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使人发家致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二河道:“是啊,当初我觉得他能考上一个童生就行了,至少咱们家在镇上就不会被欺负了。他们兄弟俩以后也能不用出力了。没想到后来俩兄弟不仅考上了童生,还考上了秀才。大郎现在竟然一路高中了状元。这可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真的就像是做梦一般。”

    王氏听着房二河的话,说道:“我从前,做梦都没想过能有这样的一天的。做梦都不敢做的。”

    两个人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子时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不过,早上起来的时候两个人却丝毫没有觉得头疼,反而神采奕奕的。想到自家儿子高中了状元,今日还要去给人报喜,两个人就觉得浑身都是劲儿,笑容怎么都止不住。

    不仅他们俩,房言姐弟三个人也看起来一副没睡好但又精神很好的样子。

    房二郎甚至问出了大家的心声:“爹,大哥真的高中了状元,对吧?我就怕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做梦。”

    房二河笑着看了王氏一眼,说道:“是的,你大哥高中了状元。二郎以后也要好好努力,虽不求像你大哥一样考中状元,但也要好好读书。”

    房二郎笑着道:“我一定会的,爹爹放心。”

    一家人愉快的吃完了早饭。

    房二河正准备去村里说一声,结果就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了,大家互相看了看,也都明白外面的人是来做什么的了。

    房言笑着道:“爹,您跟娘不用去报喜了,报喜的人来了,咱们村里人肯定都知道了。”

    房二河带着房二郎快步走向了门口,吩咐老丁头把大门敞开。

    看到房二河,报喜的人显然也非常的激动:“恭喜老爷,恭喜老爷。您家大少爷高中状元了。”

    周围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一路跟过来的人就知道房大郎这次又高中了,但是不知道到底高中了什么。谁也没能想到房大郎能考中状元的。状元岂是那么好考的,房大郎能考上进士就已经是他们祖坟上冒了青烟了。没想到竟然还能考中状元!别说是他们村子了,就是他们镇上,他们县城,甚至他们府城也很久很久没出过一个状元了。自从宁朝开国以来,这是他们鲁东府考中的第一个状元啊!

    所以,听到房大郎高中了状元,村人们第一时间不是恭贺,而是齐齐的失声了。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怀疑自己听到的内容。状元?

    直到报喜的人激动的又说了两遍,大家才反应过来。

    状元,他们村子里出了一个状元!这说明他们村子人杰地灵,他们以后就是名副其实的状元村了!

    大家兴奋的都叫了起来!

    房家的老祖宗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赶过来的时候报喜的人已经说完了,大家都在兴奋的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他自然是没听清楚的。还问了问旁边的孙子。很可惜的是,他孙子是陪着他一起过来的,自然也没有听到报喜的人收了什么。

    直到他们走近了,第二波报喜的人也过来了。

    大家看到第二波报喜的人来了,都非常有默契的闭嘴了,只是脸上的表情却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们盯着报喜人的嘴巴,等着他说出来大家最期待的话。

    “恭喜老爷贵公子高中状元!”

第190章() 
房家的老祖宗这才听清楚了房大郎的名次;但是这句话对他来说震撼太大了;他有那么几秒钟没反应过来。然后一张嘴就昏厥了过去。

    站在他旁边的孙子听了这样的消息自然也是非常的激动的;但是看着倒在他怀中的爷爷;他赶紧叫了他几声。见还是没什么反应;赶紧掐了掐他的人中。

    所以;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房家的老祖宗又醒了过来。

    房二河担忧的扶着他的身子,要是因为他们家大郎考中了状元而这可就真的是

    房家老祖宗摆了摆手,说道:“我没事;我没事,我就是太激动了。没想到啊,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赶上这样的喜事。就算我这次真的醒不过来了;也值了。”

    古代人的家族观念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房家老祖宗的父亲是第一波来到房家村的人。那时候房家村还没有几户人家的;他是一点点看着房家村发展起来的。同来的那一拨人早就已经去世了;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所以;他对房家村的感情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想到自己死后房家村会越来越繁盛的模样;他真的是开心的不得了;也欣慰的不得了。

    房二河激动的握着老祖宗的手说道:“快别这么说,您还能再活上十几年的。”

    这些人正说着话呢;第三波,第四波报喜的人都来了。房二河把人请到了家里来;也把村里人请了进来。

    房二河这一次开心;一人包了二两银子。这一下子就散出去将近五十两银子了。可谁让房二河今天高兴呢,他有钱,他高兴,所以他任性!

    等到报喜的人走了之后,房二河把报喜的人发的捷报像往常一样贴到了厅堂里去显眼的位置。之前贴的时候,他就已经预留出来一个位置了。这会儿直接贴上就行了。

    贴在这里,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能让来做客的人看见。

    随着报喜人的到来,房大郎考中了状元的事情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到了房家村,放到了镇上、县城,甚至府城。不到一天的时间,整个鲁东府都知道这一届的状元出自他们鲁东府了。更有那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状元出自房家了。

    很多人为了探探虚实,专门跑到房家的店铺里去问了。一听是真的,马上坐下来吃了一顿饭。状元郎家开的店铺,多吃点东西,说不定他也能脑子聪明一些。不得不说,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的不少。

    从当天下午开始,镇上、县城房家的生意比从前好了两倍。到了第二天,消息传的更广了,府城的店铺生意也开始好了起来。这一天下来,竟然是从前的两倍。

    很多人在店铺里吃饭的时候,还夸夸而谈,说自己之前在店铺里面吃饭的时候曾经见过状元郎的。还有人说,刚开业那会儿,他来的时候,还是状元郎亲自接待的他的。

    大家听到这样的话,无不觉得这些人在吹牛皮。

    状元郎那是什么身份啊,怎么可能做这样不符合身份的事情。而且,科举考试哪里是那样容易考的啊。状元郎还不得一天到晚十二个时辰都在家读书啊,怎么可能还出来做生意啊!这生意肯定是状元郎的爹房二河来做的,状元郎肯定是没有插手的。

    一听别人说他们吹牛皮,这些人可不干了。这要是假的也就算了,这可是真的啊,状元郎的确是给他端过包子的,这还能有假不成?有人心里气不过,去找掌柜的评理了。

    胡平顺也知道自家主子的态度,这样的事情他们家从来不觉得丢人的。因此,胡平顺笑着说道:“这的确是真的。我们家大少爷不是那死读书的,偶尔也会来店铺里帮忙的。说不定当初大少爷真的给这位客官端过包子的。真是恭喜这位客官了!”

    一听掌柜的证实了,大家的眼神自然是不同了,看着被状元郎服务过的那个人,无不充满了艳羡的目光。

    胡平顺见事情解决了,本来想离开的,不料,又有人开口了。

    “掌柜的,你们家大少爷什么时候还会来啊,我们也不求能让状元郎给我们端包子了,毕竟如今状元郎身份不同,我们也当不起的。我们就想见一见状元郎,沾沾喜气。”

    此话一出,得到了很多人的附议。

    胡平顺道:“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大少爷如今在京城授官了,不像从前那样清闲了,大概是没有时间来了。”

    等他说完,大家脸上都露出来遗憾的神色。看着大家的神色,胡平顺想了想,补充道:“不过呢,虽然我们家大少爷可能暂时不会来了。可是,你们可知,我们家大少爷可是非常的勤快的,家里收割小麦的时候,大少爷也时常会去帮忙的。我们家的包包子和馒头的面粉有一部分就是用的我们家里的,你们要想沾喜气的话,可以多吃点包子。”

    大家一听这话,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包子或者馒头,惊讶的问道:“状元郎在家还会干农活?你们主子家这么有钱了,多请几个短工就是了,竟然还会让状元郎来干活?这可不是这么状元郎吗,他那双手可是要读书写字的啊!”

    “是啊,是啊,怎么能让状元郎亲自干活儿呢。”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说道:“我却觉得这状元郎心性好,家里这么有钱了,自己书读的这样好,还会亲自下地干活。可见这为状元郎是为关心民间疾苦之人。等他做了官,也必定是一位好官的。”

    “我也觉得兄台说的对。”

    胡平顺听着大家的议论,笑着说道:“这算什么,你们吃的野菜就种在我们家后院,我们家大少爷从前在家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帮忙去摘菜的。直到今天,我们家老爷每天还会亲力亲为的。我们家大少爷说了,不能死读书,要劳逸结合。”

    当然了,这些话是胡平顺经过润色之后说出来的,半真半假的。大少爷高中了状元,这怎么也算是大喜事一件,也是一个可以吸引食客们的点不是?

    听了胡平顺的话,大家觉得,既然状元郎说了不能死读书,那就是不能死读书了,也不存在房家折磨状元郎的事情了。

    有人吃了一口菜之后,说道:“怪不得我觉得你们家的东西好吃,原来是状元郎亲手做的啊,果然味道就是不一般。”

    这话竟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兄台这样一说,我也找到原因了,想必这就是这家吃食吸引我的原因吧。看来我以后要多来吃一些,吃了他们家的东西,我都觉得自己变聪明了呢。”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本来是低头吃饭没有参与大家的讨论之中的,这会儿听到别人这样说,也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是啊,自从我在这家店里吃了东西,我也觉得自己变聪明了,书都比从前读得好了。”

    有那些第一次来的客人,听了之后问道:“真的吗?真的变聪明了?看来我以后也要多来才是。”

    听着大家嗡嗡的讨论声,胡平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等到晚上核算的时候,胡平顺和账房先生发现,今天的收益是昨天的三倍。他们店铺的生意向来都是稳步增长的,在府城久了,如今生意已经饱和了,可能两三个月下来才能增长半成。而这一天,就是三成,他们店铺已经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至此,大家都不再说野味馆了,而是亲切的称呼房家的店铺为“状元郎家的店铺”。

    不止春明街的野味馆,水果斋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当然了,因为房大郎经常去野味馆,所以野味馆的受益更大一些。他们水果斋更像是捎带上的。

    除了春明街,码头店铺的生意也更加好了。码头上的工人再去拉客人过来吃饭的时候,非常自觉的加上了一句:“这家店可是今年新科状元家开的店铺,听说店里的面粉、野菜都是状元郎亲手种的。说不定你们还能见到状元郎呢。”这样又吸引了很多人过来。

    家里所有的店铺生意都好了起来,可是房二河此时是无心去店铺里照看生意的,他正忙着在家里祭祖、修祖宗祠堂、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