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子妃很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梁九功不禁庆幸令王以诚去打听清楚,“奴才也以为是。前天随太子妃一起过去的人,有两个是顾问行派过去不过,如今宫里人都认为这事跟太子妃有关,皇上,您看要不要奴才去把太子妃找来?”

    康熙抬抬手:“不用。既然跟太子妃没关系,去把四公主找来。”

    “嗻!”梁九功本想使王以诚过去,想了想,还是亲自跑一趟。然而到公主所,得知四公主去了宜妃那儿。梁九功又不得不拐去翊坤宫。

    梁九功到了翊坤宫,看到宜妃脸色不好,四公主耷拉着脑袋。更加确定此事跟太子妃没关系,否则,四公主不会一副闯了祸的模样。

    四公主跟着梁九功到乾清宫西暖阁,见康熙一脸严肃,心里惴惴不安:“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说吧,嬷嬷到底是怎么回事。”康熙没绕弯子,直接问。

    四公主被宜妃骂一顿,意识到太子若追究到底,嫁去蒙古的四公主会被宗室女代替,而她极有可能会被过继出去。四公主便不敢说她把陪嫁嬷嬷打发出去,是受太子妃影响:“儿臣昨儿下午整理妆奁,其中一台是太子妃二嫂送的自鸣钟。

    “六个自鸣钟放在箱子里刚刚好,不过那个箱子跟内务府准备的空箱子不一样大。儿臣的陪嫁嬷嬷便叫儿臣把自鸣钟放在内务府准备的箱子里。可是放不下六个自鸣钟,放五个自鸣钟又空出一块。儿臣便说,不换了,省得路上颠坏了。嬷嬷说不合规矩。

    “儿臣问她不合什么规矩。她们答不上来,却一个劲说不合规矩。儿臣没理她们,回房歇了半个时辰。醒来后儿臣的大宫女银杏说,四个陪嫁嬷嬷做主把放自鸣钟的箱子换了。儿臣当时很生气,便使人去请顾问行,这样的嬷嬷儿臣用不起。”

    “就因为这个?”康熙问。

    四公主老老实实点头:“她们才到儿臣那里没几天,就敢擅自动儿臣的东西,以后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儿臣怕她们给儿臣惹事,才不想要她们。”

    “梁九功,派人把箱子抬过来。”事情太巧,康熙虽然相信四公主不敢骗他,但他必须给东宫一个交代。毕竟他的第一反应也是太子妃的手笔。既然跟东宫没关系,就不能让满宫上学误会太子妃多事。

    一刻钟,梁九功进来禀报:“启禀皇上,公主所那边的侍卫说,昨儿确实听到公主和嬷嬷起了争执。这个小一点高一点的箱子是内务府准备的,这个矮一点长一点的箱子里装着六个自鸣钟。”说着,把箱子打开。

    康熙走过去,便看到自鸣钟分别放在六个没有盖的小木盒里,而小木盒里塞满棉花,心中惊讶:“太子妃给你送过去的时候就是这样?”

    “是的,二嫂考虑的很周到,自鸣钟下面还有两层棉垫。”四公主道,“儿臣见二嫂连路上颠簸都想到了,才不准嬷嬷乱动,可是她们胆子实在太大。”

    康熙叹气:“你回去吧。对外就说请示过朕了。”

    四公主松了一口气:“谢谢汗阿玛,儿臣告退。”

    康熙见四公主走远,就吩咐梁九功:“叫太子过来一趟。”

    太子很纳闷:“汗阿玛叫孤过去,不是叫福晋?”

    “殿下,皇上确实宣你过去。”王以诚道。

    太子想了想:“梁九功有没有说别的?”

    “梁总管说皇上知道这事跟太子妃没关系,但皇上脸色不太好,他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

    康熙信东宫,这一点对太子来说就够了。到乾清宫听到康熙问他可知道四公主换陪嫁嬷嬷一事,太子点了点头:“儿臣刚刚听王以诚说的,因为什么?”

    “一点小事。”康熙道,“小四换嬷嬷那事请示过朕,朕没想到这么点小事也能传出是太子妃怂恿的,你回去跟她说别多想。”

    太子笑道:“儿臣还以为多大点事呢。弘晏额娘把毓庆宫的奶嬷嬷全打发出去,不怪大家都这么想。不过,她还不知道这事。”

    “你没跟她说?”康熙问。

    太子:“汗阿玛有所不知,弘晏和弘曜昨天乱吃东西,拉肚子拉了半天。福晋担心他俩半夜闹肚子,丑时才歇息,刚刚才起来。奴才们还没来得及禀报。王以诚去找儿臣时,弘晏额娘还一个劲问儿臣出什么事了。”

    “你回去跟她说,小四考虑不周,险些连累她当恶人。”康熙脸色稍缓。待太子走后就问,“弘晏和弘曜昨儿真不舒服?”

    站在门口的王以诚道:“禀报皇上,昨儿东宫宣太医了,不舒服的还有东宫的二阿哥。奴才听说是吃太多东西不消化闹肚子。”说着,顿了顿,“昨儿下午四福晋在东宫待到太阳落山才回去。”

    康熙抬头:“四福晋?朕这是第几次听到四福晋去东宫?”

    王以诚的本意是太子妃很忙,没工夫掺和四公主的事,不禁愣了一瞬:“四,四福晋——”

    “禀报皇上,四福晋跟太子妃投缘,经常去。”梁九功道,“奴才都撞见好几次。”

    “难怪德妃一见着朕就跟朕抱怨,四福晋又去东宫。”康熙说着,想了想,“四福晋去东宫做什么,王以诚,有没有听东宫的人说起过?”

    王以诚仔细想了想:“好像是找太子妃问生阿哥的事。”

    “生阿哥?”康熙不禁笑了,“她是得向太子妃请教。行了,你退下吧。”

    石舜华看到太子进来,连忙迎上去:“怎么这么快?”

    太子把康熙说的话讲给石舜华听,末了不忘显摆:“孤聪明吧?”

    “聪明。”石舜华道,“但不如汗阿玛聪明。一句请示过他,把所有问题解决了。妾身想怪四公主故意的,也没办法怪她。不过,这也说明汗阿玛挺看重四公主的婚事。”

    太子微微颔首:“可不是么。不过,那俩小子昨儿病的也巧。”

    “还是妾身选的日子好。”石舜华道,“刚好赶上弘晋歇息。”

    “行行行,你运气最好。”太子无奈地摇头,“以后不准再提这事,到此为止。”

    石舜华:“当然。妾身又不是个傻的。”然而,过了十来天,这件事平息后,石舜华做的第一件事就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

    小孩子长得快,弘晏和弘曜一天一个样,但双胞胎没长歪,反而越来越机灵。见着太后,小嘴像抹了蜜一样,逗得太后哈哈大笑。

    石舜华估摸着差不多了,便跟弘晏和弘曜说:“别闹老祖宗,自个玩去。”

    弘晏白她额娘一眼,明明就是你叫我们逗皇太太开心的么?真善变。

    “太子妃,弘晏都会翻白眼了?”太后扶着罗汉床上的方几坐直,刚好看到弘晏的小眼神,惊讶的合不拢嘴。

    石舜华苦笑:“是呀。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阿玛。”弘曜接到,“阿玛翻白眼。”

    石舜华虚点了点他:“就你话最多。阿笛,带他俩去外间玩。皇祖母,孙媳铺子里做了几个自鸣钟,孙媳觉得不错,给您挑了两个。”

    太后一喜:“还有哀家的啊?”

    “皇祖母知道?”石舜华好奇,谁跟她说的?

    太后:“皇上跟哀家说,太子长大了,有好东西知道孝敬他了。跟哀家好一通显摆,哀家真想赶他走。”

    “太子给汗阿玛送过去的那日,孙媳就打算给您送来。”石舜华道,“当时汗阿玛问儿媳有没有去给四公主添箱。孙媳想着四公主再过一个多月就嫁了,早送过去她也好早归置,便挑出来好的先给她一箱。”

    “一箱?”太后惊讶道。

    石舜华:“四妹嫁的远,那边也买不到自鸣钟,孙媳便给她准备六个,刚好装一箱。自己用不完还可以留着赏人,省得喀尔喀蒙古小觑咱们皇家。”

    “唉,你这么为她考虑,四公主却差点害你当恶人。”太后道,“哀家虽然整天呆在宁寿宫,也听说前些日子发生的事。皇上说四公主向他请示过,太子妃,哀家觉得四公主故意不对外说皇上同意了,让大家误会你。”

    石舜华无语,要不是听到太后心里真这么想的,准误会太后挑拨:“皇祖母,这事孙媳听太子说了,四公主是被陪嫁嬷嬷气昏了头。孙媳使人问过布贵人,就是三公主的生母,陪嫁嬷嬷是不是管东管西。

    “布贵人说,她有次跟汗阿玛北巡,见过三公主一面。三公主说驸马想见她,嬷嬷不准他进。蒙古驸马脾气暴,甩了嬷嬷一鞭子,嬷嬷从那以后不敢再拦着驸马去找公主。也幸好三公主是嫁到蒙古,要是嫁给个文臣,指不定好几年都见不上公主一面。”

    “那些嬷嬷这么大胆子?!”老太后大惊。

    石舜华心想,我哪里知道。布贵人只说三公主的陪嫁嬷嬷多事,喜欢管东管西。挥鞭子那事是我编的,怕日后穿帮还特意告诉布贵人一声:“皇祖母有所不知,内务府的嬷嬷胆子可大了。孙嬷嬷连太子的东西都敢偷,公主远嫁到蒙古,阿玛额娘兄弟离得远,嬷嬷什么不敢做啊。

    “我那天去给四公主添箱,四公主说,这个月月底内务府才能把妆奁筹备齐全。内务府养那么多人,只是出去采买还能耽搁这么久。孙媳觉得他们就是故意拖延,显得他们忙,公主的妆奁不好采买。”

    “不对啊。”太后道,“哀家记得你和太子大婚时,婚期定下来没多久,你的妆奁就筹备好了。四公主的婚期去年就定下来了,怎么拖这么久?”

    石舜华:“太子是储君,内务府的官员不敢拖啊。他们呀,是觉得四公主嫁的远,四公主的额娘是贵人,身份低,才故意欺负她呢。”

    “好大的胆子!”太后大怒,“内务府总管是谁?太子妃,你知道么?”

    石舜华:“海拉逊,当几十年内务府总管了。听说内务府好多管事都是他的人。每次来送食材,谁给他们赏银,就把好的给谁,谁不给赏银,他们就拖到早饭过后,才把食材送到。

    “孙媳听奴才说,以前太子想吃些时苓蔬菜,内务府也推脱说没有。盖因太子没赏过他们。可他们拿着俸禄,准点把食材送来是应该的,不知何时变成咱们有求于他们了。皇祖母,您说这叫什么事哟。”

    太后的大宫女和嬷嬷本以为石舜华怂恿太后出头,而听她说完,忍不住说:“主子,您上次想吃荸荠,奴婢叫内务府第二天送来,他们就没送,还是奴婢找太子妃借的。”

    “那太子妃你怎么有,是因为给他们赏钱了?”太后问。

    石舜华:“孙媳庄子上有种,想吃什么就叫他们送来。内务府想送什么送什么,孙媳也懒得跟他们计较。不过,因为太子是储君,他们糊弄太子也是偶尔一次。不像后宫那些庶妃,经常被敷衍。

    “这么一说就远了。四妹若是换成四弟,内务府绝不敢糊弄她。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仗着四妹年龄小,给她准备妆奁时以次充好。要是再来一次,四妹又得气得不轻。”

    “他们敢!?”老太后一拍桌子,“他们真敢那么做,哀家饶不了他们!”

    太后的大宫女和嬷嬷等石舜华走后,才说:“太后,您别听太子妃的话,四公主做事不周全,害得连咱们都误会太子妃,太子妃心里有气,想借你的手整治四公主呢。”

    “胡说!”太后瞪她们一眼,“太子妃真想看笑话,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