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痴呆的沈恩顾瞧见母亲尸体,忽然惊醒,哇地一声大哭,扑了上去。

    盖尸体的白布掉落,一具已被火化,骨灰装进青色瓷瓶里,是李靖的尸体;另一具尸体则被烧成焦炭,而且还没了头颅。瞧着尸油尚往出渗,似乎是才刚烧了不久的。

    “娘!”

    沈恩顾嚎啕痛哭,如同疯了般朝被掌嘴到七荤八素的黄门令扑去,他已经是被判了绞刑的人了,哪里还管什么大官,只认准了,是这些奸邪小人害了他母亲。

    “快快拉住!”

    吴远山赶忙让左右拉住沈恩顾,许是尸臭实在太过呛鼻,吴远山稍稍屏住呼吸,冷眼瞅向堂下站着的大梁令韩泰,阴恻恻道:“毁尸灭迹?”

    听见这话,大梁令韩泰仍是沉着冷静,只不过嘴角难免泛起抹得意之笑。

    “吴大人这话没道理了。”

    大梁令韩泰垂眸瞧了眼地上的焦尸,昨夜他从刑部尚书送来的秘信得知,三司要紧急会审曾氏辱母案,他立马派人去义庄,将大曾氏的头剁掉,并放了把火,毁尸灭迹,还好赶得及。

    “本案具结后,曾氏遗体本该交由家人安葬,可其妹忙着四处诬告,将大曾氏尸体停在义庄。昨夜风大,护院关窗时,不当心碰翻了灯台,至使义庄二十四具尸体全部被毁,至于大曾氏的头为何不见了,兴许是野狗叼去了吧。”

    吴远山一时语塞,好生奸猾,不过

    正在此时,一直闭目的唐令忽然睁眼,他从袖中掏出方帕子,轻捂住口鼻,淡淡说了句:“看样子尸体是查不出什么端倪了。”

    说罢这话,他冷眼看向刑部尚书,淡漠道:“听闻当日跟着李靖的几个小孩子全都吓得不见了踪影,此案似乎也没有必要再审下去了,尚书大人,结案吧。”

    刑部尚书点点头,准备开口结案。

    谁料荣明海笑了声,端起茶杯,将茶水慢悠悠地撒到自己的棉帕子上,目中隐隐有担忧之色,他将湿帕子递给身后那个不住反酸水的瘦小侍卫,淡淡地说了句:这味道实在有点冲,小孩子头一回闻,难免会泛呕。

    说罢这话,荣明海依旧懒洋洋地坐着,笑看对面的唐令,云淡风轻道:“本公麾下的梁校尉喜欢钓鱼,今儿早上出城玩儿,在河里捞出个人头,也不晓得是不是大曾氏被野狗叼去的那颗。”

    这话一出,大梁令韩泰脸色登时煞白。千算万算,只顾着提防吴远山和戚秀林,怎么忘了他们背后的安国公!

    没一会儿,只见身穿重甲的老梁从堂外进来,他面色凝重,怀里抱着个木箱,身后跟着个身穿官服的仵作。

    老梁向在场的各位权臣大臣依次见礼,不慌不忙地将木箱放在地上,随后,他担忧地朝哭到几乎昏厥的小曾氏看了眼,走到沈恩顾恩前,全全将孩子挡住,不让孩子见到母亲的头。

    “将木箱打开,立马验尸。”

    吴远山坐直了身子,忙让仵作去勘验尸体。

    只见仵作先蹲跪到那具烧焦的女尸跟前,仔细地察验了番脖子端口处,不慌不忙道:“伤口边缘齐整,无撕咬痕迹,应是被利刃切断。”

    说罢这话,仵作将木箱打开,取出里面放着的那颗人头。人头被黑色长发胡乱包裹,加之脸色灰白,眼珠子几乎要瞪出来,显然是死不瞑目,让人瞧着就胆战心惊。

    仵作将人头接在焦尸上,他指着脖子上的道道指印儿,丝毫不惧地看了眼大梁令韩泰和黄门令,以及上首坐着的唐督主,正气凌然道:“女尸脖子上有指痕,脸上头皮也有被虐打痕迹,眼珠充血暴起,是被人活生生掐死的。”

    “行了行了。”

    吴远山招招手,让仵作先行退下,随后,又让手下将人证赵六儿带上了。

    没一会儿,一个瘦小、浑身都是污泥的男子被衙役押着上厅堂,正是当日跟着李靖等人闹事的小喽啰。

    这赵六儿一进来就跪下,大声嚎哭,跪行着上前来,直指着黄门令,喝道:“当日李公公不幸踩到杯子摔死,我们几个将气撒在那女人身上,谁料竟掐死了人家。李靖是黄门令的干儿子,又是相好的,他为了给儿子报仇,指使我们做假证,冤枉沈恩顾杀人。昨晚上,黄门令将我们几个叫到城外,说是给银钱让我们避风头,谁知竟让人活埋了我们。天可怜见,一场大雨,将小人冲了出来。而今三司会审,小人再也不敢冤枉孝子,特来指认,一切都是黄门令的主意!”

    黄门令才刚被掌了嘴,这会儿口中如同被塞了好几个鸡蛋,呜呜咽咽想要为自己辩解,想要求督主帮自己说几句话,竟也不得。他不过是给大梁令打了个招呼,让大梁令改改卷宗,将那害干儿子不幸身亡的贱民沈恩顾绞死,谁料这么个小事,竟会闹得三司会审。

    不经意间,黄门令看向安国公荣明海,恍然大悟,这一切其实就是针对督主的开头罢了。

    完了,没救了,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他就算与此案无关,也会受牵连。

    果然,只听堂上惊堂木一拍。

    吴远山将案桌上堆着的卷宗一封封解开,斜眼瞧着底下,冷笑道:“来呀,将黄门令官服给我扒去。此阉宦仗着自己的权势,为给干儿子报私仇,迁怒无辜的孝子沈恩顾,此罪一;放火毁尸灭迹,残忍坑杀数人,此罪二;纵容手下人奸。淫掳掠,欺压百姓,弄得民怨沸腾,此罪三;种种行径,罪无可赦,本官判其斩首;至于大梁令韩泰,他,”

    “咳咳。”

    唐令忽然咳嗽了两声,硬生生打断吴远山的话,他冷眼看向这发号施令的奸猾小人,冷笑道:

    “大梁令多年来尽忠职守,此番也是被黄门令这小人蒙蔽,这才导致误判,小惩大诫即可。对了,本督记得,韩大人的长女四年前与皇后一同入宫,被封为淑妃。而今淑妃有孕在身,怕是”

    听了这话,荣明海淡淡一笑。

    大梁令韩泰是老唐的人,多年来手握重权,说什么都要保的,再审下去,怕会生变。

    “本公同意督主的看法,小惩大诫即可,吴大人,你看呢?”

    吴远山是聪明人,何尝不清楚安国公什么意思。他装模作样询问了番身边的大理寺少卿和刑部尚书,一拍惊堂木,结案:大梁令误判之事,有玩忽职守之嫌,先禁足家中,待本官同两位大人进宫禀明皇上,请皇上定夺;黄门令罪行累累,立马投入诏狱,听候行刑旨意;至于沈恩顾,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为母愤而出头,实乃难得孝子好男儿,当庭释放,许其母亲尸体带回,好生安葬,念其在狱中受尽冤屈,三司复议后,自会还其应有公道;而李靖,虽已经化为灰,可一切罪孽由其而起,且其人恶性累累,实难容忍,特判骨灰沉入粪坑,永世不得挖出。

    宣判罢,立马有衙役上前,帮沈恩顾除去桎梏。就在孩子要晕倒前,老梁忙上去,及时扶住孩子。他也顾不上别人异样目光,背起奄奄一息的男孩,与小曾氏一起出堂,赶忙寻医去了。

    一切都完了?怕只是个开始吧。

    沈晚冬长出了口气,没敢看堂中摆的那具焦尸。不经意间,她竟对上了唐令的目光,他一直盯着她。

    他目中并没有精于算计的冷漠,更多的是怀念和柔情,原来,他早已看出来了。

    可是,他很快撇过头,没有说一句话,起身离去

    “冬子,怎么了?”

    荣明海扭头,轻声询问低着头、目中似有泪花的女人。

    “有点难受,老是反胃,咱们也走吧。”沈晚冬小声道。

    “好。”

    荣明海起身,准备带着这有了身孕,闻不了尸臭的媳妇儿离开。

    可临走前,他特意回头,给吴远山使了个眼色,并朝着此时脸色煞白、满头是冷汗的大梁令韩泰笑了笑,什么话都没说。

    对,什么话都不用说,自会有人给他把事办好。

风雨交加() 
灰云越积越多;终于忍不住;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车顶上;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好听。可心里装着事的人总会觉得;很烦。

    大梁令韩泰此时盘腿坐在车里;心乱如麻。他是督主的门生;亦是督主手下最锋利的一把剑。这些年来;凡是进了大梁狱的官员,只要督主一句话,没有谁能活着出去。

    他帮着督主巩固权势;而督主亦帮着他成为真正的皇亲国戚。

    四年前皇上大婚,原本选进宫的一后二妃皆是宗亲世家的贵女。督主说,宫里得有咱们的人;于是;他的长女同日进宫,被册封为淑妃。而今娘娘深得圣宠;已怀有身孕;若是生了男孩;那就是皇长子。

    前朝后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白了;其实就是皇上和大臣博弈的结果。此番区区曾氏辱母案,竟闹到三司会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根本就是安国公等人是针对督主发起的。

    这些年;皇上利用督主制衡安国公,亦倚仗安国公对付督主,与此同时收回司礼监批红之权,设立中阁来架空内阁,扶持了一批寒门士子处理政务,任用诸如吴远山之流酷吏清洗朝堂。

    看明白了,天下是皇上的,再也不是什么权阉和外戚能把持的了。莫不如借此机会负罪辞官,等这些老虎争斗罢,到时候淑妃娘娘也已经生产,他完全可以以国丈身份再出山,想来皇帝还是会重用他的。

    正想入非非间,马车忽然停了。

    韩泰一愣,有些烦躁地低喝:“怎么回事!本官不是说了么,一直走,不许停。”

    忽然,车帘被人从外头掀开,一个面相俊美、身量挺拔的年轻男子登时出现在韩泰眼前,正是左都御史吴远山。

    吴远山此时穿着件玄色斗篷,黑发被雨水打湿,有一缕贴在下颌上,平添了几许清冷韵味。

    果真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容色与督主昔年不相上下,可惜,也是个断子绝孙的阉人

    “吴大人,您这是?”韩泰皱眉,问道。

    吴远山不说话,只是微笑地踩着侍卫的背上了马车。他将湿了的斗篷解下,从袖中掏出方干帕子,十分平静地擦拭着额头和脸,完全无视眼前的大梁令韩泰。等将自己收拾妥当了,这才抬头,莞尔一笑:

    “本官敬重大人,所以送您上黄泉路时,一定不能邋遢。”

    “吴大人这是何意。”韩泰警惕地盯着吴远山,笑道:“若没记错,才刚三司会审罢,是要本官暂且禁足家中,待皇上定夺。本官错判曾氏辱母案,心中有愧皇上的重托,而今进宫面圣,求皇上准许辞官。”

    “大人真是个聪明人。”

    吴远山垂眸,盯着自己的鞋尖,瞧见上面沾了根枯黄的杂草,俯身用两指夹起,仔细地打量,笑道:

    “韩大人您瞧,这种杂草若是长在优美的牡丹跟前,是不是要大煞风景?所以呀,还是除了比较好。”

    “你敢!”

    韩泰微怒,明白了,吴远山这小人是来杀他的。

    “本官如今仍是大梁令,更是国丈,皇上不可能杀我。是谁让你来的,安国公么?他好大的胆子,难道不怕皇上降罪么!”

    “韩大人是明白人啊。”

    吴远山将杂草弹掉,随后从怀中掏出只瓶巴掌来大的黑色瓷瓶,放到大梁令韩泰的脚边,嗤笑了声,道:

    “大抵安国公的意思,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