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怜的妍儿,这些黑心肝的人,硬是逼死了你啊!”
此话一出,围观的人全竖起了耳朵听刘氏哭诉起来。
“都怪华家那该千刀万剐的牲畜,害了那么多无辜的姑娘还要强迫你嫁给她!你去了,娘也不想活了。”
无论刘氏平时如何,但乔心妍毕竟是她的亲生女儿,感情十分深厚,这一哭闻者无不落泪。
乔家却不敢任她在外面这么哭下去,乔大太太忙使人将她架回了屋子里。(。)
第九十二章 新邻居()
乔老太太不想背上逼死孙女的罪名,就把事情往刘氏身上推。
“哭!哭!哭!你除了哭还会做什么?但凡你将她看好点,也不会有这等祸事。来人,把二太太送到屋里好生歇着。”她吩咐道。
“孙儿已经失去了妹妹,不能再失去母亲了,还请祖母开恩。”乔朝阳说道。
此话倒是提醒了刘氏,“我就是将她看得再好,嫁给华家那畜牲还不如死了干净。也不用你们逼我,我这就下去陪她去了。”
饶是乔家老太太再能翻云覆雨,也不能一下子背上逼死孙女再逼死儿媳的罪名。
乔大太太忙亲自上前将人给拦腰住抱了。
乔老太太也不说话,坐那里抹起泪来,“我这般做还不是为了一大家子,结果落不得半点好。”
乔朝阳道:“祖母自是爱护母亲和妹妹的,就是我也一样。妹妹不能这么白死了,不告到华家家破人亡,不把事情查清楚,孙儿誓不罢休。”他的声音很淡漠,透着股绝然的意味。
乔家老太太听得直冒冷汗,再追究下去,乔家卖女求荣的事就要大白于天下了,可乔朝阳不同于刘氏,再不济也是一方县令,总不能把他也囚禁着。
再说这一次,乔朝阳本就回来得有些蹊跷,乔老太太思忖着他可能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不由有些心灰意冷起来。但她毕竟是出身名门,马上就有了计较。
“好孩子,祖母的年纪也大了,很多事也顾不了那么全面,你有什么意见只管提,你妹妹这么去了,我这心里啊就像刀割的一样。”
乔朝阳道:“您也劳累了这些年,一心一意为家里着想,孙儿非常感激,父亲和母亲估计也同您一样难受,不同就将他们分开单过吧,也免得他们住在这里触景生情,徒曾悲伤。
也不想想是谁把你供成了探花!翅膀硬了就想着要分家了!
好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乔家老太太气得脸色铁青,却又努力挤出一丝笑意,“好孩子,难得你考虑得这么周到。”
她忍了又忍,才没将手里的茶杯砸到这个白眼狼的头上。
乔老太太甚至有些怀疑,乔心妍落水一事是乔朝阳做的。再怎么说那毕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亲妹妹,居然能下得去手。若是那样的话这个人的心肠岂不是太可怕了?养在家里不亚于养一头狼。
她老了,冒不起这个险。
儿孙们又屡试不第,再过十年,自己的儿孙全要求到人家头上去。想到这儿再多的不甘也得认了,“行,就依你的意思,不过你们要搬出去行,家却是没办法分的,毕竟你祖父不可能专门为这事回来一趟。”
不给你银钱,我看把他们搬到哪里去?早晚还要求到我头上来。
乔朝阳笑道:“没有关系的祖母,想来我下了衙门,空闲的时候给人写写对子,抄抄书也不致于让他们饿死。”
堂堂知县沦落到卖字为生,只怕传出去别人首先会说她虐待了庶子一家,不用御史弹劾,光唾沫星子都能把她给淹死了。
看来一毛不拔是不可能了。
“靠近定远那边,倒是有个小庄子,不如先让他们过去住着?”乔家老太太咬牙说道。
乔朝阳淡淡地点头,“成,您把庄子上人的卖身契也一同给他们好了,听说山东在闹什么红莲教,万一有流匪隐匿在里面也好揪出来。”这时候,自然要趁机把下人的卖身契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那些人未必肯听话。
乔朝阳说完,又向刘氏道:“那爹和娘就先去将东西收拾一下,趁着孩儿有空,顺道把你们送过去吧。”
刘氏本以为乔老太太一毛不拔,不料还给个庄子,吃住倒是不用愁了,又不用看婆婆的脸过日子,这么一想她心里安定多了。
之前一直不想跟乔老太太撕破脸,就是想借知府的声势给儿女找一门好亲事,如今闺女也不在了,刘氏心如死灰,巴不得快些离开才好。
听乔朝阳这么一说,果然回去收拾了细软,在夕阳的余辉中,来到了一个叫雁口洼的地方暂时安顿了下来。
看看乔府,刘氏实在是看不上这样一个地方,可想到香消玉殒的女儿,又默不作声了。
“你们先在这儿住着,等到定远县城修好了,儿子定在那边帮你们盖个大大的宅子。”乔朝阳笑着说道。
乔广立突然蹲下来捂着脸哭了起来,“阳儿啊,都怪爹没用,对不起你们兄妹。我们就住在这儿,你也不用再操心了。”
雁口洼离禅窟寺并不远,不远处还有个小湖,也算山清水秀了。
等到乔知府得知庶子一家搬到山林里来住,锁眉良久终是让人给庶子送了两千两银票过来。
就算是两万银,能买到闺女的命吗?
刘氏恨不得将银票扔了,可日子却不得不继续过下去,她心里就琢磨开了。
地震的时候,乔家的铺子倒塌也不太少数,现在一干人等又非说兴隆那边是风水宝地,要将府城往那边迁,老太爷给的钱再加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梯己,刘张湾又是她的娘家,想托关系买地皮倒比别人方便得多。
地皮就买在离刘永安家不远处,等乔朝阳知道的时候,房子早已经盖好了。
乔广立专程去找了儿子一次,“我跟你娘准备住到同梓书院那边去,这山里太静了,怕你娘闷出病来。那边现在又扩建了新街,咱家也买了块地儿,我跟你娘商量着准备弄个铺子出来,你也大了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哪。”言外之意,他们这是在给儿子存娶媳妇的钱呢。
乔朝阳从未想过要依靠父母怎样,不过有事做总是好的,也免得他们添乱。
这俩人在乔府不受待见,但到了刘张湾,却是受到众多人尊敬仰的,特别是那些学子们,总会跟新来的小师弟们介绍道:“喏,那就是乔探花家新盖的房子。”
等到乔家人搬过来,乔朝阳特意回来了一次,又特意登门拜访了知府大人。
刘成方特意留了他晚饭,还向张氏道:“这孩子很不错,上次的瘟疫若不是他急中生智跟大家说菁菁是神医的弟子,又说她手里那治病的青蒿是他查过古籍的,治病的事根本不可能那么顺利。”
张氏深以为然。
晚上特意吩咐厨房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招待乔朝阳,又怕他对着自己的上司拘束,特意交待王菁和宝哥儿,“你们表哥也是不外人,就不用分席了。”
倒是刘永安,因课业紧张并没参加这次家宴。(。)
第九十三章 一品香()
吃饭的时候,无论是张氏还是刘成方都对乔朝阳非常的热情,不停地劝他吃菜。
又有宝哥儿在旁边插科打诨,一顿饭吃得轻松又热闹。
吃完饭的时候,乔朝阳悄悄地向王菁道:“灭蚊棒的事妹妹有什么打算?当初帮忙做事的人你准备怎么安置?里面不是加了雄黄和砒霜?为避免泄漏出去被人改了成份惹出麻烦,当时做灭蚊棒的人全是买来的。”乔朝阳解释道。
一提灭蚊棒,王菁马上就想到了蚊香,前世的时候蚊香可是家家户户夏季必不可少的东西。
“表哥那片隔离区应该还闲置着吧?不如咱们合伙生产蚊香?”王菁问道。
乔朝阳摇头,“律法规定官员不能做生意。”
王菁道:“又不是一定非得表哥来做,你找个可靠的人看着不就行了?”
乔朝阳仍旧摇头,“成本太贵,只怕没什么利润。”
“艾叶到处都是,雄黄和砒霜就算贵所用有限,难道是松香太贵了?”
“对,松香的用量不大,但也不小,但松香现在要几十两银子一斤。”
王菁惊呆了:“松香真这么贵?那倒不如咱们合伙采集松香算了。”
她越想越觉得这方式好。
“表妹知道采松香的方法?”
王菁道:“知道一点,不过采过的树以后只能锯掉另做它用了。”
乔朝阳道:“那一棵树能采集多少呢?”
“一年大概可以采个几斤吧。”王菁说道。
乔朝阳心里飞快算盘了起来。
地震过后,各处房屋都要重建,自然是要锯掉一部树的,伐一些松树倒也不是不可,若真能采到松香卖钱,那灾民们就可以安然渡过这个冬天了。
不仅定远可以这样,就是濠州的灾民也可以这样做。
自从瘟疫被控制之后,朝廷就没再过问过灾民的死活。不仅如此,就连弹劾华万言之子华良强逼死知府之孙女的事,朝廷也只将华良调往了他处,并没有追究任何责任,反而抱怨道:“那些南人都是贱民,根本不配朝廷派高贵的蒙古人去做达鲁花赤!”
此事一出,朝廷只给濠州换了一个名叫苏镇山的汉人来做濠州府的达鲁花赤,其他的全然当做没发生过。
但是达鲁花赤只管官不管民,说得不好听一点,也就是起监视这些汉人官员的意思。
但这么多刚经历过一场大天灾的百姓怎么过冬呢?
一部分人直到现在还住在草棚里,再没有过冬的粮食,只怕会活活冻死、饿死。
若是有挣钱的方法,也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要不妹妹先等一下,我将这件事跟四舅商量一下。”乔朝阳说道。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了,定远本是隶属于濠州府辖区,现在不跟知府大人商量,以后他也肯定会知道。就算刘成方是他亲舅舅,也不会喜欢他什么事都自作主张。更何况这方法说了,对濠州府一样有用。
就算一棵树采一斤松香,卖出去也可解救一家灾民越冬了。
乔朝阳将这事说给刘成方听,马上得到了大力支持。
但王菁说了,“我可以把采松香的方法告诉两位大人,但是大人们要保证供应我明年制蚊香的松香。”
“这松香什么时候开始制?”刘成方问道。
若是从现在开始制到明年夏天卖自然是最好不过,但现在哪里还有艾蒿?虽然艾蒿发芽得也不晚,但是最好是端午节后采摘最好,摘得太早经太阳一晒马上就晒没了。
“明年五月。”
等到那时候,麦子已经熟了,灾民们最难捱的冬天已经过去了。
“行,到时候随便你用多少松香,只管开口。”刘成方说着,拿了枝笔出来,示意王菁将方法告诉他。
王菁笑道:“我也只是听说,要先去试验了才知道行不行得通。”
刘成方哭笑不得,若是别人早被他轰出去了,偏这个人是他女儿,曾经她听来的给鸡治病的方法,不止一次地帮他治好了斗鸡。
这么一想,他又变得和颜悦色起来,“那需要爹派人协助你吗?”
乔朝阳道:“四舅每天事情也多,千头万绪的根本忙不过来,不若将这事交给我来办,菁妹妹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