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家二舅子还是有两分运道的,救了个落魄千金,如果人家家世仍在,他们顶多是得点报酬,现在说不定真能让二舅子叨进嘴里。
这就是落魄凤凰不如鸡啊。
“那咋整?”二舅子也顾不得害羞了。
叶爹笑笑,“找军人啊。”
这个年头老百姓对于军人的信任是深入骨髓的。
林二舅坐在前梁上,还不忘叮嘱田谣坐稳了。
他们要去临县疗养院,叶爹因为认识孙干事,他肯定要去的,要不然他们不一定能进得了门。
田谣作为当事人最好也去,至于林二舅他自己非得要去。
田谣现在身体不好自然不能骑车,后座比前梁舒服,所以后座归她了,叶爹坚决不坐大梁硬可不去,最后强要加塞的林二舅只能妥协。
不过叶爹现在有些后悔,别总隔着他说话成不,感觉他就像牛郎织女之间那道银河似的。
田谣不傻,她能感觉到林满仓对她有好感,几个月前她的同学也有对她有好感的,还说一起努力考上f大学。
可是等到她家出事了,他就义正言辞的和她说,让她和家人脱离关系划清界限,她没有同意,不久曾经的好朋友和他在一起了,还一起过来指责她觉悟低。
她现在就是个麻烦,她不能拖累这个好人。
他们三人骑一辆自行车肯定不能进城,听说现在抓得可紧了,男女并肩走挨得太近都会被喊着检查,所以决定先去临县疗养院。
因为前阵子刚来过,值班的小战士还没忘记他呢,他们进去的很顺利。
还是那个办公室,只是今天不是来卖野味的了。
田谣这回把拐卖过程中那些地点都说出来了,她是个有心人。
孙干事表情严肃了起来,“地方治安这块归公安管的。”
叶爹将孙干事拉出去,将顾虑说了一遍,“您给想想办法,小姑娘够可怜的。”
“这样吧,就说我们士兵遇到救了这姑娘了,没想到挖出一个拐卖人口团伙,我们认为干系重大,直接向省里公安厅禀报。”孙干事说完看着叶爹。
他这话有两个意思,一是将案子交给省里,那谣言也不会传他们这来,太远了;二是要这个功劳。
叶爹听懂了,他没意见,巴不得把这功劳让出去呢,谁知道会不会有落网之鱼啊,万一要报复怎么办。
功劳对于他们不当吃不当喝的。
“我去问问他们,我这没问题。”叶爹真想毫不犹豫的同意得了,可是屋里那两个才是正主。
叶爹很会说话,把话一颠倒,变成了为了让公安更重视,也为了军人有个介入的借口,要把救人这段改改。
林二舅果然不在乎这个,只说能抓到坏人就可以。
田谣想了想也同意了,就是对林满仓更歉疚了。
之后孙干事找上级报告了,叶爹又让他帮忙找个军医给田谣看看,怎么滴也是中过毒的。
“中毒问题不大了,回去多喝水,那个绿豆汤可以再喝两天。身体很虚啊,要好好保养,要不然以后生子会有些困难。”军医摇摇头,号完脉说了两句就走了。
“别担心,这边物产丰富,野味也多,回去给你抓头鹿好好补补。”林二舅抱过她知道她有多轻。
田谣摇摇头,“别麻烦了。”她就要走了,要回家了,虽然她有些舍不得,这里没人会批斗她,也没有辱骂殴打。
他们对她都很好。
回去的路上,叶爹骑着自行车去武城县发电报去了,把二舅子和田谣留下了,也是给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
田谣知道电报很贵,不想他们费钱,所以给的字条很简洁,“谣已安勿念”
因为标点符号也要钱,她都没写。
叶爹自作主张给改了,怎么能让她走了呢,电报变成了,“谣安全勿念,望母来黑省哈市武城县红旗镇红花三队找叶国建”
等老太太来了,他们这边找个媒人和老太太提亲,那个上海是大城市,可是现在这么乱,她们家正受罪呢,把闺女嫁过来可是好事,只要不糊涂就知道怎么选择。
不过好像上海离得太远了,坐火车也要好久吧。
好在孙干事那边也让田谣先留下,随时可能找她了解情况。
叶爹百密一疏,他不知道像田谣家这种情况都是被监视的,随时批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怎么可能轻易让离开,所以田谣娘想开介绍信很难。
田谣还不知道她离家这一个多月发生了多少事,红卫军说她畏罪潜逃对她家人大打出手,老人因为护儿子被打的吐血。
屋子被收了回去,他们被撵到一处棚户区,老太太是个有主意的,以死相逼让两个儿子偷渡去香港,到了香港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找田父在英国的同学帮忙。
田家兄弟不愿意走,妹妹没了,他们差点被打死,他们要不在了,母亲还能活么,可是田母却和他们说,只有他们走了,她才能少受罪,因为到时候她就是个家破人忙的孤老太太了,人们都是怜弱的。
而且她准备儿子们走两天之后就去相关部门去哭,为什么她的丈夫、女儿、儿子都相继失踪了,肯定有人害人啊,政府得救人啊
就在老太太每天拄着拐棍去革命委员会去哭的时候,这封辗转了八、九天的电报终于到了她手里,相关单位已经知道田谣被拐卖而且有立功(她记得地点很准确,救了好几个女人)的表现了。
本来很多人还对老太太女儿、儿子们的失踪保持怀疑态度,没想到真被拐卖了,现在女儿找到了,不过一个小女孩遇到这种事也是可怜。
那两个儿子又在哪呢,很多人开始阴谋论了,说田家估计是得罪人了。
老太太被打没哭,拿着电报差点哭的背气,喃喃自语,“阿期,对不起,对不起”
不久老太太向有关部门申请和田怀期(田父)离婚,说是经过红卫兵的深刻教育改造,她深刻认识到了错误,现在就要纠正,还举报了他喜好奢侈,有资产做派。
拿到离婚书老太太又无声痛哭,之后去街道办介绍信去黑省,并没有被为难,估计也是得了上边的话了。
一方面田谣是有些功劳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田母识相,他们可以用她竖立典型,所以这介绍信才能开得出来。
田母之所以能这么当机立断也是因为她猜测女儿这儿有内情,再加上形式越来越坏了,不能让女儿回来,所以她必须去。
老太太是大家小姐,当时陪嫁丰厚,田父家里也是不缺钱财的,可是事情出的太突然了,没想到那些人会直接冲进她家又抢又砸的,一些古董瓷器书画都被砸坏撕碎了,后来房子也被收走了,可还在秘密地点藏着一些财宝的。
她把地点告诉两个儿子了,他们要“出远门”手里得有钱。
老大老二临走时塞给她一个金镯子,不敢多给怕惹祸,她将金镯子扭成麻花状直接塞在内衣里,里面还有她的全部存款四十五块钱。
也不知道这些钱能不能到黑省,她知道金镯子是千万不能露的。
走之前,还得换点吃的。
老太太将离婚书收好,屋子里的就一份薄薄的铺盖还能换点东西,她准备拿去换几个窝窝头。
一天后,田老太坐上火车,没有直达的,只能从上海先到天津然后倒车到黑省。
看着火车缓缓离开站台,她眼睛又湿润了,她终于要离开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地方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来,还能不能见到丈夫
第63章 到来()
第六十三章
田谣从临县回来之后就住到了叶冰屋;林二舅倒想让她住黑牛屯;可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再加上那桥也不是一般人敢过去的。
田谣性格温柔更何况是客居;一切以叶冰为先;叶冰也没觉得多个人不方便,两人相处融洽。
“差不多了;要不回吧。”林二舅想到背篓里的肥蛇喜滋滋。
回去正好给田谣炖汤喝,如果能亲手炖就更好了。
叶冰看看太阳,刚刚偏西,也就一两点吧;这也太早了。
他们才打了两只野鸡和一条蛇,也太少了。
看来她二舅很有些“老房子着火”的意思啊。
罢了罢了,老光棍终于看上了,她这个做外甥女的也得帮帮忙,回去可以给二舅说点好话。
过了桥;林二舅依依不舍的把装着蛇的背篓递给外甥女,“那个我就不过去了;你把蛇给她炖汤吧;别忘了说是我给她抓得啊。”他做好事得让她知道啊。
还不是他大哥威胁他,如果他再总去妹子家,就把田谣送临县疗养院去;让他再也见不到。
林大舅当然想弟弟结婚的,也不在乎田谣父母的事;反正山高皇帝远;再说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像他媳妇自打嫁给他还不是一心为他打算。
他是觉得老二太过于殷勤,这越是上赶着越不是买卖,所以才吓唬二弟的。
叶冰也能猜出原因,接过筐拍拍朱白,“和二舅再见!”
朱白仰着小脑袋,“嗷嗷嗷!(蛇我先看到的!)”才不理他呢。
叶冰还没进院子呢就看到田谣在割草,“田谣姨,不说不让你做么。”
田谣转头看是叶冰笑了,“没事的,我都好了,总呆着更不好,割点草喂兔子,后院小兔子都很可爱。”
她家条件是好,可是家务活她也是会做的,就是家里用的是炉子,这边的大锅她有些不习惯,至于割草她动作慢些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木筐差不多满了,田谣也随着叶冰进了院子。
叶冰没管野鸡,直接把蛇拎出来,“我二舅送咱们炖汤补身子的。”
叶冰怕单独说给她的,她会不好意思。
“阿冰,要不让我来做,用做本帮菜的方法来做这条蛇。”田谣也知道自己身无长物,想要感谢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做次菜表达一下她的心意,虽然是“借花献佛”。
这几天她也发现虽然叶家只是个普通的农家,但是很富足,最起码在吃食上不次于她家。
要知道她家里曾经可有三个人赚工资呢,她的父亲的行政级别是21级,工资加补助一百零六块钱呢。
可也没说一两天就吃回肉啊,她都觉得有些奢侈了。
她和叶嫂子(叶冰娘)说了,这么见外她就不好呆下去了,结果人家却说真没特意,因为冰丫头能打猎,他们家伙食一直很好。
她当时惊讶的不行,她以为是因为养了半院子的兔子、鸡和猪生活才这么宽松,原来真正的功臣是个五岁的小丫头么。
之后她不自觉观察这个小丫头,发现她做事很是沉稳很得父母信任,甚至哥哥都要听她的。
也看过她教哥哥练箭监督他练武,她当时还幻想过如果她有这样的武力,是不是就不会被拐卖了,那些红卫兵来了,她也能护着家人了。
叶冰自然不会反对,“本帮菜?和这边做法不一样么?”
田谣点头,她和她母亲学了一手好厨艺,她还记得母亲和她说,女人为家人洗手作羹汤是件幸福的事。
她第一次做菜时因为做的太甜,哥哥们吃了一口都不肯吃,还是父亲一口口的都吃了。
“我们做菜会放糖,但总得来说比较清淡。”田谣做喜欢的一道菜是滑炒河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