咳嗽,就小心翼翼的。
不过,没生病总是好事,萧深就放下了心,目测了一下到村子中断的距离,对冯昭交待道:“我让人先送你回去休息,片刻就到。”
“子稽说的是大人后来又吩咐人回来盖的院子。”
周娘子适时的为冯昭解释起来。
这到是合情合理,只是,冯昭还有些纳闷,既是起了新院子,为什么不把祖先的牌位请过去呢?
当然,这种问题,并不急于求答案,而且,于她而言,也是可知可不知的,所以,听了周娘子的话,她便对车窗外的萧深说道:“那我先过去了,你在这边忙着。”
“我让胡九亲自送你过去,周先生也会跟着过去。”
最后这句话,是说给周娘子听的。
第357章 揭发()
入住的地方,是萧家前几年翻修的房舍,虽不比定州的宅邸精致,可也算舒朗开阔,清爽干净。
冯昭还没见过这种乡间质朴的房舍,与周娘子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目光不由就四处瞧了瞧。
说来也怪,刚刚路过的茅屋还有喧嚣鼎沸的声音传来,这边翻修的房舍,到有几分冷清之感,除了冯昭一行,就只有等在门口的两个下人,正束着手,不知所措的样子。
还是胡九快步走了过去,指着那两人吩咐道:“快去帮琼琚姑娘把主子的东西搬进去。”
琼琚这会儿到是正缺人手,听了胡九的话,到也不客气的指示起来。
周娘子见此,便伸臂指着大门敞开的院子,笑对冯昭说,“郡主也累了,先进去歇着吧。”
还记着萧深之前提到周先生,冯昭就对周娘子道:“您也去忙吧,我这边有采蒿、采颦在。”
周娘子到也不再谦让,点头道:“那我就先过去看看了。”
连着赶了十几天的路,周娘子心里自然也记挂着自家的男人,虽然天天见面,可自己男人的身体底子到度还是弱了些,谁知道会不会邪寒入体?
周娘子退后半步,冲着冯昭微微曲了曲膝,算是尽了礼数,这才转身离开。
冯昭唤了声“采蒿。”
“奴婢在呢。”
采蒿一直跟在冯昭身后,听到她的唤声,立刻就上前一步。
冯昭偏过头,交待她,“让吴九帧去给周先生摸个脉。”
“奴婢这就去。”
采蒿猜到了冯昭的用意,心里便想着,一会儿见了吴大夫,还得跟他提一句,等到郡主歇好了,也得过来给郡主摸个脉看看。
采蒿这一走,冯昭身边就只留下了采颦,她便上前扶稳了冯昭一边的手臂,“奴婢服侍郡主进去休息吧。”
胡九只是谋士,跟不得郡主进院子,他直等到冯昭和采颦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院子里,才喊了人来,给萧深那边送话去,自己却留在了院子外守着,怕附近热情的乡邻高兴过头的冲过来。
胡九可不觉得冯昭会好脾气的接待她们。
再者,他也怕过于热情,没学过规矩的乡邻们,惊扰到了康宁郡主。
就是萧深,不也是因为担心这个,才没让郡主下马车的吗!
胡九既是被派来跟着郡主,首要任务,自然是保证没人能打扰到郡主。
萧深这份细心,不只冯昭,就连她身边的人,都感觉到了。
琼琚看着人把最后一只箱子搬到西间以后,笑着去了东间,向冯昭复命。
“东西都收拾好了,郡主这会儿是想要沐浴,还是先上床歇歇?”
还不等冯昭开口,采颦已经惊讶的出了声,“这么快就有热水了?”
琼琚一听,就知道郡主是要沐浴,点着头道:“刚刚问过,已经烧好了,随时都能抬过来。”
“那我现在就去。”
采颦利落的越过琼琚,出了东次间,走过宴息室,直奔屋外而去。
院子里,也有规矩的仆妇在等吩咐。
琼琚隔着窗户,就听见有仆妇在向采颦回话,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显然是受过训练的,可偏偏又不是她们一行带来的,显然,是萧深提前准备的。
琼琚不由就真心实意的夸奖一句,“仪宾待郡主,真是处处用心。”
冯昭听了,心里就像被暖流冲洗着,有种不自知的甜蜜在滋生,可她偏不愿意去承认,而是有些别扭的反驳道:“我怎么没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