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吉不曾想世子爷打的是这样的主意,登时就拍了手,乐道:“世子爷想的真周到。”
“周到有什么用啊。”
冯思远这会儿恨不得自己没那么多事。
阿吉又不明白了,眨巴着眼睛问道:“难道,世子爷怕萧家那边不尽心?”
“不会。”
冯思远一点不怀疑这一点。
“既然不会,世子爷你还愁什么啊?”
阿吉小声嘟囔着。
语气里颇有几分嫌弃。
他还以为冯思远没听见,疏不知,冯思远的耳力好着呢。
没好气的白了阿吉一眼,冯思远烦躁的挥了挥手,赶人道:“行了,我这要写东西了,你别在我面前晃了。”
“啊?”
阿吉反应迟了半拍,没发现自己被嫌弃呢。
一听世子爷要写东西,忙殷勤道:“那小的给世子爷磨墨吧。”
一边说着,一边撸了袖子,准备动手的样子。
冯思远都不记得他是第几次说他了,“阿吉,别人磨墨,瞧着都挺斯文的,怎么你一磨墨,就跟要上阵杀敌似的?”
还撸袖子,准备跟谁墨一架不成?
阿吉也是脸皮厚了,没办法,耳朵都听出茧了,脸皮也薄不下来啊。
他浑然不以为意的嘿嘿笑道:“世子爷不是说了吗,斯文后面的成语都不好,斯文扫地,斯文败类,阿吉不想做那样的人,自然也就不学那份斯文。”
冯思远:“”
得,被自己的小厮顶得没话说,他这个世子爷当得,也没谁了。
“愿意磨,你就磨吧。”
冯思远妥协了。
只是,他还提了个要求,“别把墨磨得到处都是就行了。”
“放心吧,世子爷,阿吉有准头。”
大言不惭,阿吉好像忘了他每次磨墨,都会闹点小笑话,小意外似的。
冯思远不再管他,提了笔,蘸了墨,将阿吉带回来的话,整理在纸上,足足写了三大篇,才勉强去精存简的整理完,等着墨干,装了信封,递给阿吉,“你去趟治觥里萧家的宅子,看看萧深在不在,要是不在,就问问他家人,他在哪儿,这封信,记住,只能交给萧深,并叮嘱他,看过,就烧了。”
阿吉认字,再加上人又不笨,刚刚瞟了几眼,见世子爷写的都是他问来的,这会儿又听说他让给郡主的仪宾送信,心里那个感觉啊
捧着信,他没忍住多事的手,冲着冯思远竖了个大拇指,“世子爷,阿吉从来没见过给人当大舅哥当成世子爷这样的。”
第173章 皮痒()
他这样?
什么样?
这话听着怎么就有点不对呢?
冯思远盯着阿吉一跑一跳离开的身影,反应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这小子是在骂他胳膊肘往外拐吧?
“臭小子,皮痒了。”
坐在那儿,他忍不住笑啐了一口。
啐完这句,他自己又笑了,自语道:“虽说我是想着让阿昭嫁过去舒服些,可把自己妹妹的喜好统统告诉萧深,好像,也有点胳膊肘往外拐,哈。”
唉,不管怎么说,他的出发点总是好的。
既是在婚事上,无可选择,那么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阿嚏”
“阿吉,这天眼瞅着都暖了,你咋还伤风了呢?”
国公府的侧门口,阿吉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要出未出时,就打了这么个喷嚏。
守门的家丁笑着和他打趣起来。
阿吉抬手揉了揉鼻子,拧了两下,看看自己的手,有点嫌弃,刚要拿怀里的帕子,可又想着这会儿要出门,拿帕子用过了,他又不想再放在身上,刚好这家丁往前凑,他就使了个坏,倏然出手,在那家丁的腰背处蹭了两下。
那家丁不妨,想躲都来不及了,气恼的冲着他骂,“臭小子,你咋埋汰别人呢。”
阿吉猴一般的做了坏事就跑,边跑,连回头冲着家丁笑,“德叔,我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埋汰自己呢。”
被唤作德叔的家丁听了又是一啐,还想骂他两句,可见他跑得比兔子还快,转过圈,就没影了,只能自认倒霉。
阿吉一路寻到治觥里的萧家,站在大门口,拍了两下,冲着空无一人的院子里喊,“有人吗?萧大人在家吗?”
他还没到变声期,嗓子还带着孩子的童音,有些尖细,穿透力挺好。
周先生住的那间厢房,离大门口不远不近,恰好就能听到。
这会儿,屋子里就他和媳妇在,儿子跟着胡九跑到铜驼街那边,萧定坤给萧深和康宁郡主置办的宅子里帮忙去了。
上房,比萧定坤晚到的小袁氏这会儿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周娘子不用周行开口,便放了针线笸篓,笑着起了身,拂了拂鬓角的发丝,道:“我出去看看。”
周行点了头,“要是寻子稽的,就让他去铜驼街那边看看。”
周娘子应了是,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出了屋子。
推开门,便是院子。
阿吉到是没乱闯别人家,守在大门口,唤了那么一两声,便老实的等着。
一眼瞧见旁边的厢房有妇人出来,忙笑着打了招呼,自报家门道:“婶子,我是东阳门那边武国公府的小厮,过来有事儿寻仪宾,仪宾可在家?”
是武国公府的人。
周娘子忙笑着迎了上去,“原是是武国公府小哥啊。”
“不敢当。”
阿吉特别有规矩,两手袖在袖笼里,叠在身前,垂着眸,嘴角挂着得体的笑,一副毫不张扬的模样,静待着对方上前,才道:“小的在世子爷屋里伺候,我们世子爷打发我过来给仪宾送东西,因交待必须要亲自交到仪宾手里,小的还烦劳婶子指点仪宾所在,将差事办了,才好回去复命。”
周娘子也是读过书的,又嫁了周行,耳濡目染,对知礼的孩子格外的喜欢。
瞧着这孩子虽说是小厮,可行事作派,却比一般人家的男孩子都要规矩,斯文,好感顿生,细细的跟他讲道:“因着婚期将近,子稽一直忙着整理铜驼街那边的院子,羽林卫那边已经告了两日的假了,这会儿还在铜驼街那边统总呢。”
“多谢婶子,小的这就去铜驼街了。”
阿吉得了信,笑着对周娘子道了谢,也不停留,拧着身子就要走。
周娘子见他连口茶都没吃,便让了一句,“天还挺冷的,你这么来回的跑,要不要喝口热茶。”
阿吉已经抬步了,听了这话,也没停留,却极有礼貌的回身摇头,“婶子有心了,只这会儿差事急,不敢多留,下次,若有机会,小的再来讨婶子的茶。”
周娘子见此,也不再挽留,等着阿吉快步出了这条巷子,她便转身回了院子。
脚步,习惯性的往自己的屋子走,可还没等到屋门口,她眼角的余光忽然瞟见上房的帘子好像动了,心思电转,她一下子顿了足,改了方向,朝上房走去。
来得匆忙,小袁氏身边只带了一个贴身伺候的丫环,路上还因为水土不服病了,进了洛城,便躺到了炕上,没起来。
萧深原是想再买个丫头过来服侍小袁氏的,不过,被小袁氏拒绝了,理由是她留下来的时间不会久,再者,带来的丫环也只是一时半会不能伺候她,等到病好了,就能伺候了。
她以前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是嫁给了萧定坤以后,日子才渐渐好起来,生了孩子,身边也有服侍的下人了,这会儿既不用她做饭,又不用她操持什么,只等着厨房的娘子做了饭,端到眼前,自己动动筷子就能吃了,吃完往那一放,也有人收拾,少个丫环,也不觉得少什么,便将就几日是了。
因此,周娘子掀帘进来的时候,小袁氏正从炭炉上拿了烧水的小铁壶,准备自己沏热茶。
周娘子虽然也读书,可跟着周行,也不能做不食五谷的事儿,在这些家务活上,也能上得了手,见此,忙出手帮忙,“夫人有事唤我一声就是了,这新烧的水热,莫烫着才好。”
小袁氏对周娘子向来礼遇,大概也是因为周娘子识字,能读书的缘故。
再加上萧定坤和萧深对周行一家都极看重,小袁氏就算不为自己,为自己的孩子,也要识眼色,莫得罪人,因此,对周娘子从来不呼来喝去。
这会儿见她主动伸手,想躲,却又因烧水的壶里是滚开的水,怕动作大了,两人一错手,再烫着彼此。
一个闪神的功夫,周娘子已经利落的从她手里接过了热水壶,眼尖的往八仙桌上一瞟,笑道:“夫人是要沏茶吗?”
小袁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大妞那孩子再有两日就能好起来。”
意思就是再过两日,她身边服侍的人就回来了。
周娘子笑着点了头,“第一次出门,多少会有些水土不服,像夫人这般福气,一路过来只受了颠簸,休养一日便生龙活虎的,的确不多。”
第174章 忐忑()
“是吗?”
小袁氏也没出过这么远的门,虽然嫁了萧定坤,也跟着他上任辗转,可一来路途都不算远,二来,路上也不急着赶,三日的路,走五日七日都可,不觉得累,自然也就没感觉旅途的辛劳。
这趟,她是真受了罪了。
这一路颠簸过来,心肝脾肺都差点移位了,可还怕自己赶得慢,回头被萧定坤嫌弃,再加上又是萧深的婚事,她怕自己万一赶的慢了,萧深心里对她有想法,就算嘴上不说,回头记在心里,跟新进门的媳妇再一说,她以后这日子就难过了。
小袁氏虽然没多少见识,可女人有的时候,在某些方面是有天份的。
比如这后院,婆媳,姑嫂。
她一个继室,从来没想过拿捏先房嫡子的媳妇,想着能合平共处就已不易。
只她千想万想,压根也没敢想萧家能娶进一门郡主媳妇,这身份,一听就够压得她喘不过气了,哪里还敢得罪。
更主要的是,小袁氏心里还惴惴不安着,新媳妇进门,这么高的身份,她这个继室婆婆,要不要把家里的当家权先交出来。
哎。
“夫人怎么叹气了?”
周娘子这边沏着茶,那边耳尖的听到小袁氏这声叹,笑着问了句。
这两日,她没事儿就陪着小袁氏说话,一来是为了陪她解闷,二来,也许因为这是洛城,两人在这边都没有能说得上话的人,对男人的事儿,也插不上手,到显得比在老家时,还亲近许多。
小袁氏不是会藏心眼的人,被周娘子这么一问,她竟也实实在在的说出了困扰。
“我就想着,要不,郡主进门,我把家里的钥匙,帐本,都交了?”
周娘子脸上笑意柔软,脑子里快速的分析了小袁氏的话的,将空了的小铁壶送到一旁的角落里,回身时,又从腋下拿了帕子擦了擦手,这才重新走到八侧桌旁,陪着小袁氏坐了下去。
两人面对着面,小袁氏也不用周娘子客气,自己倒了一杯茶,便给周娘子也倒了一杯。
这会儿,好像也没那许多的讲究。
或者说,萧家的根基里就少了许多读书人家的讲究。
周娘子虽然受了,却不忘道谢。
小袁氏就嗔她,“咱们俩个天天一处,不过一杯茶,还值当你这样。”
只是,有些人,骨子里的习惯,想让她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