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氏脸上的表情也凝重起来,以为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赶紧接过来信看了起来。
不过,看过之后,她也露出了跟童老夫人是同样的表情。两个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室内有些安静。
还是常氏先开口说话了,道:“母亲,要是我没有看错的话,元哥儿要定亲的人似乎是房修撰的妹妹?”
童老夫人这会儿脸上才隐隐的露出来一丝笑容,道:“对,你没看错,就是房修撰的妹妹。没想到啊,我们元哥儿还能有这样的福气。前几日大郎说那房修撰将来要怎么来着?”
童锦元能说一门好亲事,常氏也是非常的开心的。尤其是这种在官场上能用得着的亲戚,不管是对夫家还是娘家,都是有利的。
因此,常氏笑着道:“老爷说,说不定能进内阁的。”
童老夫人越想越兴奋,嘴里的话就有些不过脑子了,道:“哎呀,这可不是要比前两个好多了。一个商户,一个小官人家,再怎么说也比不了房修撰的妹妹啊。我们家元哥儿这般好,就是该配这样人家的姑娘啊。”
常氏也笑着道:“可不是嘛,咱们家元哥儿长得一表人才不说,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就合该找这样的姑娘。”
童老夫人感觉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道:“这房修撰家好啊,不光做官做得好,做生意也做得好啊。真的是处处都能拿得出手的。”
说着说着,童老夫人在屋里走来走去的,道:“我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好啊。真好啊。江氏这次总算是靠谱了一次,没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家说给我大孙子。”
从童老夫人站起来开始,常氏也站了起来陪着。听见自家婆婆说弟妹的不是,常氏对此没说什么,而是笑了笑,转头说道:“说不定啊,元哥儿命理就该配这样的姑娘。真是恭喜母亲了。”
童老夫人笑着道:“嗯嗯,同喜同喜。”
看着自家婆婆开心的样子,常氏有些话没好意思说出来。虽然她也开心元哥儿找这样的媳妇儿。只是冷静过后,再看了一眼信件之后,她就有些担忧了。
看弟妹的语气,似乎房家还没有给一个准话。所以,这件事情说不定是他们家一头热。这万一要是不成的话,可怎么办啊?
童老夫人高兴之余,也看到自己大儿媳妇的动作了。她心里一突,问道:“可是信件有什么问题?我刚刚没看出来,你看出来什么了?”
常氏见自家婆婆问起来了,索性也提及这个问题了:“母亲,您看,弟妹说房家还没有给一个准话。虽然弟妹说他们两家早就沟通过了,但是不定下来还是让人不太安心啊。”
童老夫人接过来信件看了看,也收敛起来脸上的表情,皱眉开始思索了。
常氏抿了抿唇,道:“母亲,我看弟妹的意思,他们两家已经认识多年了。那时候估计房家还比较穷,房修撰还没考中状元呢。只是,如今这房修撰考中了状元不说,还进入了翰林院,深得皇上喜爱。您说,他们家会不会”
第243章()
常氏的每一句话都砸在了童老夫人的心上;她皱了皱眉;道:“应该不会吧”
可是;想到自己的孙子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而房修撰的妹妹才多大来着?好像那天听自己的孙子说;才十三岁。两个人可是相差七岁的;难保人家不会反悔啊。说实话;若是他们家十三岁的小姑娘将要嫁给二十岁的老男人,她也是要好好考虑一番的。
“不,你说得对。这件事情还是要尽快定下来才是。”童老夫人坚定的说道。
常氏见自己婆婆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她就放心下来了。
等到童锦元回来的时候,童老夫人把他叫了过去。自己的大孙子,真的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满意。
童锦元则是被自己的祖母看的心里发毛;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还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祖母;您换孙儿过来有何事?”童锦元恭敬的说道。
童老夫人笑着道:“也没什么事情;祖母就是想你了;想跟你聊聊天。”
童锦元觉得有些怪怪的。想他了?最近不是天天见面吗;早上的时候还见过一面的;现在才是申时。不过是几个时辰没见罢了。
虽然心里这般想,但是脸上却丝毫没有显露出来;童锦元道:“嗯,祖母请说。”
童老夫人跟自己的孙子说了几句闲话之后;还是忍不住进入了正题。
“元哥儿啊;前几日祖母不是问过你吗,你爹娘到底打算给你定那一户人家。你真的不能跟祖母说一说吗?”
童锦元脸上又显现出来了略微纠结的表情,不过,还没等他开口,童老夫人就又说了起来。
“是不是房家的二小姐,房修撰的妹妹啊?”
童锦元惊讶的抬起头来,看着自家祖母一副你不要骗我,我都知道了的神情。童锦元终于明白自家祖母把他叫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情了。不过,原来不说是因为事情没定下来,不好到处宣扬,怕坏了言姐儿的名声。但是,显然,她母亲大概已经跟他祖母说了,他也就没什么可否认的了。
扑通一声,童锦元跪在了地上。
“祖母,前几日并非孙儿不告诉您。实在是因为事情没定下来,我怕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我倒是无所谓了,只是言房二小姐今年才十三岁,我怕坏了她的名声。”
童老夫人赶紧站起来把自己的孙子扶了起来,道:“元哥儿,你这是做什么。祖母又没说什么。你放心,我明白你和你爹娘的顾虑的,这件事情除了我和你大伯母,我们谁也没说,就连身边的丫鬟们也全都不知道的。你快快起来。”
童锦元站起来之后,童老夫人叹了一口气,道:“那姑娘今年也十三岁了,虽然年岁上小了一些,但是也到了定亲的年纪了。不如先把亲事定下来吧。”
童锦元听了之后,抿了抿唇。他其实也想定下来的,只是不知道言姐儿是个什么意思,房家又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让祖母费心了。”
童老夫人道:“说什么费心不费心的,祖母这些孙辈中,祖母最喜欢的人就是你了。你也最让人放心,又最让人不放心。小时候看着也好好的,只是这婚事上总是不太顺利。不过,如今能跟房修撰家结亲的话。你这亲事上的坎坷也算是过去了。”
童锦元道:“祖母放心,孙儿以后定不会再让祖母操心了。”
童老夫人听了这话喜笑颜开的,道:“那就好那就好。我看呐,还是赶紧让你爹娘赶紧找人去房家提亲才是正事儿啊。”
童锦元听了这话却有些犹豫。他还是觉得,这样的事情最好先跟言姐儿说一声再做才好。可是,这样的话他又不能跟自家祖母说。
想了想之后,童锦元道:“祖母,这件事情的话,能否先容孙儿考虑两天,两天后再给你答复。”
童老夫人愣了愣,但是想到自己的孙子跟房二小姐似乎相识很多年了,大概是要商量一番吧。两个小儿女应该有些不想让他们这些大人们知道的话要说。
越是这样想,童老夫人越是开心:“好好好,那你就再考虑两天。等你考虑好了,到时候跟你爹娘说一声,到时候就让他们去提亲。”
童锦元道:“嗯。”
**********
晚上睡觉的时候,常氏想到前几日丈夫提及房修撰的时候的推崇模样,虽然事情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但是常氏还是忍不住的跟自己的丈夫说了起来。
“老爷,您先别睡,我要跟您说件事情。”
童未初都快睡着了,又被自己的夫人摇醒了,迷迷糊糊的道:“什么事情啊?”
常氏道:“是元哥儿的亲事。”
童未初听到侄子的亲事问题,稍微清醒了一些,问道:“怎么,母亲找到合适的人家了?”
这次把侄子叫到京城来就是想要给他说一门好的亲事的,这件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不仅母亲,他也在四处打听的。不过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罢了。
“不是母亲找到了,是二弟和二弟妹。原来他们早就在鲁东府看中了一户人家的姑娘,而且那家人似乎也看中咱们家元哥儿了。”说到这里,常氏买了一个官子,道,“你可知是谁家的姑娘?”
童未初稍微来了点兴趣,问道:“谁家的?是咱们认识的人家吗?”
常氏已经快要忍不住了,索性说了出来:“妾身和母亲不认识,但是老爷却是认识的。前几日老爷还提及了那家人。不是别人,正是房修撰的妹妹。”
听到房大郎的名字,童未初这次彻底清醒过来了,问道:“你刚刚说什么?锦元要跟房修撰的妹妹定亲了?是亲妹妹还是堂妹或者表妹?”
亲妹妹和堂妹表妹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常氏欣喜的道:“是嫡亲嫡亲的妹妹,一母同胞的妹妹。这事儿虽然还没定下来,但是看弟妹的意思,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童未初听到这样的消息也显得有些激动,若是自家的侄子真的能定下来这样一门亲事,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儿了。至少他不用担心为了几十年他们童家会没落了,即使他做官不行,但是至少他们家的生意能保住了。只要保住了生意,他们家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想到这里,童未初道:“这样一门好亲事可要好好把握住啊。”
常氏道:“母亲也是这个意思的。只是,房修撰的妹妹似乎年岁有些小,所以好像不太着急定亲的样子。”
童未初道:“嗯,锦元年纪不小了,还是先定下来比较好。大不了不先成亲。”
**********
房言如今才十三岁,并没有马上就要成亲的烦恼,她正在为这几天的收益而欣喜若狂中。
虽然她把葡萄酒的造价提高了,配了更多的伙计来解说,葡萄酒的成本提高了不少,但是因为价格也提高了,所以,光是葡萄酒这一项就让她大赚特赚了一笔钱。
刚开张这几天房言每天卖两百瓶,但是,因为去年很多人没有得到他们家的葡萄酒。还有很多人虽然得到了,但是早已经用完了,对于这样的人而言,已经品尝过最好的东西,其他一般般的东西已经难以入他们的眼中了。
所以,对于饥渴了一整个冬天的京城人,一天两百瓶根本就不够他们分的。
一天两百瓶,虽然打了九折,但是刨除去成本,光是在葡萄酒这里,她每天就赚了两百两银子左右。更别提很多人退而求其次的买了很多水果罐头,或者是很多人来喝味道独特的热乎乎的水果汁儿。
总之,这三天下来,房言净赚了几乎有八百两银子。她真的是深刻的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京城处处是黄金啊!她已经兴奋的晚上有些睡不着觉了。
房二河直到看到了账簿,才终于直观的意识到水果斋是一个多么赚钱的生意。而自家女儿,在做生意方面的确是要比自己强上许多的,很多看起来不会赚钱的生意,或者是一些细小的改变,都能让生意提高上许多。
前期的花费再多,只要东西好,很快就能收回来成本了。
**********
从第四天开始,店里的葡萄酒就只供给一百瓶了。没想到,这一百瓶葡萄酒还没过两个时辰就卖光了,很多人遗憾自己来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