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晏和弘曜不懂:“五叔是谁啊?”
“你们十一叔的哥哥。”石舜华开口说。
十一皇子经常找弘晋玩儿,自打会走了,一刻也闲不下来到处跑的双胞胎在前院碰到过十一皇子几次,倒是认识他。弘晏不禁说:“五叔好笨。”
“你也笨。”石舜华道,“你阿玛一岁就会说这么多。”
老太后点头:“这个是的,哀家听皇上说过,太子小时候可聪明了。”
“阿玛长大不聪明?”弘曜好奇道。
老太后失笑道:“聪明,正是聪明才能生出你们这俩聪明的孩子。
“没有阿玛聪明。”弘曜很不开心,转身跑到石舜华怀里,“额娘,我想比阿玛聪明。”
石舜华:“你俩以后好好看书习字就比你们阿玛聪明了。”冲阿笛招了招手,阿笛拎着几个玩具过来,“外面热,就在屋里玩。”
弘晏摇了摇头:“不玩,看书习字。”
太后惊讶,转向石舜华,看到她也很意外,不禁笑了:“你俩还小,明年长大点再看书,叫你们阿玛给你们找个夫子。”
“对的,跟夫子学。”石舜华找太后有事,便对俩儿子说,“你们大哥聪不聪明?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可喜欢玩百巧板了。”
弘晏开口就说:“阿笛,我要百巧板。”
“我也要。”弘曜不甘落后。
太后勾头小声问:“弘晋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玩百巧板?”
“没有。”石舜华用同样很小的声音说,“我进宫后给他买的。”
“哀家就说么,怎么可能啊。”太后坐直,看到两个白白胖胖,虎头虎脑,一样大小却长得不一样的俩小孩坐在竹席上面摆弄百巧板,心中甚是欢喜,“听说你最近挺忙,哀家还以为你得过些日子才能来。”
“忙完了。”太后有个把月没见双胞胎,石舜华料定太后也该想他们,才带双胞胎过来,“最近一直在忙四公主的妆奁。皇祖母下次想他俩,使人告诉我一声,我把他俩送过来。”
“那哀家下次可真去了?”太后笑着问。
石舜华:“您老不嫌他俩闹哄,叫他俩一直住在宁寿宫都成。”
“那可不成。”太后连连摇头,“别看哀家不出去,哀家可听说了,太子给他俩起个名儿叫鬼见愁,哀家可不想听到他俩干嚎。”太后也不敢把太子的嫡子抱过来,不然,康熙第一个不同意,“刚才听你说准备四公主的妆奁,不是内务府和礼部筹备么,怎么还叫上你?”
石舜华:“给四公主添箱。孙媳前些天听太子说,大哥告诉他,大嫂给四妹准备了六台妆奁。我们东宫至少得准备八台,皇祖母,你说是不是?”
“按理是得比胤禔多。不对啊,哀家记得老三出嫁时,惠妃帮大福晋添箱,才备了两台,怎么到老四就涨到六台?”
石舜华眉头微蹙:“我也不太清楚。只是苦了四弟。”
“胤禛?”太后对四皇子胤禛的印象很深,毕竟十三岁出宫,娶个不足十岁福晋的皇子没几个,“他又怎么了?”
石舜华下意识往北面看一眼:“四弟妹的嫁妆不多,四弟俸禄少,还有一家子要养,那位又不帮衬,四弟没什么钱。不像我们好歹有几家铺子。大哥也不问问兄弟们就把礼抬到六台,可把四弟为难死了。
“听太子的意思,大哥故意的。四弟跟太子走得近,在钱财这一块,大哥为难不了东宫,便为难跟太子最要好的四弟。不过,孙媳倒是觉得今年的日子比早几年好了,才把妆奁抬到六台。”
太后不赞同:“你来的日子短,有所不知,胤禔是逮着机会就跟太子作对啊。这两年好点,以前啊,皇上每次来都会跟哀家说胤禔和太子又吵吵了,皇上一提到这事就叹气。胤禔能干得出来。”
“唉,四弟也是可怜。”石舜华道,“有个娘跟没有娘没什么两样。”
“你说什么?太子妃当着太后和宁寿宫满宫奴才的面说,老四有个娘像没娘?”德妃霍然起身,“太子妃她,她太过分了!真以为本宫避着她是怕她?!”
“娘娘,娘娘,先问问是因为什么事。”跟着德妃吃过几次亏的嬷嬷拦住要找太子妃理论的德妃,“太子妃什么时候说的?又因为什么事说出这话。”
“禀报娘娘,咱们在宁寿宫的人说是今天上午,因为给四公主添箱”
整治明珠()
德妃听着太监说完;情不自禁地冷哼一声:“两台涨到六台?大皇子他倒是有钱。”
“大皇子也太过分了。”心腹嬷嬷眉头紧皱;“公主的嫁妆由内务府筹备;无一不是精品。四福晋给四公主添箱;物件不如内务府备下的也不能太次;六台嫁妆少说得两三千两银子;这不是为难四爷么。”
“嬷嬷这么一说;大皇子倒是真大方。”一等宫女想到胤禔的俸禄也不多,“难不成大福晋也像东宫那位在坊间开了几间铺子?”
德妃坐下道:“大福晋真有那个本事,就不会连生四朵金花。”
“娘娘;开铺子和生孩子有甚关系?”嬷嬷很无语,“大福晋真开铺子也是延禧宫那位教的。她若有这个本事,也不会等到听说太子妃的铺子赚钱才开。”
德妃嗤一声:“惠妃?真生了个好儿子;也当本宫是死的。嬷嬷;去把柜子里的紫檀木盒拿过来。”
“娘娘这是要”嬷嬷不确定,“那些东西是给五公主的。”
德妃撩起眼皮:“五公主的嫁妆有内务府筹备;太后也不会亏着她。太子妃在太后面前说老四的媳妇儿给四公主准备两台妆奁;这事被惠妃那个女人知道;指不定怎么讥讽本宫。立刻给胤禛送五千两银子;老大准备多少;他也得准备多少。”
“有了银子,四爷也不知道大皇子准备多少。”嬷嬷提醒道。
德妃瞥她一眼:“你也当本宫是死的?”
“奴婢明白了。”
六月二十四;多云,上午;四福晋去永和宫给德妃请安。然而;出了永和宫就去毓庆宫。阿笙一听小顺子说四福晋又来了,张嘴就问:“四福晋有没有去给德妃请安?”
“四福晋来宫里肯定是先给德妃请安。”小顺子不解,“阿笙姑娘为何这样问?”
阿笙:“你是没见过四福晋见着主子那股黏糊近,四福晋再矮点,说她是主子的闺女我都信。”
“浑说什么呢。”石舜华见弘晏和弘曜只顾得摆弄九连环,便对他俩说:“额娘去前院见见你们四婶,想额娘了就去前院找我。”
弘晏头也不抬:“知道啦,额娘快去吧。”
“四婶又想生小弟了吗?”弘曜抬起头问。
石舜华拧一下他的小脸:“知道就好,不准说出去。”
“大家都知道。”弘晏撇一下小嘴,“谁要说啊。”
石舜华顿时想笑,看来四福晋来东宫不是一般勤快。不过,这一次么,石舜华很肯定四福晋不是为孩子而来。
“二嫂,昨儿额娘突然使人给我们送五千两银票,四爷慌的半夜没睡着,您离永和宫近,知道出什么事了吗?”四福晋不等石舜华进来就问。
石舜华拍拍她的手:“别急,坐下说。”
“我坐不住啊。”四福晋很着急,“额娘从没给过我们银子。”
石舜华:“太子、四弟和大哥商议给四公主添箱的事,大概传到德母妃耳朵里了。我们准备八台,大哥准备六台,四弟的意思你们原本准备两台。德母妃是怕你们给她丢脸,才给你们银子。
“后宫那四位母妃看起来一团和气,其实谁都不服谁。一人遭难,另外三人恨不得昭告天下。德母妃倒是想叫你们准备六台,可你们没那个钱。她真派人过去跟四弟说,四弟一准告诉太子。太子在汗阿玛面前漏一句,汗阿玛即便不罚德母妃,也会冷着她一年半载。”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四福晋放心了,“我可着五千两准备?”
石舜华想笑:“我一个太子妃才准备三千两银子的妆奁,你准备那么多干什么?”
“啊?我,我一时忘了,对不起,二嫂。”四福晋连忙道歉。
石舜华给她倒杯水:“我没怪你。你托人打听打听,蒙古那边缺什么,又不太贵的东西,买个几百两,装满满六台即可。”
“几百两?”四福晋讶异,“这么少能买到什么?”
石舜华:“四公主的生母虽说是个贵人,但她也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公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你给她添一些实用的,即便十分便宜,四公主也觉得你有心了。”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对的。”石舜华道,“弟妹聪明,一点即通。若是拿不定主意,可以找你额娘商议一下。她老人家吃的盐比咱们吃的饭多,一准知道该送什么。”
“剩下的银子要还给额娘么?”婆婆第一次发善心就给一叠银票,四福晋很慌很慌。
石舜华皱眉:“你是不是傻?到手的银子哪有还回去的道理。他日德母妃问起来,你就说东西难寻。她整日里呆在宫里,都不知道外面的鸡蛋卖多少文一个,还不随便你糊弄。”
“可是我不敢糊弄额娘啊。”四福晋一脸怕怕。
石舜华道:“那就从这次开始,习惯就好了。若是怕德母妃罚你,就提前给你的宫女说一声,使她来找我,我叫阿笙把你带过来。”
“谢谢二嫂。二嫂这么一说我就不怕了。”四福晋脸上的害怕骤然消失。
石舜华若不是听到她心里真怕德妃,还以为她跟自己做戏,“好了,快回去准备,天越来越热,早点把礼单定下来,也能安心去畅春园避暑。”
“汗阿玛今年还去畅春园?”四福晋问。
石舜华道:“太子说七月初二就去。”
“四弟妹怎么又来了?”太子见西次间门口站着两个分外眼熟的丫鬟,便知道东宫来客了。到后院一问谢嬷嬷,果然是东宫的常客,“这次是问你她有没有吃胖,还是问你她有没有长高?”
“来给德妃请安,顺便过来看看我。”石舜华道,“爷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早?还没到十点呢。”
太子:“孤昨儿晚上有点受凉,今儿早朝没忍住当众咳嗽了两声,别提汗阿玛多紧张。跟他说孤喝了药,汗阿玛还叫孤回来歇着。”
“今儿燥热,汗阿玛叫爷歇着爷就歇着。”石舜华道,“整天在冰盆旁边,这俩小子壮得跟个小牛犊似的也会生病。到了畅春园,那边比这边凉快,阴天的时候不用冰也能睡着。只是弘晋晌午不能回来了。”
太子:“是他闹着要去国子监,不能回来也是活该。”
“早上三点到上书房这点对正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真不好。”石舜华道,“比起弘晋以后拖着个病歪歪的身子,妾身倒是希望他无病无痛,即便因为在国子监读书而一事无成。”
“孤和你一样。”太子道,“否则也不会同意他去国子监。对了,明珠那事孤今儿跟索额图说了,索额图一听孤要整明珠,别提多高兴,恨不得飞起来。”
“福晋,晋江求见。”张起麟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太子:“叫他进来。”
“禀报爷,福晋,刚刚有个侍卫给奴才一封信。”晋江从袖筒里掏出一封信,“那个侍卫说是您二哥托他送给你的。”
太子伸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