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什么打算?”
这问题来得蹊跷,平顺王听了不由疑道:“这深宫内院的,我有什么打算?”
难不成还能把陶太后杀了?
这个主意一起,平顺王眼睛登时就亮了,话也是想也没想,脱口说道:“母后是想让我把陶氏那个贱人宰杀了?”
太皇太后:“”
这真是她亲生的儿子吗?
看着蠢笨如猪般的平顺王,太皇太后真有心把他塞回肚子里,重新打造一遍,再好好放出来,省得事情没成,人倒是被气死了。
她狠狠的瞪了平顺王一眼,压着音色怒道:“你那脑子就不能想点有用的。”
平顺王以前可没敢生这样的主意,可这会儿主意一生,反而觉得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直接了,对太皇太后的警告毫不在意,反而胸有成竹的说道:“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本来就是挺简单的事,这么些年,你非得说什么等等,时机不成熟之类的,一直等到陶氏现在成了气候,您到是想动手了,可氓山大营都让陶氏给端了,以前让我装什么和善王爷,与世无争的样子,朝廷勋贵,我一个不敢招惹,一时竟拉不到同盟,您瞧瞧,等了几年,盼了几年,忍了几年,不又回到了这样的现状,还不如之前就像我现在这样,该和谁结交,就和谁结交,该和谁私下往来过密,就和谁私下往来过密,如今我手上能用得着的人手,只要氓山大营不动,他们都拍着胸脯保证过,一定会围得皇城水泄不通,陶太后别说想派出个人寻找救兵,就是派出一百个,也是打哪出,打哪灭,左不过结局都是一样的,那老子今天晚上就提前结果了她。”
第494章 更高()
瞧瞧他这语气,说得得有多随意啊。
合着陶氏在他眼里,就是这么不堪一击的?
太皇太后看着这样的平顺王,实在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沟通下去了。
刚愎自用,他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恍惚间,她怎么记得,原来的那个平民王妃活着的时候,平顺王还不这般呢?
难道,是白菊嫁进了平顺王府之后,平顺王才慢慢变了的?
自己的儿子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儿子。
太皇太后总乐意往好的方面去想。
而且,她越想,越觉得自己想的有理。
原来那个平妃,虽说娘家不成事,自己也不是个成事的,但在平顺王身边,还真是能让平顺王祥和下来,哪怕是表面做做样子,在外在也做了好几年,整个洛城勋贵,大臣的嘴里,就没听出一句,平顺王刚愎自用,嚣张跋扈来。
太皇太后忽然开始后悔。
不该把白菊送进平顺王府。
她这边把所有的错处,都推到了白菊身上,而平顺王还沉浸在自己刚刚的心血来潮来,等着太皇太后给他人手。
支持不支持的,他也不管了,反正这宫里,太皇太后住了这么多年,埋下的人手也足,随便拎出两个引路的,他再带上秦光,就够把这事儿做成的。
成了之后,剩下的那个小皇帝,就好打发多了。
太皇太后手里不是有先皇不是皇家血脉的证据吗,到时候,先皇生的小皇帝,自然也不是皇家血脉,他大可以正统皇家血脉为由,入主太极殿,到时候,就算那帮子大臣想反对,也会因为皇家血脉不容混淆而息了声。
等他坐到金銮殿上,哼哼
平顺王已经开始肖想他登顶皇位那日的万人空巷,三呼万岁,该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恢宏。
甚至,他都开始肖想,那些大臣将家中千娇百媚的闺秀送进宫来承宠,他后宫佳丽如云,子嗣繁茂,该是何等盛况。
越想,心越急。
越急,便越想成事。
平顺王想得都快坐不住了,还没听到太皇太后那边附和他一声,就有些不高兴了,皱着眉道:“母后这么多年顾左顾右的,不过是眼下这样,如今我拿了主意,母后也别顾左顾右了,反正,这么多年,宫里的人手,母后准备的也足,你把秦光给我,再给两个指路的,成了事,你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不再是沉没在后宫中,几乎都已被朝臣遗忘的太皇太后了。”
你说平顺王不长脑子,刚愎自用吧,他还能知道太皇太后心里的不甘。
的确,这么多年,她安安稳稳的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又坐到了皇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身份听着是越来越高,可从来没像陶太后这样,掌过实权。
有的时候,她心里也是羡慕的。
但这种心思,都湮灭在为儿子争取帝位上了。
如今被平顺王一提起,她竟忍不住有些向往。
好像埋在心里最深处的一小簇火苗,又有了重燃的迹象。
只是,太皇太后可要比平顺王理智多了。
心思,也就动了那么一点点,很快就被她按压下去了。
她皱着眉看着颇有几分摩拳擦掌味道的平顺王,只觉得再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一时,有些后悔让他进宫。
可她又最知道这个儿子的脾气,只怕,他认定的事儿,就算她不答应,他也会偷偷摸摸的去做。
那,就暂且答应他。
太皇太后眼里闪过一道诡谲的光,语声中有着淡淡的隐忍,好似被平顺王气到妥协,“就算你想这么做,也不能是今晚。”
“那就明晚。”
太皇太后:“”
好吧,平顺王表现出来的急切,终归,还是让太皇太后妥协道:“你刚进宫,陶氏那儿无论出了什么事,大家的眼睛,都会放在你身上,你且稍安勿躁,这事儿,容哀家筹划筹划,总会让你如愿就是了。”
“那可说好了,你别一筹划就三年、五年的,我可等不及了,最多三、五日,我一定要手刃了陶氏那个贱人。”
要不是陶氏,他早就拿回属于自已的东西了。
平顺王根本就没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太皇太后无法,只得答应他,“好,你先下去歇着吧,我这会儿累了,晚些,我会叫秦光进来说话。”
那就是要交待了。
秦光是太皇太后手里的一把刀,平顺王满意于这个结果,点头离开了。
而太皇太后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却是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由始至终,好像他都没问过一句,她的身体。
有些事,就是不容人多想。
一想,就会心里生寒。
不过,任着他为所欲为,也是不可能的。
太皇太后心里盘算着自已之前的想法,成事的机率有多高?
她又想到了秦光,想到了秦光那张脸。
虽然看起来冷冰冰的,可只有她知道,到了床上,那张脸有多让她痴迷。
没人知道,包括她的儿子,都不会知道,秦光不光是她手里的一把刀,还是她打发深宫寂寞的慰藉品。
这么多年,秦光已然成了她伴侣一般的存在。
深宫中,想见个真正的男人,有多难,只有深宫中的女人才知道。
秦光也是机缘巧合,才被她弄到身边的,甚至,当年知道秦光没成为真正太监的人,都已经不能开口讲话了。
太皇太后从不觉得自已的做法有多残忍。
若是那些人有一个能开口讲话,将秦光的事儿说出去,那死无葬身之地的,就是她了。
深宫中的女人,别的本事没有,自保,就像家常便饭呢,已深入骨髓。
推己及人,她不由去想,景睿帝已经去逝几年了,陶氏身边也是寂寞空虚冷,只有一个良姑可以推心置腹的说说话。
可那是下人,又不是枕边人,深夜醒来,或是睡不着觉的时候,她就不会寂寞吗?
这几年,太皇太后很肯定,陶氏身边没有另一个“秦光”的存在,所以,她听到陶氏同意平顺王进宫的那一瞬,刹那就生起了那种想法。
她相信,只要给陶氏下一点点催生情愫的药物,陶氏就有九分的可能,与平顺王成事。
只要抓住了这个把柄,还愁陶氏不主动把位子让出来?
何必还像平顺王说的那样,把柄送到别人嘴里,将来多少年被翻出来,都要被诟病?
第495章 一筹()
太皇太后是自信的。
所以,从不曾想,她处心积虑想做的事,会出偏差。
且不说秦光早就在冯昭离宫的时候,被抓住了痛脚,不敢轻易反抗。
就是怜儿,早已因墨姑的关系,成了显阳殿的暗哨。
这边的动静,很快就传到了显阳殿。
怜儿当时脸色是煞白的。
她是趁着太皇太后睡熟了,找了个机会,假借太皇太后的名义,去的显阳殿。
不然,纵使千防万防,因为她身份敏感,一但被人发现,太皇太后心里一定会猜疑她,以太皇太后的手段,她就算是长一百张口,也辩不了自已的清白。
在太皇太后眼里,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
陶太后并不留她时间过长,从她嘴里听到了想知道的,便摆着手,示意她可以退下了。
良姑亲自送了怜儿出去。
就算白天已经在陶太后面前保证过了,遇事要沉得住气,但听见怜儿这般猜测,良姑还是气得手指颤抖,恨不得立时就冲到寿康宫里,把太皇太后咬死。
她就不明白了,这么多年,就算是石头做的心,也该被捂热了吧?
就算她想为平顺王谋下这天下,也不能把另一个儿子的媳妇往死里整啊?
难道,死了的儿子,就不是儿子?
良姑心里愤愤然,送走怜儿,立刻就回了显阳殿的内殿,并将今夜守在外面的佩锦赶了回去,“今晚我在这儿守着,你回去歇着吧。”
佩锦见她面色不好,不敢多问,忙低声应了,收拾了自已的铺盖,出了内室。
陶太后此刻并无困意,一个靠坐在美人榻上,捧着本书,饶有兴致的看着。
良姑等着佩锦带上了门,才缓步走向落地罩,沏了杯茶,朝着美人榻上的陶太后走去。
近前,她勉强压下心口翻滚的情绪,声音却止不住的染了心疼,“娘娘,天晚了,喝口茶,早些歇了吧。”
陶太后执手的手没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语态平静道:“放下吧,这会儿不想喝,也不困。”
话落,她自然的翻了下书页,屋子里立时就响起了纸张翻动的声音。
良姑瞧出她是真的静得下心,一时又是佩服,又是心酸。
该是经历了多少的失望,才能有这样的沉着啊?
想当年,娘娘在国公府,为姑娘时,何尝不是天真活泼呢?
那个时候,反而是大姑娘,比姑娘的性子要沉静稳重许多,可这姐妹的心性,却都是善良的。
大姑娘活着的时候,也不过才与武国公府结缘,得知武国公府的姚氏生产,情况堪危,二话不说,跑回府里就拿走了一株百年人参,救了姚氏一命。
那会儿,陶氏双姝的美名都是凭着两位姑娘脱颖而出的才华,被众人心服口服的称赞出来的。
也是凭着这样的美名,文国公府求亲的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
最后,双姝一朵落于武国公府,一朵落于这宫墙之内。
其实,照理说,皇家求娶,自是长女为先。
但良姑记得,那会儿私下里,娘娘就说过,宫墙多是非,姐姐的性子太善了,进了宫墙,怕是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