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洗吧,洗好了,早些睡觉。”

    冯昭被萧深忽悠着洗了澡,由着琼琚绞干了头发,送到了床上去睡,而另一边,淮阳侯夫妇却没她这般好哄,正躺在床上说着今天的事儿。

    刘氏将两个女儿与康宁郡主相处的小事和说了几件给淮阳侯听,还欣慰道:“我瞧着,郡主到是真心喜欢她们姐妹俩。”

    淮阳侯自是乐得郡主与侯府的关系亲近,听了刘氏的话,他翻了个身,将脸面向刘氏,问道:“晖哥儿最近在干什么?”

    谢晖,淮阳侯的幼子,极得淮阳侯夫人宠爱。

    提起儿子,刘氏脸上自是笑意满满。

    她扯了扯被子,搭在腑窝下,面朝淮阳侯道:“司先生讲了古史,晖哥很感兴趣,每天都缠着司先生给他多讲讲,还时不时的来问我,什么时候给他请个武师傅。”

    依刘氏的意思,这武师傅就不要请了。

    又不是指着一身武艺卖命养活自己,只差不多会些拳脚,打架的时候,不会被欺负就成。

    可每个人的向往不一样,哪怕一个七岁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认知的就是有武功的人会很厉害,话本子里都讲飞檐走壁的,他也想尝尝这种感觉。

    淮阳侯虽然心疼幼子,却不怕儿子摔打,早从刘氏口中听出幼儿想习武时,他就在给儿子搜罗着武师傅。

    说实话,会武的师傅不少,教一个小孩子打基础绰绰有余。

    但有一点,这武师傅不能只教孩子的功夫,还要教孩子习武的道理,更甚者,若是能懂些用兵之道,就更好了。

    只是,这样的武师傅不好找。

    他若是镇边守疆,身边大概不会缺这样的人,出谋划策,为国举事。

    可他呆在淮阳多年,身边的谋士多是在仕途上为他出谋划策,并不能在武艺、兵法上指导什么,所以,淮阳侯一直就有心招募些懂兵法谋事。

    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良才难求,淮阳侯便一直没遇到太可心的谋士,所以,这会儿想挑出个能教导幼子的,实在为难。

    但幼子既有这样的念头,他便更想尽快寻到一个可用的谋士。

    心里有了大概的影子,一时,还不如同刘氏说,淮阳侯就把这个话题带了过去,问起了她张罗堂会的事儿。

    刘氏本就不舍得幼子习武,刚才那句话说出来,还有点怕淮阳侯心血来潮,就顺了小子的意,到时候,她就算是想反驳,也反驳不了了,所以,这会儿见淮阳侯问起堂会的事儿,她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巴不得淮阳侯把她刚才说的话,忘到脑袋后去。

    “帖子的事儿,我跟郡主都研究了,本地的官眷都有一份,不论官职大小,算是大家凑个热闹。”

    淮阳侯听着并不言语,等着刘氏继续说。

    刘氏又道:“乡绅这块,我跟郡主提议,以后有机会,再结实,眼下,还是不接触的好。”

    没有哪家宴请会将官眷夫人同乡绅放在一起,当然,真能坐到这样席面上的乡绅,一定也是在洛城当过大官退隐下来的,或者,在哪个富得流油的地区执过政。

    淮阳侯很赞同刘氏的话,点头道:“交给夫人,本侯最是放心不过了。”

    被自己的男人夸,刘氏脸上不由就露了骄傲。

    一夜,随风而逝。

    好眠醒来,冯昭同萧深一道用膳的时候,忽然想起,“昨天你去淮阳侯府,都说了什么?”

    她并不是刻意打听,言语间,也有萧深可说可不说的意思。

第381章 低落() 
原本就是回来与她相商的,昨天没找到机会说,这会儿,她问起,萧深也就不瞒着了。

    只是,开口前,他到没忘给冯昭夹筷子小米糕,让她尝尝,“我刚才吃了一口,甜软适中,你尝尝看。”

    要说,墨姑办事得力还表现在寻来的厨子上,难为她在离洛城这么远的地方,还能找到做菜比较偏向洛城口味的厨子。

    当然,这里面有没有淮阳府出力,萧深不去考虑,左不过,淮阳侯照顾冯昭,也是太后有明旨交待的,照顾好了,是他们的本分,照顾不好,才是责任呢。

    经过昨天淮阳侯自以为好意的那一劝,到底把萧深心里的抵触给劝起来了。

    若不是淮阳侯一味的怂恿,他大抵还是乐意和淮阳侯亲亲热热的相交,但敢当着他的面,算计冯昭,别说是淮阳侯,就是太后娘娘,他都要辩上一辩。

    冯昭哪晓得他心里把淮阳侯记上了,只当他不想在用早膳的时候说别的事儿,便没放在心上,瞧着那块放在碟子里的米糕,白白嫩嫩的,便起兴趣的夹了一点送进嘴里。

    味道还真如萧深所说,甜软适中,哪样都不过。

    萧深一直盯着她咀嚼的动作,见她吃得好,便扬声对琼琚说道:“回头,拿五两银子赏这做米糕的师傅。”

    “是。”

    琼琚忍笑应是,暗道,府里的厨子这会儿主子还认不全呢,却能记得使力的做好吃食就以讨得主子的赏。

    谁让萧深从入府的第一顿晚膳开始,就顿顿有打赏呢。

    不过,当着冯昭的面,却是第一次的。

    可琼琚和萧深都默契的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嘴,而冯昭更是习惯了打赏下人,因此,根本没在这个问题上留心。

    等她将米糕咽下,又听萧深说道:“淮阳侯说,朝中大臣都在称颂你将封地的税银上绞国库的事儿。”

    他嘴上一边说着,目光一边锁着冯昭的面颊,准备的捕捉到她在听到这个消息的错愕。

    显然,她是不知情的。

    但萧深并没因此就再继续多嘴,反而给了空间让她思考。

    只是,冯昭并没有耗时多久,甚至,只在最初反应了错愕之后,很快就回了神,波澜不惊的说道:“估计是姨母的意思。”

    淮阳侯也是这么说的,可萧深却皱眉道:“太后娘娘说收回就收回,都不跟你解释解释吗?”

    “解释什么?”

    冯昭扬着眸,一脸奇怪的看着萧深。

    萧深被她这样理所当然的目光看得语噎,好像她根本就没听懂他言语中的不服气。

    可这种事儿真细究起来,怕是谁也没胆子去找太后娘娘讨回利息吧?

    他就有些低落。

    面色也显得不太好看。

    冯昭瞧着,就有些恻隐,放下了筷子轻声说道:“以我对太后娘娘的了解,她这么做,一定是事出有因的,如若我没料错”

    话至此,声一顿。

    因着刚从萧深口中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没有细想,这会儿,眸光一亮,她像是明白了太后娘娘的用意,唇瓣翕合,缓缓吐出四个字来,“此消彼长”

    见萧深没反应过来的样子,冯昭又转动明眸,笃定说道:“如果我没猜错,太后娘娘一定以此为由,与那些大臣们周旋,为你讨来了一份颇为重要的差事。”

    萧深:“”

    能说他又被惊诧到了吗?

    他只释放了一个信息,冯昭就能顺藤摸瓜的猜到这么多,而且这字箴言,仿佛她亲临其境一般,不由的,他就自讨起来,若是给他这样一条藤,能不能摸到这个瓜?

    见他缄口不言,冯昭就知道自己没说错,感兴趣的问起,“什么职位,任封什么时候下来?”

    到现在府里没接到明旨,显然是任封的旨意还没过来,但萧深既然能知道,肯定与昨天去淮阳侯府有关。

    冯昭丝毫不介意谁来告诉萧深这个消息,也不介意这道旨意早几天,还是晚几天到,总之,有太后娘娘在后面撑腰,谁也不会委屈了萧深。

    而且,她还深以为,太后娘娘给萧深寻来的差事,一定是有助于她们办事的。

    萧深感觉到冯昭对他的新任封很感兴趣,收了低落,说道:“巡检司。”

    “具体的管什么?”

    冯昭进一步追问道。

    萧深就将淮阳侯与他说的关于巡检司的职能通通与冯昭说了一遍,“太后娘娘的明旨,两淮巡检司皆由我来操作。”

    “你是说两淮?”

    冯昭刻意在两淮上咬重字眼,因为位置太广泛,她这会儿连吃饭的兴趣都没有了。

    不过,她也吃了个七、八成饱。

    萧深点头确认道:“淮阳侯说,是两淮。”

    冯昭眉眼登时就多了许多轻松,接着问他,“两淮巡检司的权力管辖怎么说?”

    就是问他具体的职能呗。

    萧深到不觉得讲给她有什么不妥,一五一十的说道:“人员调度,安置,配比,都由我一人说了算,除此之外,淮阳侯还提及,以后两淮的盗贼缉捕、治安巡防、震慑甚至镇压寇乱等,也是巡检司的重要任务。”

    “怎么听起来,有点五城兵马司的味道。”

    冯昭笑着说道。

    不过,五城兵马司守卫着皇城,治安巡防可是比别处的治安巡防严谨得多了。

    萧深觉得冯昭这么比喻,还有点抬高他身价的意思,到也不那么排斥了。

    其实,真正让他对这个任命不排斥的原因,还是冯昭表现出来的不在意。

    不在意封地的税收换了他这样的职位。

    虽然他能察觉到冯昭这份不在意里有十分是缘于对太后娘娘的信任,还有大局观,可他却愿意从这十分里分走一分,是冯昭为他考虑的结果。

    接下来,两人又说了些关于巡检司里面人员安排的事儿,为了平衡当地的势力,不至于显得一枝独秀,冯昭建议,“除了你带过来的人,巡检司里还要招募些本地的能吏。”

    分一杯羹给别人,这种道理不论在宫里,还是在宫外,都行得通。

    巡检司既然职能这么多,萧深一个人也不可能分身乏术,而且,还有许多事情,也是要由当地的官员来配合的,打好关系,与彼此,都有利而无害。

    这方面的事儿,萧深到不需要冯昭多提点,之前是他没打算接受,或者说即便是接受了,也要跟太后娘娘那为冯昭讨回点什么。

第382章 一团() 
但眼下,冯昭既然更看重于他在这个位置上的功能,那他就不纠结于冯昭暂时失去的,暗暗记下就是,总有一日,会向太后娘娘讨要回来的。

    “阿嚏”

    没来由的,陶太后批着批着奏折,就打了个喷嚏。

    良姑见她不适的放下笔,忙净了帕子过来替她擦手,一边擦手,还一边小声嘀咕,“娘娘的身体素来都不错,怎么忽然就打喷嚏了呢。”

    陶太后并无不适,一个喷嚏到也没在意,任由良姑给她净了手,重又戴上了护甲,靠回到椅背里缓了口气,才漫不经心的说道:“平顺王最近如何?”

    还能如何?

    良姑脸上露出了笑意,趁着给陶太后换茶的时机,低声说道:“寿康宫那边连着两日宣白菊进宫,又宣了太医院擅调理妇人身子的太医过去,隐隐的,路过寿康宫门前的人,还能闻到里面传来珍贵药膳的味道,奴婢让人把消息,每日不停的送给焦氏知晓,现下,娘娘只需静观其变就是。”

    陶太后嘴角微微勾动,极浅的弧度,却显示着心情颇好的样子,几不可闻的“嗯”了一声。

    既然同意接手了巡检司,萧深就亲自登了淮阳侯府的门,把自己的态度说明了。

    几乎是他前脚刚回到郡主府,后脚,就有淮阳府衙的知府大人亲自捧着洛城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