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听完冷笑起来,“赵嫣然那继母,说她外甥女落水的事清白该由咱们家负责。”
刘永安正好进门,听了这话哭笑不得,“我倒听人家说,第二天柳家就用一顶软轿把柳芳送到了于正昌那里,可惜连门都没进去就被赶走了。”
王氏道:“那天晚上,哥哥的衣裳都给她穿了,我们都冻着在呢。”
王菁笑道:“大伯娘何须生气,不理她就好了。”
王氏叹气道:“你二伯娘轻易不开次口,总不能一开口我就给她办砸了。”
王菁笑道:“你在家里歇着,让我大伯出面找赵嫣然的爹不就行了吗?”
难道赵家还真会为了一个继室家打秋风的外甥女,连自家姑娘的婚事都不顾了?
王氏听了这话,眉头一下子就舒展开了,“还是菁菁想得周到。到时候我多嘱咐你大伯,要他把那蠢婆娘今天所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学给他男人听。
王菁笑道:“不是我想得周到,是大伯娘太生气没想到而己。”说着亲自给她奉了杯茶,“伯娘先润润喉咙,休息休息。”
王氏喝了茶,气才顺了些。
“我去你二伯娘家,只怕她还等着哪。”
等王氏走了,张氏才哂笑道:“柳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种事也想得出来。”
王氏当天就催着男人去了赵家,找到赵嫣然的爹说了这件事。
刘成峦不仅把赵太太的话全了一遍,还道:“我二弟那人虽然脾气好,但我那侄儿好歹也是成天在外面做事的人,若知道赵太太这般,只怕这亲是结不成了。”
赵春宁忙赔笑道:“大哥放心,兄弟定会给你们一个公道。”
等刘成峦一走,赵春宁就给直接给赵太太撂了话,“嫣然的事,你要不想管就算了,我让她姑母管。”
赵春宁从来没用这么坚决的语气跟她说过话,赵太太惊出一身冷汗,面上却笑道:“老爷说得哪里话,若是不想管她,我之前怎么肯带她去刘家。芳儿的事,我也知道不妥,只是不能不应,二姐找了过来拿当年的事压咱们呢。”
赵春宁一听太太“话当年”,直接摆了摆手,“我不想再听那些陈芝麻烂西瓜的事,嫣然是我的血脉,要对不起也是我对不起她娘,跟你二姐又有什么关系?我已经是快五十的老头子了,没脸就没脸了,到底是闺女要紧。再逼急了就是鱼死网破,对谁都没有好处。”
赵太太听他这么一说,马上道:“我明天就把庚贴给大太太送过去。”(。)
第八十六章 礼物()
沈溶一回府,就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重阳糕。
他怔了一下,然后道:“娘今年怎么也想着去买了个重阳糕回来,您不是最不喜欢吃甜食的吗?”
寿康公主奇道:“你怎么知道这重阳糕是买的?”
沈溶道:“孩儿在如意楼里看到有人在卖这个。”
“哦?”寿康公主的眉头轻皱了一下。
儿子不可能骗她,难道刘家为了讨好侯府,说了假话。
这么一想,寿康公主的脸上不由露出浓浓的失望来。
“这重阳糕是刘知府家的下人送来的,说是他们姑娘亲手做的。”跟着的嬷嬷实在看不过去了。
沈溶道:“这个儿子马上去查一查,谁敢欺骗娘,儿子定饶不了他。”
寿康公主看着沈溶离去的背景,若有所思的道:“你看世子是不是很紧张这个姑娘?”
“或者,世子只是不想让您受了蒙骗呢?”江嬷嬷斟酌着说道。
但这理由连她自己都不信。她也是看着沈溶长大的。若真的不在意,大可以吩咐个人去如意楼问问就知道了,哪用这么匆忙。
沈溶去得快,来得也快。
“问清了,如意楼的少东家李长河,是刘知府的侄女婿,刘家的姑娘一共做了五个这样的重阳糕,刘知府兄弟四房各一个,李长河的岳母舍不得吃,送到了闺女那儿寄卖,李家在用它做噱头呢。”
寿康公主脸一板,“明明就是刘知府那养女骗了娘,你怎么还帮她说好话来骗娘?”
沈溶道:“我又不认得她,怎么可能会为她说好话?娘要是不信,可以自己派人去查。我什么时候骗过娘。”
寿康公主道:“你真不认得她?那中秋节为什么特意去救她?”
沈溶道:“那是凑巧遇上了。”
寿康公主道:“那你为什么让沈八跟踪她?”
沈溶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
寿康公主不等他说话,笑嘻嘻地道:“你什么时候认得她的,说说看。”
沈溶扭头就走,“早说了,我跟本不认得她。”
远远地传来寿康公主的声音,“好,好,你不认得她,娘自己去认得她不就成了。”
江嬷嬷笑着摇头。
寿康公主却淡淡地叹了口气。
遥想当家,沈容正当说亲的年纪,垂危之际的先帝却拉着寿康公主的手,让她儿子娶了柱国公邓显祖的嫡次女,以求邓沈两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外戚。哪想邓氏婚后却背着沈家跟于家互通书信,虽那书信被截了下来,但那女人却在生产前服了砒霜,一尸两命。
可恨太后仍不罢休,又给儿子指婚了滁州知府的姑娘,涂州知府为了不得罪太后,没多久就逼死了亲闺女。太后却放出风声,说沈溶克妻。沈家迫不得己,才有了高僧批命一说。
没想到,弹指间,已经近十年了。
想到儿子还肯为小姑娘动容,寿康公主不由落下泪来,却又悄悄地擦干净了,吩咐道:“去查探清查,刘知府家明天登哪座山。”
刘成方打算去三峰山。
张氏已经有了身子,太高的山她吃不消,矮一些应景就行了。
三峰山远望峻秀多姿,身姿婀娜如亭亭之少女,又称三姐山;近观狞伟霸气,如咆哮吼叫的雄狮,又称狮子峰。更有奇洞古刹,早在好几百年之前已经名动天下。
重阳登三峰山,登山人的可以选择由西北上山,待到从东西方向下山时,还可以尝尝禅窟寺的素斋,又可稍做休整,对孕妇来说最合适不过。
既然要爬山,此时再穿那些平时女儿家穿的罗裙就有些累赘了,需穿胡服才好。
王菁对衣裳向来没那么讲究,随意拿了套绛紫色胡服穿在身上,坐下来由着杜鹃给她梳了头。
紫鸢本想劝她说今天出门,穿得太随意会惹人闲话之类,但等到衣裳上了身,却惊呆了,“这绛紫色好衬姑娘的皮肤。”
“姑娘我天生丽质,穿什么都好看。”王菁说道。
大周的镜子全是铜的,新铸成的镜面没有光泽,必须涂上镜药用选毡团反复研磨,直到镜面白亮可鉴,才能照人。若是用得久了,镜面会暗淡无光,要重新磨光。在大周有专门以磨镜为生的小摊贩。但王菁觉得铜镜照出的人像不清楚,用着不习惯,通常是不会照镜子的。反正自己的五官长得端正就是了。
“姑娘今天戴什么首饰?”紫鸢问道。
难得出门一次,穿什么戴什么算是姑娘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家里现在虽然有了点闲钱,但毕竟根基尚浅,怎能跟那些有钱人相比。王菁也就几对银耳环而己,戴出去实在有些太寒碜了,倒不如不戴。
“把昨天公主赏的那头花戴上吧。”王菁说道。
大周的女人,无论八岁还是八十岁,都有簪花的爱好,除了绢花、绫花、缎花、罗花、珠花,还簪鲜花。不仅如此,这时候的人们,还喜爱斗花。逢斗,必要分出输赢,有了公主赏的兰花戴在头上,也算应景了。
王菁戴好首饰,又换了双黑色的短靴。
“妹妹还没好吗?”刘永安走了进来,眼光落在王菁的耳朵上,“是不是没有耳环?哥哥送你一对吧。”说着递给王菁一个十分小巧的锦袋。
那锦袋十分常见,不过是市面小摊上常有的货色,但里面却放着一对珍珠耳环,每一只耳环上,坠着颗像莲子一般大小的珍珠。那珍珠在王菁的掌心,流溢出温润的光泽。迎光而立的王菁,清晰地从那晶莹圆润的珠珍上,看到了自己的瞳孔。
这东西应该很贵吧?
“哪来的?”王菁疑惑地问道。
“湖里捞起来的。”刘永安说道。
见王菁明显一副不信的样子,又解释道:“是用张狐皮换的。快戴上看看,合不合适。”他自是不会告诉她,那狐皮是他花费了好几个月的休沐时间才猎到的。
他那殷殷笑容之下,王菁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还好杜鹃将那耳环接了过去,“我给姑娘戴上。”
紫鸢正想说“很漂亮”,宝哥儿的声音隔窗传了进来,“姐姐快些,娘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了。”(。)
第八十七章 秋景异()
刘家从未一起出行的四兄弟,今天却像约好了一般,一起走的。
才到山下,张氏就吩咐了王莆,“你们兄妹一起爬就好了,我跟你伯娘们一起。”她有孕在身,直接爬台阶上去,不想拘着了孩子们。
刘永安道:“咱们从狼巷往上爬,猎到野狼正好烤了中午吃。”
“好,好,好!吃烤肉喽!”宝哥儿又是拍手,又是嚷嚷。
“咱们这么多人,就算有狼也早被惊跑了,还想吃儿狼肉。”王菁笑着摸了摸宝哥儿的头。
小家伙嘴一嘟,“要不然,我跟三哥、安哥从狼谷走,等猎到狼,大不了我少吃一点,让你们多吃点。”边说边对大家施礼,大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样子。
长房的刘永立早已经结婚生子,并没跟他们一起,余下的男丁也就是三房的刘永平,是个惯会看眼色的,“行,你们去猎狼,我在这边保护两个妹妹。”
刘永安却道:“狼巷可是三峰山最好玩的地方,不去肯定会后悔的。”
刘永平不敢得罪刘永安,话到嘴里,舌头转了个弯,“那咱们就一起去见识见识。”
等到进谷,刘永安却道:“这里地形有点复杂,没来过的人只怕会迷路,大家千万不要跟丢了。”说着一手牵了王菁,一手牵了宝哥儿。
有些地方却只容一人通过,他一手拉两个人,未免就拖慢了大家的速度。
别人没说什么,宝哥儿倒是先唉声叹气起来,“这样走,只怕中午也到不了山顶。”
刘永安道:“要不,让双喜先带你上去?”
宝哥儿使劲的点头,又趁机讲条件,“我不想走了,他要带着我飞才行。”
双喜笑道:“爷,要不我现在就背着您?”
宝哥儿断然摇头,“大爷我现在兴致正浓,要走最前面。”
唬得双喜忙跟了过去。
王菁却不想走这么快,这里怪石嶙峋,神态各异,有的像鳄鱼探道,有的像野狼挡路,有的又如层层叠叠的书页一般堆积而上;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更如破石而出,弯曲多姿,盘根错节
这么美的景色,不画下来,太可惜了。
刘永平和刘永辉自是没兴趣看她做画,红英更是坐不住。
“你们先走,等我去猎些野味回来,正好带菁菁上去。”刘永安说道。
大家对这个提议都没有异议。
王菁找了块光溜平滑的大石头,将画架支开,潜心画起这深秋绮丽奇异的景致来。
杜鹃在一旁烹茶,紫鸢却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