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童养媳的春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的一半,当然是被太子迷去了。

    也不是说其他人长得不好,单秦王和齐王,也长得好看,但这二位已经有两个侧妃了,还能什么什么想头?倒是太子,只有一个正妃,这就让许多人生出许多小心思来,别说做侧妃,就是做端茶倒水的婢女,许多人心里也是愿意的。皇长孙如今才八岁,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

    太子殿下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心里也很激动,但还能端得住,可进了朱雀门,看到代皇帝迎他的大伯父和三伯父以及他们身后的文武百官的时候,他便赶紧下车了辇车,赶紧先给两位伯父行礼,“小侄不过是还朝,怎敢劳动两位伯父亲自前来”

    他话未说话,已经被两人一边架了一只胳膊,大伯父更是躬身哈腰,笑容满面而又小心翼翼地夸道,“贤侄为了咱大吴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大伯父就是来迎你,心里也是高兴的,可惜你祖父死得太早,没亲眼看到今天的盛况,他老人家要是知道,心里不知该多高兴。”

    三伯父暗道:老大平常看着才行,看看这关键时刻,成千上万的人看着哪,怎么提起死了几十年的老爷子来了!

    “太子黑了,也瘦了,这都是在外面受苦了,你父皇和母后都在宫里等着哪,你父皇若不是身体不好,就亲自来了,你现在可是咱们刘家的大功臣。”三伯父说道。

    刘永安忙道:“全靠丞相足智多谋、用兵如神,将士们不畏生死、勇猛英武。虽然我们在前线,若不是父皇、诸位兄弟、大人们在后方调度粮草、军需,我们也不能胜得这般容易。”

    他说着话,却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给他招手的二郎。

    二郎怕他爹看不到他,不仅穿了木屐,而且穿了一身大红,带着金项圈,寄名锁,水光油滑的一团,就像年画上的娃娃一般,让人不注意到都难。

    二郎旁边就是大郎,也看到了站在大郎旁边的媳妇。

    看到他们,他便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第三百二十一章 封赏() 
刘永安一眼就看到两儿子脚上的木屐,却没有点破他们,只笑道:“大郎二郎都长这么高了。”

    二郎见他爹没瞄他的鞋,总算松了口气。大郎却大大方方地给他爹行了礼,“父亲在北地辛苦了。”他心里本是有许多话的,但看一眼旁边欲言又止的秦王和秦王妃,又忙道:“二叔和三叔也辛苦了。”

    秦王和齐王的后边,就是他们的堂弟刘永盛了,大郎也过去行了礼。

    刘永立和刘永平倒是没回来,大伯和三伯没见着儿子虽然有些失望,却听刘永安道:“大堂哥和二堂哥身上还有差事,估计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虽然把鞑子赶走了,但还有许多战后事宜需要处理,刘永平他们多少也有了些经验,不然刘永安也不能回来得这么利索。

    但刘永盛却是王菁让他回来的。

    他之前总管王菁这边的情报工作,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刘永安又成了太子,若再这么弄情报,说不得要招皇帝的忌讳,倒不如把人给招回来让皇帝安排,将功劳摆在明面上,也算全了他们这么多年合作的情分。

    皇帝说是坐在昭仁殿里批奏章,其实也是时刻听着外面的动静的,听内侍在外面禀告说人进来了,就将他们宣了进来。

    所有人当中,他一眼就看到了晒得跟煤炭一般黑的大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也瘦了些,但相较之下,大儿子难免更夸张一些。

    其实,长子在长女在每个父母心目中都较其他孩子要更重要一些,刘成方虽然做了皇帝,仍旧不能免俗。

    “如何就这般瘦了?早知道就不该让张神医走,应该留他下来给你调理调理。”

    刘永安见他爹这样着急,心里大为感动,又有些过意不去,“儿子不过是想家里了,赶路赶得有些连了,其实身子结实得很,您也知道的,儿子自幼练武,这点苦倒算不得什么,倒是父亲的精神看起来比儿子走之前好多了。”

    一提到自己的身体,刘成方复又高兴起来,不免想起张神医其实还是长子和长媳找回来的,若不是菁菁及早有了防备,说不定他早死在湖州了,这么一想他的声音不由柔和了起来,“你啊你,都这么大了,还要父母操心。”

    刘永安一直笑。

    刘成方便同秦王和齐王道:“你们兄弟几个这一次都辛苦了,长年不在家,家里长辈孩子们都惦记着哪,改日再同你们多叙叙话,这会先跟你哥去看看你们娘亲和媳妇去吧。”

    等兄弟三人去了,皇帝便开始见了徐清,接着是愈四海、廖群英、唐三拳、刘永盛。

    皇帝对诸位大人是相当客气,个个都好好的赞扬勉励了一番。

    特别是到刘永盛的时候,“没想到一转眼老七都这么大了,要不是你在北边帮忙,咱们这些年也不可能这么顺,但现在不打仗了,你手上这些人朕想派上其他的用场,你没意见吧?”

    刘永盛自然是不敢有意见的,忙笑道:“之前全凭一腔意气,现在年纪也大了,每每见到我娘,都让她给哭得心慌,把他们交给您,侄儿也可以回家孝顺老娘了。”

    一说回家孝顺老娘,刘成方便笑道:“你也是个好孩子,你娘年轻的时候也遭了罪,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刘永盛忙道:“这还是您和四婶的功劳,我和我大哥长年不在家,我爹又是个老实本份的,若不是您和四婶照应着,现在还不知是什么光景呢。”

    他这么一说,刘成方便觉得这侄儿还算通人情事故,便点了点头。接下来便是封赏众人了。

    刘永安已经是太子,封无可封,只好赏了黄金万两、白银万两、布匹、药材若干。那药材特意指明了,要给太子进补的。

    秦王和齐王的赏赐一样,都照着太子的减了一半。

    刘永立和刘永平虽然没回来,却给他们的父亲各封了亲王,他们都是嫡长,也是独子,现在是世子,等到老子嘎嘣了,就是亲王了。

    到了刘永盛这儿,刘成方其实是有些为难的,比如刘永立、刘永平都是封了他们的父亲,自己在外面领差事,可是刘永盛又非嫡长,更何况他的长兄如今已经是从三品的布政使参事了,封了他老子,他也袭不了爵,可不封他老子,其实这位还是他的正经堂兄,儿子们又争气,也咬着牙封了个郡王。可让刘永盛将手上的人手交给东宫,刘成方又有些为难,思考了这许多日子,竟然也没个好主意出来,不得已只好吩咐刘永盛道:“朕手上暂时还没人能接管你手上的这些人,你就再管他们一段时间吧。”

    这意思,就是让刘永盛直接听命于皇帝了。

    到了这个时候,刘永盛自是不敢有任何异意,只能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忙躬身道了个“是”字。

    徐清封了魏国公兼太师,愈四海封卫国公,廖群英封郑国公,唐三拳因屠城之事,名声并不是很好,和内阁商量的时候,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但刘成方却说了,“据闻那狗鞑子又在和林出现了,众卿觉得朕该派谁出征呢?”

    马上就有人推举了徐清。

    刘成方叹道:“徐清只比朕小九岁,万一像朕一样,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可怎么办?”

    其实,就算徐清起不来了,他的长子只比秦王小几岁而己,怎么就不能带兵打仗,再说还有很多大将在,更有战无不胜的太子呢,但众人都明白皇帝这话分明是铁了心要封赏唐三拳了,只得进言道:“唐三拳如此英武勇猛,确实是一员虎将,不若封为忠毅伯,陛下觉得如何?”

    刘成方本是马背上的皇帝,对有军功的手下素来十分大方,如此,便允了。

    皆下之人皆按军功大小各有封赏,但像唐三拳这般年纪轻轻成了伯爵的,就鲜少见到了。

    于是,成为忠毅伯的唐三拳重新获得了帝都姑娘们的青睐,还没有回府已经有许多打听消息的人去了唐家找了唐老娘专门问这件事。

    唐老娘便道:“老身这几年腿不好,根本没出过门,上个街若是没人陪着,只怕都不能回来,眼神也不好,看人都是影影绰绰的,已经将伯爷的婚事委托给了太子妃娘娘。”

    然而,太子妃娘娘这会儿正在坤宁宫里带着两个儿子等太子呢。

    俗话说远香近臭,太子殿下在外面呆了一年,便重新获得了他老娘的宠爱,拉着他的手,一行哭,一行说,“我的儿,可怜见的,你也不弄几个贴心的人跟着,一下子饿得这么瘦,只怕好几年都补不回来。”

    本来在昭仁殿里,皇帝就只跟太子说了话,这会儿皇后又只拉着太子,齐王实在忍不住了,“我的亲娘,您只心疼大哥,当我们都是捡来的,不是你的宝贝儿子了?”

    张氏又拉二儿子和三儿子,“哪个本宫都想,你们看看,你大哥这,真是太寒碜了”

    刘永安约摸着他娘接下来又该编排他媳妇不关心他了,忙道:“为了回来看娘,我们这一阵子都没顾上好好睡一觉呢。”

    张氏这才忙忙地擦了眼睛,让儿子们都回去补眠,又吩咐了媳妇们,“他们才回来,你们要多照顾点。”(。)

第三百二十二章 回府() 
刘永安自打走出坤宁宫,进了太子府,就将媳妇的手给牵起来了。

    王菁挣了几下,挣不脱也只好罢了。后面还跟着一群丫鬟婆子,旁边还有两个儿子,偏生丈夫不知道收敛,她也十分无奈。

    好在此时正好是阳春三月,两人都穿着阔袖衣裳,也没人能看到。

    等进了屋里,王菁便吩咐人开始摆饭。

    虽然是早上便开始进城,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临近中午了,她这个本来吃过饭的人已经饿了,何况是两个孩子?

    吃完中饭,休息一会儿,又该去宫里参加晚宴了。

    太子府并没有食不言的习惯,菜一端上来二郎便道:“娘说了,今天厨房全做爹爱吃的菜。”

    都是些时鲜蔬菜,椿芽炒鸡蛋、凉拌春笋、春韭炒鲜虾、水煮肉片

    王菁:“都是些家常小菜,先用一点,免得饿到了。”

    等到主餐端上来,是小茴香馅的包子,这才是刘永安的最爱,大郎和二郎也很喜欢,大家便不说话,开始埋头吃饭。

    二郎吃饭的时候素来喜欢细嚼慢咽,每道菜都要细细品尝一回才行。

    哪想,等他吃了一个包子,再去拿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便吩咐下人,“再捡一些过来。”

    那下人回来的挺快,连管厨房的柳大娘一起带了过来。

    “这是咱们自己家园子里的小茴香,刚开春,长得少,就准备得不多,二殿下爱吃,晚上再做就是了。”柳大娘说道。

    王菁示意她下去,继续看二郎在他爹跟前卖弄。

    二郎:“再吃味就不一样了,这小茴香是娘种的,晚上再做的肯定就是买外头的了。”说着悄悄地瞄了刘永安一眼,“我吃了一个,哥哥吃了两个,娘没吃,余下的全被爹吃了。”

    刘永安:“爹爹记得二郎一向最不喜欢吃包子的,特别是茴香馅的。”

    二郎:“我是爹的儿子,爱好什么的当然和爹一样了,爹爱吃茴香馅的包子,我自然也爱了,不过爹爹才从北地回来,我就只吃一个再吃一碗面就行了,我天天都在盼着爹爹回来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