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国公夫妇都是聪明人。

第442章 桥梁() 
冯昭说的事儿,她们虽然都知道,可当时,她们并不会觉得有什么,毕竟小孩子贪玩,落个水,摔个跤的,都是很正常的。

    但若是把这件事儿和冯冀元提出接她出宫未遂联系在一起,味道就变得不同起来。

    文国公夫妇连眼神都没有交换,神色就变得肃冷起来,尤其文国公,沉下来的眸子有如巨浪翻滚,放在桌面上的手紧握成拳,“砰”的一声,狠狠的砸到了桌面上,伴随着茶具的震颤声传来的,还有文国公的怒喝,“你姨母是吃素的吗。”

    文国公夫人也后怕不已的恼道:“要不是她说会照顾好你,要不是我和你外祖父担心把你接到府里,会让祖父、祖母难做,当时怎么也不可能让你进宫的。”

    她娘过世的时候,她祖母和祖父还在世,断没有外家接了她去抚养,放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祖父、祖母不孝顺的道理。

    更何况,文国公府和武国公府相当,又不是养不起孩子。

    文国公夫妻当时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又见宫里诚心诚意的想接冯昭进宫,想着若是冯昭能和皇帝一块长大,两人有青梅竹马的缘分,若是将来,真的进宫为后,至少也比那生疏的要强上许多。

    老俩口千想万想,哪想到寿康宫那个看着亲和大度的,暗地里,竟然对个孩子下这样的黑手。

    文国公夫人一想到那么小的孩子,受的罪,眼泪唰的一下就落了下来。

    冯昭瞧着,忙安慰起来。

    怕自已的力量不够,还不忘给陶阳使眼色。

    陶阳看得无奈至极。

    这种时候,眼见是谁说谁有错,可他又从来受不得冯昭软绵绵的目光,只能勉为其难的假咳一声,吸引了老俩口的注意力,道:“祖父,祖母,姑母当时并不知情,事发后,也懊恼自责了许久,但也没怀疑过什么,还是今年从宫人的嘴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后怕之余,这才按捺不住,把我唤进了宫。”

    “所以,你忽然间就接手了羽林卫的副统领。”

    呃

    文国公把两件事儿牵扯到一块了。

    好像,也能说得通。

    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但陶阳偷眼瞧着冯昭正张着双眸,恳切的看着他,除了点头,他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

    等着他点头,文国公就彻底理顺了,“冯冀元也是因为这件事儿,才与你姨母协议的吧。”

    说起来,到是因祸得福了。

    毕竟陶太后能争取到冯冀元这样的同谋,可算是如虎添翼了。

    陶阳摸了摸鼻子,“应该是。”

    不太肯定的口吻,到把文国公的推断显得更准确了。

    毕竟这个理由很合理,而自已的女儿自已知道,做事从来都是胸有成算,布棋精妙,没见到成果前,绝不会泄漏半个字。

    这样想来,文国公竟不怎么担心冯昭进洛城了。

    他以为,这是小女儿布的另一着棋。

    “如若这样,康宁打算哪天进城?”

    “外公不拦我了?”

    冯昭一时还不适应。

    文国公夫人显然也没适应过来,扭头不赞同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出尔反而了?”

    文国公被老妻这话给噎了一下,想说一句头发长见只短,可他又从来没在老妻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只能绷着脸道:“什么出尔反而,我是怕拦下了康宁,再破坏了娘娘的计划。”

    这是大事,尤其还扯进了武国公府,文国公夫人做不得主了,却又怕外孙女吃苦头,只能软了语气,打着商量道:“我看,要不要让陶阳明天进宫一趟?”

    意思是要问问娘娘,能不能不让康宁去洛城。

    文国公不确定起来。

    冯昭却怕这两人真的这么做了,忙摇头道:“外祖母不用担心,我就算是回了洛城,也会住到武国公府去,有什么事,我婶婶、叔叔,大哥都在呢,武国公府的家丁护院也不是吃素的,羽林卫还有表哥,我不会有事的。”

    “你不住进宫里?”

    还以为她要住进宫里呢。

    文国公夫人脸上露出轻松来。

    冯昭一见,就觉得有戏,忙点头道:“我怎么可能住进宫里,我是嫁了人的,也没这个规矩啊?”

    “瞧我,瞧我,一着急,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竟是真忘了。

    文国公夫人一边大笑着,一边拍着自已的脑门。

    岂止是她忘了,就是文国公,也都把这茬给忘了。

    没办法,实在是冯昭还没及笄,在他们眼前,又是软软的模样,实在难以把她想像成嫁为人妇主持中馈的妇人。

    “既是住进武国公府,那明天就由你表哥护着你进城吧。”

    文国公看着冯昭问道。

    冯昭也是这么想的,笑着点头,“但是要悄悄的。”

    这事儿不难办,文国公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转眸,看了眼屋里的沙漏,“时间不早了,让康宁回去歇着吧。”

    文国公夫人到是不舍得,可确实又怕她小小年纪,折腾坏了身体,便顺着文国公的话说道:“外祖母屋里的小厨房熬着燕窝呢,一会儿让桂姐你们送一碗过去,喝下了再睡。”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冯昭虽然不大想吃,却不忍拂了她的意,笑得像馋嘴的猫,“还是外祖母大方,表哥先前就给我碗鸡汤喝。”

    陶阳:“”

    要不是那碗鸡汤,文国公夫人还猜不到来的人是冯昭呢。

    这会儿,被她的语气逗笑,搂着她不肯放手的说道:“你呀,嫁了人,也学会调皮了,别人不知,我们还不知,你表哥有了好东西,什么时候不是舍了自已不用,都要先紧着你用的,这会儿你来告状,回头,你表哥还不得躲到屋子里哭啊。”

    陶阳:“”

    他就那么受不得委屈?

    真是

    唉

    看着祖母这般埋汰自已哄冯昭,他除了笑笑,也只能笑笑了。

    不过,被冯昭这么一逗趣,屋子里的气氛到是好了许多,等到老夫人终于舍得松开她的时候,文国公已经开始打呵欠了。

    陶阳唤了琼琚进来伺候冯昭回去,自已先送了文国公回房,而桂姐则是扶了老夫人,将刚才打听来的消息,一字不差的说了一遍。

    老夫人听着到是满意得不得了,还对桂姐道:“虽说南边气候好,可康宁从小就在洛城长大,喝洛城的水,吃洛城的米,我还真怕她一时半会适应不过来。”

第443章 患失() 
女人关注的话题大多都围绕着衣食住行,像陶太后那样心怀天下的,毕竟是少数。

    但男人们的关注点,总是不一样的。

    文国公并不是真的困了,而是怕冯昭一路辛苦,身体折腾坏了,这才佯装困倦,任由陶阳送他回房。

    一回房,他就推开了陶阳扶着他的手,“进来坐坐吧。”

    “是。”

    陶阳一点也不奇怪祖父的邀请,顺势跟着进了屋,看着老人家坐到了宴息室临窗的炕上,自已亲手去落地罩前四方桌上倒了杯茶过来,捧给了老人家,“喝口水吧。”

    文国公伸手接过,握在掌心,并没有要喝的意思,一个人低眉垂首,像是正在想着事情。

    陶阳知道老人家不好糊弄,虽然康宁之前的话可信度很高,但这种事儿成者王侯败者寇,老人家有些担忧,也是正常的。

    但太医说,上了年纪的人,最忌多思、多虑,情绪起伏频繁,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陶阳正了正脸上的神色,主动开口,打破了屋里的平静,“祖父,先皇过世时,既能将皇上和江山托付给姑母,就一定是相信姑母有能力帮助皇上坐稳位置,稳固江山的。”

    “话虽如此”

    文国公岂会听不出陶阳劝解之意,可他还是摇了摇头,仰着眸,切切的盯着陶阳的眼睛,一眨不眨的问道:“凡事总有个万一,我是担心”

    “祖父”

    感觉出文国公的不安,陶阳向他伸出了手,安抚的抓住他的手掌,握进掌心,以自已温润的气度去感染他,“之前您怕姑母一人孤军奋战,心有不安,如今,康宁说的话,难道,你也不信吗?”

    “到也不是。”

    这话说得不怎么硬气。

    陶阳脸上就带了笑,耐心的听他继续说道:“我就是怕武国公府那边,到时候再出现纰漏。”

    是怕陶太后这边赌注压的太大,一但冯冀元变卦,这盘棋也就进入死局了。

    其实,冯冀元的脾气秉性,该说文国公了解的要比陶阳这样的小辈多多了,这会儿,陶阳知道,文国公想要的,无非是别人给他注入的信心。

    唉

    这要是在十几年前,即若面临的情况如当下这般,文国公也不会表现的这么患得患失。

    陶阳觉得自已能理解老人家,便愈加耐下心来,和气的同他说道:“祖父不必这般患得患失,武国公其人如何,祖父看了这么多年还没看懂吗。”

    别说是冯冀元,就是当年冯青柏在世时,脾气不一样的耿直吗?

    文国公想着自已当年嫁女,武国公还没轮到冯冀元来承袭,那会儿,他们的父亲,以战功卓著闻名的武国公,一腔肝胆照日月,最是清明不过的人,两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教导,他看重的,不就是冯青柏的品性,这才同意把长女嫁过去。

    世事无常且不论,只说长女嫁过去那几年,日子过得真心顺遂,冯青柏屋里连个通房都没有,还在世的武国公夫人更是敦厚贤淑的长辈,从不做为难晚辈的事,对长媳如是,对姚氏亦如是。

    那会儿,长女若是回府,眉宇间展露的,都是生活赋予的甜蜜。

    那时,老伴没少与他夸赞女儿的夫家找的好,天底下,就算是皇宫,也不见得能让长女过得如此舒心了。

    果然,应了老伴的话,小女儿嫁进了皇宫,做了皇上的妃子。

    帝王的皇宫,从来不是一个女人的天下,小女儿却生生将这个皇宫,撵压成了她自已的天下,期间付出的辛苦,努力,谋划,纵使她不说,自已想想也能猜到一二。

    先帝早亡,他没少慨叹岁月不公。

    是不是老天爷把所有的眷顾都给了他们老俩口,这才让两个掌珠般的女儿命运多舛,劫难不断,如今一个早早亡故,另一个,还在挣扎着。

    “唉”

    文国公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没看陶阳,却从他的手里把自已的手收了回来,说道:“回去吧,左不过,我这把老命总能陪得起,只一样,明天带句话给你姑母,咱们家就只有你和康宁两个骨血,无论成败,你和康宁,都要好好的活着。”

    “祖父”

    陶阳听得不免皱眉。

    文国公却不给他多言的机会,面露疲累的催促他,“明天还要送康宁进城,你自己也盘算盘算。”

    看出文国公真的不想再多谈了,陶阳无奈的应道:“那我先回去了,祖父早点休息。”

    “嗯,去吧,去吧。”

    文国公摆着手,示意他快点回去。

    陶阳冲着文国公施了一礼,这才转身,慢慢退出了屋子。

    像是踩准了时间,他前脚刚走,后脚,文国公夫人就由桂姐陪着一道回来了。

    两边并没有碰上,桂姐送了文国公夫人进屋,脚还没站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