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姚氏曾提议让姚嬷嬷给冯昭做陪嫁的嬷嬷,虽未成行,但对姚嬷嬷,冯昭也上了几分心,这会儿见她端着茶的手些微颤抖,不由关心道:“嬷嬷近日身体可好,是否有什么不适?”
姚嬷嬷是个极懂分寸的人,现如今在府里已经不领什么差事了,每月只拿姚氏给她的养老银子,日子过得再舒适不过,知恩知情,有什么小病小灾的,也从不烦到姚氏跟前来。
所以,她手上这毛病,姚氏并不知道。
没想到,康宁郡主却注意到了。
她笑得一脸无碍,先道了句“多谢郡主挂念”后,才说,“上了年纪的人,身体总会时不时的闹上点小毛病,却也无伤大雅,郡主不必挂心,到是郡主,周车劳顿,赶路辛苦,回头,还得多喝点补汤补补元气。”
姚氏听了就笑道:“既是这样,我看,索性嬷嬷也跟着喝点,补补气血也好。”
被冯昭一提醒,姚氏终于注意到姚嬷嬷手上的异样,怕自已过问她不说,便想着等回头让碧岫过去套套近乎,问明白嬷嬷这手上的赞美,到底是偶然的,还是有段时日了。
这件事儿暂且还能按下,姚氏与冯昭说了会话,便让她回去休息,“你住的院子都收拾齐整了,院子里的下人,还是你出嫁前用惯了的,琼琚、采蒿也熟悉,到时候,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让人来回翡翠,让她给你送过去。”
冯昭与姚氏不用客气,道了句谢,便起身带着琼琚、采蒿告退出来。
翡翠亲自跑到门口,帮她打帘子。
看着她们出去,姚氏又交待了碧岫,“你去灶上看看先前让煨的汤,这会儿可是好了,若是好了,盛了一盅给郡主送去,再盛一盅拿这儿来。”
碧岫低声应了,曲膝福了礼,后退而出。
翡翠跟着去送冯昭了,碧岫也被打发到厨房了,姚氏身边剩下的珊瑚、玳帽一个人提着茶盏给姚氏换茶,另一个捧了果脯的碟子过来,示意姚嬷嬷品尝。
姚嬷嬷笑着推了,“不行了,这牙一吃这东西,就发疼,有好些日子都不大吃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
姚氏前倾了身子,偏朝着姚嬷嬷的方向,关心道:“还有嬷嬷的手,又是怎么回事,若不是阿昭眼尖,我竟然都没注意到。”
说到这儿,脸上都带了自责。
姚嬷嬷知道这是心疼她,心里熨帖之余,更不忍给她添麻烦,只唬着脸嗔她道:“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听风就是雨的。”
为了向她证明自已没事,姚嬷嬷特意把茶杯放回到茶几上,摊开右手,向前伸展,示意姚氏自已看,“这下看明白了,我又不是不懂爱惜自已,要是不妥,还用得着你关照,早就喊了大夫过来看了。”
末了,为显逼真,她还不忘加上一句,“我又不是没有银子的老太太”
姚氏:“”
本还担心她故意做出这番样子让自已相信呢,却被她最后这句话给逗笑了。
“噗哧”
“你瞅瞅,这会儿自已都憋不住笑了吧。”
姚嬷嬷心下一松,脸上也跟着笑了起来。
知道冯昭回来,姚氏还有事情要忙,姚嬷嬷便不多留,“老奴先家去了,夫人若是有什么事,只管打发了人来送个信。”
姚氏挽留道:“碧岫去端汤了,嬷嬷好歹让我看着喝一碗再回去。”
姚嬷嬷一想,自已要是不喝这碗汤,怕是姚氏回头还得打发人给她送去,与其那个时候多麻烦个人,不如这会儿自已再多坐一会儿。
她听劝道:“那成,老奴有些日子没尝府里厨子的味道了,说起来,还真是想念呢。”
“这有什么打紧。”
姚氏不以为意的说道:“嬷嬷什么时候想用,让小红过来说一声就是了。”
小红是姚氏给姚嬷嬷买的丫头,年纪不大,眼力灵活,专门伺候姚嬷嬷的日常饮食,生活起居,偶尔跑腿来往府里传个话什么的。
这会儿,姚嬷嬷打发她去找府里要好的姐妹说话去了。
一碗汤盛上来,姚嬷嬷细细的品了,又道了几声“好喝”,便不再多留,出府去了。
姚氏这次没拦,却吩咐了碧岫去她床头的百宝阁里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塞给了姚嬷嬷。
姚嬷嬷起初不要,说是夫人上次送的,还没花完呢,可姚氏坚持,碧岫又是个聪明的,直接威胁道:“嬷嬷要是不拿着,我就直接给小红了,到时候,列张单子给小红,让小红天天照着单子上的采买,只怕,这二十两银子还未必够呢,到时候,嬷嬷再不好意思朝夫人伸手,就只能拿自已攒的养老银子贴补喽。”
第448章 “踢球”()
姚嬷嬷听得哈哈大笑,上手一下子抢下了碧岫手上的银子,“这么败家的丫头,夫人可得给挑个好人家。”
碧岫不妨姚嬷嬷忽然扯到了她的婚事上,一时臊得脸皮泛红,“嬷嬷真是的,人家好心,反倒让嬷嬷打趣起来。”
姚嬷嬷却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怎么,你还想留在夫人身边当老姑娘啊。”
虽说奴婢自梳也不是不可以,但饮食男***阳相合本就是天地伦常,若无必要,还是不要打破的好。
姚氏身边的婢女,论排位,自是琼琚靠前,碧岫根本就没生自梳的心思,但嫁人的事儿,“琼琚姐姐还没寻婆家呢,嬷嬷与其操心我,还不如帮着夫人挑挑,给琼琚姐寻一门好亲事呢。”
平常人家讲究长幼有序,像她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也讲究个先来后到。
姚嬷嬷可不敢做琼琚的主,不接球的反踢回去,“琼琚的事儿,你们夫人心里有计较着呢,可轮不到嬷嬷操心,若是你想,嬷嬷还能帮你留意留意。”
这可真是,怎么绕都绕不开了。
碧岫可真是臊红了脸,跺着脚羞道:“我不送嬷嬷出去了。”
话落,她一扭身,直接跑到了花厅的屏风后面。
姚嬷嬷看着又是哈哈一笑,与姚氐说了要走的话,便喊了小红扶她回去。
另一边,冯昭用了汤,翡翠便道:“郡主歇会吧,夫人说,用晚膳的时候,郡主若是起的早,就到夫人的院子里说说话,要是不想动弹,那就明天找个时间,夫人再与郡主家常。”
冯昭到不累,想着姚嬷嬷轻易不进府,或许,姚氏还有话同姚嬷嬷讲,她便笑道:“既然婶婶体贴,我就不客气,你回去跟婶婶说一声,我眯一会儿,晚膳的时候再过去。”
翡翠笑着应是,又嘱咐了琼琚一句,“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打发人来跟我说。”
琼琚颔首道:“放心,若是有需要,我就让人过去说。”
如此,翡翠便放心了。
琼琚送了她出去,采蒿端了茶给冯昭漱口,等到琼琚回来,两人被冯昭打发去收拾箱笼,而冯昭自已却是拿着本书,坐到了宴息室临窗的炕上,一行一行的看了下去。
如果琼琚或是采蒿有时间过来瞧一眼的话就会发现,被冯昭捧在手里的那本书,好像从她打开的时候就是那一页,一直没变化。
此时此刻,冯昭的思绪,早就飘到了宫墙之内,她很想知道,自已送去的那个人,姨母听了供词,会不会很伤心?
会不会一时控制不住情绪?
虽然她没有亲自审问,但她相信陶阳,相信以他的能力,总会有办法让姬从山开口。
可姬从山一但开口,揭开事实的真相,哪怕只是片面的,他知道的那一部分真相,但因事关姨母的亲子,只怕,比起知道刘宪不是姨母的亲生儿子还要让姨母倍受打击吧。
唉
这个时候,冯昭特别的想进宫。
哪怕她做不了什么,但能陪陪姨母,她就觉得自己至少不会胡思乱想。
“琼琚”
冯昭忽然喊了琼琚的名字。
琼琚就在西屋,听到声音,扔下手中清点的单子,掀了帘子就走了出来,“郡主,你喊我?”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朝着冯昭走来。
冯昭将手上的书往炕桌上一按,扬眸问琼琚,“我想现在进宫。”
“现在?”
琼琚愕然的瞠了下眸,以为自已听错了。
可冯昭却坚持的点了点头。
琼琚这才知道,自已没听错,也没看错,“可是不行啊,按照宫里的规矩,都要提前一天递帖子的。”
就算是帖子递上去了,也未必会立时被召见,有的命妇,甚至要排到十天半月后,才能被宫里的主子想起。
当然,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冯昭身上。
但琼琚还是觉得,郡主表现的太急切了。
她提醒道:“郡主不是说暂且低调行事吗,若是你突然进了宫,照理,郡主必然要先到寿康宫,再到显阳殿,太极殿只怕也越不过去,万一,再碰到皇上的妃子”
“行,行了,你别说了。”
冯昭一听头就大了。
寿康宫、显阳殿都不算什么,太极殿她也不觉得怎样,只皇上的妃子这一块,一想到后宫女人恨不得把除了太皇太后、太后娘娘以外的任何女人都当成假想敌的模样,她就觉得倒胃口,连带着对进宫的冲动,也不那么迫切了。
她摆了摆手,有些泄气的说道:“行了,你去忙吧,我再想想。”
琼琚见她打消了主意,便放下心,退回到西间,继续帮着采蒿规矩箱笼。
宫中。
陶阳先是在羽林卫露了面,呆的时间不长,问清楚了今天谁当职,谁负责巡视哪个位置,叫出了每小队的头目,聆训了几句,便让大伙开始做起事来,而他自已,却寻了个理由,朝着显阳殿而去。
今天早朝散得比往日早,听说,朝上两位大臣因为在某件事上的政见不同,差点兵戎相见,陶太后罚了两人回府反省,警告若是两人再出现以暴治暴的行为,就让两人彻底在家歇下去,这才压得两人老实下来。
可这两人老实了,陶太后心里却憋着股气,非常生气,偏,她又不能把这种生气流露在脸上,不能给那些像狐狸般的大臣们以窥见她心意的可乘之机。
所以,挑着几件重要的事儿议一议后,她就散了朝。
得知陶阳过来了,她扔下手里的公文,把现场交给良姑,自带着佩锦去了侧殿。
隐阳进来的时候,陶太后已经喝了两口茶,佩锦也端来了点心摆到了陶阳那张椅子旁边的茶几上。
陶阳进门先是跪地磕头,向陶太后请安,“羽林卫副统领陶阳见过太后娘娘。”
“起吧。”
陶太后冲着陶阳伸了下去。
佩锦一见,便上前欲扶陶世子站起来。
陶阳没用,自已利落的从地上站了起来,并迈步朝着那把明显给她准备的椅子走去。
陶阳后让他坐下时,他就已经开始回了话,“娘娘,康宁回来了。”
“啊”
陶太后无意识的应了一声。
差不多是同一时间,陶阳紧追一句,“带了个非常重要的人回来。”
第449章 脾气()
从显阳殿出来,陶阳整个人都有些精神恍惚,神不守舍的样子让他走路都差点撞到柱子上。
姨母愤然的眸子里充满的杀气已无法阻挡,只怕,一场风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暴发。
“世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