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和平顺王又没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儿,你害怕什么?”

    冯昭略前倾了倾身,十分不能理解的语气。

    要真是那样就好了。

    怜儿知道自已若没有实足的理由,郡主是不可能帮自已脱身的,心一横,生死面前,她求的不多,哪怕从今以后,隐姓埋名,至少留条命在。

    她重又郑重的朝着冯昭磕了个头。

    冯昭并不拦她。

    等着怜儿再抬起头时,她听怜儿开始述道:“那天,郡主可能不知道,白菊早前怀上了平顺王的骨肉,太皇太后极其看重,便命人把白菊接到了宫里住,这原本不合规矩,但太后娘娘那边并没有说什么,大臣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太皇太后每天亲自盯着白菊吃进嘴的东西,几乎是每一餐,都安排了不同的内侍尝菜,寿康宫那段日子宫女内侍们走起路来,都是用脚尖踮地,生怕哪一步走重了,惊扰到白菊肚子里的孩子。”

    这些,冯昭还真不知道,不过,太皇太后这番作派,很像是把白菊肚子里的孩子,当作平顺王大统的筹码了。

    前世,平顺王有没有子嗣?

    冯昭有些不记得了。

    实在是平顺王前世太过无害了。

    这一世,如果不是她向姨母杜撰了那番偷听的话,姨母断然不会以雷霆手段收回了氓山大营的掌控权,从而打乱了太皇太后的布局,让平顺王也没法像之前那般与世无争的隐于人后。

    她这边分了会神,怜儿那边又开始说了起来,“那一日,平顺王妃进宫来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连着几日盯着白菊的肚子,一时有些精力不济,在大殿里见了平顺王妃,就让她回去了,平顺王妃当时到是没说什么,只是快离开大殿的时候,说要去偏殿看看白菊,说她毕竟怀了平顺王府的孩子,于情于理,也没有让太皇太后一人跟着操心的,当时送平顺王妃出去的,正是奴婢,奴婢并未多想,便带着平顺王妃去见了白菊。”

    此时此刻,怜儿的脸上露出了余惊犹在的模样,“奴婢万没想到,平顺王妃会挟带匕首进宫,几乎是她脚迈过门槛的那一瞬,奴婢就感觉眼前有道光闪过,紧接着,奴婢就听到“噗”的一声,然后殿内就响起了白菊撕心裂肺的痛呼声,平顺王妃却像是怕一下子不够,又拔出匕首,连扎了两下,等到众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白菊已经痛晕过去了,当时殿里乱成一团,太皇太后和太医赶来的时候,除了看见白菊一身血,平顺王妃一身的血,那个还在白菊肚子里的孩子,根本就无法救治了。”

    只有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才能描述的像怜儿这般详尽吧。

    说实话,听到这样的惨状,冯昭心里并不舒服,仿佛前世,她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幕又重现在眼前。

    但因为受此罪孽的平顺王府的人,她心里莫名的又有种解脱。

    她不觉得自已这样的情绪有什么不对,或者,这种事也不能以对错来论。

第453章 怨怼() 
怜儿没有读心术,她这会儿只想寻求庇护,自然也察觉不到冯昭的走神,只尽己所能的还原她所看到的。

    但她所看到的这些,又不足以威胁到她的性命。

    在冯昭看来,只怕白菊在太皇太后跟前服侍的时候,看到的龌龊、阴私,要比她现在所说的,多得多。

    由此,她待怜儿缓口气的时候,推了推手边的茶盏,说道:“喝口水再接着说吧。”

    “多谢郡主,奴婢还是一口气说完吧。”

    怜儿摇了摇头。

    如此,冯昭到也不阻止,做出一副让她继续的表情。

    显然,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

    怜儿眸现回忆,“宫里不可能留小产的臣妇,经太医诊脉,确认白菊这胎保不住后,太皇太后就急令奴婢准备轿子,送白菊出宫。”

    “平顺王妃呢?”

    白菊不能留在宫里是宫规所致,那平顺王妃去了哪儿,冯昭还是挺好奇的。

    怜儿很机灵,闻音知意的说道:“太皇太后把平顺王妃留在了宫里,由秦总管看管起来。”

    这事儿交给秦光,平顺王妃的日子,只怕是不好过了。

    只是,太皇太后不表态,秦光到底不会做的太过。

    怜儿接下来的说词,果然印证了冯昭的猜想。

    “白菊是在两天后恢复些力气,勉强能说上一两句话的,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跟平顺王说的,总之,平顺王冲进宫里来的时候,眸子里都是充着血的,如果目光能够杀人的话,奴婢觉得,平顺王一定能将平顺王妃生剐了。”

    感觉到怜儿语气里的心有余悸,冯昭不由多问一句,“他从进宫就是这样的表情,一直走到寿康宫?”

    他不是一惯伪装谦和无害没脾气吗,假装了这么多年,若是因着这件事儿崩盘,那可有趣了。

    冯昭嘴角有浅浅的弧度勾起。

    怜儿到不知道平顺王是不是从进宫门就是那样的表情,“奴婢只见他冲进寿康宫的样子,的确很吓人,有平素胆大点的奴婢,都吓白了脸。”

    至于这样的表情是从宫外一直宫内,还是只在进了寿康宫的时候表现出来,怜儿是不知道的。

    但,怜儿又道:“平顺王冲进正殿,也没管殿内有多少人,就跟太皇太后吵了起来,说要杀了平顺王妃,又怨太皇太后当初给他娶了这么个毒妇,如今害得他子嗣未等着地,就殒了,他说,有大师给他算过,这一胎落地,吉瑞祥和”

    “吉瑞祥和?”

    这四个字换来冯昭嗤讽一笑,语气都变得讽刺起来,“他懂什么叫吉瑞祥和,不过是心魔作怪,巴不得什么事儿到他头上,都能坐享其成。”

    怜儿显然是知道的太多了,一句坐享其成,便使她的脸色又白了几分。

    冯昭看着,明了道:“还有什么,你接着说吧。”

    为了安她的心,还不忘说道:“你放心,既然你求到我这儿,再怎么,我也不会让你平白填了宫里的枯井的。”

    也就是说,康宁郡主会保住她。

    怜儿瞬间反应过后,惊喜蔓延脸庞,过于激动的情绪,使她的语气,都变得颤抖起来,“奴婢奴婢叩谢郡主”

    说到最后,声音竟带了泣音。

    可她强忍着没掉泪,因为这会儿还不是掉泪的时候。

    她吸着鼻子,将提着的心放回去,不敢延误一刻的说道:“当时寿康宫里服侍的人都听到了这句话,太皇太后想要赶人已经不可能了,奴婢亲眼看着平顺王离开后,太皇太后赏了每人一杯茶,没多久,那几个人就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了,太皇太后让奴婢去太医院请了方医正过来,等到方医正将那几人的症状说成恶疾,太皇太后就责令秦光把她们都拉去了乱葬岗。”

    兔死狐悲,怪不得怜儿会吓成这样。

    至于太皇太后为什么留下她,到不难解释了。

    毕竟太皇太后身边总需要几个忠心办事的人。

    当然,太皇太后对自已也是自负的,以为自已宫里的人,尤其是她准许近身服侍的人,一定都不会背叛她。

    冯昭眼里微凉。

    从怜儿身上,她看到了前世的自已。

    只是,怜儿至少还有警觉,还知道为自已求一条生路。

    前世的自已,竟然不如一个宫女的警惕性,错把豺狼当温驯无害的长辈,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

    冯昭不愿意再去想前生的事,不由转移了心思,问起怜儿,“平顺王妃怎么样了?”

    “死了。”

    怜儿觉得平顺王妃是个可怜人,眸中散落的光都带着怜悯,“太皇太后在她的饭食里加了使人致幻的药物,平顺王离开后,以怕夫妻生矛盾为由,又留了她在宫里住三日,后平顺王亲自到宫里接走了平顺王妃。”

    “这次,平顺王是什么表情进的宫?”

    冯昭对平顺王的关注显然要高于平顺王妃。

    怜儿却并不管这些,只说自已知道的,“平顺王比之前那次要平静多了,像是明白了王妃再如何也是正妻一般,从接了王妃出来,就软语温言的。”

    “软语温言的伪装假象,等到平顺王妃过世,他到不用担责任,没准,还能落个好夫君的名头。”

    冯昭极其犀利的点破了平顺王的做作。

    事实,也的确如此。

    怜儿叹了口气,“平顺王妃是在平顺王府失足落湖的,可奴婢代表太皇太后去平顺王府看看的时候,却听到平顺王府的下人说,王妃自从回了府,就总是一个人嘀嘀咕咕的说“杀人偿命,她要去偿命”的话。”

    “一环扣一环,到是打的一手好牌。”

    冯昭语气里多了一些气愤的情绪。

    这一刻,她并不是忘记了她与平顺王之间的恩怨,平顺王妃作为平顺王的妻子,本不该被她同情的。

    但作为女子,她又真的替平顺王妃可怜。

    自以为飞上枝头的凤凰,其实,不过是别人摆在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如今,失了作用,又惹怒了下棋的人,便被无情的抛弃了。

    而更可怜的是,她的娘家,只怕还要从心底里觉得负罪。

    自已养了这样一个不知贤惠,嫉妒狠毒的女儿。

    若是家里还有未婚配的女孩,只怕要受很大的影响了。

    世人皆如此,你得意时追逐的有多快,你落寞时,他们避之不急的也越快。

第454章 进宫() 
该知道的,想知道的,冯昭都知道了,她便不准备在平顺王身上多浪费口舌。

    既然她打算留下怜儿,自然也需要怜儿为她做件事儿。

    “太皇太后以前和平顺王往来的信件,你可知在哪?”

    没有试探,直接的让怜儿中瞠目结舌。

    她倏然瞠大的眼睛,显示着内心的惊骇。

    冯昭看着,却并不以为意,想着她压下这股惊骇怕是要一会儿,便伸手去拿茶杯。

    怜儿却比冯昭以为的回神快,差不多在冯昭的指尖即将碰到茶杯的时候,怜儿已经主动膝行向前,说道:“奴婢再给郡主沏一杯吧。”

    现在桌上茶杯里的茶,在两人说话时,已经凉了下来,虽不至于冰口,但怜儿知道冯昭打小都是喝温茶喝惯了的,便主动揽下了差事。

    冯昭到不推辞,伸出的手自然而然的收了回来。

    怜儿现在最怕的是没有机会在郡主面前表现,见她肯答应,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脸上、眼里,都有笑意流淌出来,手上换茶,倒茶的动作,也更加流畅,自然起来。

    等到一杯茶换过,她双手捧着,奉到冯昭眼前,“郡主请用。”

    冯昭伸手接过,慢条斯理的送到嘴边,品了两口,待茶香蔓延舌尖,她才将茶杯放下,略向后靠向身后的迎枕。

    怜儿一看就知道这会儿可以回话了。

    虽然她不知道郡主是怎么知道那些信的存在,但她觉得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尽量让语言流畅起来,“奴婢有一次服侍太皇太后休息的时候,忘了准备太皇太后起夜的茶水,便想着等太皇太后睡了,再进去把她的杯子取出来。”

    太皇太后有个小习惯,冯昭也是注意了许多次,才发现的。

    只是,上辈子她发现了,也没上心,只当是太皇太后喜欢用旧的东西,而这一世,她到是觉得,那件东西,没准对太皇太后有不一样的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